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4糖异生和血糖糖代谢.pptx

上传人(卖家):现有分享 文档编号:612038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98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4糖异生和血糖糖代谢.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4糖异生和血糖糖代谢.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4糖异生和血糖糖代谢.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4糖异生和血糖糖代谢.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4糖异生和血糖糖代谢.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前前 言言本电子课件依据本电子课件依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设计制作。选择的第八版设计制作。选择的制作软件主要为制作软件主要为Microsoft PowerPointMicrosoft PowerPoint。本课件主要为便于师生的教与学,。本课件主要为便于师生的教与学,使用对象主要为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和医学类专业的五年制学生,以使用对象主要为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和医学类专业的五年制学生,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和各种资格考试时医学生物化学的复习使用。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和各种资格考试时医学生物化学的复习使用。第八版第八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参编

2、单位有全国的参编单位有全国2121所高等院校。所高等院校。课件光盘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与生物化学课件光盘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与生物化学第八版编委会共同设计制作,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版权所有,未第八版编委会共同设计制作,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随便翻刻销售发行,违者必究。经许可,不得随便翻刻销售发行,违者必究。孙军、查锡良、药立波教授负责本课件总体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孙军、查锡良、药立波教授负责本课件总体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陈娟、袁萍、段秋红、尹燕华、卢涛、刘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3、物学系陈娟、袁萍、段秋红、尹燕华、卢涛、刘琳、周洁、张颖、田俊、熊宇芳等老师参与了课件设计和制作的具体工作;琳、周洁、张颖、田俊、熊宇芳等老师参与了课件设计和制作的具体工作;教材全体编委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并进行了审定,在教材全体编委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并进行了审定,在此一并致谢。此一并致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课件的缺点再所难免,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课件的缺点再所难免,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以便今后修订。目目 录录 第第01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第0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第03章酶章酶

4、第第04章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章聚糖的结构与功能 第第05章维生素和无机盐章维生素和无机盐 第第06章糖代谢章糖代谢 第第07章脂类代谢章脂类代谢 第第08章生物氧化章生物氧化 第第09章氨基酸代谢章氨基酸代谢 第第10章核苷酸代谢章核苷酸代谢 第第11章非营养物质代谢章非营养物质代谢 第第12章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章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第第13章真核基因与基因组章真核基因与基因组 第第14章章DNA的生物合成的生物合成 第第15章章DNA损伤与修复损伤与修复 第第16章章RNA的生物合成的生物合成 第第17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第18章基因表达调控章基因表达调控 第第19章细

5、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章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第第20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第21章章DNA重组和重组重组和重组DNA技术技术 第第22章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章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 第第23章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与生长因子章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与生长因子 第第24章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基因功能研究章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基因功能研究 第第25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第26章组学与医学章组学与医学概念、理论、研究、概念、理论、研究、应用应用Concep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C

6、oncep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逻辑和逻辑和自学自学 Logic and LIY(Learn It Yourself)目录目录第第 六六 节节 糖糖 异异 生生Gluconeogenesis目录目录糖异生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从非糖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n部位:部位:n原料:原料:n概念:概念: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目录目录一、糖异生途径不完全是糖酵解一、糖异生途径不完全是

7、糖酵解的逆反应的逆反应n过程:过程:酵解途径中有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须由另外。在糖异生时,须由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的反应和酶代替。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是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的;共有的、可逆的;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 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glu

8、coneogenic pathway)指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指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目录目录(一)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变为磷酸烯醇(一)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式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PEPATPADP+PiCO2 GTPGDPCO2 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辅酶,辅酶为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为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在线粒体、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在线粒体、胞液)胞液)目录目录n草酰乙酸转运出线粒体:草酰乙酸转运出线粒体:出线粒体出线粒体 苹果酸苹果酸 苹

9、果酸苹果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出线粒体出线粒体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目录目录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ATP+CO2ADP+Pi 苹果酸苹果酸NADH+H+NAD+天冬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苹果酸苹果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PEP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GTP GDP+CO2 线线粒粒体体胞胞液液目录目录n糖异生途径所需糖异生途径所需NADH+HNADH+H+的来源:的来源:糖异生途径中,糖异生途径中,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二磷

