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7-9年级问答知识清单(实用!).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611617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7-9年级问答知识清单(实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7-9年级问答知识清单(实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7-9年级问答知识清单(实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7-9年级问答知识清单一二单元:史前夏商周时期1. 北京人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对火的使用情况。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学会用火,能保存火种。2. 河姆渡、半坡居民距今的时间、房屋样式、生产工具、种植作物、代表陶器。(1)距今约7000年;干栏式建筑;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水稻;饲养狗、猪和水牛。(2)距今约6000年;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粟;人面鱼纹彩陶盆。3. 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4. 西周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1)目的:稳定周初的统治形势,巩固疆土。(2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依据),将宗亲和功臣(对象)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5. 青铜器的代表器物及地位。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6. 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春秋霸主、战国七雄。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楚、秦、燕、赵、魏、韩(位置)。7. 商鞅变法的背景(政治、经济)、内容、影响。(1)背景: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经

3、济上: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根本原因)。(2)内容:政治方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8. 春秋晚期老子的思想、政治主张,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老子:(1)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4、,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孔子:(1)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2)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9.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思想家地位思想主张墨子墨家创始人“兼爱”“非攻”,要求人民互爱互利;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孟子

5、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庄子道家的代表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单元:秦汉时期1. 秦统一时间、都城、意义。公元前221年;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韩赵魏楚燕齐)2. 秦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6、、措施(政治、文化、思想、经济、军事、交通)。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大权。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去,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出隶书(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实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思想上:荧书坑儒(直接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4)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7、5)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6)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意义。(1)政治上:削藩: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推恩令)影响: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子弟)(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2)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

8、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3) 文化上: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4) 经济上: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经济基础)(5) 军事上: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

9、被迫迁徙漠北。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4. 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发展情况。公元25年;刘秀;洛阳;光武帝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184年,张角等领导“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一蹶不振。5. 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目的、作用。第一次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作用汉朝了解西域具体情况促进汉朝与西域之间的互相了解6. 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人

10、)成就、地位。(1)张仲景(医圣)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提出“治末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2)华佗(神医):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造出“五禽戏”。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两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2. 东晋的政权特点、南朝都城。王与马共天下;建康3.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自然、人口、社会)和影响。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迁的北方人增加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

11、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影响: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4. 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影响。(1)背景:鲜卑族建立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交融的趋势。(2)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等。(3)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民族交融的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单元:隋唐时期1. 隋唐选官制度(科举取士制度)的变化、意义。(1)背景:魏晋南北朝

12、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坐迟,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确立:隋朝。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完善:唐朝。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注重文教,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4)发展;宋朝。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题,提高进士的地位。(5)僵化:明朝,实行八股取主。(6)废除:

13、清本(1905年)。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1300年。(7)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2.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人物、地位、中心点、起始点、四个组成部分、连接河流、功能。(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3)皇帝:隋炀帝。(4)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中心带你:洛阳(5)起始点:北到逐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6)四个组成部分: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7

14、)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2000 多公里(8)功能:历史上: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防洪灌溉;今天的新使命:南水北调3. 唐朝的民族政策、民族交流的方式。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4. 盛唐气象的表现。繁荣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和睦的民族关系;活跃的中外交流。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1. 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政治、财政)、影响。(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杯

15、酒释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更戍法)(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千人,与宰相共同议政;在地方,派文臣想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利过大频繁调动,三年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朝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得到大大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社

16、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对边远地区的开发;但皇权专制加强容易造成暴政,官僚机构繁杂容易滋生腐败,增加国家负担)2.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积极:在全国范圈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杜绝武将专横跋扈,有利于政权稳固。消极:冗官、兵、费,积贫积弱。部门与官员相互牵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削弱军队战斗力,削弱边防力量。2. 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的表现(城市、乡镇、纸币、海外贸易)(1) 城市:宋朝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的商业城市;出现早市夜市(时间不受限制);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勾栏。(2) 乡镇:店铺随处可见

17、,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空间不受限制)(3) 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用的货币。(4)海外贸易: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管理: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远洋航行。(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4)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

18、路受到阻碍,政府转而大力发展海上贸易。4.宋代经济发展结果从唐朝中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5.元朝行省制度措施(中央、地方)、对边疆地区管辖(西藏、台湾)、影响。(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2)在地方: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3)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

19、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4)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5)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有利手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6.宋词元曲杰出代表。(1)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到了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2)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元曲。元曲的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20、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地方、中央、厂卫、思想)。(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2)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3)“厂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4)思想: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条件、意义。(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

21、外的奇珍。(2)条件: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经济)当时的造船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技术)明朝政府的支持(政治)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杰出人物)(3)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戚继光抗倭的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3. 明朝的科技著作(3本)。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农政全书农业科

