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地貌的观察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顺序规模较大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规模较大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顺序位置选择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原则观察原则:按照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宏观到微观、从、从面到点面到点的顺序的顺序进行观察。进行观察。观察顺序:观察顺序:一般先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如山
2、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最后描述微地貌微地貌,如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山地山地 1 1河河岸岸陡崖陡崖3 3山岭山岭河谷河谷2 2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顺序辅助观察辅助观察: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需要: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需要观察的范围过观察的范围过大大、观察的区域难以到达观察的区域难以到达等原因,需要借助等原因,需要借助地形图、地形图、无人机、遥感影像无人机、遥感影像等进行辅助观察。等进行辅助观察。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高度和和坡度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绝对高度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绝对高度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仪器获
3、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依等地貌的主要依据和平原依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地面的起伏状况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高度和和坡度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思考:思考:甲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高度是多少?图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高度约为多少?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坡度和和坡向坡向。坡度坡度是是划分坡划分坡的重要依据。坡度的重要依据。坡度大
4、小大小一般用一般用坡度角坡度角或或垂直垂直距离距离与与水平距离水平距离的的比值比值来表示。来表示。高度高度和和坡度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 坡地耕作坡地耕作容易引发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特别是在坡度度大于大于1515的坡地上种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壤侵蚀极为严重。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坡度和和坡向坡向。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
5、观察的内容 坡度的大小坡度的大小影响道路影响道路的的修建,铁路线的最大坡修建,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度一般不超过2.5%-3%2.5%-3%;山区公路多呈山区公路多呈“S”“S”形,形,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线路的坡度。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坡度和和坡向坡向。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
6、主要观察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坡度和和坡向坡向。观察观察坡向坡向时应重点关注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坡度和和坡向坡向。观察观察坡向坡向时应重点关注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影响植物的生长的生长。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 高度和坡度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的组合,能够反映反映地貌的地貌的形态特征形态特征。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高度高度和和坡度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地貌观察的内容 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还要注意观察地貌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