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国古代小说到了唐传奇,创作才真正进入自觉与成熟。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说:“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不仅道出了唐传奇的创作背景,更是精准地概括了它的文体特征与艺术特色。特别是诗意笔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化风格,使作品洋溢着诗的审美意蕴。人物形象塑造
2、的“诗笔”运用虚实相生是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这种“诗笔”移植到唐传奇的写作中,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唐传奇塑造人物,通常是截取其重要生活片断,而把另外一些内容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想象。如沈既济任氏传描写任氏,仅有“容色妹丽四字正面叙写,但其美貌却如在眼前,原因就在于作者又借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先写郑六一见钟情、不能自己;又写韦崟派遣家幢秘密察看之后两人的一段对话,先问之“容若何”,家僮答之“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简单的一问一答,让任氏的绝美之姿跃然纸上。这些铺叙,全从虚处落笔,由虚入实,这正是诗歌意象创造中的虚实相生之法。其他像莺莺传无双传虬髯客传等作品,在
3、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都充分利用了虚实相生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叙事节奏的“诗笔”推动古代诗歌长于抒情,但不排斥叙事,它在叙事上讲究取舍剪裁,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策略。这样的诗笔”体现在唐传奇的写作中,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叙事节奏与韵律。具体说来,一是注重情境的营造,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演绎人物的不同命运。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当宫中得知龙女的遭遇后“皆恸哭”,洞庭君听了非常惊慌,赶紧告诉左右的人:“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钱塘君还没出场,其性格已宛然可见。接着写钱塘君离去,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坼地裂乃擘青天而飞去。文辞华艳,极尽铺排,创设了一种惊心动魄
4、的情境,有力烘托了钱塘君的勇猛。二是通过空间的交错与转换,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历史叙事的节奏美。比如霍小玉传,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但其情节的组织和推进既非建立在线性时间链条上,也不是建立在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而是借助空间的交错与转换,在平行化的不同空间背景上,演绎人物不同的命运遭际,从而完成小说叙事的时空转化。含蓄情感的“诗笔”表达唐传奇中“诗笔”的运用,同样体现出含蓄蕴籍的艺术追求,不论是小说中人物的痴情,还是创作主体的情思,都不是直露式的宽泄,而是充分体现出诗歌抒情的含蓄蕴籍之美。如李景亮李章武传对人鬼之恋的描写,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王氏鬼魂与李章武相会之际的一系列动作语言描写,
5、极力烘托出王氏真挚热烈的感情。“与章武连臂出门,仰望天汉,遂呜咽悲怨。”“连臂”可见依依不舍,“呜咽”正显悲情难抑。用字不多,却言简意丰,含无尽的悲情于举手投足之间,读来让人悲不自胜。这样的含蓄之美正是“诗笔”艺术特色的体现.除了小说中的人物情感,作者主观情思的表达也往往十分含蓄。比如皇甫枚的王知古对张直方残暴跋扈的刻画,采用了夸张的笔法,“洛阳四旁者者走者,见皆识之,必群噪长嗥而去”。乌兽尚且如此惊惧,人民的水深火热也就可想而知。作者对张直方没有任何直接的评判,但其感情态度显而易见,批判的锋芒因“诗笔”的运用而更显犀利深刻。总之,“诗笔”的运用,使唐传奇呈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而这一点是传奇小
6、说最为独特的审美特征之一,并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摘编自韩伟唐传奇中的诗意笔法)材料二:唐传奇中的所谓“诗笔”叙事,是指以诗歌穿插于小说叙事过程中,或对叙事活动进行干预,或成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或进行环境氛围的渲染、情感的抒发等,具有很大的叙事作用。在很多传奇作品中,诗歌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游仙窟中,人物对话皆由酒令诗来完成,男女主人公以诗歌答问,而故事的情节也在这一唱一答中,不断向前推进诗歌还常成为塑造人物的手段。如莺莺传末尾,莺莺赋诗予张生,自叙别后为君消覆.客颇憔悴,而今却又看见张生,复劝张生:“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用请三深、却为情所伤
