1、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活动记录本 学 科科学 教研组长王磊教研组成员基本情况一览表备课组姓名性别教龄职称备课组长吴珊娥女748中高吴珊娥初俞珊珊女一 方 芳 女王 玲女林 建女7510中一林建初杨 伟男831中一二朱文军男中一荣春雨 女中一吴巧玲女6711中高王磊初鲍文雄男747中一三金 一男中一 钟燕萍 女821中二王 磊女6911中高本学期 科学 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区教研室朱红老师的指导下,在校教务处领导下,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质轻负,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工作安排九月份1、教研组校内活动-教研组会议。传达区教研室、校教务
2、处的会议精神。讨论新学期本教研组的工作思路。讨论本学期工作重点。2、制订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学期教学进度表。3、参加区命题比赛。 十月份1、参加初一城区教研活动、疑难问题活动2、参加区“突破教学难点”的课堂片段和“转化学生错误前概念”的课堂片段的录像评比3、期中命题及期中模拟卷命题比赛。5、备课组将易错题的整理、汇编上交教务处5、1980年后出生的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十一月份1、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备课组)。 2、各年级学困生座谈会,各备课组落实开展科学学法指导。3、教研组校内活动-“教学成绩的提升朱文军老师介绍教学经验”十二月份1、青年教师解题比赛2、青年教师上公开课3、教研组校内活动-“课本
3、中的实验教学研讨”一月份1、备课组进行期末复习。2、备课组将易错题的整理、汇编上交教务处3、各任课教师整理教案、听课笔记并上交教务处。4、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完成教研记录本(备课组记录本)和学期工作总结上交教务处。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一览表周次日期、时间地点主持人内容第2周9月9日东恩中学朱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第3周9月16日三楼会议室王磊讨论、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第7周10月19日微格教室吴凤教坛新秀评比第11周11月16日北仑刘东晖市基础教育教学展示第12周11月20日104教室王磊方芳公开课第12周 11月20日107教室王磊俞珊杉公开课第12周11月20日103教室王磊王玲公开课第12
4、周 11月23日办公室吴珊娥林建、王磊评选优秀的“期中模拟试题”第13周 11月25日鄞州刘东晖 方芳第13周11月28日教研室朱红青年教师解题竞赛第13周11月29日办公室吴珊娥林建、王磊期中质量分析第14周 12月2日海外 朱红“疑难问题”解决研修(一)第16周12月16日海外 朱红“疑难问题”解决研修(二)第16周12月16日海外 朱红关于实验室排查问题第17周12月23日十五实验 朱红研修体试卷分析、高燕公开课第18周12月30日东恩中学 朱红“疑难问题”解决研修(三)第20周 1月14日办公室林建、王磊吴珊娥讨论易错题试题库汇编本学期教研组及组内成员承担课题情况姓名课题名称说明本学期
5、组内成员开设公开课情况一览表序号时间执教人上课内容授课班级参加听评课的人员110月19日王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07学校领导及组内部分教师210月19日方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08学校领导及组内部分教师310月19日杨伟生物体107学校领导及组内部分教师410月19日钟燕萍生物体108学校领导及组内部分教师510月19日荣春雨生物体103学校领导及组内部分教师611月20日方芳火山与地震104全组教师711月20日俞珊杉火山与地震107全组教师811月20日王玲火山与地震104全组教师教研组活动记录表主题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时间:9月9日地点:东恩中学主讲人:朱红教研组内参加人员:吴
6、珊娥、林 建、王 磊活动内容与感想一 上学期的工作总结1、期末区统考成绩反馈。2、上学期在区各项比赛中我组教师取得的成绩。 (1) 论文评比:钟意定的浅谈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力 市三等奖 钟燕萍的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区二等奖 方芳的对实验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思考 区三等奖王玲的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 区三等奖 (2)青年教师的解题竞赛区一等奖 方芳 区三等奖 钟燕萍 王玲二 本学期公开课安排1、命题竞赛:每校2份,9月25日前上交。2、实验创新方案(研修体老师):9月20日前上交。3、关于“前概念的教学片断、疑难问题突破”的教学录像:10月10日前上交。主题
7、二:研讨本学期科学教研组的工作思路,并制定工作计划时间:9月16日地点:三楼会议室主讲人:王磊教研组内参加人员:吴巧玲、张承强、杨伟、吴珊娥、朱文军、鲍文雄、金一、王磊、钟燕萍、林建、荣春雨、方芳、王玲、俞珊杉活动内容与感想一 上学期的工作总结上学期在区各项比赛中我组教师取得的成绩。 (1) 论文评比:钟意定的浅谈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力 市三等奖 钟燕萍的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区二等奖 方芳的对实验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思考 区三等奖王玲的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 区三等奖 (2)青年教师的解题竞赛区一等奖 方芳 区三等奖 钟燕萍 王玲二 研讨本学期科学组的工作计
8、划一、指导思想在区教研室朱红老师的指导下,在校教务处领导下,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质轻负,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工作安排九月份1、教研组校内活动-教研组会议。传达区教研室、校教务处的会议精神。讨论新学期本教研组的工作思路。讨论本学期工作重点。2、制订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学期教学进度表。3、参加区命题比赛。 十月份1、参加初一城区教研活动、疑难问题活动2、参加区“突破教学难点”的课堂片段和“转化学生错误前概念”的课堂片段的录像评比3、期中命题及期中模拟卷命题比赛。4、1980年后出生的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十一月份1、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备课组)。 2、各年级学困生座谈会,
