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刷题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96036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刷题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刷题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刷题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刷题练习题31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C“如麻麦稻梁,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D“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2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具体如下:籍礼监督平民在“藉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大搜礼整编军队、检阅兵力乡饮酒礼、乡射礼维护一乡内贵族宗法制度、统治秩序和军

2、事训练和学习朝礼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祭礼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到战国时代,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礼制形式渐趋规范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儒家学说地位上升3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分封制

3、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4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贵族特权B强化族长权力C均衡权力分配D强化国家管理5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6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

4、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7中国历史纵与横中写道:“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A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相继为宰相B古代中国男性族长地位和权力的确立C南宋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己任D清朝晚期“湘军”“淮军”的建立模式8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

5、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A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D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9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下列对老子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一主张的解释合理的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争斗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尊尊”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10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B王位世袭难以为继C宗法秩序受到冲击D诸侯争霸异常激烈1

6、1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为“宗君”。材料反映宗子A是商周时期的族长或王室弟子B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C是封建制度下的正统统治者D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12礼记大传载:“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这旨在强调A嫡长子的特权地位B血缘与政治的结合C宗法尊卑等级关系D宗法制的社会作用13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A“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B“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7、;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C“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D“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14据文献记载,“胡人”在唐朝从事的职业包括:官员、使者、质子、仆从、商贾、僧侣、牵夫、车夫、伎乐、工匠、译语、猎师、马球手等。这些记载在出土的墓葬石雕、壁画、绘画等文物中都有反映。据此可知唐朝A社会分工日益细密B阶层流动逐渐加剧C社会风气较为开放D中外交流日益频繁15唐代的科举制度使得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作诗赋和钴习儒家经典,“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的清谈学风与玄虚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A仰底

8、扭转了门第观念B选拔了实用人才C带动了社会尚学风气D改变了官场风气16战国时代,由于各自技艺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士,其主要类别如下表所示:类别特点代表人物文士撰写文章抨击时政墨子、荀子、韩非子武士以武艺报效于主人专诸、豫让、荆轲辩士以雄辩的口才建功立业毛遂、蔺相如策士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李悝、吴起、商鞅据此可知()A百家争鸣加剧了诸侯国的生存竞争B尊贤养士强化了各国君主权威C士阶层崛起营造了奋进的时代精神D学术繁荣推动了思想观念融合17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明的起源中说:“有人说商代是中国文明的开始,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了白胡子”。学者意在说明A中

9、国文明开始于商代B中华文明开始于夏代C中国文明远早于商代D老子是商代的思想家18清代顺治前期,清廷将大部分书院改为义学,“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顺治后期,一些旧有书院被重新修葺加以利用,也设立了一些新书院。这些书院绝大多数都讲授程朱理学,宣扬儒家纲常伦理。清初书院的重建反映A政府重视社会伦理秩序的建设B满汉民族矛盾渐趋消亡C清朝统治合法性得到百姓认同D经济繁荣促进教育发展19西周前期,通过对反叛势力的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周朝国家实力迅速发展,影响波及山东、辽河、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为外缘的广大地区。这客观上促进了A周朝疆域的扩大B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C华夏文明的认同D宗法分封制的全面

10、推行20春秋时期,诸侯国君朝觐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中小侯国“聘问”霸君的事例却很多。例如,鲁国“聘问”晋君12次、楚君1次。公元前545年,齐、陈、蔡、燕等国国君曾共同“聘问”晋平公。由此可知A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B诸侯争霸现象严重C宗法血缘关系受到冲击D晋国实力最为强大21翰林学士胡宿向宋仁宗进言:“臣窃以殿前、马军、步军等帅臣,统陛下爪牙之兵,为陛下心腹之佐,宿卫宫省、拱扈宸极。凡所进任,固先出于圣意,然后参访大臣,公议既同,方可除授不宜轻用论荐,以收私恩,或任非其才,则开隙生事。”由此可知,胡宿的建议是A放松抑武政策B提高三衙地位C加强君主权力D慎选军事将领22“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

