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糖尿病(专业问题请询问医生,此文档仅为科普)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6 6糖尿病其它CONTENTS目 录2 2分类、诊断糖尿病4 4糖尿病治疗3 3糖尿病并发症及危害1 1糖尿病背景知识5 5糖尿病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
2、湿性疾病概论01糖尿病背景年轻化、遗传性、非传染性血糖偏高1.糖尿病趋于年轻化的原因?糖尿病发生的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10多年前初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年龄多数在50多岁左右,但最近几年新诊断的患者年龄大多数在3035岁左右,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现在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1.5万人,每小时增加600人,每分钟增加10人。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吃得精致,运动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导致糖尿病迅速蔓延。年轻人患糖尿病,不仅和基因有关,更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2.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或传染性吗?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不过它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比如1型糖尿病遗传的主要是使胰
3、岛容易遭受病毒攻击,并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的基因;2型糖尿病则遗传的是使胰岛素分泌功能较差,容易发生肥胖,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伴胰岛素抵抗的基因。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患了糖尿病,他的子女并不是一定会得糖尿病,而只是得糖尿病的机会比那些父母都无糖尿病的人多一些。糖尿病不具有传染性。3.正常人血糖标准及测定方式?正常人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mmol/L为理想水平,餐后血糖应小于7.8mmol/L。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
4、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准确度更高。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1糖尿病背景年轻化、遗传性、非传染性血糖偏高、代谢炎症3.正常人血糖标准及测定方式?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测定前先取试纸盒内的密码胶带插入仪器左上方的方围内,抽拉
5、,即会发出声响,表板上显示符号,然后取l条试纸条插入测试孔,按下蓝色键,表板上便会显示出的符号,接着显示出与试纸条和密码胶带相同的密码编号。刺破指尖或耳垂,取血l滴,滴在试纸条测试区的正中,血滴要全部盖满测试区,按下蓝色时间健,仪器会自动计时,待60秒后发出声响时,用于搞花把血液从试纸条的测试区抹净。等待数秒,插入测试孔内计时,120秒时,表板显示出血糖值。目前市场上尚有笔式及其他型号微量血糖测试仪供使用。所测指血或耳血为毛细血管的血糖值,略高于静脉血糖值。4.代谢炎症与糖尿病关联代谢炎症是由于摄入营养物和代谢过剩触发炎症的过程。糖尿病算是一种代谢病。美国得克萨斯农作物生命研究所科研人员在12
6、月份的生物化学上报告说,代谢炎症是导致糖尿病或使其恶化的主要“元凶”。他们发现,一种名为PFKFB3的基因正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调节器”,它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原体的入侵和营养物质的过剩均可造成免疫系统活化,从而发生代谢性炎症,继而出现代谢综合征,使得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日益增多。代谢性炎症是代谢和免疫相互作用的交叉点,因此阻断代谢性炎症对于预防和控制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从抑制炎症的角度来治疗糖尿病,将对传统糖尿病诊治观念提出巨大挑战。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
7、风湿性疾病概论01糖尿病背景年轻化、遗传性、非传染性血糖偏高、代谢炎症肥胖、饮食、基因突变5.内分泌系统对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代谢障碍性内分泌疾病,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I型糖尿病是基于遗传的原因,外加其它感染源的诱发导致的,其主要面对B细胞,胰岛素由于B细胞损伤而不能分泌充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电解质代谢失调。与糖尿病相比,内分泌紊乱更早出现。6.引起糖尿病的原因?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
8、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肥胖: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认为,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富裕、饮食不合理、体力劳动较少有关。肥胖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饮食:多食膏梁肥甘之品容易导致肥胖。长期饮酒能引起铬和锌的缺乏,导致肥胖增加,也成为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环境因素: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为诱因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因素包括:空气
9、污染、噪音、社会的竟争等多种导致糖尿病的病因,这些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突变基因随着上述因素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多,这些糖尿病的病因比较常见。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2糖尿病分类、诊断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7.糖尿病的分类及基因分类?l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这一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5%10%。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成年人、老年人发病较少。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注射胰岛素存活,否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1型糖尿病患
10、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突然出现酮症酸中毒,重者昏迷,或在几天或10多天内体重减轻510千克,对胰岛素敏感,体瘦,但有少数病人发病慢,也有些患者发病时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的,以后逐渐转变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这一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80%90%。多数发病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有些病人是在健康体检时发现的。体重超重或月巴胖者居多。这一类型的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特别是老年发病,但也可能在儿童期发病,平时一般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太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则一般都有特殊的病因可
11、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他内分泌的原因剖起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较低等;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诊断出来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是指妇女妊娠期间患上的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已有明确病因的一类糖尿病,如胰腺切除、急慢性胰腺炎、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等。另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发糖尿病,如强的松(泼尼松)、双氢克尿塞(氢氯噻嗪)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2糖尿病分类、诊断I型糖尿病