10、酸甘油酸生成3-磷磷酸甘油醛时,需要酸甘油醛时,需要NADH+H+。由乳酸为原料异生糖时,由乳酸为原料异生糖时,NADH+H+由下述由下述反应提供。反应提供。乳酸乳酸丙酮酸丙酮酸LDHNAD+NADH+H+目录目录由氨基酸为原料进行糖异生时,由氨基酸为原料进行糖异生时,NADH+H+则由则由线粒体内线粒体内NADH+H+提供,它们来自于脂酸的提供,它们来自于脂酸的-氧化或三羧酸循环,氧化或三羧酸循环,NADH+H+转运则通过草酰转运则通过草酰乙酸与苹果酸相互转变而转运。乙酸与苹果酸相互转变而转运。苹果酸苹果酸线粒体线粒体苹果酸苹果酸草酰草酰乙酸乙酸草酰草酰乙酸乙酸NAD+NADH+H+NAD+

11、NADH+H+胞浆胞浆目录目录(二)(二)1,6-双磷酸果糖转变为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Pi果糖双磷酸酶果糖双磷酸酶(三)(三)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Pi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目录目录在以上反应过程中,作用物的互变反应分别在以上反应过程中,作用物的互变反应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被称由不同的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被称为为底物循环底物循环(substrate cycle)。当两种酶活性相等。当两种酶活性相等时,就不能将代谢向前推进,结果仅是

12、时,就不能将代谢向前推进,结果仅是ATP分解分解释放出能量,因而又称为释放出能量,因而又称为无效循环无效循环(futile cycle)。而在细胞内两酶活性不完全相等,使代谢反应仅而在细胞内两酶活性不完全相等,使代谢反应仅向一个方向进行。向一个方向进行。目录目录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果糖双磷酸酶果糖双磷酸酶-1 ADP ATP Pi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ATP ADP Pi PEP 丙酮酸丙酮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 A

13、DP ATP CO2+ATP ADP+Pi G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羧激酶羧激酶GDP+Pi +CO2 目录目录n非糖物质进入糖异生的途径非糖物质进入糖异生的途径糖异生的原料转变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糖异生的原料转变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生糖氨基酸生糖氨基酸-酮酸酮酸-NH2 甘油甘油 -磷酸甘油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乳酸乳酸丙酮酸丙酮酸2H 上述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进入糖异生途径,上述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进入糖异生途径,异生为葡萄糖或糖原异生为葡萄糖或糖原目录目录二、糖异生的调节通过对二、糖异生的调节通过对2个底物循环的个底物循环的调节与糖酵解调节彼此协调调节与糖酵解调节彼此

14、协调 酵解途径与糖异生途径是方向相反的两条代酵解途径与糖异生途径是方向相反的两条代谢途径。谢途径。如从丙酮酸进行有效的糖异生,就如从丙酮酸进行有效的糖异生,就必须抑制酵解途径,以防止葡萄糖又重新分必须抑制酵解途径,以防止葡萄糖又重新分解成丙酮酸;反之亦然。解成丙酮酸;反之亦然。这种协调主要依赖于对这两条途径中的两个这种协调主要依赖于对这两条途径中的两个底物循环进行调节。底物循环进行调节。目录目录(一)第一个底物循环在(一)第一个底物循环在6-磷酸果糖与磷酸果糖与1,6-双磷酸果糖之间进行双磷酸果糖之间进行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ATPADP6-磷酸果磷酸果糖激酶糖激酶-

15、1Pi果糖双磷果糖双磷 酸酶酸酶-1 2,6-双磷酸双磷酸果糖果糖AMP目录目录(二)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丙酮酸之间进行(二)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丙酮酸之间进行第二个底物循环第二个底物循环PEP丙酮酸丙酮酸ATPADP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1,6-双磷酸双磷酸果糖果糖丙氨酸丙氨酸乙乙 酰酰 CoA草酰乙酸草酰乙酸目录目录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主要在于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主要在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维持血糖水平恒定(一)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是糖异生最主要(一)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是糖异生最主要的生理作用的生理作用 空腹或饥饿时,依赖氨基酸、甘油等异生成葡空腹或饥饿时,依赖氨基酸、甘油等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

16、糖水平恒定。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正常成人的正常成人的脑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主要依赖葡组织不能利用脂酸,主要依赖葡萄糖供给能量;萄糖供给能量;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糖酵解获得能量;骨髓、神经骨髓、神经等组织由于代谢等组织由于代谢活跃,经常进行糖酵解。这样,即使在非饥饿活跃,经常进行糖酵解。这样,即使在非饥饿状况下,机体也需消耗一定量的糖,以维持生状况下,机体也需消耗一定量的糖,以维持生命活动。此时这些糖全部依赖糖异生生成。命活动。此时这些糖全部依赖糖异生生成。目录目录n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乳酸、氨基酸及甘油。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乳酸、氨基酸及甘油。