9、各备课组落实开展科学学法指导。3、教研组校内活动-“教学成绩的提升朱文军老师介绍教学经验”十二月份1、青年教师解题比赛2、青年教师上公开课3、教研组校内活动-“课本中的实验教学研讨”一月份1、备课组进行期末复习。2、备课组将易错题的整理、汇编上交教务处3、各任课教师整理教案、听课笔记并上交教务处。4、备课组将易错题的整理、汇编上交教务处5、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完成教研记录本(备课组记录本)和学期工作总结上交教务处。主题三:科学组教坛新秀评比时间:10月19日地点:微格教室主讲人:吴凤教研组内参加人员:吴巧玲、杨 伟、王 磊、荣春雨、钟燕萍、方 芳、王玲活动内容与感想活动内容与感想杨伟、荣春雨、
10、钟燕萍、方 芳、王玲五位老师进行了展示,其中方 芳和王玲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杨伟、荣春雨、钟燕萍三位老师上生物体。 第4节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方芳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原因;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2)体验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压力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现象的奥秘,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 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原因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图片:你有过台风
11、天雨伞被刮走的体验吗?你知道雨伞为什么会被吹起来吗?二、新课教学(一)教师演示教师演示1:两只纸船放在水中静止,用大注射器向船中间快速地注水。教师演示2:将锥形漏斗倒着竖直放置,在下方漏斗口处放一个乒乓球,从上方对着漏斗吹气。教师演示3:用吸管对着两支点燃的蜡烛的烛焰中间吹气。(设计的目的:每次实验前都让学生先猜一猜现象,再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思考。)教师请同学汇报实验情况及结果,共同讨论得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二)学生活动:吹水喷壶。方法:把中央剪断固定成90的吸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向吸管中吹气,看看实验结果和猜想是否一致。(三)学生活动二:吹纸游戏方法:用手
12、握着两张纸一端,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观察:这两张纸会怎运动?将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初步分析。并以引导学生运用“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来讨论、分析“硬币跳起来”的原因。(实验比第一个实验在容易成功。设计两个学生活动的目的:继续激发兴趣,在成功的基础上,分析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并以此来解析硬币跳高的原因,加强学生对“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了解)问题过渡:液体也是流体,同学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液体的压强是否与流速有关呢?是不是也与气体一样呢?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液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引导学生综合概括出:当流体稳定流动时,流体的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小的
13、地方,压强小。(三)知识应用:1.关于飞机的升力问题 利用图片,让学生观察机翼截面的形状。它是平的吗?引发学生质疑:机翼为什么要设成流线形的呢?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飞机升力的产生”,总结出: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2.关于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问题3、关于轮船相撞的问题(四)知识巩固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现象、应用实例等等,并解释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三、课堂小结复述并记忆“当流体稳定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小的地方
14、压强大”。四、巩固练习1.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到龙卷风中去。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2.家用煤气灶灶头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3.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中写道
1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大风为什么能掀翻屋顶?五、板书设计 3.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流体稳定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飞机升力的产生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王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应用。(二)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重点、难点: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运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
