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95076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综合分值分布 单选单选 配伍选择配伍选择 多选多选第一章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分中医基础理论分第二章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分中医诊断基础分第三章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分常见病辨证论治分第四章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分民族医药基础知识分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分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分第六章第六章 药学服务与咨询分药学服务与咨询分第七章第七章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分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分第八章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分中药的贮藏与养护分第九章第九章 非处方药分非处方药分第十章第十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分中药的合理应用分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特殊

2、人群中药的使用分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分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中药的不良反应分中药的不良反应分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中医药文献与信息分中医药文献与信息分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分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分中药综合分值分布第一章、中医理论基础分值第一章、中医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两个最基本特点()。考纲要点考纲要点1.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1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 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1 1)症、证、病的区别)症、证、病的区别 (2 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一、整体观念

3、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脏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就是机能与形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就是机能与形体整体统一性的具体体现。体整体统一性的具体体现。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人体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人体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等,都是人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进行的生理性调等,都是人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进行的生理性调节的结果,说明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着同一性,即节的结果,说明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着同一性,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1.人体

4、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A.A.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B.B.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C.C.恒动观念恒动观念 D.D.阴阳互化阴阳互化 E.E.中和思想中和思想二、辨证论治二、辨证论治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如:发热恶寒如:发热恶寒 、胸胁胀满、纳呆食少、头身疼、胸胁胀满、纳呆食少、头身疼痛痛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如:感冒如:感冒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是机体在疾

5、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肝胃不和、风寒表证、湿热下注、脾胃不和如:肝胃不和、风寒表证、湿热下注、脾胃不和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2.中医学中,中医学中,“证证”的含义是()的含义是()A.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C.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 D.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E.E.阴阳失调的表现阴阳失调的表现3.3.属证的是()属证的是()A.A.发热恶寒发热恶寒 B.B.肝胃不和肝胃不和 C.C.胸胁胀满胸胁胀满 D.D.纳呆食少纳

6、呆食少 E.E.头身疼痛头身疼痛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病的手段和方法。“同病异治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同一种疾病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相同的病机:相同的病机 经典考题经典考题“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的的“同治同治”是指是指.病因相同病因相同.病种相同病种相同.病证相同病证相同.证候相同证候相同.症状相同症状相同经典考题经典考题5.5.“同病异治同病异治”的的“同病同病”是()是()A.A.病因相同病因相同 B.B.病种相同病种相同 C.C.病症相同病症相同 D.D.病机相同病机

7、相同 E.E.症状相同症状相同 6.6.同病异治的依据是()同病异治的依据是()A.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B.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C.C.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舌象、脉象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舌象、脉象 D.D.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证候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证候E.E.相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相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二节阴阳学说考纲要点考纲要点.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

8、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 ()用于疾病的治疗()用于疾病的治疗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方面阳: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方面阴:静止的、阴:静止的、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阳: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阳: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关系阴

9、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制约对立制约相互制约、相互消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长制约太过: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制约太过: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盛盛互根互用互根互用相互依存、相互为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阴无以生。消长平衡消长平衡此消彼长、动态平此消彼长、动态平衡衡生理:阴平阳秘生理:阴平阳秘病理: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病理: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相互转化相互转化一定条件,反向转一定条件,反向转化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关系

10、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阴平阳秘阴平阳秘经典考题经典考题 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交合感应交合感应.对立制约对立制约.消长平衡消长平衡 .互根互用互根互用.无限可分无限可分 “阴阳互损阴阳互损”的最终结果是的最终结果是.阴虚阴虚 .阳虚阳虚.阴阳两虚阴阳两虚 .亡阴亡阴.亡阳亡阳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壮水之主,以治阳光”指指.阳病治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病治阳.阳中求阴阳中求阴 .阴中求阳阴中求阳.阴阳双补阴阳双补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上部为阳

11、,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如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在诊法方面,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在诊法方面,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色泽的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体征。色泽的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分。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分。语声