11、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下图“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示意图”中,中原和江浙两大文化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A龙山、半坡B红山、河姆渡C仰韶、良渚D陶寺、大汶口23明朝徽商大贾黄汴撰写一统路程图记,是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书中序言提到:因有“水陆路程之设”,遂使“天下仕者知立于朝,耕者知耕于野,商贾知藏于市,行旅知出于途”。该书的撰写A深受耕读传家理念影响B反映出长途贩运的兴盛C试图打破四民分业现实D体现出交通状况的改善24西周贵族墓葬中的陪葬玉器材质上佳、雕工精卓、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墓葬中的玉器所选玉质大多粗糙平常、雕琢草率。这种差异反映出当时A关注现实的趋势在增强B贵族阶层的

12、特权完全丧失C宗法分封体制逐渐解体D官营手工业地位遭遇冲击25西周时,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成为行人之专司”。行人活动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26“市道”原指交易之道,意为重利而忘义。到明清时期,市道的意义和内涵外溢于“道”中积极的道德义理维度,“市道”被士人认可为“正道”。这一变化源于A租佃经济的盛行B士人价值观念的更新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社会结构的改变27宋太祖即位后,

13、下诏编写前代史书。宰相王溥主持编纂的唐会要周世宗实录两书于建隆二年(961)完成,王溥主持的五代会要成书于乾德元年(963)。此外,臣僚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五代的史籍。宋初的上述做法A凸显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B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C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D践行了程朱理学的政治主张28魏晋时期,玄学家把老庄“无为”“自然”思想发扬光大,如阮籍、嵇康等认为,无君无臣的“自然”状态才是最美好的。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就是由一群“避秦”者所建成的一个“无君”的美丽家园。据此可知,当时A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思想活跃B文学创作汇聚百家之长C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交流D门阀士族垄断文化资源29元朝统一全国

14、前后设立了十一个行省,其原型为金行尚书省和蒙古三大行断事官,其机构名称是汉制,实乃金元军事征服所派生。这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材料主要表明A制度文化传承自有渊源B行省制源于金行尚书省C民族地区得到有效治理D军政因素影响治国方略30西周时期,国家实行工商业全部官营的制度。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来往贸易于各诸侯国的大商人子贡、范蠡、白圭,以盐铁起家的大工商业主猗顿、郭纵、程郑、孔氏等。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社会经济变革的趋势C士农工商等级的形成D国家政局动荡的现实31有学者认为:“明政府并不关心中外贸易发展状况,如何怀柔远人,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才是其最为重要的目

15、标,形成了有朝贡才有互市、有朝贡才有贸易的局面。”学者所述这种状况A表明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B反映出明朝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相配合C说明明朝一直厉行“海禁”政策D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32北宋法律规定,所有与农户有关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二十日停止受理,三月三日以前审理完毕。这一规定体现了北宋A法律规范性强B重视民事诉讼C强调本业思想D行政效率较高33春秋左传载:“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夜,郑伯使祭足(人名)劳(慰问)王,且问左右。”这表明A周王与诸侯矛盾不可调和B周朝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周天子的权

16、威受到了挑战D分封制的根基逐渐瓦解34明清时期,江南人家有田十亩,必延请塾师培养子弟应举入仕;商人、高利贷者也热衷于培养后代在科场博取功名,还不惜血本捐官买爵。这反映了当时A传统观念影响深刻B商业经济趋向繁荣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官商勾结政治腐败35礼记规定周朝“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都可以进入“国学”学习,而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大学”“右学”之称。这表明西周教育的特点是A等级森严B承袭商制C去宗教化D体系完备36在谈及西周的封建制时,唐朝官员长孙无忌说:“缅惟三代封建,盖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据此可知西周推行