7、又无可奈何的悲剧人物形象立现纸上。诗歌的嵌入为唐传奇塑造了一批才情客院俱住、情感细腻丰富的人物形象。唐传奇中环境氛围的渲染也常借助诗歌来完成。陈李卿)一文中,书生陈李卿归乡途中吟道:“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花一峰立。”以诗写眼前所见之景物,这在客观上增强了唐传奇的艺术表现力。(摘编自石月清(唐传奇中的“诗笔”叙事简论)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小说发展到唐传奇,开始运用诗意笔法,形成独特的诗化风格、推动创作走向了自觉与成熟。B.任氏传莺莺传无双传等作品,都使用了虚实相生之法塑造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C.有些唐传奇善于借助
8、空间的交错与转换创造叙事的节奏美,霍小玉传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D.在传奇中穿插诗歌,用以渲染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这是唐传奇中诗意笔法运用的具体表现之一。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彦卫认为唐传奇中“可见史才、诗笔、议论”,由此可推知,李朝威在柳毅传中描写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B.任氏传中韦崟与家僮的对话.柳毅传中“洞庭君听了非常惊慌”的描写,都属于侧面烘托,是虚实相生之法中“虚”的部分。C.在小说创作中,作者不宜有直露式的宣泄,所以唐传奇中的人物情感和作者主观情思的表达,都体现出诗歌抒情的含蓄蕴藉之美。D.小说陈季卿中借助诗歌来渲染作品的环境氛围,
9、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若换成其他方式进行景物描写,则无法取得理想效果。3. 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云麓漫钞之语,指出唐传奇“文备众体”的特点,旨在引出其诗意笔法。B.文章以大量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诗笔”的运用形成了唐传奇独特的诗化风格。C.文章在举例时,常常一边叙写事例,一边进行评述,使其“诗意笔法”得到准确阐释。D.文章整体为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则从形象、叙事、抒情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加以论述。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述唐传奇中的“诗笔”,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具体分析。(4分)5. 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对下面这篇唐传奇的“诗笔”的运用作简要赏析。(6
10、分)博陵崔护,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还。崔亦眷盼而归。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锁扃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
11、,遂绝食数日而死。岂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妻之。(崔护)(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新与旧沈从文(民国十八年)时代有了变化,宣统皇帝的江山,被革命党推翻了,前清时当地著名的刽子手,一口气用拐子刀团团转砍六个人头不连皮带肉所造成的奇迹不会再有了。被排的全用枪毙代替斩首,于是杨金标变成了一个把守北门城上闩下锁的老战兵。老战兵若不往长潭钓鱼,就坐在城头那尊废铜炮上看人来往。或把脸掉向城里,可望见一个小学校的操坪同课堂。那学校为一对青年夫妇主持,或上堂,或在
12、操坪里玩,城头上全望得清清楚楚。小学生好像很欢喜他们的先生,先生也很欢喜学生。那个女先生间或把他们带上城头来玩,见到老战兵盾牌,女的就请老战兵舞盾牌给学生看。霜降节前一天,老战兵大清早起来,看看天气很好,许多人家都依照当地习惯大扫除,老战兵也来一个全家大扫除。工作得正好时,守城排长忽然走来,要他拿了那把短刀赶快上衙门里去,衙门里人找他有要紧事。他到了衙署,一个挂红带子的值日副官,问了他几句话后,要他拉出刀来看了一下,就吩咐他赶快到西门外去。一切那么匆促,那么乱,老战兵简直以为是在梦里。正觉得人在梦里,他一切也就含含糊糊,不能加以追问,便当真跑到西门外去。到了那儿一看,没有公案,没有席棚,看热闹
13、的人一个也没有。除了几只狗在敞坪里相咬以外,只有个染坊中人,挑了一担白布,在干牛屎堆旁歇憩。一切全不象就要杀人的情形。老战兵想,“这年代还杀人,真是做梦吗?”敞坪过去一点有条小小溪流,几个小学生正在水中拾石头捉虾子玩,老战兵走过去同他们说话:“还不赶快走,这里要杀人了!”几个小孩子一齐抬起头来笑着:“什么,要杀谁?谁告诉你的?”老战兵心想,“真是做梦吗?”看看那染坊晒布的正想把白布在坪中摊开,老战兵又去同他说话:“染匠师傅,你把布拿开,不要在这里晒布,这里就要杀人!”染匠师傅同小学生一样,毫不在意,且同样笑笑的问道:“杀什么?你怎么知道?”老战兵心想,“当真是梦么?今天杀谁,我怎么知道?”正预
14、备回城里去看看,还不到城门边,只听得有喇叭吹冲锋号,当真要杀人了。队伍已出城,一转弯就快到了。老战兵迷迷胡胡赶忙向坪子中央跑去。果然有两个年纪轻轻的人被绑着跪在坪子里。并且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脸色白僵僵的。一瞥之下,这两个人脸孔都似乎很熟悉,匆遽间想不起这两人如此面善的理由。一个骑马的官员,手持令箭在圈子外土阜下监斩。老战兵还以为是梦,迷迷胡胡走过去向监斩官请示。另外一个兵士,却拖他的手,“老家伙,一刀一个,赶快赶快!”他便走到人犯身边去,擦擦两下。见了喷出的血,他觉得这梦快要完结了,一种习惯的力量使他记起三十年前的老规矩,头也不回,拔脚就跑。跑到城隍庙。庙里人见着那么一个人,手执一把血淋