17、乳酸来自肌糖原分解。这部分糖异生主要与乳酸来自肌糖原分解。这部分糖异生主要与运动强度有关。运动强度有关。而在饥饿时,糖异生的原料主要为氨基酸和而在饥饿时,糖异生的原料主要为氨基酸和甘油。甘油。目录目录(二)糖异生是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二)糖异生是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重要途径三碳途径三碳途径:指进食后,大部分葡萄糖先指进食后,大部分葡萄糖先在肝外细胞中分解为乳酸或丙酮酸等三碳化在肝外细胞中分解为乳酸或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再进入肝细胞异生为糖原的过程。合物,再进入肝细胞异生为糖原的过程。目录目录 长期饥饿或禁食时,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长期饥饿或禁食时,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

18、平衡。酸碱平衡。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饥饿造成的代谢性酸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饥饿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造成的。中毒造成的。此时体液此时体液pH降低,促进肾小管中磷降低,促进肾小管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从而使糖异生作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从而使糖异生作用增强。另外,当肾中用增强。另外,当肾中-酮戊二酸因异生成糖而酮戊二酸因异生成糖而减少时,可促进谷氨酰胺脱氨生成谷氨酸以及谷减少时,可促进谷氨酰胺脱氨生成谷氨酸以及谷氨酸的脱氨反应,肾小管细胞将氨酸的脱氨反应,肾小管细胞将NH3分泌入管腔分泌入管腔中,与原尿中中,与原尿中H+结合,降低原尿结合,降低原尿H+的浓度,有利的浓度,有利

19、于排氢保钠作用的进行,对于防止酸中毒有重要于排氢保钠作用的进行,对于防止酸中毒有重要作用。作用。(三)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三)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目录目录四、肌中产生的乳酸运输至肝进行四、肌中产生的乳酸运输至肝进行糖异生形成乳酸循环糖异生形成乳酸循环 肌收缩(尤其是供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收缩(尤其是供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肌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入血液后又可被

20、肌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循环称为乳酸循环乳酸循环,也称,也称Cori循环循环。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和肌组织中酶的特点所致。乳酸循环的形成是由于肝和肌组织中酶的特点所致。目录目录糖异生活跃糖异生活跃有葡萄糖有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n循环过程循环过程肝肝肌肉肌肉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酵解途径酵解途径 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NADH NAD+乳酸乳酸乳酸乳酸NAD+NADH丙酮酸丙酮酸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 血液血液糖异生低下糖异生低下没有葡萄糖没有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目录目录n生理意义生理意义乳酸再利用,避免了乳酸的损失。乳酸再利用,避免了乳酸的损失。防止乳酸的

21、堆积引起酸中毒。防止乳酸的堆积引起酸中毒。n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2分子乳酸异生为分子乳酸异生为1分子葡萄糖需分子葡萄糖需6分子分子ATP。目录目录第第 七七 节节其它单糖的代谢其它单糖的代谢Metabolism of Other Monose目录目录果糖果糖、半乳糖半乳糖和和甘露糖甘露糖都是通过转变为糖酵都是通过转变为糖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而进入糖酵解途径代谢。解途径的中间产物而进入糖酵解途径代谢。目录目录一、果糖被磷酸化后进入糖酵解途径一、果糖被磷酸化后进入糖酵解途径 果糖是膳食中一个重要的燃料来源。果糖是膳食中一个重要的燃料来源。果糖的代谢一部分在肝,一部分被周

22、围组织果糖的代谢一部分在肝,一部分被周围组织主要为肌和脂肪组织摄取。但这两部分代谢主要为肌和脂肪组织摄取。但这两部分代谢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目录目录n果糖在肌和脂肪组织中的代谢果糖在肌和脂肪组织中的代谢果糖果糖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循糖酵解循糖酵解途径分解途径分解合成糖原合成糖原(肌)(肌)n果糖在肝中的代谢果糖在肝中的代谢果糖果糖1-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果糖果糖激酶激酶1-磷酸果糖醛缩酶磷酸果糖醛缩酶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甘油醛甘油醛丙糖激酶丙糖激酶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循糖酵解途径分循糖酵解途径分解或合成糖原解或合成糖原目录目录果糖不耐受性果糖不耐受性(fructose

23、 intolerance)是一种遗是一种遗传病,这种病因为缺乏传病,这种病因为缺乏B型醛缩酶,吃果糖也会型醛缩酶,吃果糖也会造成造成1-磷酸果糖堆积,大量消耗肝中磷酸的储备,磷酸果糖堆积,大量消耗肝中磷酸的储备,进而使进而使ATP浓度下降,从而加速乳酸酵解,造成浓度下降,从而加速乳酸酵解,造成乳酸酸中毒和餐后低血糖。乳酸酸中毒和餐后低血糖。这种病症常表现为自我限制,即果糖不耐受这种病症常表现为自我限制,即果糖不耐受的人很快发展成强烈的对任何甜食的厌恶感。的人很快发展成强烈的对任何甜食的厌恶感。目录目录第第 八八 节节 血糖及其调节血糖及其调节The Definition,Level and R

