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单元复习卷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1.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乙醇可作燃料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答案】C【解答】B. 氧气用于炼钢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解:A、乙醇可作燃料,是利用了乙醇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 下列发生的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燃烧C变色【答案】A【解答】B. 爆 炸 D发光或生成气体解:A、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 正确;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故B 错;C、变色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加压降温变为液态氧成淡蓝色,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发光或生成气体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水加热变为水蒸气, 属于物理变化,故D 错。故选:A。3. 二百多年前,哪位法国科学家利用天平进行定量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A锡【答案】D【解答】居里夫人B侯德榜C诺贝尔D拉瓦解:二百多年前,法国化
3、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天平进行定量实验研究了空气成分,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D。4.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白磷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D玻璃棒:常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答案】D【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叙述错误。B、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叙述错误。C、白磷易自燃,扫入垃圾桶容易因自燃而产生火灾,故叙述错误。D、在物质溶解时用
4、玻璃棒搅拌加速物质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液体,故叙述正确。故选:D。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21%(约 )的气体是()A. 氮气【答案】B【解答】B. 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其他和杂质 0.03%,故答案选B 。6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 空气是混合物C 氧气具有可燃性D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答案】C【解答】解:A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氧气大约
5、占空气体积的 21% 、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所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 、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等,是混合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 、氧气具有可燃性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 。7. 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 2.5的是() A 治理工地扬尘C 使用公共自行车【答案】B【解答】B 露天焚烧垃圾D 禁止焚烧秸秆解:A 、治理
6、工地扬尘,能减少PM 2.5污染,故选项错误。B 、露天焚烧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 2.5污染,故选项正确。C 、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减少PM 2.5污染,故选项错误。D 、禁止焚烧秸秆,能减少PM 2.5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B 。8.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其雪域高原迷人的风光和美丽的传说吸引着众多的游人,但有的人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空气成分中()A 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 21%B 氮气的体积分数远小于 78%C. 氧气的体积分数仍约为 21%,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D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答案】C【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错误。B、空
7、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所以错误。C、一般来说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雪山旅游时,有的人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是因空气整体稀薄,各成分的含量不变,所以正确。D、一般来说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太高,所以错误。故选:C。9.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答】解:A、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故A 说法正确;B、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故B 说
8、法正确; C、空气中氧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21%,故C 错;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故D 说法正确。故选:C。10. 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A. 木炭【答案】D【解答】B. 硫磺C铁丝D红磷解: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故选:D。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
9、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A【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2. 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 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 此实验证明,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答案】C【解
10、答】解:A、实验现象为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其容积的 ,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量的红磷消耗完氧气后不再燃烧,说明瓶内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水进入集气瓶其容积的 不再进入,说明剩余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硫来代替,因为硫在空气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使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3. 下列是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验满、性质、收集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验满C【答案】D【解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从b
11、 进气收集氧气解:A、由图示可知:用手握住试管,无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因为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故错误;B、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故错误;C、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故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氧气时,应长颈,故正确。故选:D。14.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A. 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答案】C【解答】解:由于红磷燃烧
12、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甲瓶内压强减小,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乙瓶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但两瓶是连通的,最终压强相等,都比原先小,所以打开弹簧夹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故选:C。15. 在图 1 所示装置中燃烧红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图 2 所示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处压强增大是因为少量空气进入Bab 段压强减小的原因只有氧气被消耗Cc 点时打开了弹簧夹Dd 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答案】C【解答】解:Aa 点处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造成的,故A 错误;B. ab 段压强减小的原因
13、是氧气被消耗和温度逐渐降低造成的,故B 错误;C. 通过图 2 所示可以看出,从 c 到 d 压强快速增加是因为打开了弹簧夹,水进入了集气瓶,故C 正确;D. 从 d 点往后,压强增大变得缓慢了,但不能说 d 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故 D 错误。故选:C。水温()304050607080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秒)281264121716. 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
14、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象是()A. BCD【答案】B【解答】除去奶渍所需时间越少,说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越好,从表中数据可知在 60的水温时,去污时间最短,说明在 60的水温时,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都会降低。故选:B。二填空题(共 3 小题)17. 现有水银; “农夫山泉”矿泉水; 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净化后的空气;蒸馏水; 啤酒; 加热KMnO4 后的残余固体; 液氧; 四氧化三铁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混合物的有 【答案】;【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农
15、夫山泉”矿泉水、稀有气体、净化后的空气、啤酒、加热 KMnO4 后的残余固体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水银、冰水混合物、 蒸馏水、液氧、四氧化三铁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 ;18.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 25mL 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 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1) 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 写出该实验
16、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铜+氧气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3) 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1%(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加入铜丝量太少; 加入铜丝量太多(4)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答案】(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铜+氧气氧化铜,化合反应;(3);
17、(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解答】解:(1)观察装置,注射器的前端、璃管比较细,不利于铜丝与注射器里的氧气反应,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铜丝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可以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2)铜和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铜 +氧气应。氧化铜,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3) 由此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00%12%,故小于 21%;原因可能是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4) 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
