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 修 一 知 识 梳 理必 修 一 知 识 梳 理第一章思维导图天体物质形式天体物质形式M a t e r i a l f o r m o f c e l e s t i a l b o d y壹壹 晴朗夜空下,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星云,以及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行星行星、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体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彗星彗星 这些都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它们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天体天体系统天体系统sphere systems贰贰 宇宙中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相互
2、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重难点突破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的判读技巧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的判读技巧(1)看方向;北逆南顺(2)看天体运行轨迹看天体是绕太阳运行还是绕行星运行:如果绕日运行则可能为行星或者为彗星,如果是绕行星运行则可能为卫星。(3)看相对位置关系凌日:当某一地内行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凌日”的现象。冲日:某一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大致在同一条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该行星的中间,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冲日”现象,这
3、时的行星最亮,易于观测。重难点突破月相观察的方法月相观察的方法 上半月的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向西;下半月的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在东面天空,月面向东。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重难点突破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B.C.D.2018年7月28日将发生一次月全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7天后,人们在上海所观察到的月相是 地球的普通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l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
4、西向东l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l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结构特征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外部条件l 安全的宇宙环境l 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l 适宜的温度l 适合生物的大气l 存在液态水重难点突破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h e s u n o n t h e e a r t h 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因素因素原因原因日照日照时数时数纬度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
5、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赤道除外)地势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天气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年太阳辐阳辐射总射总量量纬度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天气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重难点突破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的现象太阳内部光球色球日冕太阳风耀斑、日珥黑子重难点突破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历史History of the Earth重难点突破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T h e i n f
6、l u e n c e o f t h e s u n o n t h e e a r t h080400900290051506370内核深度/km外核地核地幔下地幔地壳平均厚度17KM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组成陆壳39-41KM洋壳5-10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地震波的研究。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若图甲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A外核、内核、地核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
7、、地壳、岩石圈 D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地震波的研究。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34题题。4图乙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A5千米 B17千米C37千米 D400千米生物圈水圈大气圈l 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l 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l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l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第二章思维导图大气概况组成作用干洁空气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进行光
8、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水汽产生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成分体积 在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一)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二)平流层 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
9、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高层大气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高层大气 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 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1000以上 大气水平气温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北半球l 较曲折l 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向高纬凸出l 7月份正好相反l 在同一纬度,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l 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较平直同一纬度
10、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 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同纬度地带l 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l 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l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l 平原的气温较高l 寒流经过处气温低l 暖流经过处气温高地形洋流我国l 冬季,等温线密集l 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冬季风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 等温线的水平分布及其变动l 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右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等温线的水平分布及其变动l 由
11、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右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太阳辐射吸收散射太阳辐射臭氧大气反射地面反射下垫面反射率:新雪冰沙子裸地草地、森林地面辐射大气吸收返回地面(大气逆辐射)逸出(大气辐射)逸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反射吸收散射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1线以上高度全是反比关系,
12、这是判读是否逆温的黄金法则第一位。1-2线间,d图与c图出现正比关系,说明该处出现逆温。2线以下,b图与c图出现正比关系,说明逆温。判读技巧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大气能见度变低,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但逆温也能带来一些好处:l 抑制沙尘暴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l 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沙尘暴产生条件:沙子,风化作用与冻融作用,春季植被覆盖率低,地面缺乏保护;风,大气的水平运动;北方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旺盛,利于扬沙和扬尘天气出现。
13、重难点突破DCAB冷热低压高压高压低压受热上升冷却下沉1、气压值:(=)(=)500百帕1000百帕2、天气情况:热上升是阴雨天气,冷下沉是晴天3、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热上升是阴雨天气,冷下沉是晴天4、风力大小:上下对流风力较小细节处理 西南风 55053051090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三章思维导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的意义l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l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l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l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河流水文特征l 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
14、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l 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l 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能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能l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l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l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能l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l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
15、能l 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l 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l 有结冰期,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能l 落差大、流速快l 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破坏植被植树种草硬化路面铺渗水砖修建水库围湖造田l 地表径流量增加l 河水位陡涨陡落l 含沙量增加l 地表径流量减少l 河水位升降缓慢l 含沙量减少l 增加地面径流l 河水位陡涨陡落l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l 河流水位平缓l 调节径流l 使河流水位平稳l 减少水库下游含沙量l 调节径流作用减弱l 水位陡涨陡落河流水系特征
16、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河道特征水系形状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河道特征水系形状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而言,主要是由分水岭与分水线来决定的。因此,河流的流域面积是不变的(河流发生袭夺现象等除外)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河道特征水系形状河流支流多少,一般与河流的流域面积以及降雨量的多少来决定。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河道特征水系形状河流支流多少,一般与河流的流域面积以及降雨量的多少来决定。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河道特征水系形状河流的河道特征:主要包括弯直;深浅;宽窄。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河道特征水系形状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
