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1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该转化系统中水可以循环使用C光电转换器中电能转化为光能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吸热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利用水的分解反应和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来分析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详解】A、该反应中存在水的电解以及氢气的燃烧,所以在循环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光电转换器中是将光
2、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反应生成水是放热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利用信息来考查化学与能源问题,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利用所学课本知识并学以致用的特点。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B、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
3、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的物质,正确;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正确;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的量不大,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又不稳定,收集较多的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故选D。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C夏天鱼池里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可开始收集【答案】C【解析】A、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1%,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4、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正确;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开始收集会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错误。故选C。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C冬天取暖时,煤炉上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答案】D【解析】【详解】A、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软水,可以用肥皂水进行鉴别,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错误;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
5、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8,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错误;D、 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用作保护气,正确。故选D。5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答案】D【解析】A. 加热装置I,由于气体体积膨胀,装置II中会有出现气泡,不能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6、,错误;B. 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错误;C. 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可能是碳有剩余也可能是氧化铜有剩余,因为碳与氧化铜都是黑色,错误;D. 反应前,试管内的气体为空气,反应后试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质量大,故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正确。故选D。6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所示)。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正确的()A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B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C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7、【答案】D【解析】A、“T-碳”与金刚石不是同一种物质,错误;B、“T-碳”中的碳原子是不断运动的,错误;C、“T-碳”是一种碳的单质,错误;D、“T-碳”是一种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正确。故选D。7将CO2、CO、H2和N2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AN2BCO2和N2CCO和CO2DN2和H2【答案】B【解析】【详解】将CO2、CO、H2和N2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氢气均具有还原性,均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铜和二
8、氧化碳、铜和水蒸气,一氧化碳和氢气被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故选B。8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C2O3是氧化物C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D【解析】【详解】A、1个C2O3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故选项A正确。B、C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
9、项B正确。C、由于CO具有可燃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故选项C正确。D、由于CO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选项D选项错误。故选:D。9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B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取出,再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C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光滑面盖上, 取出D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答案】D【解析】A. 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10、开始收集气体,错误;B. 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集气瓶,然后将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取出,错误;C. 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取出,错误;D. 由于该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则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其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正确。故选D。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ABC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AABBCCDD【答案】B【解析】A、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则为氧气
11、的体积,正确;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以上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故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将水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正确;D、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正确。故选B。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答案】C【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A说法正确;B、CO具有还
12、原性,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故C说法错误;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说法正确。故选C。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答案】A【解析】【详解】A、CO和CO2的组
13、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用于人工降雨、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D、 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正确;故选:A。1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14、,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说法正确,故A正确; 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说法正确,故B正确; C、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说法错误,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故C错误; 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故D正确故选C考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4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B60gC30gD50g【答案】C【解析】【详解】
15、解:10.0g该气体混合物中碳的质量=10.0g36%=3.6g;所以 CaCO3中碳的质量为3.6g,又因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2%,所以白色沉淀碳酸钙的质量= =30g。故选C。【点睛】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出碳元素和碳酸钙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15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A加热B用砂子擦洗C加稀盐酸浸洗D加碳酸浸洗【答案】C【解析】A、采用加热的方法容易损坏热水瓶胆,错误;B、用砂子擦洗,不易操作,会损坏热水瓶胆,错误;C、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能
16、除去水垢,正确;D、碳酸钙不溶于碳酸(酸性较弱),错误。故选C。16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收集并检验CO2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C丙图装置可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D丁图中为了检验CO2,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答案】A【解析】【详解】A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选项A错误;B据实验注意事项,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选项B正确;C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二氧化碳能
17、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植物油就起到避免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的作用,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或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气体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选项D正确。故选A。17欲鉴别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B分别观察它们的颜色C分别闻它们的气味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B、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均没有颜色,用观察它们的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18、三瓶气体均没有气味,用闻它们的气味的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1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C、根据木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
19、析判断;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A错;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而都具有吸附性,B正确;C、木炭、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将氧化铜还原为铜,C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其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选A。19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11B12C38D3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根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
20、量,写出它们之间的比即可正确解答。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 O2CO212 44故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44=3:11,故选D20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 项归 类物质或现象A 氧化物水、双氧水、碳酸钙B可燃气体氢气、氧气、天然气C还原性的物质焦炭、氢气、一氧化碳D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电子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氧化物:物质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水、双氧水属于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故不正确;B、氢气、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氧气具有助燃性,本身不燃烧,故不正确;C、焦炭、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故正确;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不正确。【点睛】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