16、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及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应对策略:课堂采用情境教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三、教具媒体组合:乒乓球、漏斗、纸片、机翼模型,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与大家分享下乒乓球与漏斗之间的有趣现象。将乒乓球放于漏斗中正放,向漏斗中吹气,试想下这个乒乓球会被吹走吗?现将漏斗倒置,向漏斗口吹气放手,乒乓球会掉落吗?乒乓球为何不会被吹走或掉落呢?谁能解释此现象?首先,我们需要对乒乓球进行分析,就第一个现象而言,G,F,这个力如何而来?大气压强的作用。向漏斗端吹气,改变了空气的流动速度,空气或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当流体运动时它的压强与静止时的压强
17、会相同吗?流体流动速度的不同是否会引起压强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一般可分为哪几步:(一)板书:科学探究活动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2) 猜想与假设: a、流体流动越快,其压强越大。(猜想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b、流体流动越快,其压强越小。 c、流体流动越快,其压强不变。师讲解,想知道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该怎么做?生答:(3)设计实验并验证,先给大家提供了一张白纸,能想到适当的方法吗?活动一: 器材:一张纸片 要求:用两只手拿一张纸,在纸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师问:大家试一下并仔细观察白纸的运动状态生:纸片向上运动
18、师问:你能对这张纸片进行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吗?生答:竖直向下的重力。师讲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纸的上方吹气,其上方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减小,而纸的下方空气流速几乎不变,压强仍为大气压,而大气压的值大于上方气压,纸的两侧存在压强差,将纸片从压强较大的一方推向压强较小的一方,使纸受到较大的力而向上运动。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现提供两张纸,如何验证这个假设。活动二:器材:两张纸条要求:用手提两张纸条,让这两张纸条竖直地自由下垂,向两张纸之间吹气。师问,纸将靠拢(板书)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向两纸之间吹气时,纸张内侧空气流动快,压强变小,而两纸外侧的空气流速几乎不变,其气压大于内
19、侧,两张纸间存在压强差,将纸片从压强较大处推向压强较小处。于是将纸张压在了一起。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小,进一步实验表明,无论是空气还是液体这类流体。现在,你能否更加准确的解释乒乓球为何没有落下或飞走的原因了吗?在这里,还有部分有趣的现象与大家分享,看大家能否用所学的知识做出相对应的解释。活动三:吸管喷雾器现象:有水从切口处喷出,并且是水平喷出。解释:此处空气流速大,气压小,而大气压大于此处气压,存在一定的压强差,所以,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挤出试管。其实,生活中许多现象也可以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作出解释,你能举例说明吗?(二)、飞机机翼的升力(播放飞机机翼的升力的flas
20、h动画)师问:十几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师给予一定的提示引导:1、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的(如图),所以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的空气流速是否相同?2、分析机翼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分析: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气流大结论: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使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较大,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与飞机同样利用了该原理而飞行的还有鸟类。而部分交通工具,为了更好地贴近地面,比如说汽车,会给其安上一个尾翼。使其具有较好的抓地功能,这个尾翼的造型是否与机翼大致相同呢?火车进站:人被外
21、侧大气压挤向火车前。在等候时尤其是火车进站时,一定要站在黄线外围。在历史上,由于人们当时对于流体压强的概念模糊,还真发生过较多事故,较为严重的便数奥林匹克号与毫克号的海上相撞事故了。还有香蕉球,上旋球下旋球,台风将屋顶掀开,窗帘一直往外飘!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客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小军舰偏离了方向,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与”奥林匹克号”相撞. 将船和撞出一个大洞。当时法庭也觉得事件十分诡异,无法解释,就判决奥铃匹克好船长的过失,并未给毫克号让道。现在,你能否用所学
22、的知识告诉这些人们两船相撞的真相呢?原因:当两船彼此接近平行行驶时,两船之间的水由于被挤在一起,流速要比外部大一些,压强就要比外部小一些.这样外部压强较大的水就把两船挤在一起了.(四)、我学到了:1、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2、研究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并验证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五)、你还有疑问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第一节 生物体(课堂练习) 杨伟1、填一填: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主要功能结构功能2、五类植物类群比较植物类别根茎叶花果实 种子(孢子)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第一节 生物体 钟燕萍导入:最近同学们都在学习生物内容,考考大家:1.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2.生物有哪些
