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备考冲刺: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集萃高考作文备考冲刺: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集萃 5 篇(附:文题解析)篇(附:文题解析) 1、 【作文试题展示】 “打卡”原指上下班的考勤方式,现在打卡的含义则有所拓展。有人在 APP 上打卡 学习,有人去网红店打卡消费,有人往健身房打卡锻炼,有人到热门景点打卡旅游 对这种“打卡式”的现代生活,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或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文题解析】 试题明确要求对“打卡式的现代生活”进行叙述或评论,其难度在于“打卡”的概 念不好把握。(“打卡式”的概念更难,我们在文章最后会提到)
2、材料第一句话说“现在打卡的含义则有所拓展” ,但第二句话只是列举了很多“打 卡”情境,表现出“打卡”一词可以有广阔外延,没有对“打卡”行为的具体描述,也 没有直接道破“打卡”内涵的句子。如果把“打卡”简单等同于“签到” ,则此题失去 了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联想生活经验和比较相近词语,来把握或者说触摸“打卡”的内涵。 使用微信朋友圈的人,如果自己没有“打卡”的行为,也会在朋友圈上看到别人的 “打卡” 。其实就是微信朋友圈发图,图片是自己做了某事的照片,或者 APP 的使用截 图(往往是 APP 运营者提供的) 。 同样是记录行为,现代“打卡”和“签到” (旧式“打卡” )有差别。比如进游泳馆 游
3、泳时在年卡上盖一个章,参加会议进门先签个到,都只是做了一个使用或参与记录, 我们现在不用“打卡”去表述。而把自己健身或参会的照片发在微博或朋友圈里,往往 会配上“打卡”的文字。两者区别在于:签到(旧式“打卡” )是记录给活动组织者看, 同时也是为自己留下参与过的证明;现代“打卡”是记录给自己周围的人员看。套用孔 子的话就是“古之打卡者为己,今之打卡者为人” 。 不过,用“打卡”一词来表达朋友圈发图记录自己活动的行为,而不用“秀图片” 等,确实有其微妙之处。这可以借助老式打卡来理解。 老式打卡是一种上下班的考勤方式, 过去是有一台机器在一张纸卡上印下打卡时间, 现在可以通过指纹、脸部扫描等方式记
4、录。其以下几点特征可以关联到新式打卡上: 1 考勤打卡往往具有周期性。 “打卡式的现代生活”中的学习、健身显然具备这一特征,也是朋友圈“打卡”较 早使用的领域。但网红店和旅游则往往是一次性的,本不适用“打卡”一词。但最近这 类使用较为常见,是因为使用者更看重的是“打卡”的以下含义。 2 考勤打卡是被迫的,供监督的。 “打卡式的现代生活”中的学习、健身显然具备这一特征,发朋友圈的动机中,有 接受大家监督的积极因素。而在网红店和旅游等事上使用“打卡” ,多少表达了去这些 地方并非主观意愿,只是受他人影响而已。 3 考勤打卡怀有应付了事的心态。 在过去用打卡考勤的单位往往是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打卡后就
5、可以喝茶看报(现在 叫“摸鱼” ) 。现在,我们用“打卡”表达对学习、健身、旅游和网红店,多少暗含着“并 非全身心投入”的意思(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励志式“打卡” ) ,特别是朋友圈发图时,加 上“打卡” ,可以消解“作秀”的因素。当然,也可以认为是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在作自 我展览或形象塑造。 这也解释了一些返现、赚取奖品的打卡平台的出现。使用“打卡”来表达朋友圈发 图推广, 用承认形式主义的方式来减轻 “打卡” 者做推广的心理压力。 大家可以比较 “签 到拿金币”和“打卡返现”两种营销方式: 某宝 “签到拿金币” 某阅读 APP “打卡返现”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打卡”的使用可能只是关注了以上讨
6、论的“打卡”的一两 点特征。 比如多数人会感觉到 “打卡” 带有消极心理。 旅游打卡, 往往并不意味着认可, 更不代表认同或满意,仅仅是“我看到、我来过、我拍过、我走了” 。但最近网上有了 “打卡上海进博会” 的说法, 又是在宣传其非去不可, 吸引大家前去参观, 可以说是 “打 卡”的新发展。对“打卡”一词的宣传、推广性使用逐渐被大众接受。 词汇含义,特别是网络词汇的含义就是在发展变动中的。我们写作时也不必面面俱 到地分析各类“打卡”人群,或讨论“打卡”的前世今生,只要抓住自己体会到的现代 “打卡”的某个特点进行构思,或宣扬其积极的自我督促意义,或批评其消极的形式主 义和任务观念,均可。甚至可
