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宝典专题23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二) 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一、作者作品 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
2、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 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二、课文内容概括 文章开篇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层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层,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
3、,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层,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四层,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
4、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三、字音字形 郭(gu) 兵革(g)亩 米粟(s) 域(y) 畔(pn)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5.郭:外城。 6.环(hun):
5、包围。 7.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8.池:护城河。 9.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0.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11.米粟(s):粮食。 12.委:抛弃。 13.去:离开。 14.故: 所以。 15.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16.以: 凭借。 17.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18.固:使.巩固。 19.国:国防。 20.山溪:山河。 21.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22.威:威服,威慑。 23.以:凭借,依靠之意。 24.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25.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26
6、.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27.寡:少。 28.之至:到达极点。 29.畔:通叛,背叛。 30.顺: 归顺,服从。 31.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32.有:要么,或者。 33.胜:取得胜利。 (二)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三)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四)古今异义 1.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 2.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 3.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5.亲戚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
7、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6.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7.域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 8.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9.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10.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五)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2)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3)时 天时不如地利:气候,时令 长风破浪会有时:时机,机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 四时之景不同:季度,季节 (4)和 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春和景明:和煦 (5)去 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
8、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 (6)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美妙 日出江花胜红火:胜过,超过 (7)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 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8)亡 亡羊补牢:丢失 国恒亡:灭亡 (9)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10)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 连词,表顺承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修饰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六、译文及重
9、点语句。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
10、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重点语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
11、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七、理解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
12、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失道者寡助。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八、内容理解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
13、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
14、,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
15、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4.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九、文章主旨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十、写作手法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
16、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2.富贵不能淫 一、作者作品 1.本文选自孟子 滕文公下,记录孟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 2.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
17、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 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二、内容概括 课文选自孟子 滕文公下,记录孟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朗读节奏。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18、,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字音字形 公孙衍(yn) 丈夫之冠(gun) 女家(r) 富贵不能淫(yn) 五、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诚: 真正,确实。 大丈夫: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 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命: 教导、训诲。 戒之: 告诫。 女家: 指夫家。 夫子: 指丈夫。 正: 准则,标准。 由: 遵循。 独行其道: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 惑乱,迷惑。 移: 动摇。 屈: 使屈服
19、。 (二)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三)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原意是过多,过甚,在文中意思为使.扰乱 贫贱不能移 原意是改变,在文中意思为使.改变 威武不能屈原意是屈服,在文中意思为使.屈服 (四)一词多义。 (1)戒 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2)之 往之女家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3)居 居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居住 第二个:居所,住宅 (4)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够 得志 实现 (5)道 行天下之大道 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妾妇之道也 原则,行为准则 (五)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2)父命之
20、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3)丈夫之冠也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4)以顺为正者 古义:准则,标准; 今义:正面 六、译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
21、文: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七、理解默写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
22、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八、内容理解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答: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2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
24、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
25、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1.请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这既是民族传统也应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做为领导者,更应做到如此,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不为一己私利而有损前者的利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大丈夫。 九、文章主旨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论述,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十、写作手法 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作者作品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6、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题目是后人所加。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 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二、课文内容概括 第一段举例论证:舜发于畎亩,后成为君主,傅说举于版
27、筑为相,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辅佐武王,管夷吾举于士,后任用为相,孙叔敖举于海,成为令尹,百里奚举于市,官居大夫,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 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道理论证。 发表议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指出 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第三段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正反对比论证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个人角度从正面证明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家角度从反面证明死于安乐。 第
28、四段: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朗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字音字形 舜(shn)畎(qun)亩 胶鬲(g) 曾益(zng)拂士(b) 五、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舜发于畎亩之中
29、: 起,指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集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下达。 任:责任,使命。 人恒过常常。 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所以动心忍性: 用这些来 困于心: 内心困苦。 衡于虑: 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 然后才能奋起。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 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表现。色,脸色。 发于声: 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二)通假字 1. 曾益其所不能
30、曾:通“增”,增加。 2. 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畅。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弼,辅佐。 (三)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四)一词多义。 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发出) 2.拂 行拂乱其所为 (违反,阻挠) 入则无法家拂士 (辅佐) 3.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征于色
31、(在) 困于心,衡于虑: (在) 生于忧患: (在) (五)古今异义 1.然后知生于忧患 古义:这以后 今义:连词,表承接 2.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些来 今义:表结果关系的关联词 3.发于声 古义:表现 今义:送出,发生等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军人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 六、重点语句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使他的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想法从脸上显
32、现出来,从言语中吐发出来,然后才为人们所了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这个国家往往就会灭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忧愁祸患使人得以生存,安逸享乐使人趋于灭亡的道理了。 七、理解默写 1.课文的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承上文例证,得出结论: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承上启下作用)。 3.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所以动心忍性,曾以其所不能。 4.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论断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第三段
33、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八、内容理解 1. 文章讲的是什么问题?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本课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 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个人角度从正面证明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4、国恒亡。” 国家角度从反面证明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什么?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什么?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
3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 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7.你还知道那些事例可以证明是经过痛苦挫折成才的?学习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例: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创作生命交响曲;爱迪生小时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
36、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积极进取,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不能在最好的年华只顾享受,要有忧患意识,不断进取。 九、文章主旨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写作手法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开头先举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人事例,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之后又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以道理论证的形式,讲述人必须经历艰苦磨难方能成才的道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之后又使用大量排比句
37、,从正面讲述人经磨练后才能成才的道理,并由个人推至国家,增强了语言气势,极富感染力。 4.愚公移山 一、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文章体裁 本文的体裁是一篇寓言。 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课文内容概括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
38、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
39、,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四、字音字形 万仞(rn) 冀州(j) 荷担(h) 箕畚(j bn)孀妻(shung) 始龀(chn) 智叟(su)穷匮(ku) 一厝(cu) 雍南(yng) 陇断(lng) 惩山北之塞(chng) 五、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以:凭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