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1027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20081027赤壁赋赤壁赋20081027知识简介知识简介 黄庭坚黄庭坚 米芾米芾 蔡襄蔡襄 “苏黄米蔡苏黄米蔡”苏苏 轼轼 黄庭坚黄庭坚 “苏黄苏黄”辛弃疾辛弃疾 “苏辛苏辛”韩韩 愈愈 柳宗元柳宗元 欧阳修欧阳修
2、 王安石王安石 苏洵苏洵 苏辙苏辙 曾巩曾巩“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20081027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题西林壁惠崇惠州一绝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20081027背景提示背景提示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
3、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丰五年(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时,他曾
4、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了“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20081027关于本文关于本文 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同期作品。其景渺渺,其情真切,其理深刻。显示出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三咏赤壁: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20081027关于赋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成文,体物
5、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风格,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返回20081027学学
6、习习 目目 标标(一)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议论紧(一)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密结合的写法。(二)体会本文语言精练、优美的特(二)体会本文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点。20081027阅读与欣赏阅读与欣赏课文朗读课文朗读20081027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1、壬戌壬戌()10、酾酾酒(酒()2、桂、桂棹棹()11、横、横槊槊()3、余音、余音袅袅袅袅()12、渔、渔樵樵()4、幽、幽壑壑()13、扁扁舟(舟()5、嫠嫠妇(妇()14、匏匏樽(樽()6、愀愀然(然()15、蜉蝣蜉蝣()7、山川相、山川相缪缪()16、无尽、无尽藏藏()8、舳舻舳舻千里(千里()17
7、、狼、狼籍籍()9、旌旌旗(旗()18、枕、枕藉藉()rnxzhoniohlqioliozhljngshshuqiopinpofyuzngjji20081027整体感知,把握思路,体会情感问题: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说说本文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乐悲乐提示:20081027阅 读 与 欣 赏 壬戌之秋,七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举酒属客属客,诵明月之诗,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东山之上,徘徊徘徊于斗牛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之间。白露
8、横江,水光接天。纵天。纵一苇一苇之所如,之所如,凌凌万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冯虚御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飘乎如遗遗世独立,羽化而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登仙。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十六日,我和,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我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端起酒杯劝客人们喝酒劝客人们喝酒,朗颂吟唱,朗颂吟唱“明明月月”的诗歌和的诗歌和“窈窕窈窕”的篇章。一会儿,的篇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
9、不前逗留不前。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小船向向何处漂荡,何处漂荡,越过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乘风凌空乘风而行,而行,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啊,象脱离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尘世,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的神仙。境的神仙。2008102714齐声朗诵第一自然段,思考:1.作者月夜泛舟赤壁,写了哪些景物?2.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3.作者面对秋江夜色之美,举杯诵诗生出怎样的快感?4.本段的叙述和描写
10、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析:清风、白露、月色、水光清风、白露、月色、水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水光接天。冯虚御风,羽化登仙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澄清幽美之景澄清幽美之景,月夜荡舟之举月夜荡舟之举,融入了作融入了作者陶然于自然怀抱中的惬意情怀者陶然于自然怀抱中的惬意情怀.景物景物:图景图景:快感快感:情感情感:内容分析(一)内容分析(一)20081027 朗读第一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第朗读第一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第一段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准备一段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准备
11、怎样画怎样画?内内 容:月、水、风、舟容:月、水、风、舟 景物景物 色色 彩:淡雅朦胧彩:淡雅朦胧 整体效果整体效果:人与自人与自 外貌、神态外貌、神态 然之间是那样和然之间是那样和人物人物 活动活动 谐亲近谐亲近 (体现出来的感情体现出来的感情)20081027 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七月既望七月既望”、方式是、方式是“泛舟泛舟”(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论)、地点是、地点是“赤壁之下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历史的追叙与联想)和人物和人物“苏子与客苏子与客”(于是才有(于是才