15、淋的大刀,吓得要命,忙跑到大街上去喊叫街坊。一会儿,从法场上追来的人也赶到了,同大街上的闲人七嘴八舌一说,都知道他是守北门城的老头子,都知道他杀了人,且同时断定他已发了疯。老战兵躲在神桌下,只听得外面人声杂乱,究竟是什么原因完全弄不明白。等了许久,不见县知事到来,心里极乱,又不知走出去好还是不走出去好。再过一会儿,听到庙门外有人拉枪机柄,子弹上了红槽。又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妇人声音说,“进去不得,进去不得,他有一把刀!”接着就是那个副官声音,“不要怕,不要怕,我们有枪!一见这疯子,尽管开枪打死他!”老战兵心中又急又乱,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迷迷胡胡的想,“这真是个怕人的梦!”接着就有人开了庙门,在门前
16、大声喝着,却不进来。且依旧扳动枪机,俨然即刻就要开枪的神气。又听那副官说,“进去!打死这疯子!”人丛中不知谁个厉声喊道:“疯子,把刀丢出来,不然我们就开枪了!”老战兵想,“这不成,这梦做下去实在怕人!”他不愿意在梦里被乱枪打死。他实在受不住了,接着那把刀果然啼的一声响抛到阶沿上去了,一个兵士冒着大险抢步而前,把刀捡起。其余人众见凶器已得,不足畏惧,齐向庙中一拥而进。老战兵于是被人捉住,胡胡涂涂痛打了一顿,且被五花大绑起来吊在廊柱上。他看看远近围绕在身边象有好几百人,自己还是不明白做了些什么错事,为什么人家把他当疯子,且不知等会儿有什么结果。眼前一切已证明不是梦,那么刚才杀人的事也应当是真事了。
17、有个人闪不知从老战兵背后倾了一桶脏水,从头到脚都被脏水淋透。副官以为这疯子被水浇醒,已不再痰迷心窍了,方走近他身边,问他为什么杀了人。“为什么?你不明白规矩?你们叫我办案,办了案我照规矩来自首,你们一群人追来,要枪毙我,差点儿我不被乱枪打死!你们做得好,做得好,把我当疯子!你们就是一群鬼。”当地军部玩新花样,处决两个共产党,不用枪决,来一个非常手段,要守城门的老刽子手把两个人斩首示众。可是老战兵却不明白衙门为什么要他去杀那两个年青人。那一对被杀头的,原来就是北门里小学校两个小学教员。小学校接事的还不来,北门城管锁钥的职务就出了缺老战兵死了。全县城军民各界,于是流行着那个“最后一个刽子手”的笑话
18、,无人不知。并且还依然传说,那家伙是痰迷心窍白日见鬼吓死的。1935年夏(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枪毙代替了斩首,意在表现时代的进步,并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B老战军在西门杀人,既有政府工作人员的指派,也有来自他自己的思维惯性。C老战军糊里糊涂处决了两个年青人,在人们的取笑中死去,作者对其充满讽刺。D城里的人们都不关心革命夫妻的被杀和老战军的死,由此可见他们愚昧麻木至极。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对青年夫妻的描写着墨不多,主要借助老战军的视角,展现了两人自由乐观、面对死亡淡定从容的革命者形象。B小说里的民众,没有具体
19、姓名,而用“法场上追来的人”“大街上的闲人”“全县城军民各界”等代替,意在模糊个性,突出人物群体特征。C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其中“迷迷胡胡”“胡胡涂涂”等词,体现了历史进程中,老战军与时代的格格不入。D小说采取了悬疑式的结尾方式,没有交待老战军是怎么死的,留给读者思考、想象的空间,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8. 请结合文本分析“梦”在小说中作用。(4分)9. 本文题目为“新与旧”,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孔子
20、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子墨子游公上过于越。公上过语墨子之义,越王说之,谓公上过曰:“子之师苟肯至越,请以故吴之地,阴江之浦,书社三百,以封夫子。”公上过往复于子墨子。子墨子曰:“子之观越王也,能听吾言、用吾道乎?”公上过曰:“殆未能也。”墨子曰:“不唯越王不知翟之意,虽子亦不知翟之意。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宾萌,未敢求仕。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虽全越以与我,吾无所用之。”凡人不
21、可不熟论。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今可得其国,恐亏其义而辞之,可谓能守行矣。其与秦之野人相去亦远矣。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道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反立于延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臣。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览)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22、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B.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C.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D.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布衣,麻布之类的衣服。因布衣是平民衣着,故代指平民。“白衣”“青衫”也指平民。B.比行,并列、并排,此处指相提并论