12、、II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8.如何诊断糖尿病?第一:在没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的情况下,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第二:有高血糖的症状,所谓“三多一少”,即容易饿吃得多,容易渴喝得多,容易憋尿的多,体重减少,并且明确这种症状是由高血糖引起的;第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200mg/dl或是11.1毫摩尔每升,所谓葡萄糖耐量试验是采用WHO的标准,把75克葡萄糖粉溶于水,喝下去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只要符合上面三条中的任何一条,就可以诊断是糖尿病了,美国糖尿病协会目前并不推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值(A1C)作为诊断
13、糖尿病的标准,尿糖检测更是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9.糖尿病的分子机制?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就是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反应性降低。主要表现为受体后部位对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受损,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主要部位在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使糖耐量受损并最终导致糖尿病;细胞功能障碍和/或细胞量减少,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人体在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的刺激下,自由基大量生成,进而启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会导致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分泌受损,从而表现出临床的糖尿病.1.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机制:IR是指机体
14、在一定量的胰岛素水平作用下,葡萄糖摄取和处理能力降低,肌细胞和脂肪细胞不能利用糖,以及肝细胞不能有效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而向血中释放过多葡萄糖,致使血糖浓度增高。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10.糖尿病并发症及机制?甘露糖和岩藻糖是人体免疫受体识别细菌和真菌的标记,免疫受体会与这两种微糖绑定来对抗感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葡萄糖水平一旦过高,其就会代替甘露糖和岩藻糖绑定免疫受体,从而妨碍免疫受体识别感染性细菌和真菌。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会抑制人体对抗感染的正常进程。它会抑制人体
15、免疫系统C型凝集素的功能。这些凝集素中,包括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其功能失效,则会使人更易患上炎症性疾病;它也会影响免疫细胞表面受体DC-SIGN和DC-SIGNR,这两种受体存在于白血球、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循环和血管系统的关键部位中,它们的功能受到抑制,则会导致糖尿病人出现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一、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也是对糖尿病危害最大,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
16、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二、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疾病,主要有与糖尿病引发的大小血管病变及植物神经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变及心脏植物神经病变。随着胰岛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的不断更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与死亡率都迅速下降,其慢性并发症已日益成为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死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患者也日趋升高。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涵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03糖尿病并发症及危害糖尿病
17、性眼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3糖尿病并发症及危害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疲乏无力、昏迷四、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五、糖尿
18、病足(脂端坏疽)糖尿病足有广义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广义)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糖尿病末梢血管病变也包括在广义糖尿病足概念之内。而狭义糖尿病足仅仅由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的异常变化,是糖尿病末梢血管病变的发展。11.高血糖的危害?疲乏无力:由于胰岛素缺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正常地进入细胞中燃烧产生能量,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而且细胞又不能很好地将葡萄糖转化为其它物质储存起来,当血糖超过肾闭值时,糖由尿中排出,造成体内能源的浪费,故全身疲乏无力。高血糖时,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均出现代谢紊乱,可引起各种并发症。急性并发症
19、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高渗性昏迷主要因血糖过高所致,有时可达500600mg/d1,它可引起脑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脱水,导致昏迷。因为纯葡萄糖是固体物质,必须溶于水中才能经肾随尿排出体外,因此高血糖患者葡萄糖经肾排出时必然带走定量的水分,尿中糖越多、从体内带走的水分就越多,多尿能带走体内的电解质,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4糖尿病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营养治疗11.治疗糖尿病有哪些药物?二甲双胍,优降糖,降糖灵,消渴丸等12.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及新手段?
20、一免疫治疗在目前医学领域中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最新的治疗糖尿病方法增加了免疫治疗方法以提升人体免疫系统来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比如日本进口免疫物质的“八/佰/壹/电/粉”效果就很好!这种物质可以纠正糖尿病患者的酸中毒这种酸中毒不是医学上一般酸中毒的概念日本专家在研究这种物质对于糖尿病的过程中发现了胰岛的环境问题胰岛在正常生理环境下其酸碱度(P H值)应在弱碱(7.35-7.45)状态下胰岛才处于正常功能而糖尿病人的发病原因就是胰岛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造成糖代谢的功能下降因此它可以修复胰岛素功能二营养治疗1计算总热量 按照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者简易公式获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
21、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总热量休息状态成年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kcal根据体力劳动程度做适当调整孕妇乳母儿童营养不良者 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恢复体重应酌情减少酌减恢复体重 2营养物质含量 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伴有肾功能不全者蛋白摄入减量(遵医嘱)脂肪约30%控制胆固醇摄入量 不超过300mg/天3合理分配 每克糖蛋白质(4kcal)每克脂肪(9kcal)将热量换算成食品后制定食谱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药物治疗进行安排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1:2:2或 1:1:1分配人民