12、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呼吸微弱,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扶大红花,可出)为阳,沉小细涩为阴。滑(扶大红花,可出)为阳,沉小细涩为阴。()在辨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属于()在辨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属于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类型的

13、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等症状。等症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个方面:()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能。()治疗原则(!)()治疗原则(!)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

14、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损其有余”如:如:“热热者寒之者寒之”、“寒者热之寒者热之”、“实则泻实则泻之之”。)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

15、者,属虚寒证,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阴病治阳阳”。()归纳药物的性能()归纳药物的性能.药性:寒、热、温、凉,药性: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寒凉属。寒凉属阴阴,温热属阳。温热属阳。.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上升,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升降浮沉:上升,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镇等作用。.升阳发表、祛

16、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为阳;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为阳;.清热泻下、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清热泻下、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下行、沉降为阴。导积滞、降逆、收敛等下行、沉降为阴。第三节五行学说第三节五行学说考纲要点考纲要点1.1.五行与五行学说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特性五行特性 2.2.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的生克乘侮 (1 1)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相生与相克 (2 2)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与相侮 3.3.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 1)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2 2)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17、基本物质及其运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动变化。一、五行学说的含义一、五行学说的含义木的特性: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生长、升发、条达、舒畅舒畅火的特性: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火曰炎上”。温热、升腾、明亮。温热、升腾、明亮土的特性: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生化、承载、受纳。金的特性:金的特性:“金曰从革金曰从革”。肃杀、收敛、沉降。肃杀、收敛、沉降。水的特性: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水曰润下”。寒凉、滋润、下行、。寒凉、滋润、下行、闭藏。闭藏。五行的属性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木曰曲直”。火代表炎热的、向上

18、的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火曰炎上”。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土曰稼穑”。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金曰从革”。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水曰润下”。中医药膳的医学理论基础中医药膳的医学理论基础 “五行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尚书尚书周周书书洪范洪范生生 长长升升 发发舒舒 畅畅条条 达达木曰曲直 离离原上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岁一枯荣。炎炎 热热光光 明明升升 腾腾火曰炎上 楚乡祝融分,楚乡祝融分,炎火常为虞。炎火常

19、为虞。生生 化化承承 载载受受 纳纳稼稼穑穑土曰稼穑 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万物土中灭。滋滋 润润下下 行行寒寒 凉凉闭闭 藏藏 水曰润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除却巫山不是云。金曰从革沉沉 降降收收 敛敛肃肃 杀杀 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欲饮琵琶马上催。自自 然然 界界五五行行人人 体体五五味味五五音音五五化化五五色色五五方方五五气气五五季季 五五脏脏五五腑腑五五官官五五体体五五志志 五五液液 五五声声五五动动酸酸 角角 生生 青青 东东 风风 春春 木木 肝肝 胆胆 目目 筋筋 怒怒 泪泪 呼呼 握握苦苦 徵徵 长长 赤赤

20、南南 暑暑 夏夏 火火 心心 小小肠肠舌舌 脉脉 喜喜 汗汗 笑笑 忧忧甘甘 宫宫 化化 黄黄 中中 湿湿 长长夏夏土土 脾脾 胃胃 口口 肉肉 思思 涎涎 歌歌 哕哕辛辛 商商 收收 白白 西西 燥燥 秋秋 金金 肺肺 大大肠肠鼻鼻 皮皮毛毛悲悲 涕涕 哭哭 咳咳咸咸 羽羽 藏藏 黑黑 北北 寒寒 冬冬 水水 肾肾 膀膀胱胱耳耳 骨骨 恐恐 唾唾 呻呻 栗栗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一、五行学说的含义一、五行学说的含义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之间的关系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火火金金水水生生“生我生我”者为母,者为母,“我生我生”者为子