12、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接着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情。(描写)接着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情。(描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风、水风、水。(扣(扣“泛舟泛舟”二字。)(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二字。)(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月。(扣(扣“七月既望七月既望”)鉴赏鉴赏游人悠游人悠然自得、然自得、怡然自怡然自乐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
13、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轮明月应作一轮明月应作者的召唤,冉冉升起了。者的召唤,冉冉升起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经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经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无拘无束。20081027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歌曰: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桂棹zhzho o兮兰桨兮兰桨 ,击击空明空明兮兮溯溯流光;流光;渺渺渺渺兮予兮予怀怀 ,望美,望美人兮天一方。人兮天一方。客有客有吹洞箫者吹
14、洞箫者 ,倚歌而,倚歌而和和h h之。其声呜呜之。其声呜呜然然 ,如怨,如怨 ,如,如慕慕 ,如泣如泣 ,如诉,如诉 ,余,余音音袅袅袅袅 ,不绝如缕。,不绝如缕。舞舞幽壑幽壑之潜蛟之潜蛟 ,泣,泣孤舟之孤舟之嫠嫠l l妇妇。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桨,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清澈澄明的江水,迎着迎着江面浮动江面浮动的月光。我的的月光。我的情思情思啊啊悠远茫茫悠远茫茫,盼望着,盼望着美人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
15、洞箫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思慕,象抽泣,象抽泣,象倾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象倾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线线延绵不断延绵不断。使得潜藏在。使得潜藏在深渊深渊中的蛟龙跳中的蛟龙跳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上的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上的寡妇寡妇哭泣起来。哭泣起来。20081027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继续描写承上即继续描写“泛舟泛舟”的的欢快心情。欢快心情。“于是饮酒乐于是饮酒乐甚甚”点出点出“”字。字。启下写启下写“”。“托
16、遗响托遗响于悲风。于悲风。”(抒情)乐悲内容分析(二)内容分析(二)20081027苏子苏子愀愀qioqio然然 ,正正襟襟危危坐而坐而问客曰:问客曰:何为其何为其然然也?也?客曰:客曰:月明星稀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西望夏口口 ,东望武昌,东望武昌 ,山川相,山川相缪缪lilio o,郁郁乎苍苍乎苍苍 ,此非,此非曹孟曹孟德之困于周郎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者乎?方方其破荆其破荆州州 ,下江陵,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顺流而东也 ,舳舻舳舻zhzhl l千里千里 ,旌旗蔽空,旌旗蔽空 ,酾酾shsh酒临江酒临江 ,横槊,横槊shushu赋诗赋诗
17、,固固一世之雄也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侣鱼虾而鱼虾而友友麋鹿麋鹿 ,驾一叶之,驾一叶之扁扁pinpin舟舟 ,举匏,举匏p po o樽以樽以相属相属。寄蜉蝣寄蜉蝣f fy yu u于天地于天地 ,渺沧海,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羡长江之无穷。长江之无穷。挟挟飞仙以遨游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得 ,托遗响托遗响于悲风。于悲风。我顿时我顿时脸色改变脸色改变,整理好衣服,整理好衣服,端正端正地坐着,地坐着,问客人说: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为什么箫声这样这样悲凉呢?
18、悲凉呢?”客人客人说: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水互相环绕环绕,草木,草木茂盛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本是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在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
19、伴侣,与麋鹿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酒杯互相劝酒互相劝酒。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希望拉着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感慨寄托寄托在在曲调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之中,在悲
20、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来。20081027齐声朗读第三段,理解课文意思,用文中句子或用自己的语言填空。客触景伤怀,由眼前所见客触景伤怀,由眼前所见“,”,联想到曹操,联想到曹操的诗句的诗句“,”,进一步想,进一步想到到 的事。又由一世之雄的曹的事。又由一世之雄的曹操,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联想到自身操,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联想到自身“,;”“,;”“,。”把人生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哀 ”,另,另一方面一方面“羡羡 ”,产生了,产生了“挟挟 ,”的想法,的想法,抒发了抒发了 的情感。的情感。月出于东山之上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于斗牛之间月明星
21、稀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乌鹊南飞历史上曹操被周郎困于此历史上曹操被周郎困于此吾生之须臾吾生之须臾长江之无穷长江之无穷飞仙以遨游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抱明月而长终怀古伤己怀古伤己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渺沧海之一粟内容分析(三)内容分析(三)20081027 景:悲凉苍茫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苦短理:人生苦短 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
22、短暂悲哀,你能举出13句这方面的诗句吗?句这方面的诗句吗?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读者读者,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2008102720081027我对客人说:我对客人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江水总是象总是象这样这样不断地不断地流去流去,但始终没但始终没有消失。有消失。有时圆有时缺的月亮有时圆有时缺的月亮像像那样那样变变化,但最终没有化,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消损和增长。原来,。原来,如如果果从那从那变化的一面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
