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宋词婉约派的艺术特点;把握词的意境,感受词中浓浓的别情;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白描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鉴赏词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感情,带领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兴趣和素养。二、教学重点:学习名句鉴赏的方法,感受词中浓浓的别情。三、教学难点: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白描的手法。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法、研讨法五、教具准备:PPT课件 f
2、lash朗读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先看送别歌曲视频,情境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当我们轻轻叩开古典的门扉,不经意间,那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一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就会从平平仄仄里飘出,打湿我们的双眼。现在我们就走进柳永的雨霖铃,一起感受离别诗词的万种风情。(二)资料助读(幻灯片1-5)1、关于柳永(约9871053)1)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他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由于仕途上遭遇坎坷,失意无聊,往返于秦楼楚馆,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支持下,这位精通
3、音律的词人,创作了大量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柳永开创了婉约词派,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2)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
4、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于是,柳永半是解嘲、半是哀怨,遂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留连坊曲。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2、关于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写都市生活和风光;写妇女生活
5、、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写羁旅行役之苦。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柳词在艺术表现上自成风格,感情真挚、大胆,以白描见长,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柳永的乐章集有词近二百首,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为“宋金十大曲之一”。3、关于本首雨霖铃雨霖铃,也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三)朗读1、听朗读,整体感知(flash配乐朗读)2、生反复诵读,然后尝试配乐朗读。
6、3、诵读过程中的任务:(1)字词积累。(幻灯片6、7)? 读出下列字音凝噎( y ) 暮霭( i ) 沈沈(chn) 更那( n )堪? 解释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无绪:没有心思,情绪不好。兰舟: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此处指船夫。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说不出话,哭不出声。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走得很远。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沉。沈,通“沉”。楚天:楚地的天空,这里泛指南方天空。经年:一年又一年,表示日期很长。(2)找出词中借助了哪些景物来表达别情。(四)合作探究,讨论上阕1、通过哪几句你得到了离别的节令时间
7、地点的信息?2、最打动你的离别之景是哪幅画面?运用了哪种手法?令你想到了哪些与此相关的诗文?3、词中还设想了离别之后的前途渺茫相见无期,你能找出来吗?交流明确:(幻灯片8-12)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离别的节令深秋(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这里不止以寒秋、昏暮、急雨烘托“都门帐饮无绪”的悲苦凄凉气氛,更写出了离别之际的痛苦心情。-古人常将“长亭”作为抒发别情相思的对象(生交流)“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王褒“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8、。” “迤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王实甫2、估计此问题学生会有两种答法,师进行点拨(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实写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情况。从依依不舍的情形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无绪”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正在难舍难分之际,船夫的一声催叫将离人的心揪得紧紧的,谁能模仿舟子催促的语气来个情景再现呢?(找男生模仿)“无绪”“留恋”表现了两人依依不舍的真实情形,但要说将离别之情态定格成一幅画面的还是下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白描手法:是一种不加修饰的描写。是从绘画中借鉴来的术语,指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技法。白描,用的
9、说法,叫做“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此二句,用白描手法加深涂抹,写出了人物离别的动作、情态,两双无力而有情的手握在一起,无神而有泪的眼,对视呆滞,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好无言相对,更使人伤心失魄。描绘出了一个“真情无言”“至爱无声”的感情境界。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流泪眼望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与苏轼“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异曲同工。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此三句以“念”字带起,借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的无期。虽然其景是设想的,是虚的,但给读者
10、的感受却是真实的,景也无边,情也无限。时间接近黄昏,景色模糊了,而离别的情绪也是黯淡的。这么一来,给予读者的感觉就不光是自然的景色,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结构上,这两句既是对上阕的所写景物的收束,又为下阕写别后离人的心情张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五)小结上阕(幻灯片13)上阕以景衬情,以景达情,虚实结合,写出了离别之际的无尽愁思。尤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最为动人,运用白描手法,将恋人恨别时的动作、神态勾画得极为生动逼真,把难舍难分的离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六)合作探究,讨论下阕1、哪句点明了全词的主题?你是如何理解的?2、找出以景衬情载满离愁的,并试着加以赏析
11、。交流明确:(幻灯片14-21)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伤离别”点明主题。“自古”是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又推进一层,多情的人因离别而伤感,现在正是冷落清秋的时节,这就更加叫人难以忍受。这里作者有意识的把自己的私情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提出来了,说明在冷落的清秋的时候这种难堪的离情,凡是多情得人都会具有的。这种把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提高到一般的合情合理的现象,也扩大了这首词的意义。自古伤离别的(生交流)“悲莫悲兮生别离。” 屈原“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江淹“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2、同学
12、们的赏析都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师进行总结指导。(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历来为人所称诵的句子。就词义看,是承接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而来,是深一层的想念,想到今夜酒醒的时候,不见心爱的人,只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这情景是多么难受啊!这也是情景交融的写法。这两句为什么特别为人们所欣赏,甚至有人拿来代表柳词呢?这两句的好处怕还是在于集中了许多触动离愁的东西来表现他内心的愁怀。-关于酒: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削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边病。李煜应长天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周邦彦关河令-关于柳
13、: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缕缕离愁。柳总是和离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关于风:载满离愁的清秋,晓风轻拂,阵阵寒意,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关于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人无限的愁思。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
14、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有关月的歌曲:生唱出借月抒怀的歌曲,如弯弯的月亮等。有关月的情思:(生交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作者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愁更思愁,难以排遣。-“今宵”二句承上片念去去,想象别后酒醒所见,是虚景。遥想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凄凉的气氛,清幽的风景,绵绵的离愁,便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中。与前面实写离别场景融为一体,更形象地抒发离别愁思。画面生动,诱发想象,引起共
15、鸣,因此成为千古佳句。(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情况,“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即使有“千种风情”也因无人共语而倍觉痛楚。以虚景、虚情收束全篇,把离别之情艺术地推向高潮,真所谓“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七)小结下阕(幻灯片22)下阕设想分别以后彼此的凄凉处境,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融孤苦之情于凄清的景中,意境十分高远,成为代表柳词的经典佳句。(八)总结全词(幻灯片23)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
16、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其中,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景描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以景衬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使人不觉的是虚构的,足见柳永的艺术手法之高妙。因此,这首雨霖铃也成为柳永的代表作品。(九)课堂延伸(幻灯片24、25、26)1、引导学生总结出诗歌鉴赏的初步方法:反复诵读细品味走马观花抓关键多方联系明真情2、比较阅读这首雨霖铃是柳永婉约派的代表作,表达情感细腻、委婉,缠绵哀怨。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
17、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刚学过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体会词学两大宗豪放派、婉约派的特点。豪放派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婉约派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背一背这“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轻敲慢打、柔声细语”唱出来的雨霖铃。(十)指导背诵按照将别临别别后的线索,先写实景,然后进行设想,描绘了别后凄清孤苦的断肠画面。抓住关键词“泪眼”、“凝噎”“念”“伤离别”“杨柳”“晓风残月”等来背诵效果会更好。(十一)作业1、搜集婉约派词人的相关词作,进一步体会婉约派的特点。2、背诵本首词。(十二)板书设计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景物 特点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凄切 悲凉苍茫 落寞凄清 孤寂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