21、。者为子。母子关系母子关系 难难经经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之间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的关系。相克次序相克次序木木土土水水火火金金木木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关系 内经内经水水木木火火金金克克 克我者为我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不胜”“我克我克”者为我者为我“所胜。所胜。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之间的关系 中医药膳的医学理论基础中医药膳的医学理论基础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五行相乘,是指五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

22、度克制。又称过度克制。又称“过过克克”。木木土土水水火火金金水水木木火火金、五行相乘、五行相乘乘乘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之间的关系太过所致相乘:如木旺乘土太过所致相乘:如木旺乘土不及所致相乘:如土虚木乘不及所致相乘:如土虚木乘 五行相侮,是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制约和克制。又称称“反克反克”。木木金金火火水水土土木。木。、五行相侮、五行相侮水水木木火火金侮侮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之间的关系太过所致相侮:如木反侮金;太过所致相侮:如木反侮金;不及所致相侮:如土虚水侮。不及所致相侮:如土虚水侮。经典例题经典例题10.10.“肝火犯肺肝火犯肺”属于

23、()属于()A A子病犯母子病犯母B B相克相克C C相乘相乘D D相侮相侮E E母病及子母病及子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皆异常。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皆异常。母虚母虚子虚子虚母子两虚母子两虚如:水不足如:水不足,无力生木无力生木,则木干枯则木干枯,结果水竭木结果水竭木枯。枯。子病及母规律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子来乘母”如:肝火盛,下劫肾阴,而肝旺肾阴亏虚。子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如:心火盛,引动肝火,而心肝火旺。子弱母虚子母俱虚如:肝阴虚,致肾阴虚,

24、而肝肾阴虚,心血虚,致肝血虚,而心肝血虚。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第四节 藏 象考纲要点考纲要点.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肺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肺的生理功能

25、()脾的生理功能()肝的生理功能()脾的生理功能()肝的生理功能()肾的生理功能()肾的生理功能.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脾与肾的主要生

26、理关系.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第四节 藏 象考纲要点考纲要点4.4.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的生理功能 (1 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 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胃的主要生理功能(3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

27、4 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5 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6 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5.奇恒之腑奇恒之腑 (1 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2 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3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6.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2 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3 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 (4

28、 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5 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 脏腑脏腑名称名称 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功能特点功能特点 五五 脏脏肝、心、脾、肝、心、脾、肺、肾肺、肾 实体性器官实体性器官(中满)(中满)化生贮藏精气化生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满而不实 六六 腑腑胆、胃、小胆、胃、小肠、大肠、肠、大肠、膀胱、三焦膀胱、三焦 中空性器官中空性器官 受盛传化水谷受盛传化水谷 传化物而不藏传化物而不藏(泄而不藏(泄而不藏实而不满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脑、髓、骨、脉、胆、女脉、胆、女子胞子胞 中空性器官中空性器官 贮

29、藏精汁贮藏精汁 藏而不泻藏而不泻 心的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血脉 主神主神志志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华盖”“娇脏”()主气,司呼吸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1.2004 A.11.2004 A.生成宗气的脏器是生成宗气的脏器是A.A.心心 B.B.脾脾 C.C.肺肺 D.D.肝肝 E.E.肾肾()主宣发与肃降()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主治节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把水谷化为精微()把水谷化为精微()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精微物质吸

30、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运化水液又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代谢运化水液又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的调节作用。.脾主升;.主统血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2.2006A 12.2006A 脾生理功能不包括脾生理功能不包括A.A.主运化主运化B.B.主统血主统血 C.C.主升清主升清 D.D.主肃降主肃降 E.E.化化生气血生气血13.2007 A 13.2007 A 脾主升清主要是指脾主升清主要是指A.A.维持机体内脏位置的恒定维持机体内脏位置的恒定B.B.维持水液代谢功能的正常维持水液代谢功能的正常C.C.维持精微物质的上升和布散维持精

31、微物质的上升和布散D.D.维持气血的生化维持气血的生化E.E.维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维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刚脏刚脏.主疏泄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调畅全身气机()促进消化吸收(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主藏血主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血量的储备充足,才能有效地提的,只有血量的储备充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进行调节。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主藏精、生长发育、生殖;()

