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含所有章节测试题)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10110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223 大小:3.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7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含所有章节测试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3页
(共7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含所有章节测试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3页
(共7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含所有章节测试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3页
(共7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含所有章节测试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3页
(共7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含所有章节测试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魔方站作品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盗版必究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初中化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48分分)答案答案B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因此A、C、D三项都与化学有关。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B。2.(2016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变化

2、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干冰升华C.水结成冰D.酒精挥发答案答案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水结成冰、酒精挥发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沸点B.硬度C.可燃性D.溶解性答案答案C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4.(2015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棉花纺成线B.棉线织成布C.棉布制成衣D.棉衣着了火答案答案D棉衣着了

3、火属于化学变化,而棉花纺成线、棉线织成布、棉布制成衣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答案答案B酒精灯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实验药液溅进眼睛应立刻用水冲洗;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会使试管炸裂。6.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

4、固体是什么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科学态度。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出现了异常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反复实验,观察是否是偶然现象,A做法正确;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或向专家、老师、同学等请教,C和D也是正确的做法;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而不予理睬是错误的做法,故选B。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加热使石蜡熔化B.用木材制家具C.用粮食酿酒D.用玉石雕刻印章答案答案C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其他物质生成,所谓的其他物质就是与原来不一样的物质。石蜡熔化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木材制成家具、玉石雕刻印章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均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

5、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8.(2015甘肃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答案答案C挥发性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溶解性是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稳定性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导电性是指物质能导电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9.(2016湖南长沙中考)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的燃烧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答案答案D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6、误;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10.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答案答案B广口瓶瓶口内侧、集气瓶瓶口上面都进行了磨砂处理,滴瓶瓶口内侧也进行了磨砂处理;锥形瓶不是保存药品的容器,不需要密封,即不需进行磨砂处理。1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答案答案B振荡液体时,手持试管中上部左右振荡,不可上下振荡,防止液体溅出,故A操作错误,B操作正确;给试管中的固体

7、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冷凝液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故C、D操作错误。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步骤。“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只是小明的猜测,故答案为B。13.(2017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二模)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答案答案D加热时,试管内液体多于试管容积的1/3,可能

8、导致液体喷出,A项不符合题意;加热固体试剂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容易导致冷凝液倒流,受热仪器破裂,B项不符合题意;用自来水冲洗滴管,可能会污染试剂,C项不符合题意;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读数时,读数偏大,D项符合题意。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D.试管触及灯芯了答案答案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在加热过程中可能有液体溅出,但不会造成试管破裂,故选C。15.(2014山东潍坊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答案C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标签

9、朝向手心、试管稍倾斜、瓶口紧挨管口,故A正确;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故B正确;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故C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用外焰加热,故D正确。1316.(2016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答案答案C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垫上石棉网,可使烧杯均匀受热,故A项正确;洗净的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B项正确;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会打破试管底部,故C项错误;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D项正确。1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

10、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了氧化镁和碳。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以上叙述中: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是现象;是用途。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每空2分分,共共34分分)答案答案解析解析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结论是由实验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的;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18.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

11、性质;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答案答案解析解析硫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粉碎和硫粉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19.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答三点)。答案答案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

12、弹性好、强度大、硬度大(答出三点即可)解析解析由物质的用途推断物质的性质,任意答出三点即可。20.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4-1(1)写出仪器的名称:;。(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指出一点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答案答案(1)量筒漏斗(2)(3)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合理即可)解析解析(1)是试管,是量筒,是漏斗,是集气瓶。(2)为了防止气体逸散,集气瓶口部经过了磨砂处理;量筒是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3)各仪器部分使用注意事项:试管用于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要超过试管容

13、积的1/3;量液时,量筒应放平;漏斗用作过滤器时,其下端尖嘴要紧靠受器内壁;集气瓶不能加热。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图1-4-2(1)f的名称是。(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填序号)。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21题题6分分,22题题12分分)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答案答案(1)漏斗(2)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B解析解析(1)熟悉常见仪器,知道它们的名称,f的名称是漏斗。(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

14、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且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一般,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22.(2016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1-4-3回答下列问题:图1-4-3(1)如图1-4-3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细口瓶的塞子要在桌面上。(2)如图1-4-3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1-4-3C所示,用酒精

15、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4)如图1-4-3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答案答案(1)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倒放(2)C(3)(或三分之一)预热(或均匀受热)(4)刷洗(填“洗”“洗涤”都可)13解析解析(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加热前必须先预热。(4)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

16、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13 初中化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D.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45分分)答案答案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木条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2.(2016广西玉林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21%B.0.03%C.78%D.0.94%答案答案C“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

17、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据此可知,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选C。3.(2015山东临沂中考)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答案答案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因此含量较多的是氮气,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答案答案C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用澄清石灰水。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酸水+二氧