23、保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呢?况且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听到它就成为声音,就成为声音,眼睛眼睛看到它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
24、藏,我和您可以共同然的无穷的宝藏,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享用的。的。20081027 变 不变 对 人 生 而言 得 出 结论 江 月 一 般道理 逝者如斯逝者如斯未尝往也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而卒莫消长又何又何羡乎羡乎天地曾不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能以一瞬物与我皆物与我皆无尽无尽不必哀吾不必哀吾生之须臾生之须臾第四段作者以回答第四段作者以回答“客客”的名义,用眼的名义,用眼前的水月为喻,展开哲学般的议论,论前的水月为喻,展开哲学般的议论,论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 。完成下表。完成下表本段实际上是苏轼对客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的驳斥,又回到了“”字上来了。(议论)乐内
25、容分析(四)内容分析(四)200810271.苏子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是怎样一步一步导出来的?苏子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是怎样一步一步导出来的?2.你怎样理解你怎样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也。”水与月的特点水与月的特点水与月的启示水与月的启示启示后的做法启示后的做法逝者如斯逝者如斯未尝往未尝往 盈虚者如彼盈虚者如彼未消长未消长 变变不变不变 一瞬一瞬无尽无尽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
26、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20081027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这个角度又是如何回到论述?这个角度又是如何回到“乐乐”字上边去的呢?字上边去的呢?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认为人
27、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而羡慕其“无穷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乐”上来。上来。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心境?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心境?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
28、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惟“美人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二字,则公真意所在。”20081027苏子的阐述哲理和前面的写景抒情有什么联系?苏子的阐述哲理和前面的写景抒情有什么联系?1.1.议论时扣紧了水与月来阐发议论时扣紧了水与月来阐发2.2.处处照应了客的话处处照应了客的话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写景抒情是哲理的
29、基础,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讨论讨论1 1:作者的:作者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这种观点在今天是否还适用?种观点在今天是否还适用?讨论讨论2 2: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会是否可取?20081027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侯论苏轼20081027 客喜而笑,洗盏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更酌。肴肴核核既尽,杯盘狼既尽,杯盘狼藉。藉。
30、相与枕藉相与枕藉乎舟乎舟中中 ,不知东方之,不知东方之既既白。白。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重新重新斟酒再喝斟酒再喝。菜肴和。菜肴和果品果品都吃完了,空杯、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地放着。我和客人们空盘杂乱地放着。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已经发白。发白。20081027 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20081027课文小结,主旨归纳课文小结,主旨归纳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
31、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出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20081027 清风徐来清风徐来 白露白露 遗世独立遗世独立1、游、游 月出月出 写景写景 乐乐 水波不兴水波不兴 水光水光 羽化登仙羽化登仙 怨慕怨慕2、乐、乐 歌歌 箫声箫声 泣诉泣诉 苏子苏子 客客 孟德孟德 哀吾生之须臾哀吾生之须臾3、问问 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 抒情抒情 悲悲 愀然愀然 答答 周郎周郎 羡长江之
32、无穷羡长江之无穷 水水逝者如斯逝者如斯 变:天地不能一瞬变:天地不能一瞬 清风清风4、议论议论 乐乐 月月盈虚者如彼盈虚者如彼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明月明月5、喜笑、喜笑 更酌更酌 狼籍狼籍 枕藉枕藉20081027课文鉴赏课文鉴赏景:景:清清风风徐来徐来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水水波不兴波不兴徘徊徘徊斗牛斗牛月月出东山出东山白白露露横江横江 水水光光接天接天情:情:无枝可依之无枝可依之悲悲英雄安在之英雄安在之悲悲人生无常之人生无常之悲悲理:理:盈虚有数,物我无尽。盈虚有数,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清风明月,与子共适。风月不老风月
33、不老 先生未亡先生未亡景(乐)景(乐)情(悲)情(悲)理(乐)理(乐)情因景生情因景生景以情显景以情显移情于理移情于理山水之乐山水之乐达观之乐达观之乐20081027 本文押韵比较自由,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本文押韵比较自由,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押韵字并体会换韵情况。押韵字并体会换韵情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段第一段 间间 天天 然然 仙仙 第四段第四段 往往 长长第二段第二段 桨桨 光光 方方 瞬瞬 尽尽 慕慕 诉诉 缕缕 妇妇 主主 取取第三段第三段 稀稀 飞飞 诗诗 月月 色色 竭竭 适适 昌昌 苍苍 郎郎 第五段第五段 东东 空空 雄雄 酌酌 藉藉 白白 鹿鹿 属属 粟粟 穷穷 终终 风
