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一、教材位置 人音版第 8 册第 3 课水乡第 2 课时 二、教材分析 癞蛤蟆和小青蛙是本课第 2 课时演唱部分内容。歌曲风趣、活 泼,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癞蛤蟆和小青蛙在月光下因为长 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时,疑惑到观察再到醒悟的幽默 过程。歌曲运用“x | x x x x x | x”节奏的对白,说唱结合,表 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活泼可爱的特点。本课将新的技能知识“mf” 和“mp”应用到歌曲演唱中,以提高学生歌唱的表现能力。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 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
2、奇和有趣,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语气进行模仿。能够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 担当角色,在前面的歌曲中已掌握了“f”和“p”的音乐力度记号, 引出本课学习的音乐力度“mf”和“mp” 。同时,在第 6、7 册学习过 的附点节奏和“x xx”的节奏型,歌曲中又反复出现,从而进行复习 与巩固。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癞蛤蟆与小青蛙,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欢快、 诙谐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感受、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及分角色表演唱等方法,使学 生唱出歌曲活泼幽默的风格特点。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有表情地演唱本课,认识中强及中弱 的力度记号
3、,并能运用中强和中弱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与小青蛙 2.难点:唱准弱起小节;了解力度记号中强、中弱并运用到歌曲 当中。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则谜语,同学们来猜一猜吧!” 满身疙瘩长得丑,蹲着像条看家狗。捕食害虫本领大,它是庄稼 好朋友。(癞蛤蟆) 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小青蛙) 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说说两者有哪些相似地方,又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它们都是四条腿,大嘴巴,眼睛凸出来,但是癞蛤蟆的 体表有疙瘩,不善于跳跃,而青蛙的表面相对来说较为光滑,善于跳 跃和游泳。 师:
4、 “有一天晚上,癞蛤蟆与小青蛙相遇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请听癞蛤蟆与小青蛙” 二、关注音乐,有效聆听 1.初听歌曲, 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发生了什么 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因为长得相近而相互认 错了自己的娃娃和爸爸。活泼、幽默、风趣地) 2.复听歌曲, 设问:这首歌曲在演唱中与我们平时听的其他歌曲有 什么不同呢?(演唱中有对白,说唱结合,使歌曲显得更加风趣、可 爱) 三、练习节奏 A 练习对白的节奏。 (1)出示节奏 X XXX XX X 0 ,进行练习。 (2)按节奏说对白。 哎 他好像 我娃 娃 咦 他好像 我爸 爸 哎 他不是 我娃
5、娃 咦 他不是 我爸 爸 (3)师:刚才歌曲中癞蛤蟆是什么角色?小青蛙是什么角色?那 么他们的声音有区别吗? (4)生用不同的声音练习对白。 B 复习弱起,找出歌曲中的弱起乐句。 (1)再听歌曲。 设问: 让我们带着幽默的情绪来感受一下歌曲是几拍子?边听边轻轻地 拍一拍。(24 拍) 同学们为什么不在歌曲的最开头拍手?而是在“有”字上拍手? (因为“西边”是弱拍) (2)出示歌曲第一句,回顾知识点“弱起小节 ”。 (3)找出歌曲中的另一个弱起乐句。 (4)练习以上两句的节奏。 C 按节奏说全曲歌词。 四、学唱曲谱。 A 用视唱法学唱曲谱。 B 用“U”哼唱全曲。 五、加入歌词完整演唱。 师利用
6、划拍、手势的方法辅助演唱弱起小节;对于跨度大的音程, 如 2-6,1-6,让学生多听多唱。 六、处理歌曲。 1.引导学生用不同力度演唱歌曲。 癞蛤蟆和小青蛙见面啦都怎么问好的呢?那他们会用怎样的声音 问好呢?(f) 当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的时候他们确不确定?有点怀疑?那我们 应该用什么的样的声音演唱怀疑的语气?(mp) 两个跳到月光下,癞蛤蟆和小青蛙这次看清楚了吗?看的很清 楚了,这一次是怀疑的语气还是肯定的语气?(mf) 这两宝贝最后恍然大悟,此刻是什么心情?各自发出怎样的声 音来表现?(f) 2.加入不同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男女生分角色演唱。 4.表演唱。 七、分角色演唱歌曲。 八、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这首癞蛤蟆和小青蛙 ,也进一步 了解了这两种动物。它们不仅是农业害虫的天敌,是农民伯伯的好帮 手,还是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益的动物,所以我们人类必须保护这些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