17、水系,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北方南方缺水最严重地区华北水量型缺水水质型缺水 原因措施自然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节约用水人为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拓展:渔场形成的条件海水扰动营养上泛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海水上涌大陆架阳光照射河流入海季节变换(温带)人类活动渔场光合作用旺盛带来营养海水对流交换排放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殖第四章思维导图1.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重要工程选址;发展特色农业-坝子农业;喀
18、斯特地貌景观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下水出露形成温泉,抽取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地表坡度大,气候湿润易产生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滑坡、崩塌、干旱是主要自然灾害。交通建设困难: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工程建设难度大:水库、大坝选址应避开喀斯特地貌以防止渗水,且地形崎岖,交通运输不便;农业基础薄弱:地表崎岖,耕地面积小;土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地表坡度大,易产生水土流失;地表水缺乏,易受旱灾威胁。2.河流地貌类型及特点河流地貌类型分布位置成因景观特点“V”型谷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侵蚀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
19、见巨石和卵石。槽型谷河流中下游河流堆积河谷宽而浅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堆积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多适合农耕。河曲和牛轭湖地势平缓地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S”型弯曲的河道三角洲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河流堆积形态接近三角形,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多适合农耕 牛轭湖形成过程河道摆动形成弯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不断随之发展;河流裁弯取直,原有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为牛轭湖。(1)加快水流速度,缩短航运行程,(2)提升河流自净能力;(3)减少泥沙淤积,减轻泄洪压力。牛轭湖的影响(1)河道水域面积缩小,对调节气候能力下降;(2)泥沙沉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3)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可能
20、会减少生物多样性;(4)截弯取直后河水速度快,洪峰提前到达,下游防洪压力变大3.风沙地貌定义分布分类地貌类型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干旱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等;雅丹地貌。风力堆积地貌流动沙丘:在更为干旱的沙漠,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从而形成流动沙丘(比如新月形沙丘)固定沙丘:有些沙漠水分状况较好,有些植被,能够对沙丘起到固定作用,从而形成固定沙丘5.地貌的观察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里作用下可以移动。专题1 沙丘分类及判读在海岸带的抛物线沙丘常由海滨沿岸沙堤演
21、化而来,当沙堤受海风作用向岸方向移动时,遇到植物灌丛阻碍而移动速度减慢或停积下来,在两灌丛之间,没有植物阻挡的沙堤继续往前移动,就形成孤形的抛物线沙丘。多分布在水分和植被条件较好的荒漠边缘地区或者海岸地带。专题1 沙丘分类及判读固定沙丘 流动沙丘类型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固定沙丘 沙丘上生长有植被 植被能固定流沙流动沙丘没有植被动,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专题2 沙丘影响及治理第五章思维导图 1.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要素影响影响气候气候气候对植被热量:决定植物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不同热量带,植被类型不同。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降水:同
22、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植被从沿海向内陆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植被对气候森林能够调节气候,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地貌地貌地貌对植被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在山区,不同海拔的植被不同受地形阻挡,迎风坡背风坡的植被截然不同。植被对地貌一方面加快岩石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水文水文水文对植被水文条件好的地方,植被一般比较繁茂。植被对水文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土壤土壤土壤对植被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
23、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怕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植被对土壤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地区植被繁茂,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通气、透水性强 保水、蓄水性弱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弱,易耕作 通气、透水性良好 保水、蓄水性强理想耕作土壤 通气、透水性差 保水、蓄水性强保肥性好,质地黏重质地黏重不易耕作不易耕作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砂、粉、黏粒比例适中黏粒占优势 5.不同质地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土壤的组成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黑色或灰黑色淋溶层: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肥力较低。淀积层
24、: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土壤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7.土壤的剖面(2)人为耕作剖面:耕作土。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由原来土壤经过长期灌溉耕作而成,富含有机质,颜色较浅。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长期耕作中受到农机具的压实而成,可以阻滞水分的下渗,具有保水保肥的功能。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7.土壤的剖面 8.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因素作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_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_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_温度高+降水多=风化强度大、速度快(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少)_
25、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和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_,土层分化越明显人类活动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_土壤矿物质生物气候地貌厚耕作第六章思维导图 2.气象灾害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伤害。分布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于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26、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危害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等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下游: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修分洪蓄洪区、退田还湖(1)洪涝灾害 2.气象灾害概念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分布世界: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中国:东部季风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危害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影响畜牧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
27、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措施开源: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等。节流: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的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实行阶梯水价减少、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干旱灾害 2.气象灾害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分布世界: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中国:我国寒潮是冬半年。发源于蒙古
28、、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危害剧烈降温常常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有利影响带来降水,缓解旱情;低温杀死农业害虫与病菌;大风净化空气,带来风力资源。(3)寒潮灾害 2.气象灾害概念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分布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危害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灾害;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有利影响降温(缓解热岛效应)、降水(缓解旱情)、大风(降低大气污染)。(4)
29、台风灾害台风眼:无风、少云和干暖漩涡风雨区:最强烈的降水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内向外降低台风构成83仙人掌 3.地质灾害概念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的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是地面发生震动。衡量指标震级、地震烈度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灾害(1)地震84仙人掌 3.地质灾害(2)滑坡85仙人掌 3.地质灾害(3)泥石流86 4.自救与互救1.灾前准备: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
30、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2.灾中救助: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洪涝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实际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如对别人进行救助,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被救者。87 5.地理信息技术概念利用安装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
31、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遥感 RS相当于人的“眼睛”,获取图像资料88 5.地理信息技术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系统。特点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2)全球定位系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89 5.地理信息技术概念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特点基本功能:数据输入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和分析、制图与产品输出。方式:利用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应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3)地理信息系统 GIS 相当于人的“大脑”主要负责分析、处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