23、。这里的“比”与论语中的“比及三年”不同。C.书社,即将社员之名籍书于社簿,是一种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后多用做出版社的名称。D.殆,相当于大概、恐怕,表推测语气,与项脊轩志“殆有神护者”中的“殆”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谒见齐景公,齐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不肯接受,因为他认为自己无功不能接受俸禄,并立刻催弟子驾车离开。B.公上过到越国游说,越王欣赏公上过,想把大片土地和百姓分封给他作为他游说墨子到越国的条件,公上过回去禀告了墨子。C.墨子认为越王和公上过都不了解他的心意。假如越王不听从、不采纳他的主张,即使把整个越国都给他,他也觉得用不着。D.
24、楚昭王认为石渚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不一定要受到惩处,想赦免石渚让他重新任职。石渚感激但没有接受君主的恩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原丘,其不知丘亦甚矣。(4分)(2)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4分)14.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本文是怎样阐述这句观点的?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萍乡道中谒濂溪祠明王守仁木偶形骸恐未真,清辉亦自凛衣巾。薄书曾屑乘田吏,俎豆犹存畏垒民。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解传神。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荐
25、渚苹。注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以濂溪为号,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曾贬谪至萍乡任税监。乘田吏:史载孔子曾任乘田、委吏小官。畏垒:乡野。私淑:指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并传承其学术而尊之为师之意。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濂溪祠里的先生塑像未必与真人一般模样,但让拜谒者有敬畏感;首联交代了对先生的仰慕之情。B领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但萍乡百姓依然景仰、祭祀濂溪先生。C诗歌用“过化传神”肯定濂溪先生的功绩与影响,赞扬濂溪先生留在萍乡的教化之功、高风亮节。D诗歌直抒胸臆,表达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向,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慨。16. “
26、下拜春祠荐渚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离骚中“ ,_”借“草木”“美人”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人生抱负难以实现的深沉感慨。(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_,_”两句,形象写出了夫妻相见,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的梦境,让人感到无限凄凉。(3)姚鼐登泰山记中“_,_”两句通过写初登山顶刹那间所见到的景色,赋予苍山以生命,形象地展现了山上积雪的光彩。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同食物相关,耳熟能
27、详的表达有很多,比如“化悲愤为食量”“别难过,没有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伤心,实在不行就两顿”等等,这暗示着食物与情绪之间有着紧密关系。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既说明了食物作为生存之本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食物与人们的生活 。我们是否可以 地大量进食或依赖控制进食来安抚情绪?科学告诉我们:不可以。情绪大多来自日常生活中,人或物对于个体的某种深刻的内在体验,比如抑郁体验、焦虑体验等。以此为例,抑郁多为当下的困扰,内心感觉无法摆脱或无力处理;焦虑多见对未来的无措,内心紧张, 。类似的情绪体验都是我们对生活失去了掌控感或安全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迫切要找到一个能被控制的内容,去抵消或释放,让自己快速离开
28、失控的体验,内心回归到稳定状态。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进食来调节情绪?其一,食物拥有便捷、易得的特点,具有便利性;其二,食物带有养育、滋养的“母亲”般的属性,具有习惯和依赖性。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3分)20. 最末一段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近日,一种“黄花”冲上热搜第一,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等8部门联合召开了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会议,要求在本周内完成全市地面防除任务。加拿大一枝黄花不能简称为“一枝
