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梳理17屈原(节选)一、助学资料屈原剧本描写了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楚怀王、南后等人的卖国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作者通过描写屈原对楚怀王绝齐亲秦、甘心投降的谴责,以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揭露和控诉了民国政府顽固派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积极反共,迫害抗日志士的政治阴谋和卖国行径,以历史事实反映现实斗争。剧本感情奔放,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鲜明地塑造了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剧作家善于在极其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通过楚国外交上两条不同的政治路线的斗争,表现屈原的思想和性格。剧中屈原这个光辉形象,是正义的化身,也是皖南事变中为人
2、民与祖国利益而献身的革命志士的化身。屈原的悲愤呼号也是这些革命志士的呼号。在著名的雷电颂中,这种呼号与风雷的咆哮合而为一,他呼喊着说:“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课文节选的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作者说,在剧本的第二、三、四幕中描写了屈原无辜受陷害遭侮辱的经过,从构思上说,“都为的是结穴成这一景”。“雷电独白”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
3、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凸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典型。二、字词通关驰骋(ch chng):形容奔腾活跃。睥睨(p n):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污秽(hu):不干净。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播弄:摆布。虐(n)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雷霆:雷暴;霹雳。鞭挞:鞭打。比喻抨击。祈祷: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忏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拖泥带水: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
4、不干脆。三、重难点透视屈原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将“时代的愤怒”灌注在历史故事之中,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屈原一剧的主人公屈原是我国两千年前的一位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有深刻思想和正义感的政治家。他尊重人民,同情奴隶。由于内外反动势力围攻,他在政治上失败了,过了半生流亡生活,最后目睹国破家亡,悲愤投江自杀。他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作者写此剧有纪念屈原的目的,但更主要的是要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作者这时所处的时代,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爱憎和愿望,成为时代的心声。2抒情性与戏剧性结合,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屈原不仅有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而且作者善于在戏剧冲突中突出抒情因素。在塑造屈原形象
5、时,作者先用优美的橘颂显示屈原那坚贞高洁的性格,然后又运用独白形式抒发人物极度悲愤的心情。雷电颂之所以是一首戏剧诗,不仅因为它是“强烈的情感之录音”,而且是因为这种录音是同戏剧冲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五幕,屈原遭陷害,人格又备受侮辱,被囚于东皇太一庙。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披发散肩,独自徘徊。在狂风咆哮、电闪雷鸣的规定情境中,眼看世界如此黑暗、祖国行将沦亡,屈原郁积胸中的一腔悲愤,必然会像火似的爆发出来。在这里,戏剧性与抒情性完全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使屈原一剧具有雄伟的气势、浓郁的诗意和巨大的鼓动力量。3大胆虚构次要人物,通过人物关系的变化,突出历史人物的灵魂,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有关
6、屈原的史料,尤其是关于他生活状况的材料是很少的。作者在创作时尽量利用了这些零碎的资料,加上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把屈原的生活组织起来。在构思过程中,作者大胆地运用了想象和虚构,尤其是通过次要人物以及次要人物与主角关系的虚构来衬托、丰富主角。如剧中最忠于屈原而且很尊敬他的女弟子婵娟,最后救屈原出来并自愿做他的仆夫的卫士,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作者将他们作为两种诗的感情或两种诗人性格的象征,婵娟象征怀旧感情,卫士象征激越奋斗的感情,通过婵娟哀婉地死突出屈原流亡后激越奋发的感情发展,为屈原性格的发展作了有力的烘托。4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反映历史生活,增强话剧艺术的表现能力。话剧是通过对话和动作表现生活的,语言
7、是它的两个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但是,作者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认识到,话剧艺术不应该受此束缚,应该在发挥话剧艺术之长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其他一些艺术手段,使剧本更好地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5情节集中紧凑、一气呵成,具有高度的艺术完整性。屈原是传记体的历史剧。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他的悲剧身世很长,在楚怀王时代做左徒时未满30岁,到楚襄王二十一年郢都陷落屈原殉国时已63岁。三十多年的悲剧历史如何搬上舞台?如何结构情节?这个问题作者考虑了相当长的时间。虽然全剧执笔时间不到十天,这个如何结构的问题,却因不易解决使他“不能执笔有三个星期之久”。可见作者在结构问题上是颇费斟酌的。起初,作者想写成上下两部,每部写五