17、分封制A旨在通过怀柔政策加强周天子的统治B直接实行了东方地区的先进政治制度C加强了周天子对东方地区的直接控制D实现了由部族国家向疆域国家的转型37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序中说:“里中儿代庖(下厨)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由此可见,其时的小说A蕴含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C成为儒学传播的主要途径D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嬗变38在中国远古传说中,伏羲氏教民田猎和捕鱼,神农氏教民使用农具,进行农业耕作活动。而伏羲氏之前的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法并教民熟食

18、。上述三人所处的时代应当理解为自远古至农业产生这一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此可知A传说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C农业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D传说是远古研究的主要史料39中唐以后,寺院时常被借用为文艺表演的场所。到了宋代,勾栏、茶肆等成为固定的演出场所,场所张挂写有演员名单与献演剧目的纸粉、账额,戏班也有自成规模的行头与道具。这反映出A城镇经济的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C社会流动的加速D市民价值取向的质变40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6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

19、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A“四书”地位逐渐上升B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C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D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41有学者指出,西汉经过60余年的发展,国力强盛。同时,诸侯势力肆意发展,大商业主投机牟利,豪强大肆兼并;面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袭扰,国家缺乏强有力的对抗措施。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A朝廷的施政方针亟待调整B阶级矛盾日益尖锐C郡国并行弊端显现D统一多民族国家面临转型42清康熙帝规定:清宗室封爵须经朝廷考封,即袭封或受封者需要先经过马射、步射、清语三项考试。三项全优者,方能袭、受应得之爵,否则,根据优劣降封一至三等,最劣者不封。这一规定A

20、规范了授官程序B构建了严密的贵族等级C凸显了专制集权D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内容43洪武四年(1371),明代首次科举产生的进士中,75%是南人,在洪武三十年(1397)的殿试中,51名进士全部是南人。朱元璋令主考官刘三吾重新审阅落榜的试卷,但排名没有变化。他向皇帝解释说:“礼闱取士,向无南北之分,大江以南本多佳士,北士自不及南。”这反映出A南方具有经济增长的优势地位B经济重心南移助推文化发展转向C明初北方教育遭到严重的破坏D南北分卷成就了南方的才子佳士44北宋初年,宋太祖令刑部制定了严禁官员经商的法律,诏令各级官吏不许私自经商贸易,“违者论如律”。并采取严厉措施对那些垄断贸易、非法经商的官吏,严刑

21、峻法加以惩办,以“塞浊乱之源”。据此可知,宋初A政府鼓励民营工商业的发展B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C朝廷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D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基础45中国史前文化具有土著性特点,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而河姆渡文化以稻为主要栽培作物,养蚕缫丝技术较为先进。这主要是由于A生活饮食习惯的迥异B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D历史发展程度的区别46五代“流官移镇”盛行。各节度使不仅积极发展屯田,而且“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贩易,所过皆免其算”,并将所得财富据为己有。藩镇的财富流向由唐代“取之于镇,用之于镇”变成了“取之于镇,用之于使”。这一变化反映出A改土归流成效初显B地方割据

22、势力削弱C藩镇经济有所恢复D基层治理日益衰败47唐代“禁约百姓,不许出蕃”,玄奘“也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王忠嗣的西域图、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等地理著作也不是作者亲涉异域写成,而是他们在鸿肪寺任职时,利用接触外国人的便利条件而写成。这主要表明唐代A中外文化交流停滞不前B丝绸之路发展受阻C士人难以形成国际视野D传统观念影响较大48汉武帝取消太尉,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作为最高军事长官,不参与朝政。汉昭帝后,大司马大将军参预机密,兼管军政,与丞相、大司空合称三公,“大司马兼将军一官遂永为外戚辅政之职”。这一变化表明A外戚干政的现象显现B三公九卿的职权日益明确C中枢权力实现再分