32、肾主藏精、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主水液 ;.主纳气;主纳气;.主温煦脏腑。主温煦脏腑。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者水脏,主津液”。经典考题经典考题A.A.心心B.B.肝肝 C.C.脾脾 D.D.肺肺 E.E.肾肾14.2003 B.14.2003 B.所谓所谓“气之主气之主”是指是指D D15.2003 B.15.2003 B.所谓所谓“气之根气之根”是指是指E EA.A.生气生气B.B.纳气纳气C.C.主气主气D.D.载气载气E.E.行气行气16.2005 B.16.2005 B.肺的功能是肺的功能是17.2005 B.

33、17.2005 B.肾的功能是肾的功能是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 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心与脾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三)心与肝 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四)心与肾(待)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 心神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肺与脾(五)肺与脾 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六)肺与肝(六)肺与肝 气机的协调气机的协调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

34、、五脏之间的关系(七)肺与肾(七)肺与肾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八)肝与脾(八)肝与脾 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面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九)肝与肾(九)肝与肾 精血、阴阳,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精血、阴阳,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等方面等方面二、五脏之间的关系二、五脏之间的关系(十)脾与肾(十)脾与肾 先后天相互滋养等方面先后天相互滋养等方面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三、五脏与志、液、体

35、、华、窍的关系.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窍为舌。.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

36、华在唇。()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窍为目。.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四、六腑的生理功能四、六腑的生理功能.胆的生理功能胆的生理功能.胃的生理功能胃的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37、,以降为和和.小肠的生理功能:小肠主液()小肠的生理功能:小肠主液()()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大肠的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大肠的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大肠主津液;大肠主津()().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四、六腑的生理功能四、六腑的生理功能.三焦的功能:孤腑()生理功能)通行诸气)运行水液()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 膈以上(心肺)中焦 膈至脐(脾胃、肝胆)下焦 脐以下(肾、膀胱、大肠、小肠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五、奇恒之腑五、奇恒之腑.脑()脑的生理功能;()脑与五脏的关系.女子胞()女子胞

38、的生理功能()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肝气肝血的作用;冲任二脉的作用。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心与小肠的关系:心火移热于小肠。.肺与大肠的关系: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脾与胃的关系脾与胃的关系()().肝与胆的关系肝与胆的关系.肾与膀胱的关系肾与膀胱的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脏的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脏的气化。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以维持津液的正常代谢。以维持津液的正常代谢。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考纲要点考纲要点1.1.气

39、气(1 1)气的生成)气的生成 (2 2)气的分类与分布)气的分类与分布(3 3)气的功能)气的功能 (4 4)气的运行)气的运行 2.2.血血 (1 1)血的生成)血的生成 (2 2)血的运行)血的运行(3 3)血的功能)血的功能 (4 4)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 3.3.津液津液 (1 1)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 (2 2)津液的代谢)津液的代谢(3 3)津液的功能)津液的功能 一、气()一、气()气的功能气的功能.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血不溢于脉外,有赖于气的血不溢于脉外,有赖于气的.津液转化为唾液,有赖于气的津液转化为唾液,有赖于气的.脏腑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有赖

40、于气的脏腑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的气的分类(必考)气的分类(必考)气的分类气的分类.元气元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活动的原动力()。根于肾,通过三焦布散全身,内至脏腑,根于肾,通过三焦布散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推动和促进着人体的生长发外达肌肤腠理,推动和促进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育,温煦和激发着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的生理活动。气的分类气的分类.宗气宗气()()“气海、膻中气海、膻中”()”()。宗气聚集于胸中,贯。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注于心

41、肺之脉。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脉以行气血。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营气营气“荣气荣气”,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气的分类气的分类.卫气卫气一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一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