18、化碳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C.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答案答案B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A、D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C属于化合反应;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6.(2015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答案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A说法错误。7.(2015山东菏泽中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

19、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用于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答案答案B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D错误。8.(2015山东聊城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氢气答案答案D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20、,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氢气,故选D。9.(2016湖南张家界中考)空气中能维持生命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稀有气体答案答案A空气中维持生命呼吸的是氧气,故选A。10.(2016广东茂名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A.红磷B.硫C.木炭D.铁丝答案答案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B项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故C项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故D项错误。11.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

21、.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答案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12.(2015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图2-5-1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图2-5-1答案答案B氧气输出速率快,产生气泡的速率就快,因此使用题图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A正确;若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呛到病人,故B不正确,D正确;通过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可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正确。13.实验室制取

22、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橡胶塞少许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的口部答案答案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集气瓶口应向上。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图2-5-2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2-5-2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图2-5-2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

23、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答案答案B由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可知,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分解时,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但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

24、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答案答案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是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不同,而不是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D不合理。16.在下列变化中: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空气中燃烧;F.加热水。(1)有火焰产生的是;(2)有水雾产生的是;(3)有白烟产生的是;(4)有白光产生的是;(5)属于氧化反应的是。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每空2分分,共共16分分)答案答案(1)E(2)EF(3)BD(4)AD(5)ABCDE解析解析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可燃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具有

25、发光、放热现象。“焰”是指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雾”是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或生成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温度降低时形成液滴飘浮在空气中所产生的现象;“烟”是燃烧时生成的固体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光”则是固体处在炽热状态时产生的一种现象。17.按图2-5-3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图2-5-3(1)燃烧的现象是;(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答案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中的水面下降),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

26、瓶中液面上方体积的1/5解析解析(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由于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容器内的氧气消耗完毕时,红磷就会熄灭;(3)松开止水夹时,烧杯里的水被倒吸到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等于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18题题12分分,19题题17分分)18.(2016广西南宁中考改编)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b。(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图2-5-4(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

27、的集气瓶。答案答案(1)试管铁架台(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解析解析(1)a是试管,b是铁架台;(2)装置A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19.某校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测试的方法是先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做实验。小红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领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图2-5-5请回答下列各题。(1)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小红抽到的是(填实验名称)。(2)指出图2-5-5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3)图2-5-6是小红完成该实验主要操

28、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为5分。小红操作完毕后得了3分。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图2-5-6(4)写出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答案答案(1)实验室制取氧气(2)带铁夹的铁架台长颈漏斗(3)B中取液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伸入了集气瓶中而未放在集气瓶口(4)过氧化氢水+氧气解析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可知,小红抽到的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2)图2-5-5中的a和b分别为带铁夹的铁架台和长颈漏斗。(3)B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应放在集气瓶口。(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

29、水和氧气。20.(原创)小敏同学想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她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老师非常支持她,并且告知她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1)经老师允许,她在实验室中称得11g高锰酸钾,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小敏打算将这些氧气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请你计算一下大约需要几个集气瓶?(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四、计算题四、计算题(10分分)答案答案(1)1.1g(2)6个解析解析(1)因为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因此11g高锰酸钾大约可生成1.1g氧气。(

30、2)需要集气瓶的数量为:1.1g1.429g/L1000mL/L125mL6。初中化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45分分)1.(2016福建福州中考)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体积缩小C.分子间间隔减小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答案答案C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是因为酒精分子间间隔减小,故C正确。2.(2015山东聊城中考)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2H+B.2HC.H2D.2H2答案答案B2H+表示2个氢离子;2H表示2个氢原子;H

31、2可表示1个氢气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2H2表示2个氢气分子,故选B。3.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32gB.32C.5.31410-26kgD.32kg答案答案BA、C、D三项中都带质量单位g或kg,由“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知,三项均不是正确选项。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答案答案D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选D。5.(2015贵州遵义中考)根据、这4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答案答案D题中的四种微粒分别是氟离子、氖原子、钠离子、氩原子。Ne、A

32、r是原子,不带电荷,A错误;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它们的质子数不同,表示四种元素,B错误;氩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而其他微粒有两个电子层,C错误;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D正确。6.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答案答案BA项,分子、原子均不显电性,A错误;B项,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B正确;C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错;D项,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错误。7.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答案D铜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C

33、u表示的意义有:表示铜这种物质;表示一个铜原子;表示铜元素。8.(2015江苏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答案答案D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D。9.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是()答案答案B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转变成的带正电的离子,1个原子失去1个电子就带一个单位正电荷。B项,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故B项表示的是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A项,质子数=电子数,表示的是原子。C项,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表示带2个

34、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D项,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10.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3-4-1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4-1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50C.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答案答案BA项,锡是金属元素,故A项错;B项,锡的原子序数是50,故B项正确;C项,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C项错;D项,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0,故D项错。11.(2015福建福州中考)根据图3-4-2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图3-4-2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