23、配D决策权与行政权趋向分离49宋代曾公亮在水利、术数方面都颇有研究,他负责编撰的武经总要颇具影响力,被封为吏部侍郎。宋真宗时,因石归宋献上的木羽弩箭,射程远,杀伤力大,朝廷增加了其俸禄。造船务匠人项绾等研发海船,获得钱币奖励。这反映出,北宋时A治国指导思想逐渐发生变动B社会环境利于技术创新C与少数民族间战争比较频繁D重文抑武政策有所松动50唐开元二十二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负责察访地方官政绩。天宝末年,又兼黜陟使。肃宗乾元元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地方军政长官),“掌所部善恶”。上述变化表明,唐朝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B注重强化基层教化C统治秩序土崩瓦解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51轴

24、心时代的先哲提出了深刻的思想命题。春秋末期的左丘明言“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又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两者均()A主张“和而不同”B倡导“崇德尚贤”C崇尚“道法自然”D重视“以人为本”52元朝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时代,辽史宋史金史由多民族史学家共同编修;儒家经典著作译为蒙文出版。蒙古、契丹、女真人中涌现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传播。这些史实说明,元朝A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进程B开创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编修史籍先例C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D促进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趋国际化53宣德八年,明政府回赠日本贡使礼品

25、,除常例白金三百两、皇室精制丝绸一百二十二匹以外,特另增戗金桥、床,银制酒具,古铜花瓶、香炉等四十二种,装柜六十只。对于日本贡舶附带货物,明政府均以优价收买。明朝与日本的往来A冲破了海禁政策限制B可扩大中国海外影响力C有效缓解了倭患问题D推动了手工业技艺革新54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直至1905年废除,这期间统治者都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这反映A学优则仕的儒家文化利于巩固统治B儒学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C科举制的不断发展助推社会公平化D科举制的推行使统治基础不断扩大55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

26、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A君相矛盾凸显B宦官专权现象出现C内阁权势膨胀D权力制约机制成熟56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为推行郡县制创造了条件57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有不少来自胡人系统。但这些胡人的子孙仅隔一两代,便“不以冠缨在念”,例如,曲信则“少便静默,敦阅诗书”“时荣屏绝,事研精释典”,安令节“出京兆礼教之门,雅好儒业”。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

27、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B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形成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D“崇文抑武”成为社会共识58明清时期,南方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田二主”的现象:一块土地分为田底和田面,田底持有人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的权利;而田面持有人享有耕作权,并有向田底持有人交租的义务;田底和田面可以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馈赠等,双方互不干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C人地矛盾得到缓解D小农经济发展受阻59史记载,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齐鲁会盟中,鲁国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要求齐国退还占领鲁国的土地,齐桓公不得已订立了盟约。随后,齐国按盟约退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

28、附焉。”这反映了当时A齐国确立霸主地位B重诺守信成为社会主流观念C传统礼制影响犹存D会盟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60西汉自元帝以后最高统治权力经常被控制于宦官和外戚手中。而伴随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集中,其结果是大地主必然要求政治上分割皇权。而外戚和宦官正是这部分要求分割皇权势力的政治代表。据此可知,西汉皇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软弱无能B多种势力争夺所致C宦官外戚专权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参考答案1D【详解】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天下万事万物,都遵循天理,天理精深的意蕴都已经包含在圣贤们的著作里了,所以可以通过读他们的书去求理,朱熹的核心观点为万事万物均遵循天理,可以通过读圣贤书的方式求得天理,“且如今为此

29、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认为万事万物都蕴含着天理,学习的目标在于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即学习的目标是要求得天理,这与材料中朱熹的核心观点接近,D项正确;“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陆王心学的内容,陆王心学认为理在心中,这与朱熹认为的“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观点不相同,排除A项;“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强调人的自然欲求,是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且材料没有体现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排除B项;“如麻麦稻梁,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认为理在万事万物之中,但没有涉