42、对恒定。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二、血二、血血.血的概念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血的概念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脉为血之府脉为血之府”。.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肾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肾藏之精化生而成。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所藏之精化生而成。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摄入的饮食物,经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营气和津液,谷精微,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营气和津液,都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都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精血同源精血同源”之说。之说。经典考题经典考题.与血的生成不直接相关的是与血的生成不直接

43、相关的是.营气营气 .津液津液 .肾所藏的精肾所藏的精 .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 .自然清阳之气自然清阳之气.血的运行血的运行()()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基本动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基本动力。力。“肺朝百脉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周身的血液,均要汇,即循行于周身的血液,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合成宗气,贯心脉而推动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合成宗气,贯心脉而推动血液循行才能布散全身。除心肺作用外,血液的循血液循行才能布散全身。除心肺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之藏血、主疏泄功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之藏血、主疏泄功能的调节。总之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能的调节。总

44、之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器相互配合下进行的。若痰、瘀阻滞压迫脉道等脏器相互配合下进行的。若痰、瘀阻滞压迫脉道等,都能造成血运不畅或局部阻塞不通。等,都能造成血运不畅或局部阻塞不通。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9.2004X19.2004X血液运行所依赖的生理功能有血液运行所依赖的生理功能有A.A.肝藏血肝藏血 B.B.脾统血脾统血C.C.肝主疏泄肝主疏泄D.D.心主血脉心主血脉E.E.肺朝百脉肺朝百脉.血的功能营养和滋润作用,营气和津液是血的功能营养和滋润作用,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液,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液,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与血的关

45、系气与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生血 补血之时加以补气补血之时加以补气 ()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摄血,即统血。()气能摄血摄血,即统血。()血为气母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血为气母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也概括为血能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也概括为血能载气和血能生气。载气和血能生气。三、津液三、津液 .津液的概念: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津液的概念: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唾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泌物,如胃液、唾液、肠液、关节腔液等。

46、(.(.痰饮?痰饮?病理产物病理产物)()()津和液:一般来说,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津和液:一般来说,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作用的,则称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津和液常同时并称。津液津液 .津液的代谢: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其津液的代谢: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是通过

47、胃对饮食物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游溢精气”和小和小肠的肠的“分清别浊分清别浊”,“上输于脾上输于脾”而生成。而生成。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的。道而输布于全身的。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需要气和许多脏腑一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需要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但以()肺、脾、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但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肾三脏为主。津液的功能 ()滋润和濡养作用()滋润和濡养作用 ()化生血液津液不仅流行敷布于脉外,而且()化生血液津液不仅流行敷布于

48、脉外,而且能进入脉内,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能进入脉内,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运输代谢废料津液在代谢过程中,能把机()运输代谢废料津液在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各部的代谢废料收集起来,通过脉内(血液)或体各部的代谢废料收集起来,通过脉内(血液)或脉外的途径,运输到有关排泄器官,不断地排出体脉外的途径,运输到有关排泄器官,不断地排出体外,以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如经皮肤汗孔外,以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如经皮肤汗孔排出的汗,经肾与膀胱排出的尿,其中除大量的水排出的汗,经肾与膀胱排出的尿,其中除大量的水分外,就包含有许多代谢废物。分外,就包含有许多代谢废物。第六节经络第六节经

49、络考纲要点考纲要点1.1.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的组成(1 1)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的组成(2 2)经脉和络脉的组成)经脉和络脉的组成 2.2.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1 1)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和交接规律(2 2)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 3.3.奇经八脉奇经八脉 (1 1)奇经八脉及其作用)奇经八脉及其作用(2 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 4.4.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他连属部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他连属部分所组成。分所组成。经脉的组

50、成经脉主要有正经、奇经和经别经脉的组成经脉主要有正经、奇经和经别三类。三类。络脉的组成络脉的组成 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分。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020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D D)A.A.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 B.B.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C.C.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D.D.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E.E.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21.21.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是()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是()A.A.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B.B.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C.C.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