7、以挖掘其用消极形式促进积极行为的心理机制。 需要批评的是,试题材料用了“ 打卡式的现代生活”的说法,不仅认为“打卡” 行为已经广泛渗透入现代生活,更认为“打卡”背后那套的行为逻辑已成为现代人的普 遍观念。这一判断显然是武断的。而且从“打卡”飞跃到“打卡式” ,是一个过高的写 作要求,考场上很难完成,不适用于高二期中调研这种评测性而非选拔性考试。试题如 改为“对现代生活中的打卡 ,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或思考” ,更为妥当。 2、 【作文试题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 数量,未必越多越好;速度,未必越快越佳;力量,未必越大越好;
8、色彩,未必越 浓越好关键在于把握好平衡。只有把握好了平衡,人际关系才能融洽,事情进展才 能顺畅,局面才会和谐。 【文题解析】 材料第一句话是过犹不及的老话头, 本可引出 “适度” 一类话题。 但第二句提出 “平 衡”这一关键词,锁定了话题。 “适度”可只就一物讨论,而“平衡”则至少涉及两物。 要写好“平衡” ,就必然在文章中讨论相关的几样事物的关系,而不是单论某物的重要 性。即使想借助首句来写作,所写“适度”也不是用一客观标准去度量某物,而须将两 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进行比较,以几者的平衡与否来判断“适度” ,而不是以求得某物的 最佳状态为“适度” 。 第三句列举了关于“平衡”的情境: “人际关系
9、”本身就默认了多人的存在。在不同人身上投入的交际时间,对待不同 人的态度,都需要把握平衡。 “事业进展”需要处理多方面的事务,在各方面投入的多少,需要把握平衡。小到 学生平衡文理学习时间,学校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大到国家平衡经济和文化发展 的投资,莫不如是。 人际关系和事业进展,也是局面的一种。所以最后一项“局面”可以认为是一个总 结,而不必单独作为一种情境。 可以说,材料提示的是一种外在平衡,即物与物之间的平衡。但还有一种内在平衡 也需要我们把握。比如人体上的左与右、身与心,人心中的利和义、刚与柔、进与退, 制度中的自由与约束,这些同一事物中的相反相成的两方面,都可以讨论其平衡。甚至 像
10、真与善、道与德、家与国这样看似同一倾向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也会面临此消彼 长的局面,这时就需要进行平衡。总之,选择好“平衡”的对象,是文章立意出彩的关 键。 另外,在如何把握平衡上,有一个值得辩证思考的点:平衡就是均等吗? 美术设计上,对称与平衡不同。同样的,人际关系的平衡固然要照顾到各方面,但 亦有远近亲疏之别,不可平均用力。事业要求得进展,就不能不确定重点。诸葛亮写信 夸关羽,就是在搞五虎上将间的平衡,联吴抗曹,就是在制造孙刘两家和曹操之间实力 的平衡。可见平衡并不是平均对待,而是斟酌损益,根据各方特性来决定取舍向背。甚 至有的时候, “损不足以奉有余”也是可以达到平衡的。 所以,简单的
11、平均主义不是“平衡” ,而刻意制造的均势制衡,则是“平衡” 的滥用。现在的古装剧热衷于表现帝王让朝中党派相互制衡以求独尊的心术,有些无视 正邪的对各方臣子的抑扬,看似让朝局稳定,实则增加了内耗。 总之,材料虽然归结于“和谐” ,但“发展”亦当是“好”中之意。从这个意义上 说,否定“关键在于把握好平衡”这一材料预设观点,亦无不可。 “平衡”也许不是我 等凡夫俗子可以把握的,只有交予山去思考。或者说,提供充分的物竞天择的空间,才 能避免庸俗化的简单平均和集权式的恶意制衡,让局面在搅扰中和谐,在摇摆中前进。 3、 【作文试题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
12、体不限,诗 歌除外。 数量,未必越多越好;速度,未必越快越佳;力量,未必越大越好;色彩,未必越 浓越好关键在于把握好平衡。只有把握好了平衡,人际关系才能融洽,事情进展才 能顺畅,局面才会和谐。 【文题解析】 材料第一句话是过犹不及的老话头, 本可引出 “适度” 一类话题。 但第二句提出 “平 衡”这一关键词,锁定了话题。 “适度”可只就一物讨论,而“平衡”则至少涉及两物。 要写好“平衡” ,就必然在文章中讨论相关的几样事物的关系,而不是单论某物的重要 性。即使想借助首句来写作,所写“适度”也不是用一客观标准去度量某物,而须将两 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进行比较,以几者的平衡与否来判断“适度” ,而不是