30、及如何求理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2C【详解】根据材料“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朝礼是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可知体现的是礼制和政治相结合,C正确;礼制形式渐趋规范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未体现血缘关系,排除B;儒家学说的出现时间是在春秋晚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朝礼是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准确把握。3A【详解】通过材料“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分封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故A正确;在

31、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周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排除B;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排除C;材料并没有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相关信息,排除D。4D【详解】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答案选D项。A、B项不符合题目设问,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B【详解】材料表明商朝的王位由“兄终弟及”逐步转变为“父死子继”,由以前的兄弟之间的大家族观念逐步发展成为父子之间的小家庭,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观念越来越浓厚,家国观念也出现变化,故B正确;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

32、给自己的后代,“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故A错误;王位“兄终弟及”“父死子继”都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材料主旨,故C错误;材料与“优胜劣汰”无关,故D错误。6D【详解】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体现了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故D正确;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并非经济能力不足和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而是国力强大,文化自信的表现,排除BC。7A【详解】古代中国的宰相是不能世袭的,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相继为宰相与西汉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

33、周勃、周亚夫父子的个人能力有关,与宗法制无关,故A项符合题意,故选A;B体现了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的疏近来确立继承关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宋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正是受到古代中国源远流长的血缘宗法制度的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为代表的地方武装,将旧的宗法制、等级制贯穿其中,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8D【详解】“族坟墓”意为同宗族的人死后,活着的人会让其归葬本族墓地;有利于凝聚宗族,维护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故A项错误;周朝尚未实现统治权利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分封制,故C项错误。 【名师点睛】解

34、题关键是知道宗法制的内涵和作用。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制度。9C【详解】“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提倡具体的贤能德行,才会避免民众效仿形式而争夺贤名,人们才会各安其分。老子是在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面临着全面瓦解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主张的,有利于维护尊卑等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老子强调的不是下层平民间的斗争,故A项错误;墨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实行的是世袭为官制度,老子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不会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故D项错误。10C【详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建立官僚政治后崩溃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

35、项错误;春秋时期仍然是贵族后代世袭王位,故B项错误;西周宗法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唯一性,但仍然出现诸侯国王位争夺,这说明宗法秩序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国内部贵族的权力争夺,故D项错误。11D【详解】“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表明宗子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故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根据“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并非宗子都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B错误;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C时间不符合题意。12C【详解】材料中引文大意为:国君有管领宗族、聚合族人的职责,在全族晏饮时,族人与国君在序昭穆和年后依序列入座,

36、但是族人就座时不能太靠近国君,必须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以此来表示对国君的尊重,说明了宗法尊卑等级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等级关系,没有对嫡长子特权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材料中无法得出血缘与政治的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宗法制的等级关系,没有对社会作用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史料信息的准去解读,文言文是学生解题的障碍,其主要反映的是等级关系。13C【详解】材料中孟子的这段话大体意思为“仁者(的行为)就如同射箭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所以孟子强调的是爱人正己,反躬自省。A选项

37、是陆九渊的思想,强调的是心即是理,理是永恒不变的;B选项强调的是人性的好恶,因此便可以进行治理与赏罚,这是法家的思想。C选项说的是要想别人爱护自己,就必须先爱护别人;要想别人尊敬自己,就必须先尊敬别人。这与孟子的思想相吻合。D选项强调的是自私利己,与材料的思想违背。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回答本题的时候要理解每个选项多传达的思想内涵,翻译这些文言文可能有些难度,因此我们可以从关键字和关键词来入手。如A选项中的“心同此理”,B选项中的“好恶”等等,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判断说话人的出发点,便能够分清楚他们话语的差别。1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

38、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看到,“胡人”在唐朝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C项正确;A项“日益”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封建社会的阶层流动相对闭塞,加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且胡人从事职业与阶层流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风气的开放,非单纯的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1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制使得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写作,“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可见当时社会有着浓厚的尚学风气,C项正确;当时门第观念受到冲击,但是仍然存在,A项说