23、主要类群?新课:生物体外形看起来千差万别,但从结构上来说,给一个类群都是有共同点的。以人为例,虽然每个人长的都不一样,但是我们的身体都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活动一:猜一猜:根据相关描述,说出它是身上的那一部分。活动二:说一说: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带上一名模特,详细解说身体某一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一、动物的结构,1.以人为例,身体可分为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四个部分。2.头部的主要功能是从外界捕获信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3.颈部位于头部与躯干之间,高等动物的颈能左右转动,从而扩大头部感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4.躯干近似圆柱体形,腹面分为胸部和腹部,背面可分为背部、腰部和臀部。5.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24、,手的功能。二、植物体(ppt图表)种子植物孢子植物三、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也都有其种群结构特点课堂小结: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收获。主题四:年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展示初中科学专场时间:11月16日地点:北仑主讲人:刘东晖教研组内参加人员:荣春雨活动内容与感想年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展示初中科学专场活动将于月日在北仑举行, 历时一天,有市内最优秀的老师授公开课,也有名师、骨干的点评等精彩的内容, 我校选派荣春雨老师参加本次观摩活动。2013年宁波市基础教育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课安排节次主讲教师单位时间课题班级地点8:309:30会议签到学校一楼大厅3焦 越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9:4010:25
25、水是常用的溶剂702砺志堂4李稳庆慈溪市观海卫初中10:4011:25根70811:40中餐一楼餐厅5杨 龙宁波市兴宁中学12:5513:40浮力外一(3)砺志堂杨尧飞宁海县桥头胡中学13:5014:20点评朱 红海曙区教研室14:2014:50点评刘东晖宁波市教研室14:5015:00会议总结主题五:方芳老师的公开课时间:10月20日地点:104教室主讲人:方芳、朱红教研组内参加人员:吴巧玲、张承强、杨伟、吴珊娥、朱文军、鲍文雄、金一、王磊、钟燕萍、林建、荣春雨、方芳、王玲、俞珊杉活动内容与感想活动内容与感想第二课时 火山和地震一、教学目标1.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够对照图说明
26、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特征。2.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的喷发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3.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4.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方法,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二、教学重点1.火山活动及其分布。 2.地震活动及其分布。三、教学难点通过火山、地震活动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四、教具多媒体课件、筷子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上升、下沉、剧烈、缓慢)2.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自何处?3.地球内部的能量强烈释放时表现出来的地壳变动形式是什么现象呢?新知探究(一)火山1.演示火山图片及火山喷发的录像。2.结合图像及图片,让针对火山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生
27、:1)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 2)火山喷发物主要有哪些?3)火山喷出来的岩浆主要来者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可乐模拟火山喷发小实验)4)火山的种类 5)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3.生答 1)火山一般由火山管、火山口、火山锥组成。 2)火山喷发物主要有:岩浆(液态)、火山灰(固态)和气体(以水蒸气为主)。 3)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从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 4)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5)讨论利与弊:6.读世界火山分布图,了解世界火山的主要分布带。1)环太平洋火山带 2)地中海
28、喜玛拉雅山火山带3)东非火山带(沿东非裂谷带分布) 4)大西洋海底火山带(二)地震1.播放地震实例录像。2.探究: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又是怎样发生的?实验:.取一根竹筷,双手分别握住筷的两端。双手均匀用力使竹筷弯曲,直至断裂。体会竹筷断裂时双手的感觉。3.抽生试述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如同筷子般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4.读图435,结合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强烈地震示意图,了解震源、震中、震中距等概念。5.读世界地震分布图,让学生分析讨论世界地震多发地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玛拉雅山地震带3)大西洋中脊地震带 4)大陆裂谷地震带6.讨论:对照世界火
