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第一章】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究概论【第二章】国内外安全管理的文献【第三章】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四章】大唐集团黑龙江某厂安全管理问题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第三章 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在二十世纪中叶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关法规。该劳动保护管理体系可视为我国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雏形。直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我国的安全管理体系仍然更加强调事故管理系统。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了适合我国生产特点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我国
2、管理模式是一个将政府、行业、单位、组织、个人等安全相关者均涵括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该管理体制是建立国家层面上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整体把控安全管理形式、避免安全管理中出现的片面化、短视等行为。安全管理体制的演变史也是反应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社会环境。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匹配当时时代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我国电力安全管理体制也在随着国家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在电力行业安全管理方面仍然面临了众多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为:安全管理制度流于纸面,没有落实到实处;企业侧重经济效益、对安全管理兴趣不足;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专职安全
3、人员匮乏,安全工作中存在不作为现象。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现状,也反应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仍需要加强。电力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个方面。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设备安全是指发电公司发电设备及有关其他设备、建筑的安全。而电力安全管理,则包括了电力安全的两个方面,同时还有对电力安全的监管的安全管理。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3.1 电力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电力设备是保障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它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由于电力设施存在危险点多、施工面广、作业线长这些特
4、点,电力设施不仅安全状况不理想,且对其的保护环境也日益严峻,同时还遭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打击时的抗灾能力也不足。3.1.1 设备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发电集团的电力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事故隐患,难于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具体如下:电力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成为制约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设备是改革开发前后投入使用的,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规划、设计时便难于达到本质安全化的要求,并且因接近甚至超过使用年限而疲劳老化严重,出现频繁故障。虽然国家出台了上大压小等政策,但仍然有大量机组尤其是自备电厂的小火电机组出现。二是前些年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防
5、治污染的电力辅助设备没有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另外,部分电力企业管理能力欠缺、资金到位率低也给电力设备也留下不少先天性隐患。国家近年来 1980 年以前,我国火电厂配备电除尘器的机组只有 11305MW,约占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改革开放后,电除尘器几乎成为唯一选择,共装备了 2 亿千瓦左右的机组,烟尘危害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遗留下数十亿元的改造任务.2014 年,我国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出台,被誉为最严格排放标准出台,新建燃煤机组排放标准要与国际一致,烟气的排放标准定为 50mg/Nm。对 PM2.5 的治理要求使燃煤发电机组必须按照新的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更新设备。3.
6、1.2 电力设备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在我国,人们对电力安全的重视不够,以及电力行业本身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因此,我国电力设备遭受破坏的情况很严重,电力设备保护工作的形势很严峻。目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供电设备和输配电线路设施被盗、被抢频繁发生,针对电力设备的侵害案件具有团伙作案、专业作案、内外勾结等特点。运行中的带电设施、高压设施均无法逃脱罪犯的魔爪。某河北电厂在建设阶段时,犯罪分子内外串通,竟然动用自走吊车等大型机械进行盗窃。犯罪分子操作吊车吊装被盗设备,跨越围墙直接装卸在的团伙的接应卡车上。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2014 年 10 月 8 日至 27 日,在河北上
7、安发电厂,连续三次发生盗窃安检,被盗物品多为检修中更换下来的生产设备,有浆液循环泵 8 台,氧化风机 6 台,吸收塔搅拌器、石膏排出泵等物资重约几十吨。案件的发生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被盗物品经物价部门评估价值 12 万余元。涉案人员 10 余名。截至 2014 年年底,海南全省共立盗窃破坏“三电”设施刑事案件 108 起,破获55 起,盗窃破坏“三电”设施典型案件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破坏工农业生的产和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用电。与此同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有效面积越来越大,原本选址远离居民区的发电企业被新规划的民用或公
8、用用地居民住宅用地包围,部分私有建筑物内违章扩建造成建筑物与电力设施之间的距离过近。也危害线路安全运行区域内居民人身安全,破坏居民的生活环境。部分建筑物甚至建在电力高压输电线路通道下方。这些建筑物未能遵守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电力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明确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障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用电的保护区。电力保护条例规定 1 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是 1.0 米,1 到 10 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是 1.5 米。35 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是 3.0 米,66-10 千伏的架空线路安全距离是 4.0 米,154-220 千伏以下的架空线
9、路安全距离是 5.0 米,330 千伏的安全距离是 6.0 米,500 千伏的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是 8.5 米。在实际实行过程中,部分安全意识淡漠的单位机构会不严格遵守规定,造成安全隐患。建筑物是固定不动的,但是树木会随风摇动,以 1 到 10 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为例,1.5 米完全可能是不够的,加上树木是会生长的,所以这个距离要达到 5 米以上才安全。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才能规避安全风险。3.1.3 自然灾害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电力设备首当其冲。电网故障事故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表明,电网故障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有 10 余起。而前三年因自然灾害导