24、egulation of Blood Glucose目录目录血糖,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即血糖浓度。n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正常血糖浓度正常血糖浓度:3.896.11mmol/L目录目录n血糖水平恒定的生理意义:血糖水平恒定的生理意义: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某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某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脑组织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葡萄糖供能;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没有线粒体,完全通

25、过糖酵解获能;骨髓及神经组织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糖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糖供能。供能。目录目录血血糖糖食物糖食物糖消化,消化,吸收吸收肝糖原肝糖原分解分解非糖物质非糖物质糖异生糖异生氧化氧化分解分解CO2+H2O糖原合成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肝(肌)糖原磷酸戊糖途径等磷酸戊糖途径等其它糖其它糖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脂肪、氨基酸脂肪、氨基酸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是相对平衡的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是相对平衡的目录目录目录目录二、血糖水平的平衡主要是受到激素调节二、血糖水平的平衡主要是受到激素调节 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糖、脂肪、氨基酸

26、代谢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脂肪组织等各器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脂肪组织等各器官组织代谢协调的结果。官组织代谢协调的结果。机体的各种代谢以及各器官之间能这样精确机体的各种代谢以及各器官之间能这样精确协调,以适应能量、燃料供求的变化,主要协调,以适应能量、燃料供求的变化,主要依靠激素的调节。依靠激素的调节。酶水平的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方式和基础。酶水平的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方式和基础。目录目录 主要调主要调节激素节激素降低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胰岛素(insulin)升高血糖: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glucagon)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目录目录胰岛素胰岛素(Insulin

27、)是体内是体内唯一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也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胰岛素的分泌受血糖控制,血糖升高立即引起胰岛胰岛素的分泌受血糖控制,血糖升高立即引起胰岛素分泌;血糖降低,分泌即减少。素分泌;血糖降低,分泌即减少。(一)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一)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目录目录 促进促进肌、脂肪组织等的细胞膜肌、脂肪组织等的细胞膜葡萄糖载体葡萄糖载体将葡将葡萄糖萄糖转运入细胞转运入细胞。通过通过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降低cAMP水平,水平,从而使糖原合酶活性增强、磷酸化酶活性

28、降低,从而使糖原合酶活性增强、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通过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从而,从而加加快糖的有氧氧化快糖的有氧氧化。抑制肝内糖异生抑制肝内糖异生。这是通过抑制磷酸烯醇式丙。这是通过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以及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以及促进氨基酸进入肌组织促进氨基酸进入肌组织并合成蛋白质并合成蛋白质,减少肝糖异生的原料。,减少肝糖异生的原料。通过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可通过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可减

29、缓脂肪动员减缓脂肪动员的速率。的速率。n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目录目录(二)机体在不同状态下有相应的升高血糖(二)机体在不同状态下有相应的升高血糖的激素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体内是体内主要主要升高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 血糖降低血糖降低或血内或血内氨基酸升高氨基酸升高刺激胰高血糖素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分泌。目录目录n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经经肝细胞膜受体肝细胞膜受体激活激活依赖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的蛋白激酶,从而,从而抑制糖原合酶和激活磷酸化酶,迅速使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酶和激活磷酸化酶,迅速使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血糖升

30、高。通过通过抑制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2,激活果糖双磷酸酶激活果糖双磷酸酶-2,从而减少从而减少2,6-双磷酸果糖的合成,后者是双磷酸果糖的合成,后者是6-磷酸果磷酸果糖激酶糖激酶-1的最强的变构激活剂以及果糖双磷酸酶的最强的变构激活剂以及果糖双磷酸酶-1的抑制剂。于是的抑制剂。于是糖酵解被抑制,糖异生则加速糖酵解被抑制,糖异生则加速。促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促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抑制肝抑制肝L型型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加速肝摄取血中的氨基酸,从而增强;加速肝摄取血中的氨基酸,从而增强糖异生。糖异生。通过激活脂肪组织内激素敏感性脂肪酶,通过激活脂肪组织内激素敏感

