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探索和研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2、借助动手操作,经历活动的过程,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3、体验与同伴交流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问题之间的联系。二、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复习铺垫师:今天又要学习新知识了,请坐端正的两位小朋友来抓吸铁石,比比谁抓得多。师:请你猜猜谁抓得多?你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2、到底谁多?生:数一数、比一比把吸铁石贴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师:你会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刚才比的结果吗?生:比多3个;师:还可以怎么说?生:比少3个。【反思】: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桥梁,也是经营整个课堂气氛的第一道关卡。上课伊始,我运用新颖刺激和引人入胜的活动“抓吸铁石比赛”激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对旧知的回忆。引课环节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比多比少一一对应”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新课环节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二)启发引导,探究新知1、了解信息,明确问题师:刚才我们进行了抓吸铁石比赛。今天这节课继续来研究比多少的问题。接下来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
3、图)师:从这幅图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小雪:我套中7个 小华:我套中12个师:数学问题是什么?生: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师:先看问题:谁和谁比?小华套中几个,小雪套中几个,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也就是求什么?怎样清楚看出谁的多?谁的少?生:摆一摆,画一画2、画一画师:谁来画一画?生:画一画师:看图说说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3列式计算,意义建构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列式计算师:怎么列式?指名板演,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生:12-7=5(个) 师:追问:为什么用减法?“7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指着图说,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中也有的那部分。)4变式思考,突出转化教师:
4、刚才我们解决了谁比谁多的问题。用多的减去和少的同样多的部分,剰下来的就是多出来的。师:那么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怎样解决?哪部分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的?请你指给同桌看。 指定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指.师:你发现了什么?(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的部分和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部分有什么联系?)生:小雪比小华少套中的部分和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部分是相同的,小雪比小华少套中的几个,小华比小雪就多套中多几个。师:请你观察这两个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有什么联系?生:这两个问题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叙述形式不同。师:它们解答的方法一样不一样?生:一样,都用减法计算。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5、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都是属于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所以都要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的方式理解数量关系,建立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变式练习运用转化思想,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理解。】(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课本做一做(四)回顾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小结:同一个算式解决了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发现这两个问题只是描述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是求两个数的相差,所以都用减法【反思】: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学生已经理解了的东西,
6、不巩固也会遗忘,不练习也难以继续深化达到熟练。因此,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怎样强化巩固呢?本课重点采用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用,在“用”中学的练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评课稿“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一年级(上册)学习的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减法的含义。经验基础是生活中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谁多、谁少,多几个或少几个。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和算法。从教学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本次教学总体上是成功的,基本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7、成功之处具体如下: (一)、复习旧知,为新知架桥铺路。为了使学生能在后面的动手操作中顺利有效的完成,刘老师在谈话引入后首先进行了比多比少的复习铺垫:请两个学生上台进行抓吸铁石的比赛,比一比谁抓得多?怎么比?并在黑板上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摆一摆,比一比。这样既回顾了过去,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面的新知操作提供了范例,使知识前后贯通。(二)、展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这部分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刘老师共分三个层次进行,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活动的全过程。1、首先出示课本“套圈游戏”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要求,请孩子们说说图上有什么?再问学生数学问题是什么?这
8、样做是培养学生从情境图搜取信息的能力。2、在这个基础上从情境图中抽象出文字解决问题:“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然后启发学生根据问题讨论,主要围绕“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个问题刘老师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学生动手画图:画出小华的12个和小雪的7个,在画圆圈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在第一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初步认识的“同样多”的概念,把小华所得的圆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华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7个多的5个,看到这5个就是小华比小雪多的圈数。在此基础上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上就是用大数去和小数比,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小数
9、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数多的,多的部分是几就是大数比小数多几。以上这部分分析只要求学生理解,不要求学生用套话说出,因为孩子年龄太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第二种是请学生列式解答。12-7=5,使学生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要用减法计算。3、请学生解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了几个?”的问题时,刘老师没有让学生再画图,图仍然是用上一个,教学上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加以解决,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并体现了转化思想的价值。(三)加强演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解题过程中学会用换一种说法的方式进行转化的数学思想。在结合做一做和第五题的练习,刘老师追问学生“还可以怎样提问”“还是这样列式吗”使学生在解决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能逐步省略转化过程,直接列式计算,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也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