10、致的事故数量分别为 6 起、4 起和 9 起。可以得出,电力设备因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故障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破坏电力设备的自然灾害中,风灾和冰灾最为严重。2005 年夏天,国家“三横五纵”的输电线路重要线路段江苏泗阳发生了电力杆塔倾倒事故,强风一次性刮倒 10 基输电塔,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对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业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损害。2008 年年初,冰灾对郴州电网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部分电力塔和导线直接被附着其上的重冰压垮或者压断;而在一座电力塔被毁坏后,与其相邻的电力塔受力失去平衡导致铁塔被拉倒或扭转。许多线路覆盖冰层厚度严重超过郴州电网当初的设计标准。单纯因为电
11、网被毁而给郴州造成的损失保守估计有七八十亿。地震的发生,也会对电力设备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 1996 年内蒙占包头地震,张家营变电站停止供电达 11 小时,虽然地震没有造成人员的重伤和死亡,但造成损失电量 304 万 kW 时,变电站、输电电路等电力设施破坏严重,线路损毁殆尽。经济损失巨大,电力部门直接经济超过了 1.3 亿元人民币。而强风、冰灾、地震、雪灾、沙尘暴这些自然灾害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3.1.4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电力企业的作业范围大,种类较多,涉及到的安全工器具种类繁多。尤其是发电企业检修工作涉及到的焊机等工作设备以及供电所用登高作业器械等小型线路维护设备
12、。因单价小、替代性强。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存在质量合格率不高的情况发生。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还存在流于形式,报废管理的观念淡漠。不尊重器具使用的客观规律的情况发生,许多有破损、老化、试验过期等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进入生产作业场所,成为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得不到可靠保障。3.1.5 电力设备安全问题的对策针对老旧机组经济效益差、污染严重、安全性低的情况,国家已经鼓励电力企业进行“上大压小”的电力改造,建设高科技附加值、高运行管理水平、高安全管理能力的发电机组,同时关停相同容量的老旧发电机组。电力企业相应国家号召。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日常工作中,加强电力设备的维
13、护工作,除了对主体设备做好安全管理,更要做好对电力企业辅机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严格牢记安全无小事,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构建良好的电力设备保护环境构建良好的电力设备保护环境,是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让群众对电力法规的相关法律有直观的感受,让群众知法守法,进而营造出良好的行政执法的环境。电力企业自身积极创造条件提高职工的责任心着手。并且在电力设施应用高科技的防盗技术。电力企业应积极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要主动与政府机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对发电厂和变电所周围、输电线路沿线的赃物倾销部门进行查处,切断销账的途径,避免电力设施案件的发生。电力设备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严峻的现实情况,要求电力企业应尽快建立
14、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现有的防自然灾害措施进行更新,并严格长期的应用执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体制的电力设备灾难防御措施。保证工作人员有安全合格的装备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做起,让装备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律可依。制定装备设备的设备入库管理制度、日常使用流程制度、设备领用制度、设备报废制度、工具安全检修等管理标准化文件。3.2 员工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电力安全以人为本,员工的安全问题我国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3.2.1 员工思想素质方面的欠缺部分员工受到物质状态以及自身素质的影响较大,主观认识和心理反应不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导致悲剧的酿成。主要体现在知识水平和
15、态度观念等方面有关。例如:部分员工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认识能力,安全生产的知识和经验欠缺,安全生产的技能水平堪忧。另外在态度观念方面对安全事故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工作没有主观积极性。体现在企业相关安全规定学习不认真,执行不踏实。甚至为了作业方便,违反安全规定的要求执行。有的职工工作中有经验主义的问题,忽视安全管理的规定,安全态度不端正,随意开展工作。相关安全责任部门沟通效率低下、推诿安全责任。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人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将问题隐患投射到物上面,进而触发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2009 年,某电厂检修班职工进行检修工作前,安全意识不强,未事前分
16、析作业中的安全风险,违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拆除电焊机一次线时没有按照安全管理规定检查电源是否接通,在无防护器具保护的情况下仓促开工,意外触电,当场死亡。该名员工参加工作逾 10 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员工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在态度观念上出了问题。3.2.2 员工培训和再教育的缺失在部分电力企业中,安全培训工作开展不甚理想,安全长期处于不会管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安全管理人员教育不够,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强,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等。他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从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素质低下,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7、有些电力企业虽然开展了安全培训,但是在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工作低效的问题值得关注。部分企业的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化严重,培训缺乏针对性,很多培训不分层次,不问对象,培训内容得过且过。部分企业的安全培训方式不恰当,在长期教育培训过程中遵循一个模板,教学方法死板,忽视教育的多样性;部分企业缺乏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关注培训人数无视培训结果,或者效果评估方式单一,仅通过考试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评估。各地因为经济发展等客观条件的区别,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也制约了安全教育培训的发展。一是“政企”不分。部分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同安检部门合作。容易使安监部门在群众落下不正当手段牟
18、利的印象。也很容易影响培训的效果。二是整体资质不强,有些县市区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大多都是以民营、半民营性质进行运作,缺乏市场化运作。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陈旧,跟不上安全管理的新发展,违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初衷。企业比较重视安监部门要检查的持证上岗情况,但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却缺乏热情。在安监部门监管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安全教育的开展程度及员工的接受程度考察,也缺乏有效手段。比如,在检查企业的实际过程中,安监部门接触到的往往只能是企业的制度以及员工的安全教育记录,但是这并不能反映企业全员的安全教育接受程度。3.2.3 员工方面安全问题的对策1.要提高认识,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力度,全力转
