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土壤(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94212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 土壤(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5.2 土壤(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5.2 土壤(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5.2 土壤(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5.2 土壤(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第五章章 植被与植被与土壤土壤 第二节 土壤学习目标:1.了解土壤观察的内容,掌握土壤剖面构造。2.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3.了解土壤的主要功能,掌握土壤养护的方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一方情。”常言道:可见土壤对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见土壤对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01一、观察土壤1.概念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2.2.组成组成: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果】1.土壤由()A.成土母质、腐殖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B.成土母

2、质、有机质、养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C.矿物质、腐殖质、砂粒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D.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1.答案:D解析:本题突出考查学生掌握土壤概念的精准性。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正确答案为D。2.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土壤中固态、气态、液态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表示四种土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表示理想土壤的是()A.B.C.D.(2)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土壤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多少土壤肥力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中,土壤肥力越来越高A.B.C.D.2.答案:(1)C;(2)C解

3、析:(1)理想土壤中矿物质占45%左右,有机质占5%左右,空气和水分各占20%30%。读图可知,土壤的有机质、矿物质含量占48%左右,空气含量占28%左右,水分含量占30%左右,符合理想土壤构成。(2)土壤肥力是其特有的本质属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土壤肥力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人类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合理经营管理,做到用养结合,土壤肥力会逐渐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引起土壤肥力的减退。黑土3.3.土壤颜色土壤颜色红壤紫色土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类型类型形成过程形成过程特征特征黑土黑土由腐殖质积累而成 富含腐殖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北

4、部红壤红壤由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在我国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紫色土紫色土由紫色的砂岩和页岩经过风化而成含有丰富的磷、钾,比较肥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4.4.土壤质地土壤质地(1)概念: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2)分类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在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5.5.土壤剖面土壤剖面结构结构(1)森林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2)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

5、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果】下图为某地森林土壤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题。(1)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土层名称正确的是()A.淀积层B.腐殖质层C.有机层D.淋溶层(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养护土壤的是()A.大水漫灌B.作物轮作C.休耕D.种植绿肥02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1.成土母质成土母质(1)概念: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2)作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微生物作用植物氮、磷、钾、钙、镁、硫等成土母质生物残体=有机质选择性吸收选择性吸收腐殖质腐殖质2.2

6、.生物生物3.气候(1)不同气候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岩石风化速度形成速度有机质含量举例湿热地区快较快淋溶和生物分解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亚马孙河流域土壤一般较贫瘠干冷地区慢较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东北地区的黑土是非常肥沃的土壤(2)作用: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4.地貌(1)海拔海拔: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2)坡度和坡向: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5.时间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

7、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总结】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因素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生物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可以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地貌地貌海拔: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坡度和坡向: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时间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气候气候影响岩石

8、风化的强度、速度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人类活动人类活动 自然土壤经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形成耕作土壤【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果】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成土因素中比较活跃的是()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A.自然植被茂密B.生物残体分解快C.有机质积累多D.矿物养分流失快答案:(1)B;(2)C解析:(1)成土母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较稳定的影响因素,ACD错误;气候、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较为活跃的影响因素,其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影响因素,B正

9、确。故选B。(2)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C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B错误;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故选C。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03【问】1.土壤的功能;2.土壤的养护方法。1.土壤的功能(1)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个开放的系统,

10、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使地球表面因着生绿色植物而生机盎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3)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土壤水是陆地水体的一部分。大气降水的一部分储存在土壤中,既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又可以持续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2.土壤的养护方法(1)改良土壤;(2)种养结合: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休耕耕作农家肥巩固练习1.青藏高原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条件差,合成有机质少B.气候寒冷,植物生长缓慢C.水热条件好,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D.地表起伏大,流水

11、侵蚀作用强1.答案:B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较少且生长缓慢,有机质来源少,故土壤较为贫瘠。故选B。2.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地区的红壤,其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B.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C.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D.人口稀少,土壤破坏较小2.答案:C解析: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都较高,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都较多,但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故选C。3.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亲密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回答下题。(1)由图可知()A.温度越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越大 B.温度与土壤有机质含

12、量呈正相关C.温度与土壤有机质成反比 D.温度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定小(2)我国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 B.地势平坦,土层深厚C.植被生物量大于南方低山丘陵区 D.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3.答案:(1)D;(2)A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大,到达一定值后,随着温度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小。D正确。故选D。(2)我国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原因是东北平原纬度高于南方低山陵区,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土壤中有机质留存多,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不是

13、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东北平原植被生物最小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成土母质矿物养分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但不是有机质的来源,故选A。4.淋溶作用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它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随水下渗迁移或侧向迁移的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地区中淋溶作用较强的是()A.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 B.土壤表层透水性差的地区C.冰雪覆盖的极地地区 D.风沙肆虐的内陆盆地地区(2)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A.地下水水位下降B.土地荒漠化加剧C.土壤肥力下降 D.土壤盐碱化加剧4.答案:(1)A;(2)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淋溶作用是土壤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随水下渗迁移或侧向迁移的过

14、程”,所以水分充足的地区,相比而言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降雨量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A正确;土壤表层透水性差,水分不易下渗,淋溶作用弱,B错误;冰雪覆盖的极地地区和风沙肆虐的内陆盆地地区降水少,土壤淋溶作用弱,C、D错误。故选A。(2)土壤淋溶作用增强,土壤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减少,土壤肥力下降,C正确;土壤淋溶作用增强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A错误;土地荒漠化加剧多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土壤淋溶作用增强不一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B错误;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D错误;故选C。5.读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回答下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在地区分布的代表性土壤类型

15、正确的是()A.甲黑钙土B.乙黄土C.丙红壤D.丁紫色土(2)关于丁地代表性土壤叙述正确的是()A.是亚热带气候下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B.是红色砂岩长期分化的产物C.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D.是碱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5.答案:(1)A;(2)A解析:(1)甲地为草原,代表性土壤为黑钙土,A正确;乙位于四川盆地,分布的代表性土壤为紫色土,B错误;丙地为四川盆地,称为紫色盆地,C错误;丁地代表性土壤为红壤,有“酸、瘦、粘”的特点,D错误。故选A。(2)丁地代表性土壤为红壤,有“酸、瘦、粘”的特点,是亚热带气候下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A正确;红壤是在当地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是红色砂岩风化的产物,B错误;红壤有机质含量较低,C错误;红壤呈偏酸性,D错误。故选A。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5.2 土壤(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