22、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4随访 以上仅是原则估算肥胖者在措施适当的前提下体重不下降应该进一步减少饮食;消瘦的患者如果体重有所增加其饮食方案也应该调整避免体重继续增加三体育锻炼运动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即单位量的胰岛素可以降低更多的血糖)心脑系统疾病患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根据情况安排运动因此糖尿病人锻炼是不可缺少的方法早晨大声唱歌吐纳也是很好的手段四、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化学类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AGI 等;其中以下糖尿病患者不能
23、服用化学类类药:(1)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依赖型)(2)怀孕妇女(3)明显肝肾功能不良患者(4)服用大量降血糖药仍无法良好控制血糖(5)严重之全身或局部感染症(6)重大压力情况如重大手术严重外伤长期禁食(7)对口服药过敏或不能忍受其副作用患者六胰岛素治疗适应症: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
24、素治疗。04糖尿病治疗胰岛素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4糖尿病治疗血糖控制、并发症控制费用控制、改善生活质量13.糖尿病的治疗难点?1、血糖控制难!2、控制并发症难!3、控制费用难!4、改善生活质量难!5、选择治疗方法难!14.糖尿病的护理?【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的轻重以及有无并发症。1有无泌尿道、皮肤、肺部等感染。2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加快、加深,呼气呈烂苹果气 味及脱水等酮症酸中毒表现。3有无低血糖。4有无四肢麻木等周围神经炎表现。5辅助检查尿糖定性
25、、空腹血糖检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GOTT)测定均要准确符合操作规范。1饮食护理(1)让患者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饮食规定。(2)应严格定时进食,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应注意。(3)检查每次进餐情况,如有剩余,必须计算实际进食量,供医师作治疗中参考。(4)控制总热量,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可增加蔬菜及豆制品等副食。(5)有计划地更换食品,以免患者感到进食单调乏味。05糖尿病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5糖尿病护理一般护理2应用胰岛素的护理(1)
26、胰岛素的保存: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稳定。同样在5情况下,前两者为3年而后者为3个月,使用期间宜保存在室温20度以下。(2)应用时注意胰岛素的换算。(3)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避免振荡。(4)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正规胰岛素后抽吸鱼精蛋白胰岛素。(5)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与安排,胰岛素常用于皮下注射,宜选皮肤疏松部位,有计划按顺序轮换注射。每次要改变部位,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6)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疲乏,强烈饥饿感,甚至死亡,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抽血检查血糖外,可口服糖水或静注 50葡萄糖 40m,待患者清醒后再让其进食,以防止再
27、昏迷。一般护理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糖尿病常因脱水和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干燥发痒,也易合并皮肤感染,应定时给予擦身或沐浴,以保持皮肤清洁。此外,应避免袜紧、鞋硬,弓愧血管闭塞而发生坏疽或皮肤破损而致感染。3按时测量体重以作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参考。4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5每日分34段留尿糖定性,必要时测24h尿糖定量。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5糖尿病护理健康指导、及时预防健康指导1
28、帮助患者(或家属)掌握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帮助患者学会尿糖定性试验,包括试剂法和试纸法有关事项。3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过食与绝食,采用清淡食品,使菜谱多样化,多食蔬菜。4应用降糖药物时,指导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掌握其处理方法。5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用药方案,观察常见反应。6预防和识别低血糖反应和酮症酸中毒的方法及低血糖反应的处理。7注意皮肤清洁,尤其要对足部、口腔的清洁,预防感染。8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15.如何预防糖尿病?(1)防止和纠正肥胖。(2)避免高脂肪饮食。(3)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
29、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8)对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9)坚持呼吸空气负离子,负离子对治疗糖尿病有长效平稳的特点,同时易于坚持,是最新的光谱高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傅一明主
30、编:傅一明 闫立安闫立安 制作编审:制作编审:李伟民李伟民风湿性疾病概论风湿性疾病概论06糖尿病其它糖代谢、精准医学16.糖尿病与生化的关系?(1).有研究报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然而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却降低。(2).胰岛素受到抑制,导致糖代谢过程中许多限速酶的效率降低,使机体对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降低。(3).机体无法利用糖代谢产生能量,只能通过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提供能量,脂代谢会产生大量酮体,导致酮血症、酮尿症。氨基酸代谢产生大量含氮物质,对机体有害。17.精准医学对糖尿病的好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进展使人们能够从基因水平彻底认识生命的本质,解析疾病的起因。糖尿病的成因也不例外,除了
31、环境因素影响,我们多数汉族人群先天不足携带了多种糖尿病易感基因。现在临床上逐步发现许多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如线粒体糖尿病、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等。随着人们的防病意识逐渐增强,检测成本的不断降低等,以后会发现更多的糖尿病致病基因患者或携带者,一旦基因治疗的技术成熟,这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将率先获益,有望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治愈。对广大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基因关联分析,重点对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家系进行单基因检测,探讨其临床发病特点,并建立一套相关的精准医学数据库,制定出糖尿病的精准医学诊疗标准、疾病预防和阻断标准,进一步降低其患病率、病死率和医疗费用,有效促进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快速发展。18.国家对糖尿病病人的政策?1.可以办慢病本,每年报销一定医药费及检查费(具体地方不同报销数额不同,一般都在2000以上)2.在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最少给你4次随访(一般是免费,国家掏钱,但是医院自己加项目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