31、性脂肪酶,加速脂肪加速脂肪动员动员,从而间接升高血糖水平。,从而间接升高血糖水平。目录目录胰岛素胰岛素和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是调节是调节血糖,实际上也是调节三大血糖,实际上也是调节三大营养物代谢最主要的两种激营养物代谢最主要的两种激素。素。机体内糖、脂肪、氨基酸代机体内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谢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激素的比例。激素的比例。不同情况下这不同情况下这两种激素的分两种激素的分泌是相反泌是相反的。引起胰岛素分的。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如血糖升高)可泌的信号(如血糖升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反之,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反之,使胰岛素分泌减少的信号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的

32、信号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目录目录2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血糖升高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血糖升高 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分解产生的氨基酸转,分解产生的氨基酸转移到肝进行糖异生。移到肝进行糖异生。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点为抑制点为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的氧化脱羧。此外,在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其他此外,在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其他促进脂肪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动员的激素才能发挥最大的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效果,间接间接抑制周围抑制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组织摄取葡萄糖。n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两方面: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两方面:目录目录3肾

33、上腺素是强有力的升高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素是强有力的升高血糖的激素n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通过肝和肌肉的细胞膜受体、通过肝和肌肉的细胞膜受体、cAMP、蛋、蛋白激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白激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加速糖原分解。主。主要在要在应激状态下发挥调节作用应激状态下发挥调节作用。目录目录正常人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调节糖代谢的正常人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调节糖代谢的机制,在一次性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水平机制,在一次性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持续升高。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持续升高。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的耐受能力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的耐受能力的现象

34、称为的现象称为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耐量(glucose tolerence)。三、血糖水平异常及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三、血糖水平异常及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目录目录n临床上因糖代谢障碍可发生血糖水平紊乱,临床上因糖代谢障碍可发生血糖水平紊乱,常见有以下两种类型:常见有以下两种类型:低血糖低血糖(hypoglycemia)高血糖高血糖(hyperglycemia)目录目录(一)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一)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3.0mmol/L低血糖影响低血糖影响脑脑的正常功能,因为脑细胞所的正常功能,因为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当血糖水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当血

35、糖水平过低时,就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出现平过低时,就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出现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严重时出现昏迷,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称为低血糖休克低血糖休克。如不及时给病人静脉补充葡。如不及时给病人静脉补充葡萄糖,可导致死亡。萄糖,可导致死亡。n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的危害:目录目录 胰性胰性(胰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机能亢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机能亢进、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机能低下等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机能低下等);肝性(肝癌、糖原累积病等);肝性(肝癌、糖原累积病等);内分泌异常(垂体机能低下(内分泌异常(垂体机能低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机能低下等);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机能低下等);肿瘤(胃癌等);肿瘤(胃癌等);饥饿或不能进食者等。饥饿或不能进食者等。n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的原因:目录目录(二)高血糖是指空腹血糖高于(二)高血糖是指空腹血糖高于6.9mmol/L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5.66.9mmol/L 称为高血糖称为高血糖(hyperglycemia)。当血糖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当血糖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肾糖肾糖阈阈),则可出现,则可出现糖尿糖尿。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特别是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特别是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和和糖糖耐量

37、曲线耐量曲线高于正常范围,主要见于高于正常范围,主要见于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目录目录 糖尿病;糖尿病;遗传性胰岛素受体缺陷遗传性胰岛素受体缺陷 某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某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生理性高血糖和糖尿。生理性高血糖和糖尿。n高血糖的原因:高血糖的原因:目录目录(三)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三)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糖尿病是一种因部分或完全胰岛素缺失、糖尿病是一种因部分或完全胰岛素缺失、或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体敏感性降低导或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体敏感性降低导致的疾病,它是除了肥胖症之外人类最常见的致的疾病,它是除了肥胖症之

38、外人类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下降(“三多一少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等。等。目录目录糖尿病的糖尿病的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型(胰岛素依赖型)型(胰岛素依赖型):自:自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导致细胞导致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通俗地说,就是细胞不的胰岛素抵抗(通俗地说,就是细胞不再同胰岛素

39、结合,使得进入细胞内部参与生成热量的葡萄糖减少,留在血液再同胰岛素结合,使得进入细胞内部参与生成热量的葡萄糖减少,留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中的葡萄糖增多)、细胞功能衰退或其他多种原因细胞功能衰退或其他多种原因引起。引起。其它型其它型糖尿病糖尿病:多:多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它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搞胰岛素的激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它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搞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素分泌太多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与:与II型型糖尿病相似,也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糖尿病相似,也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导致。III型型糖尿病:阿兹海默症(糖尿病:阿兹海默症(Alzheimer,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极有可能与脑内胰),极有可能与脑内胰岛素信号通路活性降低有关。岛素信号通路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4糖异生和血糖糖代谢.pptx)为本站会员(现有分享)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