29、黄花”,():一枝黄花为乡土植物,头状花序不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不呈蝎尾状,根状茎无或不发达,为常规控制和利用对象;而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外来生物,头状花序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呈蝎尾状,根状茎很发达,()。这种植物虽色泽亮丽,却被称为“毒草”,有着“此花开处百花杀”的说法。(),而是因为它的根系特别发达,繁殖能力超强,仅单株就能繁殖两万多,清除非常困难,给周围的绿色植被和农作物带来极大影响。不仅这种花繁殖能力强,而且生长周期长,使得它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极大地危害了本地的生态平衡。因此,若市民外出看见这种黄花千万别采别种,请拨打电话“举报”!21. 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
30、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有一节专门记录红军中的少年先锋队员。斯诺在书中写道: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象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
31、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他们”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1936年的中国少年。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作为同样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你,请给“他们”写一封信,谈谈“他们”给你带来的触动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解析】本项错在两点:一是“开始运用诗意手法”此意于文无据;,二是“推动创作走向了自觉与成熟”与文意不符。2.B【解析】A项,错在“描写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柳毅传写的是神话故事。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人物情感”范围扩
32、大。D项,“其景物的描写方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过于绝对。3.D【解析】错在“层层递进”,原文主体部分是并列结构。4.材料一所说的“诗笔”侧重指与诗歌创作相通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追求(1分),如虚实相生的手法、叙事的节奏与韵律、含蓄蕴藉的特色等(1分);材料二所说的“诗笔”侧重指诗歌在小说叙事过桯中所发挥的作用(1分),如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等(l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5.采用虚实相生之法(1分),写女子之关仅用“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八字进行正面描写,然后从虚处着笔,通过崔护的“眷盼”“径往寻之”等来侧面烘托,让读者感到女子美貌如在目前(l分)。重视情境的营造(l分
33、),如崔护“复往寻之”,其痴情自见老父哭诉“君杀吾女”“常恍惚若有所失”“遂绝食数日而死”,女子虽未出场,但其痴忻可见(1分)。体现抒情的含蓄蕴藉之美,举手投足间暗含深情(1分)。如“彼此目注”“送至门”“眷盼”等动作、神态,体现了二人的一见钟情,人物情感的表达含蓄蕴藉(1分)。小说中引用崔护的诗歌(1分),既表现崔护的心理,又推动情节发展,于叙事作用甚大(1分)。6B7A8展示了老战军在时代变革中对旧日梦幻的留恋和麻木的精神状态。“梦”贯穿故事主要情节,使情节更紧凑。“梦”是老战军对现实产生的错觉,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侧面反映了时代的迅速变化与人滞后的思想之间的矛盾,深化主题。9以枪毙和斩首为
34、代表的新旧两种行刑方式。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以青年夫妻为代表的新生革命力量和根深蒂固的旧思想。10.D【解析】“还车而反”,“而”连接的两个动词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AB;“不忍”“阿有罪”分属两种对待父亲的情况,中间要断开,排除C。故选D。译文:他掉转车子返回来,站在朝廷上说:“杀人的人是我父亲。对父亲施刑法,我不忍心;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家刑法,这不可以。执法有失要受惩处,这是臣子应遵守的道义。”11.A【解析】“青衫也指平民”错误,指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也指低级官员。12.B【解析】对象错误,越王欣赏的是墨子,分封的也是墨子。13.(1)现在我劝说景公,景公还没有实行我的主
35、张,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计分点:“说”,劝说;“未之行”,宾语前置句式,译为“未行之”。1点1分,句意2分(2)秦国的鄙野之人,因为(一点)小利,弟兄之间相互打官司,亲人之间相互残害。计分点:“野人”,粗野之人;“狱”,争讼、打官司。1点1分,句意2分14.孔子遵循义,拒绝景公封赏。墨子不愿损害义,不接受越国土地。石渚捍卫义,选择自杀。译文:君子自身的所作所为,举动必须遵循义的原则,行为必须忠于义的原则,世俗虽然认为行不通,但君子认为行得通。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谢绝了,不肯接受,出来以后对学生们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因而接受俸禄,现在我劝说景公,景公还没有实
