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134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5课文小结26布置作业研读课文1.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的魏属安陵小国,其用意是什么?秦王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并吞安陵国。2.秦王想要并吞安陵国,采用了哪些手段?最后得到什么结果?秦王先是采用“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被安陵君拒绝后,责备安陵君,并露威胁之意。唐雎则从容镇定,据理答辩。秦王大怒,用武力恐吓相威胁,但唐雎抗辩,步步紧逼,直至挺剑而起。秦王终于色挠,长跪而谢。唐雎不辱使命,捍卫了安陵国和自己的尊严。秦王安陵君以五百里易安陵 愿终守之弗敢易(利诱之)(明辨之)秦王唐雎逆寡人 轻寡人 虽千里不易 岂五百
2、里(盛气凌人)(从容答辩)(武力恐吓)布衣之怒(针锋相对)长跪而谢(折服)(不辱使命)天子之怒3.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秦王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并且善于斗争。秦王是一个骄横奸诈、色厉内荏的人。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互为衬托,它们共同构成了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秦王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骄横狡诈秦王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3、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色厉内荏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爱国忠君唐雎唐雎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机智勇敢4.我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的“士”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三个例子?蔺相如 荆柯 燕太子丹5.历史上不辱使命的故事晏子使楚(晏婴)、完璧归赵(蔺相如)、舌战群儒(诸葛亮)重难点解析1.文中对话描写的作用?(1)渲染人物活动的环境。(2)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3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何启示?唐雎的说话技巧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道义威力启示一: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影响说话内容和语气、语调的因素有:人物身份、人物地位、说话场合、说话对象3.为什么说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已经婉言拒绝了秦王提出的欺诈性要求,派唐雎出使秦国,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来缓和并解决矛盾。面对秦王咄咄逼人的威势,唐雎从容镇定,答话不卑不亢,既重申了安陵君的意思,又更进一步断绝了秦王的念头;当秦王恼羞成怒,用所谓的“天子之怒”相要挟时,唐雎以死相拼,最终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败下阵来,认识到安陵小国不可欺。所以说唐雎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务。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二、三题。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