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岭三章陈毅目 录01.02.03.CATALOG课堂导入作者简介课堂总结1课堂导入陈毅元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诗人,是新中国功勋卓著的一代儒将,1936年冬天,在敌人重兵围攻下,写下了梅岭三章,是他作为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真情告白。认读字词丛莽(mng)旌(jng)旗阎(yn)罗当dng纸钱多音辨析当 dng正当 dng上当2作者简介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1
2、936年冬,陈毅被国名党46师围困达20天之久,藏身于丛莽之间,苦虑不得脱身,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笔梅岭三章题目中的梅岭,是诗人被围困之地,“章”原指歌曲诗文的段落,在此处意为“首”,三首重组,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创作背景朗读指导第一章:重读“斩”,读出诗人对反动派的憎恨。第二章:语速放慢,读出革命征程的漫长感,第四句加快语速,读出诗人对革命胜利的期盼。第三章:注意停顿。读出诗人为信仰献身的革命情怀。课文翻译今即将兵败身死我该写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革命事业,多么的不易啊!梅岭三章其一这次我要到阴间去召集已经牺牲过的同志。带领十万英灵击败国民党反动派!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
3、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其二课文翻译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南方已经打了十年的仗了,我死后,我的头颅要挂在城门上,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梅岭三章其三课文翻译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革命者四海为家,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止境,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这里指当时的国内革命战争。诸君:这里是各位同志的意思。诸,许多、各位。君,对人的尊称。涯:边际,止境。旋:不
4、久。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旧部:从前的部下。这里指牺牲了的战友。旌旗:这里借指部队。旌,古代用于指挥或开道的一种旗帜。取义成仁:为真理或正义事业而献身。这里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取,求取。义,正义。成,成全,达到。仁,现在借指崇高的道德注释把握意象泉台,烽烟,血雨腥风:象征革命征程的艰辛。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纸钱:表达不屈的革命意志。捷报,自由花:表达革命必胜的信念。旧词新用新中有旧用典借代重点分析旧词新用“泉台”“阎罗”都是旧时的说法,虽然不存在,但被人们所熟知,阎罗让人想到面目狰狞,残暴凶恶的阴间之王,诗人借来指人间的反动统治者,“泉台”指地下,传说中人死后居住的地
5、方,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即使死了也要斩掉反动统治者。新中有旧诗人创作时或模仿前人的诗句,或化用前人的诗意,本诗首章三四句与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相似,次章后两句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异曲同工。用典“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中“头悬国门”的典故,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借用伍子胥头悬国门的典故,表现诗人不亲眼看到敌人彻底灭亡而死不瞑目的精神。借代 诗中借“旌旗”代指军队 借烽烟代指战争小结此诗旧体写新意,展现了一个革命者深陷绝境时从容镇定的英雄本色,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的斗争风云,一向被看作一旧诗形式书写革命情怀的成功之作。拓展链接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 近现代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3课堂总结壮志豪情课堂总结现代诗歌是对古典诗歌的传承与创新,与以毛泽东,陈毅,朱德等为代表革命家诗人,有着扎实的古典诗词的功底,又深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书写着自己的壮志豪情,展现我国革命历史的宏伟画卷。感谢聆听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