8、六幕,而侧重在下部的结束。构思结束,作者连下部分幕、人物表都写了出来,然而,这最初的结构提纲在下笔时全部打破了。本来打算写屈原一生的,结果只写了屈原一天,但这一天却已将屈原的一生概括了。全剧情节一气呵成,十分集中,有着高度的艺术完整性,是话剧剧本结构严谨的又一典范。18天下第一楼(节选)一、助学资料天下第一楼描写了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华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歌颂了卢孟实、玉雏儿、罗大头、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事业心与实干精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二、字词通关幌(hung)子:为了欺骗
9、而采取的伪装或权宜之计。侦缉(zhn j):侦查缉捕。怯懦(qi nu):胆小懦弱。忌讳(j hu):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拾掇(sh duo):指整理、收拾一下。捣蛋:借端生事,制造麻烦,无理取闹。凄惨:凄凉悲惨。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咬牙跺脚:指十分悲伤或痛愤。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骂骂咧咧: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三、主要人物形象卢孟实: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对其进行了简略介绍,“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徒打交道,且将事物安排得
10、妥帖,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他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他与罗大头的对话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总的来说,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懂得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罗大头: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
11、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懂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人;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要撩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暴。不过,他的火暴脾气与他的性格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总的来说,罗大头是一个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暴,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19枣儿一、助学资料枣儿是一篇呼唤亲情、渴望温馨的作品,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通过老人盼儿子归来,孩子盼父亲归来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作为剧本,本文的矛盾
12、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渴望与现实的矛盾,虽然不激烈,但也可凸现剧本的社会意义与主旨。人物对话平实、简洁,而且极富表现力,将老人饱经沧桑的孤独与孩子天真无邪而又无可奈何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字词通关垂头丧气: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企盼:盼望。企,本义是抬起脚后跟站着,现多用为盼望的意思。苦涩(s):又苦又涩,常用于形容内心痛苦。童谣: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蓦(m)然:突然,出乎意料地。囫囵(hln):完整,整个儿的。踌躇(chu ch):犹豫不决。翘(qio)首:抬起头来。翘,抬起(头)。三、重难点透视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
13、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一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的塑造,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缺一不可。其特点是利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与舞台相适应。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四、名家点评那是一个奇特的生命,世代繁衍,
14、生生不息,自在长青,永无衰竭。它涌动着温暖的亲情,张扬着至纯的人性,只奉献不图回报,守诚信不扭曲,不为无望而绝望,纵有无奈却无悔。那呼喊发自内心,是根在呼吸,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那是一片多彩的世界。爹娘的呼喊没有回应,却引导我们去追寻儿孙的脚步。那枣儿不仅给人以活力,更使人思考。它像被插上翅膀可以到处飞舞,便带着一丝惶惑、几分躁动飞出田野,飞出村庄,飞出生它养它的地方。终于,它发现了一片以前不曾相识的新天地,渐渐地又发现了一个以前不曾相识的新自我。人挪活,树挪也活,枣儿何处不养人?他们何曾没有听到爹娘的呼喊,正是这呼喊健
15、全着他们的神经,丰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直到世界在他们眼里也变成一个村庄;正是这呼喊化作阵阵长风,催发着美丽的枣儿花开遍全球。那是一座亟待修葺的家园。请不要因儿孙没有回应而伤心,可知儿孙曾一千次一万次梦里作答,一千次一万次梦回千里。他们焦虑而内疚的呼喊,爹娘又何曾听见?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人们从这里走出,最终还要回到这里。不,他们在精神上从来没离开过这里。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归依。愈是现代化,愈能激起人们对古老情怀的追忆和对文学古典主义的眷顾。然而,枣儿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枣园不是樱桃园。爹娘岂能被时代遗忘?让爹娘也见识一下未曾见过的新天地,认识一下不曾相识的新儿孙,尝一口移栽他乡的新枣儿,享受一下让他们再无牵挂的新家园,爹娘的呼喊就会变得从容、自信和年轻。为了让古老的家园也变得五彩缤纷,让家乡的枣树结出更加奇异的甜果,爹娘尽可放心地让儿孙走出家园吧。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捧给爹娘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惊奇,爹娘在享用那奇异的甜果果时,竟品出依然浸润在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我更欣慰,当匍匐在爹娘脚下吃着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儿孙仍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