39、法过于绝对,排除;参加科举的学子研习诗赋和儒家经典,没强调“实用”,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官场风气,且改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因技艺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士,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建功立业等,可知中国的士阶层把入仕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具有积极奋进的精神,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各诸侯国之间的竞争情况,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士的划分,没有涉及到对士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士阶层的崛起,不是

40、学术的繁荣和思想观念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1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时期(中国)。据材料“有人说商代是中国文明的开始,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一生下来就长出了白胡子”可知,夏鼐先生对“商代是中国文明的开始”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商代已经是高度成熟的文明,在其之前肯定有一个文明产生并发展的过程,才能够达到商代文明的程度,商代不是中国文明的开端,C项正确;中国文明开始于商代是“有人说”的观点,并非夏鼐先生的观点,夏鼐先生对此观点持反对态度,排除A项;夏鼐先生认为中国文明应该远早于商代,但中华文明何时开始,材料并没

41、有说明,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并非商代的思想家,排除D项。故选C项。1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这些书院绝大多数都讲授程朱理学,宣扬儒家纲常伦理”,可知重建书院,讲授程朱理学,宣扬儒家纲常伦理,反映出政府重视社会伦理秩序的建设,A项正确;消亡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百姓的认同状况,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一种政治行为,并不是经济发展推动的,排除D项。故选A项。1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西周前期。根据材料“西周前期,影响波及山东、辽河、长江中下游

42、和青藏高原为外缘的广大地区。”可知,周王室通过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扩大了周王室的统治疆域,这在客观上有助于周文化向边远地区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C项正确;“西周对于反叛势力的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确实促进了周朝疆域的扩大,但这是主观上的影响。排除A项;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分封制是间接管理地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法制的相关内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君不朝觐周王却去“聘问”霸君的事例增

43、加,这就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在下降,晋国等霸君的实力在上升,也就是以分封制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没有说诸侯之间的“争霸”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诸侯国与周王的关系没有强调是“血缘”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胡宿认为,殿前、马军、步军等统帅,作为皇帝的心腹和重臣,负责保护皇帝和都城安全,他们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选拔任用时要好好考察,广泛征求意见,不应感情用事,任

44、非其才,D项正确;胡宿的建议是慎选军事将领,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胡宿的建议是慎选军事将领,未体现提高三衙地位,排除B项;加强君主专制是他建议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22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和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据材料“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中原和江浙文化区的是黄河流域的仰韶、长江流域的良渚,C项正确;龙山属于甘青文化区,半坡属于中原文化区,排除A项;红山属于燕辽文化区,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陶寺中原文化区、大汶口属于山东文化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23B【

45、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题干“徽商大贾”和“商旅交通指南”,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徽商要去远路做生意,因此有相关的商旅交通指南,反映出明朝长途贩运的兴盛,B项正确;材料中的作者是徽商代表,未体现耕读传家,排除A项;材料提到这种书对于士农工商四民都有作用,但并没有提及打破职业界限,排除C项;材料提及了商旅交通指南的出现,对于当时人的出行有一定帮助,没有涉及交通状况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2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

46、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贵族不再重视丧葬的用品材质、实则是把关注点放在现实生活,反映出了当时关注现实的趋势在增强,A项正确;贵族特权完全丧失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宗法分封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材料并未提及这方面内容,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当时关注现实的趋势在增强,并未涉及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的地位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春秋时期,行人是诸侯国设立的负责与邻国沟通交往的官职,可知行人的活动促进文化的沟通与交融,C项正确;材料讲到西周时期,行人负责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联系,不能通过行人加强王室对诸侯的控制,排除A项;行人是周王室和诸侯国实行的官制,与百家争鸣没有关系,排除B项;沟通王室与诸侯国、诸侯国与诸侯国的联系,没有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排除D项。故选C项。2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原指交易之道,意为重利而忘义市道被士人认可为正道”,可以看出原来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三轮冲刺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刷题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