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伶官传序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2、 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虚词:原,函 , 告,抑,本。B、一词多义:与,归,易,告。c、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 夜呼,东出,3、 能力目标: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教学过程:【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
2、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二、时代背景简介: 五代 (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
3、(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三讲解:(一)思考第一段: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2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明确:盛衰在于人事。(2)由课文
4、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例证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3)重点字词:原 - - 名词用作动词,推究,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所以 的原因(4)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容呢?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二)第二、三段(1)由时间理出过程庄宗李存勖(885926)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
5、,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庄宗多少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908年(23岁),“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 912年(27岁),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 923年(38岁),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926年(41岁),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被动)庄宗得天下用了15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3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 。(强调“兴”“亡”使动用法。)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
6、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2)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告:祭告,祷告。 盛:装。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装着,动词。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3)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夜,东:名作状。夜:在夜间。/ 东:向东。“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4)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 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此句用了正反对比。抑- -或者。本 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近。(三)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于:被动。 所: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的短语。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