36、行我的主张,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让学生们赶快套好车,告辞以后就走了。孔子这时是平民,他在鲁国只当过司寇的官,然而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难以跟他相提并论,三位帝王的辅佐之臣不比他显赫,这是因为他取舍都不苟且啊!墨子让公上过到越国游说。公上过讲述了墨子的主张,越王很喜欢,对公上过说:“您的老师如果肯到越国来,我愿把过去吴国的土地,阴江沿岸,三百社的地方封给他老先生。”公上过回去禀报给墨子,墨子说:“你看越王能听从我的话、采纳我的主张吗?”公上过说:“恐怕不能。”墨子说:“不仅越王不了解我的心意,就是你也不了解我的心意。假如越王听从我的话、采纳我的主张,我衡量自己的身体穿衣,估量自己
37、的肚子吃饭,我将处于客居之民的地位,不敢要求做官,假如越王不听从我的话、不采纳我的主张,即使把整个越国给我,我也用不着它。”大凡对于人不可不仔细考察。秦国的鄙野之人,因为一点小利的缘故,弟兄之间就相互打官司,亲人之间就相互残害。现在墨子可以得到越王的国土,却担心损害了自己的道义,因而谢绝了,这可以说是能保持操行了。秦国的鄙野之人与他相距也太远了。楚昭王时,有个贤士名叫石渚。他为人公正无私,昭王让他治理政事。有个在道上杀人的人,石渚去追赶这个人,原来是他父亲。他掉转车子返回来,站在朝廷上说:“杀人的人是我父亲。对父亲施刑法,我不忍心;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家刑法,这不可以。执法有失要受惩处,这是臣
38、子应遵守的道义。”于是就趴伏在刑具上,请求在昭王面前受死。昭王说:“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哪里一定要受惩处呢?你重新担任职务吧。”石渚说:“不偏爱自己的父亲,不可以叫做孝子。侍奉君主而违法曲断,不可以叫做忠臣。您命令赦免我,这是君主的恩惠,不教废弃刑法,这是臣子的操行。”他不让拿掉刑具,在昭王朝廷上自刎而死。按照公正的刑法,违法必定处死,父亲犯法,自己不忍心处以死刑,君主赦免了自己,却不肯接受赦免。石渚作为臣子,可以说是又忠又孝了。15B“领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理解有误。“屑”在诗中是“认为值得做”的意思,颔联从史书、百姓两个角度来肯定濂溪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39、。没有运用正反对比手法。16“下拜”“荐”,照应诗题中的“谒”。与首联“凛衣巾”呼应;运用动作描写,再次表明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巧妙收束全文;与前一句相映衬,表明“拜”“荐”出乎真情,强化情感。17.(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相顾无言,惟(唯)有泪千行(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8. 息息相关 无所顾忌 惴惴不安 19. 情绪大多来自日常生活,是个体对于人或物的某种深刻的内在体验,比如抑郁体验、焦虑体验等。(“人或物对于个体的某种深刻的内在情绪体验”既缺少谓语,又主客体颠倒。) 20. 自问自答,能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突出重要内容,强调了以进食来调节情绪的原因;使行文更有变化
40、;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结构更紧凑。【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从前文“民以食为天,既说明了食物作为生存之本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食物与人们的生活”可知,填入成语是说明食物与人的生活关系的紧密性,可以填入“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第二空,由后文“科学告诉我们:不可以”可知,“大量进食或依赖控制进食来安抚情绪”是不被认可的,而其前面需要一个词语来修饰“大量进食”这种行为,表明不受控制的进食,可以填入“无所顾忌”。“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虑、畏惧。第三空,从前文“焦虑多见对未来的无措,内心紧张”可知,填入成语也是形容心情的不安,可以填入“惴惴不安
41、”。“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1)成分赘余。“来自日常生活”已构成介宾关系,应删除“中”;(2)不合逻辑。“人或物对于个体的某种深刻的内在体验”主客颠倒,应改为“个体对于人或物的某种深刻的内在体验”;(3)成分残缺。“人或物对于个体的某种深刻的内在体验”前面缺少谓语,应添加谓语“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能力。所谓设问,就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给出答案。这种方式先提出问题,首先让读者思考,启发读者思考,能引人注意。接着给出答案,这样就突出了答案所涉及的内容。本题中,作者首先