22、学著作(徐光启)4. 结合史实说明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台湾: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隋唐时,称台湾为琉球,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清朝时,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2)西藏:唐朝:与吐蕃是友好关系接受唐朝的册封。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元朝: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部分,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加强对西

23、藏地区的管辖。(3)新疆:西汉: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5. 清朝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6.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影响。设立军机处(雍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大兴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7.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影

24、响。(1)原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影响: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8.京剧的形成发展。1790年,乾隆皇帝80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如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一“皮黄戏”京剧诞生。后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第一单元:中

25、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 南京条约签订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宝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特点:位于东南沿海,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定关税)3. 南京条约的地位及签订影响。(1)地位: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2)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

26、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1.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军事工业: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民用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2. 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1)作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处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 戊戌变法的兴起及影响。兴起:序幕1895

27、年“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4.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总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

28、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 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地位、政治纲领、机关报。(1)时间:1905年(2)地点:日本东京(3)地位: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机关报:民报2. 三民主义的含义、地位。(1)含义:民族主义(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核心,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民生主义(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2)地位: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3. 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影响。(1)时间:1911年10月0日(2

29、)地点:湖北武昌(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4. 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地点、临时总统、政府。(1)建立时间:1912年1月(2)地点:南京(3)临时总统:孙中山(4)政府:南京临时政府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6.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意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大门。7. 二次革命导火线、时间、领导人、失败原因。(1)导火线:宋教仁1913年准备北上组

30、阁在上海遇刺身亡(2)时间:1913年(3)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失败(4)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失败8. 军阀割据(五大派系)。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滇系军阀唐继尧占云南、贵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占两广。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历史意义。(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2)历史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2.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口号、扩大

31、、结果、历史意义。(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4)扩大:第二阶段6月5日,运动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6)历史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 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名称、奋斗目标、中心

32、工作、领导机构)、意义。(1)时间:1921年(2)地点:上海(后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3)内容:通过了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心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第五单元: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1.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2个)。成立黄埔军校(1924.05)、进行北伐战争(1926-1927)3

33、.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4.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性质。(1)建立:1927年4月(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5. 南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意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2)地点:江西南昌(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6. 井冈山会师时间、人物、内容。(1)时间:1928年4月(2)人物:朱德、陈毅与毛泽东(3)内容: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7. 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8. 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意义。(1)经过: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10)一湘江战役一强渡乌江一遵义会议(1935.1)一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一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一强渡大渡河一飞夺泸定桥一翻雪山一过草地,突破腊子一会师吴起镇(1935.10)一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1936.10)(2)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为安。播下了

35、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的新局面。9. 遵义会议的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的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全国性抗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2.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内容、实现。(1)内容:军事表现:改编军队(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36、协同作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2)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3. 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侵略本质的事件。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4. 平型关大捷时间、指挥者、意义。(1)时间:1937年9月(2)指挥者:林彪(3)意义: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5. 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意义。(1)时间:1938年3月(2)指挥者:李宗仁(3)意义: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6.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间、影响。(1)时间:1941年12月(

37、2)影响: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第一次胜利)7. 中共七大时间、内容、影响。(1)时间:1945年4月(2)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3)影响: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8. 抗日战

38、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扶持,也是分不开的。(2)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部

39、队、意义。(1)时间:1947年夏(2)部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3)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2. 三大战役时间、意义。(1)辽沈战役1948.9,解放东北全境(2)淮海战役1948.11-1919.1,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3)平津战役1948.9-1949.1,华北全境基本解放。(4)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3. 渡江战役时间、意义。1949年4月,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的发展1. 张謇兴办实业的

40、事迹。张謇:江苏南通人。1894年终于考得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在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认为只有发展实业才能拯救中国,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状元实业家张謇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还有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2.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1、(2) 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1.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国际);启示。(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3)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 抗美援朝的时间、目的、战果、战斗英雄、意义。(

42、1)时间:1950-1953年(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战果: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作战,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 土地改革的时间、法律依据、意义。(1)时间:1950-1952年(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意义: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2)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农业生产

43、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 一五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成就(一桥二铁、三路、四厂)、意义。(1)时间:1953-1957年(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成就: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桥三路四厂)(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

44、化迈进。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性质。(1)时间:1954年(2)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意义。(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4.三大改造的方式;创举;评价:实质、意义、不足。(1)方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2)创举:赎买政策(3)评价: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中共八大的时间、主要任务、意义。(1)时间:1956年(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5、。(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意义。(1)时间:1978年(2)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时间、地点、方式、影响。

46、(1)时间:1978年(2)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3)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影响: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3. 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

47、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自治区数量、意义。(1)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数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3)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涵、基本方针。(1)提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内涵:在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7-9年级问答知识清单(实用!).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