34、风20081027有押韵现象,但不押韵 的句子多于押韵的句子以散句为主,整句为辅铺陈手法的使用不明显形式特点更接近于散文的散体散体赋赋 押韵情况:句式特点:铺陈的运用:20081027写景特点、作用写景特点、作用(1 1)特点:用典。)特点:用典。(2)(2)作用作用营造氛围,烘托情怀营造氛围,烘托情怀为议论作铺垫为议论作铺垫首尾呼应首尾呼应赋体特点赋体特点讲究韵律、用典;多采用主客问答式。20081027 清风之微拂清风之微拂 江水之旷远江水之旷远 明月之空明明月之空明 扣舷而歌,吹箫和之扣舷而歌,吹箫和之 客之感伤客之感伤 苏子劝慰苏子劝慰体物体物:言志:内内容容特特点点历史英雄人物历史英
35、雄人物-现实平凡现实平凡天地江海无穷天地江海无穷-人生短暂人生短暂物我相同,又何羡焉?物我相同,又何羡焉?放情山水,随缘自适放情山水,随缘自适20081027复杂而矛盾客之悲伤苏子劝慰自身两种思想的冲突斗争-仕途波折 不能建功立业的 深沉苦闷 (儒)-努力寻求解脱 超然物外 襟怀旷达 (道)评价:身处险境而不颓废,难能可贵 并非对生活充满信心希望的乐观主义20081027自题金山画像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定风波定风波 苏轼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36、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0081027 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1、属、属 2、冯、冯3、缪、缪 4、狼籍、狼籍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嘱嘱缭缭凭凭藉藉互文见义互文见义2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对偶对偶3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比喻20081027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乌鹊乌鹊南南飞飞 西西望夏口,望夏口,东东望武昌望武昌名词作一般动词名词作一般动词顺流而顺流
37、而东东也也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侣侣鱼虾而鱼虾而友友麋鹿麋鹿下下江陵江陵舞舞幽壑之潜蛟,幽壑之潜蛟,泣泣孤舟之嫠妇孤舟之嫠妇先破秦入咸阳者先破秦入咸阳者王王之之项伯杀人,臣项伯杀人,臣活活之之足以足以荣荣汝身汝身(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使动使动2008102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凌万顷之茫然。(、凌万顷之茫然。()3、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侣鱼虾而友麋鹿(、侣鱼虾而友麋鹿()6、正襟
38、危坐(、正襟危坐()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8、方其破荆州(、方其破荆州()9、夫水,智者乐也。(、夫水,智者乐也。()10、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倒装句倒装句名作状名作状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被动句20081027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何为何为其然也?其然也?而今而今安在安在哉?哉?被动句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此非孟德之困于于周郎者乎?周郎者乎?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况吾与子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寄蜉蝣寄蜉
39、蝣于天地于天地客有吹洞箫者客有吹洞箫者人马烧溺死者人马烧溺死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居庙堂之高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20081027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固固一世之雄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江山险固,沃野千里本来顽固使巩固 坚固20081027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1.盖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则天地曾不能以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而又何羡乎!若是从它们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若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
40、一样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2.2.且夫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苟非吾之所有,非吾之所有,虽虽一毫而莫取。一毫而莫取。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如果不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如果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求取。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求取。20081027巩固拓展练习巩固拓展练习1.对不同颜色的词意判断正确的是(1)徘徊于斗牛之间(2)相与枕藉乎舟中 (3)扣弦而歌之(4)依歌而和之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相同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A)200810272.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正确的
41、是(1)何为其然也 (2)而今安在哉(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A.1与2相同,3与4不同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C.1与2相同,3与4相同D.1与2 不同,3与4 也不同(A)200810273.下列句子不是对偶句的是:A.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D)200810274.下列句子没有活用的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顺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200810274.下列句子没有活用的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顺流而东也 C.侣鱼虾
42、而友麋鹿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43、【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
44、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45、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
46、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
47、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
48、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
49、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
50、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