13、以求得某物的 最佳状态为“适度” 。 第三句列举了关于“平衡”的情境: “人际关系”本身就默认了多人的存在。在不同人身上投入的交际时间,对待不同 人的态度,都需要把握平衡。 “事业进展”需要处理多方面的事务,在各方面投入的多少,需要把握平衡。小到 学生平衡文理学习时间,学校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大到国家平衡经济和文化发展 的投资,莫不如是。 人际关系和事业进展,也是局面的一种。所以最后一项“局面”可以认为是一个总 结,而不必单独作为一种情境。 可以说,材料提示的是一种外在平衡,即物与物之间的平衡。但还有一种内在平衡 也需要我们把握。比如人体上的左与右、身与心,人心中的利和义、刚与柔、进与退,
14、 制度中的自由与约束,这些同一事物中的相反相成的两方面,都可以讨论其平衡。甚至 像真与善、道与德、家与国这样看似同一倾向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也会面临此消彼 长的局面,这时就需要进行平衡。总之,选择好“平衡”的对象,是文章立意出彩的关 键。 另外,在如何把握平衡上,有一个值得辩证思考的点:平衡就是均等吗? 美术设计上,对称与平衡不同。同样的,人际关系的平衡固然要照顾到各方面,但 亦有远近亲疏之别,不可平均用力。事业要求得进展,就不能不确定重点。诸葛亮写信 夸关羽,就是在搞五虎上将间的平衡,联吴抗曹,就是在制造孙刘两家和曹操之间实力 的平衡。可见平衡并不是平均对待,而是斟酌损益,根据各方特性来决
15、定取舍向背。甚 至有的时候, “损不足以奉有余”也是可以达到平衡的。 所以,简单的平均主义不是“平衡” ,而刻意制造的均势制衡,则是“平衡” 的滥用。现在的古装剧热衷于表现帝王让朝中党派相互制衡以求独尊的心术,有些无视 正邪的对各方臣子的抑扬,看似让朝局稳定,实则增加了内耗。 总之,材料虽然归结于“和谐” ,但“发展”亦当是“好”中之意。从这个意义上 说,否定“关键在于把握好平衡”这一材料预设观点,亦无不可。 “平衡”也许不是我 等凡夫俗子可以把握的,只有交予山去思考。或者说,提供充分的物竞天择的空间,才 能避免庸俗化的简单平均和集权式的恶意制衡,让局面在搅扰中和谐,在摇摆中前进。 4、 【作
16、文试题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 体自选。 使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保家卫国,是“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为民众谋幸福,也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的为世界谋大同人因寻求使命而无比坚定,因肩负使命而愈显尊严,因履行使命 而更加崇高。 【文题解析】 本材料围绕“使命”展开。 前半通过三个诗句提出三种可以称为“使命”的人生追求,由家国到民众再到世界 的序列,赋予“使命”一词宏大感,其暗含的安全、幸福、大同的序列,又赋予“使命” 以崇高感。总之, “使命”是绝对伟大、绝对正确的。 由此引出材
17、料后半的三个排比,说寻找、拥有和完成“使命”的人是伟大崇高的。 总之,整个材料的思路是: “使命”是对的,所以有“使命”是好的。 由“对”到“好”的逻辑是天然成立的。 所以,能不能写好这个题,就看你胸中有多少绝对伟大、绝对正确的东西。 但是,对于“使命”何以伟大、正确,依然有可言说之处。 “使命”原指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受命后必须去完成,所以“使命”可以表达 应尽的责任。而促成“使命”完成的,受命者是对发令者的忠诚,或者是受命者对于信 义的坚守,或者是受命者回应发令者的信任,总之是超脱功利的,于是“使命”可用于 表达合乎道义的重大的责任。 但无论如何, “使命”的存在以命令发出者的存在为前提
18、,比如“党交给他的庄严 使命” , “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就算是电脑游戏使命召唤 ,也会设定一个 盟国或联合国授予任务的剧情背景。而“使命必达”无论是说快递还是东风,都存在一 个发令者。 自设的目标, 自身的修养, 单纯为自己的工作, 不叫做使命。 比如学生到学校上课, 谈不上“使命” ,不是说学文化不够高大上,而是因为上学不是奉命而为的。当然, “人 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说法另当别论。 又比如“苏武流胡节不辱” ,如果从坚守气节的角度赞美苏武的高尚人格,尚不在 “使命”一题之中。但此“节”亦是符节之“节” 。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 旄尽落” ,这就是他对于“使