19、变电厂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被动培训向主动学习转变,明确一个安全投资又是回报的观念从而树立起企业安全培训投资收益观念。形成长效教育培训机制。帮助员工转变思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真正的重视安全价值观,用以辅助自己的行动,规避安全风险。2.要讲究实效,提高企业内部教育培训质量,应充分认识安全教育培训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一要抓好管理层的安全教育培训,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各部门的安全员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相关的资格证,才能上岗。其次重视基层员工及特别是二级施工承包队伍的日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内部
20、组织培训学习和团队外出学习培训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特别是生产技术骨干的安全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和承包商之间衔接好教育培训任务。对特殊工艺、特殊技术、特殊材料的应用举办针对性的技术讲座,使职工面对新工况、新形势、新局面具备匹配的安全防护能力。三是丰富全员的教育培训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授课内容要体现各级的侧重面和相互之间的衔接。3.要转变方式,提高安全培训机构运作水平。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承担着各个地区的安全资格证书培训任务,切实有效地提高其教育培训水平,将教育培训引入市场,培训机构不能继续考培不分,导致培训失去原本的意义。在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能鉴定时,安全技能考核鉴
21、定与安全技能培训活动要实行分离。针对当前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不足的弱点,可以通过吸收其他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先进人员等方式,联合教授安全教育培训知识。3.3 监管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对设备及员工的监管出现问题容易导致电力安全管理方面的失控,增加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3.1 电力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电力施工工程和其他的工程项目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工程作业参与方较多,各方的安全管理职责交叉;非标准化作业较多;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忽视这些特点就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如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对安全检查敷衍了事;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现场围护设施、防护标示不齐全不
22、可靠;没有指定安全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落实,各方职责不明确;监管力量和监管任务不足;监管人员不熟悉情况;监管人员缺乏经验,水平低;监管人员不能及时完成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来自各个方面,监督工作不到位会给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3.3.2 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目前,各电力行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忽视日常管理,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重通
23、过规章制度管理和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未造成严重后果事故,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正确心态。对事故的责任人处罚不到位,不深究最近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也有一些单位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上级的事故通报,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对于多小组、多地点的作业,监护人员过少,不能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监护,导致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失去监护。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
24、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3.3.3 电力行业重经济轻安全众所周知,我国电力企业在 2000 年以前大部分都属于国家电力公司,知道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电力公司拆分,成立了五大发电集团以及两大电网公司。电力企业运营模式改变,竞价上网,增加利润成了很多企业的首要目的,电力改革利国利民直接起到了降低发电企业发电煤耗和增加电力企业发电效率的效果,但是部分企业为了利润考核,拆分安全机构,缩减安全人员数量。是安全机构失去了监督的独立性。在这种形势下,安全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能承担起应该有的责任。另外,部分企业把安全部门当成企业内部的养老院,导致安全人员选拔手
25、段失效,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影响安全管理效果工作。以上问题都是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的表现,殊不知,安全管理和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应该协调配合发展,安全管理投入支出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导致的损失。不转变这种思想,安全管理活动将浮于表面、失去效果。3.3.4 监管安全问题的对策加强安全监管是完善电力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安全管理的相关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善相应的制度符合本身情况,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规章制度,尤其班组级别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脱离实际,要结合循环管理的制度偏重于实操性,避免流于形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做到可以长期高效执行,避免突击执行等情况发生。对安全管理的成果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加强安全监
26、管工作。表扬安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批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安全管理监督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不留监督死角。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监察体系,赋予企业安全监察人员应该安全监察权力,充实和加强安全监察力量,配合当地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切实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在对企业日常安全检查中,对查处的问题不避讳不隐瞒,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落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对事故进行全流程管控。生产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应急救援机构接手事故处理工作,按照事故处理程序,向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在规定时间向政府安监部门报告。救治伤亡人员并且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完成事故处置后,进行对事故相关工况的恢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其他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使我们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真正从被动转为主动。目的是全程准确即时的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减少事故损失。返回本篇论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