29、山分布图和世界地震分布图,比较二者分布特点有何相同之处?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7.让学生欣赏图片及看书P148149:说一说: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呢?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呢?8.师生共结:地震的预报和防范1)预报:张衡和地动仪 民间预报法(自然现象异常和动物异常) 科学家通过地震仪准确测量地震2)防范: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不知所措,要冷静地快速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9.读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讨论:中国的火山带和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你的家乡是否处在地震带上?小结:一、火山1.火山的构成及形成 2.火山的种类 3
30、.火山的分布二、地震1.地震产生的原因2.地震的相关概念3.地震的分布4.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作业:1.通过互联网搜集中国和其他国家过去一年发生过的级别较大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情况。2.作业本P5960。主题六:俞珊杉老师的公开课时间:10月20日地点:107教室主讲人:俞珊杉、朱红教研组内参加人员:吴巧玲、张承强、杨伟、吴珊娥、朱文军、鲍文雄、金一、王磊、钟燕萍、林建、荣春雨、方芳、王玲、俞珊杉活动内容与感想活动内容与感想火山与地震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现象,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知道地震爆发前会有预兆,是可以预报的;知道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过程与方法
31、:培养学生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表达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震抗灾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火山与地震对地形的影响。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实验器材四、 教学过程(一)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PPT:世界各地各种地形的图片(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师:这些图片展示了各种类型的地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师:恩,很好。这五种地形就是我们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多种多样的地形。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永远不变的,还是
32、一直在变化的?生:一直在变化的。师:其实,很久以前,我们人类就发现了大地是不平静的,有时会发生剧烈的变动,有时以缓慢的变化渐渐地改变着地形。今天我们通过火山和地震的学习,来感受下地壳运动的奥秘。(二) 探索新知一 火山视频:印尼最近一天两座火山喷发(活火山)师:照片中呈现的是什么自然景观?火山。同学们对火山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大屏幕上有四幅图,每幅图后面都蕴含着一个问题,你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问题,来解决它。答:火山爆发前的预兆?火山爆发前,火山口可能会先出现异常的热汽和烟雾,火山附近的地热现象(如温泉)可能会发生异常,火山附近可能会产生连续的地震,火山附近的飞鸟走兽也可能会出现惊恐或迁徙的现象
33、。疑:请你描述火山爆发时的现象?实验演示:碳酸氢钠加醋(直接用可乐瓶摇晃的实验)生:灼热的物质从火山口喷向空中,或者沿着山坡往下流动,形成一片火海,火山口喷出的浓烟弥漫在空中。师:你们知道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是什么吗?火山喷发物:(1)气体水汽、烟雾;(2)液体岩浆;(3)固体火山灰。解:火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视频:火山爆发原因的介绍师:在我们的地球内部运动着高温高压的岩浆,平时,这些高压岩浆被地壳所包围着,但是,当地壳在运动中出现裂隙或者地壳中的某一部分变得比较脆弱时以至承受不住岩浆的压力时,这些岩浆就喷出地面,形成了火山喷发。所以,火山的成因:坚硬的岩石底下有高温高压的岩浆在活动着,岩浆可以
34、沿着地壳薄弱处的裂缝喷出地面。师:我们地球上火山有许许多多,那是不是所有的火山都像我们刚才看到的火山一样会喷发呢?生:不是。有些是死火山,它就不会喷发。师:恩,很好。像我们刚才视频里看到的会喷发的火山我们称它为活火山,比如说,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人类历史以前爆发过的火山,而现在不在的火山,称为死火山,比如说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那么除了活火山和死火山外,还有没有其它类型的火山。生:休眠火山师:很好。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爆发过,以后长期处于平静,但仍有可能爆发的火山,如:日本的富士山。还有我国的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 ,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这些都是休眠火山。而且这些休眠火山很多都已经开发成了旅游景区。大家