19、命”的执着。如何理解苏武“使命”的发出者(汉武帝? 汉朝?民族交流的趋势?) ,决定了这一事例的讨论方向。 我们再来看看材料所引的三个诗句,是不是适合用“使命”来阐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是一种战斗豪情,至于其为何要“破 楼兰” ,同属从军行组诗的“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已指明是受了唐 皇的使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在给出作者对于“古仁人之心”的理解, 是他对理想人格的自发追求,离“使命”较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是比喻一个客观真理,这句话本身是不包括 人的行为的,跟任务、责任无关,更谈不上“使命” 。 当然,以上分析并不否认保
20、家卫国、为民众谋幸福和为世界谋大同是“使命” 。材 料也只是想通过诗句来让这些高大上的“使命”生动形象。但如果诗句中只有“使命” 的个别内容而没有“使命”的核心特质,则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引导。 要让文章内容不空洞,理论有深度,不妨由“使命”的领受性出发,思考下面几个 问题: 某“使命”由谁赋予? 该“使命”通过什么方式赋予? 该“使命”的伟大,是由于其内容的伟大,还是因发令者的伟大? 该“使命”的崇高,是由于授予使命时所建立的发令者和受命者之间超乎功利的关 系,还是受命者对于这种关系的珍视或者对于完成使命的执着? 后面几问已经涉及到材料最后的 “因肩负使命而愈显尊严, 因履行使命而更加崇高”
21、。 但是, “人因寻求使命而无比坚定”在排比中显得突兀。 “使命”是在施受那一刻才成立 的,就像“承诺” ,并不能独立存在,应该不存在“寻求” 。如果是主观寻求而获得的, 那就缺失了发令者,所谓“使命”很有可能只是崇高感包装了的个人追求。 真正崇高的“使命” ,或者说“使命”之所以崇高,就是因为其从产生到执行都不 以个人利益为主导。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是“使命”很好的注脚。 5、 【作文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 “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 “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
22、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 【文题解析】 本材料将“有的人”和“我”的态度进行比较,展示对立态度的同时也表明倾向于 后者。 因为试题将两种行为分两行文字呈现,我们很容易认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和 “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是对立的观点。但其实有对立性的只是“已经发生” “从未有 过”这组状态词, “看到”和“梦想”并不互斥。 “我”的“梦想”也是以“看到已经发 生的事情”为前提的没有看到“已有” ,亦无法知道梦想是“未有” 。本题的对立点 不是“看现实”和“有梦想” ,而是面
23、对同样的现实,是就现实而问“为什么会这样” , 还是产生梦想并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 总之,题中的“梦想”一词虽然抢眼,但值得讨论的,却是对待现实的态度。 之后的两问是对两种态度的进一步阐释。 问句可为疑问,可为反问,甚至可为感叹,所以对于那两问的理解会生出分歧。 “为什么会这样?” 可以理解为对事件成因的探究和反思( “咦,为什么会这样?” ) , 也可以理解为因不满于遭遇而怨天尤人( “天哪!为什么会这样?” ) ,或者悲观失 望、自怨自艾( “唉,为什么会这样?” ) 。 考虑到要与“梦想”形成对比,一般会采取后一种较为消极的理解。 “为什么不能这样?” 可以理解为对梦想的执着甚至执拗( “哼,为什么不能这样?” ) , 可以理解为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对障碍梦想之物的轻蔑 ( “切, 为什么不能这样?” ) , 也可以理解为对标梦想找差距, 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探寻实现梦想的路径 ( “那 么,为什么不能这样?” ) 。 考虑到是“追问” ,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较为理性的理解。 把前后文连贯起来理解,比较好的立意就是:面对现实不如意处,不必哀怨,而要 用理想主义的情怀去对现实进行思考。 “梦想照进现实”一语,可以作本材料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