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睡着了 授课年级:一年级 教材分析: 小宝宝睡着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 音教材音乐第二册 美好的夜 中的一个教学主题, 这是一首摇篮曲, 2/4 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小宝宝在 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教学理念:围绕“美好的夜”这一主题,以情感为主线,以情感 人,以美育人,体现参与原则和情感原则。一年级的孩子通过聆听、 演唱、了解摇篮曲,学习体验摇篮曲,拓展欣赏摇篮曲,感受升华摇 篮曲四个教学环节,全方位运用欣赏、歌唱、表演等各种音乐教学手 段,进行音乐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 感,在音
2、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艺术带来的愉悦。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并能用动作表现自 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对中外摇篮曲的初步感受,让孩子能够理解在音乐中对 夜的描述的美好。 3、 通过对歌曲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欣赏、 感受,体验亲情、 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 引发学生深思, 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模仿,体验音高低,选择合适的打 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 能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体会 妈妈深深的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方法来实现,如情景教学法,引导 启发法,
3、听赏感知法,对比体验法,歌唱教学法,联想模仿法等。 教学重点 : 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 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 教学难点 : 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 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如何体验摇篮曲与夜的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摇篮、布娃娃、录音资料、图片 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展示部分教学内容,使教学形象 直观;教学中运用游戏,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 和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直接导入。 1、启发式谈话 2、聆听与感受:勃拉姆斯摇篮曲 。 3、了解摇
4、篮曲。 【设计意图】 :营造静静的夜晚的氛围,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 歌曲的情调,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激发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 感受与体验。 1、聆听感受,完整欣赏小宝宝睡着了 ,老师做动作。 2、用自己语言说说中国小朋友童声齐唱的摇篮曲感受,并 分析总结摇篮曲特点。 3、出示课题小宝宝睡着了 。 4、用“呜” 、 “ 呣”模唱歌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在聆听模唱中发现旋律特点,着力培 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 索,积极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熟悉歌曲旋律做准 备,表现歌曲声音的轻柔(弱)来做铺垫练习。 5、聆听感受摇篮曲的摇荡感 ,引导
5、学生用动作表现。 6、再次聆听歌曲,通过三条不同的航行路线感受歌曲的平稳、 连贯。 7、歌曲处理,启发引导。 8、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9、总结摇篮曲特点, 并知道这是两拍子的歌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 会到摇篮曲的特点,让他们身心投入到摇篮曲的学习,使学生在音 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 四、实践与创造。 1、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碰铃) ,敲击的力度要轻柔。 2、在歌谱的强拍上出现碰铃提示。 3、请学生尝试边敲边唱。 五、合作探究,分角色表演。 请一学生扮演妈妈连贯的唱一唱,请两学生敲碰铃,其他学生 四个或两个一组,带上动作和表情,用柔和的、
6、充满感情的声音演 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共同评价,在展示中 褒扬自己,在评价中提升自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 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艺术的能力。 六、拓展欣赏各国摇篮曲。 1、比较童声齐唱和成人合唱摇篮曲的不同特点,并分析总 结摇篮曲特点。 2、欣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摇篮曲,感受所有妈妈对孩子同 样深深的爱。 【设计意图】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摇篮曲,不同的文化和语 言造就了不同风格的摇篮曲。不管怎样的语言唱出的摇篮曲,都是 母亲对孩子最美的抚慰与祝福,期间的情感和美好都是一致的,听 来都让人恍惚间又回到童年,这样紧扣本课的主题,使学生融入到 音乐美的感受之中,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满足而又意犹未尽的 感觉。 七、感受与提升。 1、启发性谈话。 2、升华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孩子们收到启示:爱不仅仅是索取, 更重要是付出和奉献。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用丰富的情感表 达对妈妈的一片深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音乐感受力,从 而拓展学生视野,深化歌曲主题。 最后,学生带着满怀喜悦、满怀 收获的愉悦心情,离开教室。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满足而又留 连忘返、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