35、失去电子形成Al3+答案答案C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铝原子核电荷数为13,B正确;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C错误;铝原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符号为Al3+,D正确。12.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B.C.D.答案答案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13.如图3-4-3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

36、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A.体积小、质量小B.在不断运动C.相互之间有间隔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图3-4-3答案答案D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故D正确。14.(2016安徽中考改编)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3-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图3-4-4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答案答案C氢、氧两种元素可组成水(H2

37、O),也可组成过氧化氢(H2O2),故A错误;一切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团簇中的水分子也在运动,故B错误;水蒸气冷凝成水,气态变液态,分子间隔减小,故C正确;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同种物质,故D错误。15.(2015山东威海中考)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答案答案C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错误;原子得失电子后,质子数没有改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38、,故B错误;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知C正确;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故D错误。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每空2分分,共共40分分)16.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氩元素:;氯原子:;2N:;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S答案ArCl2个氮原子2个硫离子ON解析熟记常见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便不难作答。17.(2016河南中考)图3-4-5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图3-4-5答案答案20.18最右边解析解析元素周期

39、表的单元格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氖是10号元素,其质子数为10,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N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零族元素,故位于第二周期的最右边。18.(2016广东中考)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3-4-6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3-4-6(1)钒原子的质子数为,x=。(2)钒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答案答案(1)232(2)金属50.94解析解析(1)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则x=2。(2)钒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19.根据结构示意图(如图3-4-7所示

40、)回答:(1)如果图3-4-7表示的是原子,则x的值为。(2)如果图3-4-7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x的值为。(3)如果图3-4-7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x的值为。图3-4-7答案答案(1)10(2)12(3)8解析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此时x=2+8=10;(2)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即失去了两个电子,此时x=2+8+2=12;(3)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即得到了两个电子,此时x=2+8-2=8。20.图3-4-8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3-4-8(1)以上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代号)。(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

41、得到电子的是(填字母代号)。(3)D元素的名称是;D中x=。答案(1)AB(2)AC(3)氩8解析解析(1)A、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2)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A、C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3)由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8,该元素名称是氩;D表示原子,在原子中,由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8。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每空2分分,共共10分分)21.图3-4-9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

42、图3-4-10所示。图3-4-9图3-4-10【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3-4-10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答案答案(1)进行对比(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3)分子是客观存在的,并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4)能尽

43、量防止氨气逸出;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解析解析(1)通过E试管中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溶液变红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2)B试管与C试管内的酚酞溶液都变红,但C试管内变红较快;(3)B、C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运动;C中酚酞溶液变红较快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快;(4)改进后,氨分子在密闭容器中运动,减少污染;在试管中进行实验,节约药品等。22.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四、计算题四、计算题(共共

44、5分分)答案答案(1)56(2)26解析解析(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的比值,因此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56。(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其中子数为x+4,故有x+x+4=56,解得x=26,又因为原子不显电性,电子数=质子数,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为26。11226269.296 1011.993 1012kgkg 初中化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自然界的水1.(2017四川成都四十四中上学期期中)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B.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

45、物C.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45分分)答案答案C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A项正确;自然界的水含有许多可溶物与不溶物,所以都是混合物,B项正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不能除去可溶物,C项错误;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肥皂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泡沫多的为软水,D项正确。故选C。2.(2015江苏苏州中考)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B.+3C.+4D.+6答案答案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计算。高铁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46、-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x=+6,故选D。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中可能有单质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可能有化合物C.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答案答案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可能有单质,也可能有化合物。4.(2014福建福州中考)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元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答案答案D设SnO2中Sn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得x+(-2)2=0,解得x=+4,故D正确。5.(2016湖南益阳中考)

4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不是纯水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此我们不必节约用水D.实验室用到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制取答案答案C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A正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正确;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对较少,C错误;D正确。6.(2015安徽中考)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

48、、H、O的原子个数比为2 5 1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及简单计算。A项,K2Cr2O7中K为+1价,O为-2价,设Cr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1)2+2x+(-2)7=0,x=+6,则Cr为+6价,故A错误;B项,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K2Cr2O7中除了O元素外,还有K和Cr两种元素,因此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项,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C正确;D项,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 6 1,故D错误。7.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增强导电性,常在水中加

49、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答案答案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水时需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故选项D错误。8.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表示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答案答案A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A是单质,B是混合物,C是化合物,D是化合物。9.(2016河南中考)下列有

50、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答案答案C水和冰均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者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A错误;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C正确;水沸腾时将壶盖冲起,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本身不会变大,故D错误。10.(2016福建泉州中考)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ClO2B.HClOC.NaClD.Cl2答案答案AA项,氧元素显-2价,设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化学 > 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共7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汇总(含所有章节测试题)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