35、想想我们将休眠火山开发成旅游景区科不科学?生:科学;不科学师:我们在一开始就描述了火山喷发前的一些预兆,在这些预兆来临之后,离火山喷发还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些时间是足够让旅客们撤离的。所以,我们将休眠火山开发成旅游景区是还是较科学的,这也是我们合理利用了一些自然资源。难:火山的利与弊?生阅读书本134。弊:。师:火山会造成危害,但是它也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利:丰富的矿物质肥料、矿产、丰富的地热资源形成温泉。但是,我们人类在合理利用火山资源的同时,也要提防火山给我们带来的灾害。必须将人类活动与火山活动达到和谐的统一。师:很好,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对火山更加了解了。火山喷发真的会改变地形吗?生:
36、会。师:很好。火山喷发真的会改变我们的地形。那么会改变成怎样的地形呢?我们来看两段视频,一个是陆地上的火山喷发,还有一个是海底的火山喷发,思考一下,这两者形成的地形一样么?生:不一样。陆地上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山脉,海底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岛屿。师:很好。陆地上的火山喷发会形成圆锥形的火山丘,比如说,像日本的富士山。海底的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岛,比如说,像夏威夷群岛就是我们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二 地震师:老师课前让同学们去查找近几年全球发生的大地震资料。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生师:我相信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有一些关于地震时的画面浮现出来,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悲伤。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来
37、学习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对它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师:我们也是同样通过四个问题入手。答:地震产生的原因?演示:找两根厚度不一的细木片,用力弯曲。折断厚一点的木条发出的声音响。折断细木条时力量小。师:看了这个实验之后,大家有想法了吗?生:地震有可能是,地层断裂所引起的,师:很好,我们通过人为的力量将木条折断。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壳产生变化断裂、错动而造成的。细木条的粗细就好比底层的薄厚,越厚需要的力量越大,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疑: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师:在描述现象之前,我们要来了解几个地震报道中经常听到的几个名词。震源:指的是地球内部发生震动的位置;震中: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的地方。我们说,地
38、震发生时,震中的危害最大,据震中越远危害越小。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关于地震来时发生的一些现象。大家注意观察,房间里面的东西,是怎么运动的?生: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师: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先感觉到大地在上下颠簸,然后感到左右摇晃。师:我们利用震级和烈度来表示这些颠簸和摇晃的程度。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烈度指的是地震时地面和建筑物受到的破坏程度。其中1、2级地震是无感地震,3级以上是有感地震,5级以上是破环性地震。书本P136。师:根据这些概念我们就很好的可以来理解以下这些数据了。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500万次地震,期中被人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而造成严重破环的平均每年有十多次
39、。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解:地震能预测吗?师:这些数据表面我们地球上发生的大部分是1.2级的无感地震,严重的地震虽然只有十几次,但是由于地震来临时对我们带来的危害巨大,所以关于地震的问题引起很多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科学家们,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地震像我们火山一样能够有预兆,能够被我们人们预测到,那么我们的防震工作就可以很好的开展。那么,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能够预测地震么?生:不能。师:真的不能么?生:能,但是不能够准确预报。师:很好,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准确预测每一次地震。像我们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就是预测地震的一种仪器。难:地震发生之前有预兆吗
40、?师:既然地震到现在还不能准确的预测,那么地震发生前有没有类似于火山爆发前的征兆呢?生:有。师:是的,地震发生前也有一些征兆。主要有一下几点:1.水冒泡,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2.温明显增高,感觉天气异常闷热;3.仪器测出当地的地形有微小的变化;4.一些动物行为失常,如老鼠出洞、蚂蚁搬家、鸡犬不宁。师:特别是一些动物的行为失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地震发生时他会产生次声波,而次声波是我们人耳朵接受不到的,而动物能够听到,所以一听到,动物就会感到惊恐不安。师:好,虽然地震发生前有一些征兆,但是,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是很难意识到的,又由于地震的不可准确的预测到。那么,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地震你该怎么办?生师:阅读书本137,并播放地震演习视频。师:本堂课的最后,我们通过两张地图,来总结一下地震和火山在全球的分布地带有什么异同点?生:基本上分布是一样的,都在喜马拉雅山和地中海的这条线,以及太平洋的周围。师:很好,地震和火山在全球的分布地带基本上是重合的,主要是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火山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师:地震与火山是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