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怕不抵抗只怕不抵抗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只怕不抵抗由冼星海作曲,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 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 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反映了当年抗日根据地的儿童活泼向上 的精神面貌和勇敢向前的抗日情绪。歌曲以表演唱、齐唱的形式呈现,戏 剧性的音乐作品,给孩子们想象与创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在歌曲最后两 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扩充了乐句、突出了主题,更加深了歌曲的感 染力。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幸福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因此,借助歌曲的聆听、演唱等 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 的罪行对学生进行爱
2、国主义教育,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学唱歌曲只怕不抵抗,并有感情的演唱、表演歌曲。 2、通过演唱歌曲,掌握延长记号和四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 3、了解抗战时期共产儿童团的革命历史。培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唱歌曲合理地把握歌曲的情绪,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歌曲中延长记号及四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PPT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 导入 师:今天音乐课,我们来讲讲从前的故事,早在 70 年前,日本侵占了我 们中国的领土,(播放日军侵华的图片)他们侵占了我们的领土,轰炸了 我们的房屋,杀害了我们的人
3、民,我们的祖国母亲面目全非,饱受痛苦煎 熬!但我们并没有低下头来,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抗日战斗,就连 和大家同样年龄的孩子们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们,找一位同 学来讲讲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师评价。 师:假如你也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怎么做呢?是坐等敌人来欺负?还 是选择努力顽强地与敌人抗争到底? (情景导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现在我们成立一个雏鹰战队,一起走进时光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年代 和儿童团们一起去打鬼子。 二、出示课题 师: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大屏幕显示照片) 创作了大量抗战的歌曲,像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有一些是 专为我们儿
4、童创作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只怕不抵抗就是当时在儿童 团中流传最广泛的歌曲。 三、难点学习 师:要打鬼子,必须先练好枪法,拿出手枪,跟老师瞄准。 1、2/4 X X X X X 0X X -X X X -X 0 (手枪声) 师: 练好手枪,接下来练冲锋枪 (在此讲解四分休止符)在音符中 0 代表四分休止符,在唱的过程中,四 分休止符空一拍,在心里默默数一拍就可以了。师示范。 2、2/4 X X X X X X X X X XX (冲锋枪) 师:枪法练完了,我们还要有好的口号 3 、2/4 X X X X X 0X X - X X X - X 0 不 怕 年 纪 小 只 怕 不 抵 抗。 4、2/
5、4 X X X X X X X X X XX 只 怕 不 抵 抗 只 怕 不 抵 抗 师:为了使我们的口号更加响亮,我们把口号配上旋律唱出来。 (1)2/4 1 2 1 31 03 5 -3 6 1 -1 0 不怕 年纪 小,只 怕 不 抵 抗! (2)2/4 1 2 1 31 -3 . 53 6 1. 61 2 3. 2 1 - 不怕 年纪 小,只 怕 不 抵 抗!只 怕 不 抵 抗! (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 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歌曲新授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准备好迎战我们的敌人了。听,喇叭已经吹响了,铜 鼓敲起来了,我们的胜利就要到来了。 1、教
6、师范唱 (教师用充满激昂、热情的情绪演唱,激发学生就知道欲望。) 师:这就是歌曲只怕不抵抗,通过听歌曲你能想象出怎样的场面呢? (生答)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唱出到儿童团抗日的旋律吧。 2、逐句教唱 (学唱速度由慢至快。)在这里讲解延长记号,延长记号的作用不同,当 延长记号记在音符上方或下方,表示该音符根据音乐需要适当延长。第二 种情况,若记在休止符上方,表示音乐到此处做适当的休止。第三种作用 是,标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在小节之间要有片刻停顿、休止。 3、填词演唱 (第一遍唱体会歌曲意境,第二遍加入感情。歌曲应采用天真活泼、激昂 地情绪来演唱。) 巩固巩固创编创编 同学们敌人已经被我们打败了,为了庆祝我们凯旋归来,现在我们举 行庆功会,请同学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首歌。 (这一环节的设计将采用为动作创编并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才能,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小结作小结作业业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愧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们个个机智灵活,从你们 身上老师仿佛看见当年的那些小英雄,老师相信你们会像雏鹰一样勇敢, 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将来能够为我们国家做更多的贡献。最后,老师留 一个开放性小作业,回去后为家人和朋友讲讲小英雄的故事并将歌曲分享 给身边的朋友、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