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第1课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01知识梳理知识梳理02图述历史图述历史03课堂精练课堂精练04课堂探究课堂探究05达标训练达标训练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2.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杨坚杨坚隋隋长安长安隋文帝隋文帝589长期分裂长期分裂南北南北全国全国洛阳洛阳 涿郡涿郡 余杭余杭黄河黄河经济经济门第门第考试考试人才人才进士科进士科选官选官 教育教育科举制科举制隋炀帝隋炀帝大运河大运河农民起义农民起义6181.隋统一的意义隋统一的意义:(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朝建立于581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
2、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统一。(2)隋的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科举制科举制:(1)简述简述: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2)影响影响: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它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终结于明清时期。图述历史图述历史1.图1是_像。隋文帝杨坚,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
3、绩卓著。2.图2是隋朝_示意图。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2 700多千米。隋文帝隋文帝大运河大运河3.图3是隋朝_。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逐渐进入中原,经过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混战,到了隋唐时期,骑兵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士兵俑士兵俑课堂精练课堂精练()1.(2021福建)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C()2.如图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
4、隋的统一是在。A.公元5世纪初B.公元5世纪末C.公元6世纪初D.公元6世纪末D()3.(2021长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等几个部分。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A.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B.天府之国都江堰文化展C.千秋功业明长城文化展D.交通大国宋航海文化展A()4.(2021益阳)秦、隋两代均“二世而亡”,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却都进行了重大的制度创新。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科举制B.郡县制、行省制C.独尊儒术、科举制D.都江堰、大运河A()5.(2021扬州)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
5、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A.血缘B.品德C.门第D.才学D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材料:材料: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
6、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据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等整理讨论:讨论:根据材料归纳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标志的原因。小组讨论,初步答案:小组讨论,初步答案:_老师点拨,最终答案:老师点拨,最终答案:_演变过程:世官制演变过程:世官制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原因: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官吏,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原因: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官吏,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化素
7、质等。【示例示例】人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出现如下表所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国家统一的实现D.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被确立正统思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被确立正统思想想,A项表述错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造成寒门子弟入仕较少局项表述错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造成寒门子弟入仕较少局面面;隋创立科举制隋创立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不分门第高低不分门第高低,强调才强调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并在唐、北宋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并在唐、北宋不断得到
8、发展和完善。因此,自隋开自隋开始始,到唐、北宋到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果,B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不能通过表格看出。故选两项不能通过表格看出。故选B。达标训练达标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实现国家统一B.建立隋朝C.开创三省六部制D.开创分科考试新局面A()2.它是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极大
9、地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它是C()3.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游兴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一句话的“新形势”主要是指A.发展与巩固统治的需要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下层农民起义不断发生D.北方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A()4.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材料说明了A.隋朝大运河造福后世B.修建运河工程浩大C.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A()5.
10、(2021常德)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C()6.(2021营口)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下表空白处应正确填写的内容是A.汉武帝B.唐玄宗C.隋炀帝D.明太祖C()7.阅读中国古代职官表(部分),这说明科举制A.完全成为平民选官制度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C.削弱了皇帝用人的权力D.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安定B()8.有学者评价科举制时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
11、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该学者强调科举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体现了公平竞争C.缓和了社会矛盾D.扩大了选才范围B()9.(2021江西)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如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A.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B.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C.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D.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D()10.在旧唐书中,曾评论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该成语意在强调统治者A.统治残暴B.发展教育C.对外开放D.重视交通A
12、()11.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1 6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涿郡到洛阳之间的一段运河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A()12.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C.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D.大运河促使经济重心南移B()13.长城和大运河是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人”字。以下两首评价长城和大运河的诗句,涉及的观点较为合理的是A.辩证的
13、观点B.积极的观点C.消极的观点D.片面的观点A()14.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C()15.如下中国古代历史年表图(部分)中,关于所代表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结束了自西汉以来政权分立局面B.隋文帝时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C.隋炀帝下令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D.为唐朝的繁荣盛世局面奠定基础D二、二、综合题综合题16.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
14、了全国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从政治上看,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从经济上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从军事上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物资,利用运河转运比较便捷。当然,开运河与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关系。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材料二:这条运河开凿过程中无论通济渠、永济渠,都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夫。通济渠在大业(隋炀帝年号)四年正月
15、开凿,不到几个月就通航了。这巨大的工程,是在官吏督役严急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不可避免地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痛苦。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的人数在半数以上。王仲学隋唐五代史上册材料三材料三:由世族政治垄断地位而产生的寄生性、腐朽性,驱使着世族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走向衰亡。同时,丧失人才选拔意义的九品官人法也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在九品官人法失去人才选拔的功能与意义,在社会呼吁废除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同时,新的制度已经在旧制度的母体内萌芽。陈长琦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四材料四: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
16、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机器的运转。史皮尔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巩固隋朝封建政权;转运南方的物资到北方;运输大量军队和巩固隋朝封建政权;转运南方的物资到北方;运输大量军队和物资;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物资;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任答一点即可任答一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炀帝开运河的历史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给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
17、速了隋朝的灭亡。(正反两方面正反两方面)(3)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科举制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结合材料三、四,分别简单论述科举制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必然性: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官吏的选拔权由必然性: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皇帝无法真正掌握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皇帝无法真正掌握选拔人才的权力,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具有局限性。选拔人才的权力,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具有局限性。合理性: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合理性: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不分门第,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拔的范围;不分门第,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选拔人才公开、层的流动;选拔人才公开、公平、公平、公正;推动了社会读书风气的公正;推动了社会读书风气的兴盛。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