18、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故答案为:(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铜+氧气氧化铜,化合反应;(3);(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19. 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仪器B 的名称:长颈漏斗。(2)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需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 酒精灯;若用装置 H 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填“a”或“b”)端通入。(3) 若要组装一套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
19、置,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BCDF(填字母,写一种组合即可)。(4) 某同学用上述( 2)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加热前没有预热。(写一条即可)【答案】(1)长颈漏斗;(2) 酒精灯,a;(3) ABCDF;(4) 加热前没有预热。【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B 是长颈漏斗;(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酒精灯,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用装置 H 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a 端通入;(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催化剂,氧
20、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BCDF;(4) 试管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引起炸裂,所以用上述( 2)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加热前没有预热。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 酒精灯,a;(3) ABCDF;(4) 加热前没有预热。 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20. 如图实验室制取氧气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 写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 的符号表达式:2KClO32KCl+3O2A 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2) 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21、流,炸裂试管若用装置 F 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c 端,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3) 某气体X 可用E 装置收集,若改用F 装置收集,则气体X 应从口进(填b 或 c)(4) 选用C 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5)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的实验过程中,马明同学观察到装置 C 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的缘故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出现上述现象,相
22、应的改进措施是 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6) 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硫酸铜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AC 或AD (7) 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G 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bc(填序号)a将烧杯换成水槽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c将水换成冰水d先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8) 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答案】(1)2KCl
23、O32KCl+3O2;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2)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c 端,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3)b;(4)b;(5)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6)AC 或AD;(7)abc;(8)磨砂面【解答】解: ( 1 )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符号表达式为:2KClO32KCl+3O2,图中 A 为发生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2)实验结束,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用 F 装置收集,气体从 b 端进
24、入,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 端,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3)E 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改用 F 装置收集气体,则气体应从b 进入,因为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4)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正确;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才能收集,错误;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正确;(5) 观察到 E 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C 装置
25、并溶于水中的缘故;因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有一团棉花;(6) 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 或AD(7)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若按 G 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将烧杯换成水槽;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将水换成冰水;(8) 磨砂处理是让化学器具之间的接触面更光滑、接合更紧的一种方法,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的磨砂面
26、盖好集气瓶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2)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c 端,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 3)b;(4) b;(5)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6)AC 或 AD;(7)abc;(8)磨砂面四解答题(共 3 小题)21. 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A 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B 部分: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例:酒精+氧气C 部分: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例:磷+氧气水+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答案】B: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酒精+氧气
27、水+二氧化碳(合理即可)C: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磷+氧气【解答】五氧化二磷(合理即可)解: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点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对相关的反应进行书写;由题意 B 处: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酒精在空气中燃烧:酒精+氧气等反应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水+二氧化碳C:表示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等即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B: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合理即可)C: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合理即可)22.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
28、的方法很多,图 1 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上面的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助燃;(2)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回答一点即可)(3) 小亮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 所示 ),你认为改
29、进后的优点是: 点燃红磷后由于不需要打开瓶塞,容器的气密性较好测量更准确 (4) 小林同学指出图 2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 3 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作用【答案】(1)助燃;不能燃烧也不助燃;(2) 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3) 点燃红磷后由于不需要打开瓶塞,容器的气密性较好测量更准确(4) 缓冲作用【解答】解:(1)红磷能够燃烧,说明氧气有助燃的性质,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不可燃、不助燃、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2)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
30、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3)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 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不需酒精灯点燃红磷,节约能源(或不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造成装置漏气,实验误差小);(4) 图 3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作用 故答案为:(1) 助燃;不能燃烧也不助燃;(2) 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3) 点燃红磷后由于不需要打开瓶塞,容器的气密性较好测量更准确(4) 缓冲作用23. 学习了 MnO2 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 能否起到类似 MnO2 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CuO 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
31、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uO 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uO 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用天平称量 0.2g CuO,取 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填写下表:步骤现象步骤结果步骤现象结论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0.2g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猜想、不成立;猜想成立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步骤的目的是与步骤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是否发生了变化(3) 过氧化氢能被CuO 催化分解放出O2 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猜想】、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答案】、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水+氧气(1) 填表: 步
32、骤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步骤结果0.2g步骤现象结论带火星木条复燃(2) 与步骤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是否发生了变化;(3) 过氧化氢【解答】水+氧气解:、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1) 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现象是有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仍为 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为了看氧化铜是否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要通过加入氧化铜与不加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对比, 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3) 过氧化氢能被CuO 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故答案为:、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水+氧气(1) 填表: 步骤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步骤结果0.2g步骤现象结论带火星木条复燃(2) 与步骤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是否发生了变化;(3) 过氧化氢水+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