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做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者” 在漫漫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里,“急功近利”成了酱在缸里的文化。文人想要一席官服,想要一笔成功名;武者想要一战成雄,自此流芳百世。而在当今社会,多少人在又苦又累,又似是望不到头的学术研究前望而却步?“有用”之物强争豪夺,“无用”之物趋之若鹜,已成为社会现状。“实用主义”者“三心”的缺失,也即是如今我国真正造诣高的大学究凤毛麟角的缘故。 有人曾评价饶宗颐有三颗心:好奇心、孩童心、自在心。何意?即做学究的,首先要抱有对研究领域的探索欲,即“好奇心”;其次,在学术研究时,要有一种不见“柳暗花明”善不罢休的执着,即为“孩童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秉承自我,活得真
2、诚,即为“自在心”。 “好奇心”即为对事物探索的野心。哈雷夫库雷西曾在对话终结中做过这样一番诠释:“何为野心?热情加上行动力。”你热爱它,并且想要征服它。这样一种探索欲,将会成为致学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让白居易了解百姓疾苦,写下传颂于世的诗词。而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拥有“好奇心”呢?“好奇心”诚如一条隐藏的暗线,寓示着一个开端,牵引出各宗纷纭。然,但凡“实用主义者”和“真诚致学者”,必皆秉承有一颗“好奇心”,但方向不同,效果也不同。而真正的区分度,还得在于“孩童心”与“自在心”。 尼采曾将人生分为骆驼、狮子和婴孩三个阶段。他认为孩子是天真,是遗忘。孩子是最单纯的。他们可以
3、不计后果地坚持一件事。这也正是学术研究所需要的精神坚持。何以为此?古词有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好奇心”是一种概念的萌芽,“孩童心”即是将想法付诸行动。倘若不坚持,不行动,再旺的探索欲也仅是空想。浮躁,物质,“孩童心”的缺失,是“实用主义者”无法成为大师的原因之一。既此,即便道路盘盘,也坚持自己最初最伟大的信仰,做最真诚的朝圣者;哪怕风雨兼程,一颗孩童之心也能在其中绽出璨光;记住最美好的坚持,忘却为此遭受的磨难。如此,一颗孩童般执着的心,能引领我们在学问的天地里引吭高歌,演绎出最神圣的舞曲。 梭罗有言:“一个人若想活得真诚,他必须要在一个遥远的国度。”不可置否,世俗的眼光,红尘的羁绊,
4、或多或少都会牵绊我们前进的步伐。为此,梭罗移居瓦尔登湖,过着“斯巴达式”的生活,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诚然,这是一种探索自我的有效方式,但现实中,我们又有多少机会,能远走他乡,充耳不闻舆论,点地不沾世俗呢?但其实,最完美的事物并非都在最完美的环境中诞生,而是由最完美的精神所创造。达芬奇用超市里最廉价的彩铅,开始了绘画;JK罗琳在女儿饥饿的哭声中写下了哈利波特因此我们应该拥有一颗自在心,用超脱的精神境界为致学营造出完美的氛围,乐在其中。如此,纵然身处世俗的纷扰,也能开出纯净的莲;即便不远走他乡,只要精神是自由自在的,我们仍能眼里有光,心中有火,一身少年感;纵使“万里”,诚然“百年”,也要学西西弗斯,在推着巨石时,仍能苦中作乐。因为精神另有维度,我们也另有天空可以振翅高飞。 “好奇心”、“孩童心”、“自在心”三颗致学之心缺一不可,且“一心更比一心高”。一颗“好奇心”是打开致学大门的通行证,再持一颗“孩童心”,才能在治学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向阳花开;最后褒有一颗“自在心”,能让我们不被执着所累,苦中作乐。反观当下,其实引航者已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诚如钟扬教授,53年在人类盲区寻找生物进化的轨迹。他曾将自己比作裸子植物,以扎根大地为个人使命。既此,我们能否像松柏一样,即使生长稍慢却刚直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