42、提出“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进食来调节情绪”的问题,让读者思考这样问题,接着给出了答案,“其一,食物拥有便捷、易得的特点,具有便利性;其二,食物带有养育、滋养的”,强调了以进食来调节情绪的原因。采用设问句能够让行文更有变化,避免了直接叙述的平板。同时,这一设问句承接上文关于“我们迫切要找到一个能被控制的内容,去抵消或释放,让自己快速离开失控的体验,内心回归到稳定状态”的内容,也引出了下文关于以进食来调节情绪的内容,让文段结构更加紧凑。21. 两者区别明显 为铲除对象 不是因为花有毒 22. 这种花不仅繁殖能力强,而且生长周期长,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极大地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解析】【21
4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处冒号为提示下文,后文说的是两种黄花的区别,故填“两者区别明显”; 对应上句结尾“为常规控制和利用对象”,此处加拿大黄花应为“为铲除对象”; 结合“毒草”的名称和“而是因为”的句式及内容,应填“不是因为花有毒”。【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不仅这种花繁殖能力强”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改为“这种花不仅繁殖能力强”;“使得它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结构混乱,承接前面主语,应去掉“使得它”,“危害平衡”搭配不当,改为“破坏平衡”。句子修改为:这种花不仅繁殖能力强,而且生长周期长,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
44、重威胁,极大地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23. 写作 审题立意:写作任务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写作导引,二是情境创设。“他们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 1936 年的中国少年。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此为写作导引。首先再次强调“他们”的身份,一是“红星”照耀下,突出中国共产党对“他们”的精神感召与指引,而“1936 年”也暗示考生要把对“他们”的理解与分析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下。这两点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应有所体现。其次“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的表述提醒考生要对“他们”有所触动与思考,两代人,同样是“红星照耀”,而我们这一代少年的“初心”还在否?在“建设新世界”这一征程中,我们又应从
45、“他们”身上吸取哪些前行的力量?这些都需要考生在写作中有所回应。“作为同样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你,请给他们写一封信,谈谈他们给你带来的触动与思考”,此处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你”与“他们”有特定的关联点红星照耀,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中国少年,追求进步,与时代同频,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奋斗,这应该是两代中国少年同样的初心与使命。文体为书信,“他们”为 1936 年的中国少年,虽都是少年,但以现在的视角来看,“他们”无疑是革命的先行者,是当下少年的前辈与楷模,措辞表达应得体。“触动与思考”,应结合材料进行具体的阐述分析,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在对材料充分阐释分析的基础上又能把相关思考引向现实与生活,体
46、现一定的时代感。【范文参考】红星明光照前路,永葆初心接力行亲爱的 1936 年的少年:见字如晤。我是来自 2021 年的一位中国少年。85年前,你们中的很多人曾作为红军主力,经历了两年漫漫长征的洗礼;85年后,我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也坚定走上复兴的长征路。你们在红星照耀下成长,受到共产主义信念的激励,我们也将不改初心,接棒奋力前行。你们可知,你们那乐观勇敢的精神如盏盏烛火,照亮长途的黑暗,也一直照到 85 年后的现在,熠熠生辉。我从美国记者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中读到,你们总是愉快乐观,不管行军疲乏,都认为一切很好。让我深受触动!在书中,他称你们为中国的希望,你们的精神跨越国度,引发相同的共鸣
47、!而你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刻进中华文化基因,绵延继承至将来。85 年后,我们有浙江大学“轮椅博士”郭辉,她因车祸失去双腿,仍乐观宣告:“人生不会打上蝴蝶结,但你要相信它仍是一份礼物。”她加入轮跑队,以更坚定姿态再踏上前途征程。我也听闻一位残疾作家说过:“只有经历了无数日落的身体,才能驮住月亮。”是的,乐观让我们这个民族即使面对荆棘之路也不觉痛苦,让我们面对万难有泪可落却不觉悲凉。红星闪耀那是信念的光芒,你们以乐观战胜了长征的险阻,同样在红星照耀下的我,也要笑对一切风云。你们可知,你们那勤劳努力的品质如熊熊焰火,融化了绝望之冰墙,也一直炽热了85年后青年的心,赤诚不减。斯诺还写道,你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我心中不无认同之意!李大钊前辈曾说:“固青年,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你们正是这样一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