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990页例1和做一做。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分吃圆形大饼)为素材,引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分数加减分数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二、学情分析课标课本是教材,学生也是一本更为鲜活的教材。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分数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为学生学习分数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感知、小组讨论等形式发展学
2、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算理,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及加减法的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3.感知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是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五、教法学法根据“教学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本节课我主要采取如下教法:创设情景法,以学生熟
3、悉的日常生活(分吃圆形大饼)为素材,引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分数加减分数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破数学枯燥无味的传统思想,同时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讲授法,该法易于让学生获得正确系统的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知识点,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相互强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然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依据本课的重难点,我将学法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理解知识,在多样化练习中巩固知识。六、教学过程为了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过程如下:(一)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出示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让学
4、生观察课题提问看到这个课题大家熟悉吗?唤醒学生对三年级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明确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 数形结合、探究新知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爸爸吃了多少张饼?妈妈吃了多少张饼?学生回答出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张饼,妈妈吃了八分之一张饼后,追问八分之三和八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这张饼的八分之一,爸爸吃了三块就是八分之三,妈妈吃了一块就是八分之一。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也为后面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打下基础。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提的问
5、题在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由于学生在三年级时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他会很直接的答出八分之三加八分之一等于八分之四,八分之三减八分之一等于八分之二。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思考为什么第一个用加法,第二个用减法?由此引出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加数用减法。这就是加减法的含义,它不仅适用于整数也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设计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拿出学习单一,根据学习单上的要求解释说理八分之三加八分之一为什么等于八分之四。并在班级汇报展示。八分之三有三个八分之一,八分之一有一个八分之一,一个八分之一加三个八分之一就是4个八分之一,也就是八分
6、之四。引导学生观察得数与加数,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变,分子是表示分数单位的个数,分子相加是加的分数单位的个数。归纳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出示本题的规范写法,并强调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学生在积累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学习经验后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时我会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组探究。由此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即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这样设计不仅尊重的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同时也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探索欲。学习探究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数、整数、小数加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不管是整数、分数、小数的加法计算,都是把相同 的计数单位的个数进行累加。减法和乘法同样都是如此,让学生感知知识前后前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为了检测本课目标的达成,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练习。第一题是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第二、三题是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的灵活运用,第四题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生活实际的运用。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 回顾梳理、课堂小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围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顾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