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下《音乐》第四单元 心中的江河-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61cda).docx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640061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六下《音乐》第四单元 心中的江河-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61cd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六下《音乐》第四单元 心中的江河-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61cd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六下《音乐》第四单元 心中的江河-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61cd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六下《音乐》第四单元 心中的江河-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61cd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六下《音乐》第四单元 心中的江河-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61cd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渔舟唱晚渔舟唱晚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1.认识民族弹拨乐器古筝。 2.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 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古筝曲。 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 来, 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乐曲的来历有说是娄树华( 1907 1952)根据古曲归去来改编而成,有说是金灼南( 18821976)根据山东传 统筝曲改编而成。目前这首名曲的作者很难定论。 渔舟唱晚这一曲名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千古佳句“渔 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彭蠡是指鄱阳湖。这句古文的意思是:渔船上的渔夫在 傍晚歌唱,声响达到鄱阳湖最远处。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

2、绘在 夕阳西下、 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渔人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 快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乐曲为多乐段、多主题结构,全曲可分为三段体,具体呈现为 A+B+C+ 尾声。 A. 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是全曲的 “起始” 部分(见谱例 1)。 全段节拍较为自由, 共运用了三 种节拍为交替节拍。富于变化的节拍使得旋律行进更加自由流畅。 第一乐段的旋律非常具有歌唱性,前两乐句为变化重复。较为自由的节拍、 平稳 流畅的曲调、 相对舒缓的节奏,加上古筝委婉高洁的音色和运用慢板奏出的 韵致 悠扬的旋律,造就了第一乐段宁静幽雅、意韵深远的听觉感受。生动地描绘出一

3、幅夕阳映照、碧波万顷、帆影点点的“唱晚”景象。 B. 第二乐段。第二乐段共分为三个乐句(见谱例 2),采用交替的节拍,是乐曲 “承”的段落。这段旋律从第一段旋律发展而来,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 的清角音“ f a”增添了调性色彩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 “花指”(*)奏法增加 了音乐的韵味。随后( b、 c)两乐句旋律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中层下落,但两 个乐句节奏律动形态有差异。两个乐句在进行中打破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运 用弱起,以乐汇为动机不断下行模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 乘风破浪、 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 C. 第三乐段。 第三乐段是乐曲的 “转折” 段落, 拍,运用了一连

4、串的动机模进。 旋律采用复式递升递降的发展手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本乐段突出 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按、滑、叠,揉的催板奏法,形象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 飞 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D. 尾声 尾声为乐曲的“合”部分。音乐在达到高潮后突然切住,速度徐缓,下 行的旋律又把我们带回到“两岸青山暮,江心秋月白”的恬静愉悦的气氛中,乐曲 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全曲是徵调式),给人以曲终然意韵无穷之感。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聆听习惯,对音 乐有了一定的记忆、 听辨能力,对乐曲的情绪有了较强的感受能力,也具备了一定 的演唱和识谱能力

5、,但分析乐曲和对乐曲的表现能力都略显不足,大多数学生能 做到安静地聆听音乐,还需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音乐要素,感受速度、 力度等音乐 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意境的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及乐器,体会古典音乐的雅致韵味,激发学生 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主动接受意愿,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 能够通过微课和学生现场展示认识民族弹拨乐器古筝,了解其历 史、 外形、构造、音色,以及常见的演奏技巧。 3. 引导学生在速度、 力度、 音色等音乐要素和作品情感的变化中,通过聆听、 对比、 演唱等方式,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表现作用,用规范的音乐术语描述自己 对音乐的感受,养成良

6、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对民族弹拨乐器古筝的认识,引导学生通 过自 主学习了解音乐相关知识。 2.2. 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音乐要素,感受速度、 力度等音乐要素对于塑造音乐 形象,表现音乐意境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复式递升、复式递降的旋律创作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介绍古筝(具体内容见微课古筝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件乐器吗? (手指古筝) 生答略。 师:对,就是民族乐器古筝,我们先通过一段微课来了解它吧。 (播放微课。) 二、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一首在我国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古筝

7、独奏曲 渔 舟唱晚 。 (点课件 PPT,贴板书课题。) 师:听完以后请大家来谈一谈对乐曲的初步感受。 (二)初听乐曲 (点课件 PPT,播放全曲。) (三)介绍乐曲来历以及创作背景 (点课件 PPT。) 师: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 来改编而成,另一说法是金灼南根据多首山东传统筝曲改编而成。 (点课件 PPT。) 师:曲名渔舟唱晚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 晚,响穷彭蠡之滨” 。彭蠡是指鄱阳湖。这句话的意思是:傍晚时分,晚归的渔夫唱 起了歌儿,歌声响彻鄱阳湖最远处。 (四)分段聆听。 1. 聆听第一乐段。 (1)感受画面,体会意境。 师:

8、这首乐曲为多乐段、多主题结构,我们先来聆听第一乐段。 (点课件 PPT。) 师:在聆听时想象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点课件 PPT,播放第一乐段。贴板书“第一乐段” 。) 师:孩子们的音乐想象力真丰富呀。夕阳的余晖为天空抹上了一笔灿烂的晚 霞;一望无际的湖面波光粼粼;远处,几片晚归的渔帆隐约可见 (2)感受情绪。 师:你觉得第一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回答。 师:你们都说的很好。这一乐段的情绪可以用“宁静”或“平静”来形容。 (贴板书“情绪”,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宁静”或“平静” 。) (3)复听第一部分,感受速度。 师:让我们再一次聆听第一部分,请你们随音乐挥拍感受它的速度是怎样的?

9、(点课件 PPT,播放第一乐段乐曲。) 老师带领学生挥拍感受乐曲的速度。 师:你们感受到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请用准确的速度术语来说一说。 生回答。 师:这一部分音乐的速度是慢板。 (贴板书“速度”,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慢速”或“慢板” 。) (4)唱 a 主题。 师:音乐以舒缓的慢板体现了“晚”的静谧,这是第一乐段中的 a 主题。 (点课件 PPT,展示谱例片段。) 师:让我们一起随着琴声唱一唱。 老师弹琴带着学生唱一唱。关注音准、节奏。 (5)感受民族五声调式。 师:在这段旋律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来。 师:在这段旋律中出现了 1、2、3、5、6

10、五个音,这就构成了我国特有的民族 五声音阶。 (贴板书:民族五声音阶。) (6)体会古筝演奏技法中“按” “颤”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 师: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旋律最适合用古筝来演奏。下面听一段演奏 a 主题, 你们能听出其中运用到了哪些古筝的演奏技法。 演奏片段。 师:你们听出来运用了什么演奏技法? 生回答。 请演奏的学生公布答案:“按” “颤” 。 师:你们觉得这种演奏技法让乐曲有了什么变化? 生回答。 师:这些技法的运用,让乐曲更加的柔美,也更具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 (7)复听第一部分。 (点课件 PPT。) 师:第一乐段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碧波万顷、帆影点点的“唱晚” 景 象。让我们再

11、一次聆听乐曲,可以随着音乐小声吟唱。 (点课件 PPT,播放乐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 播放第一段时老师带领学生用 “ en” 轻声吟唱,播放第二段时做划桨的动作。 2. 聆听第二乐段。 (1)初听第二乐段,找到清角音。 (点课件 PPT,出示谱例。) b 主题 师:这是第二乐段中的 b 主题,请你们一边看乐谱一边聆听,找一找除了民族 五声音阶的五个音外又出现了哪个音? 老师用钢琴弹奏旋律片段,学生听后回答。 (点课件 PPT,“4”加红框。) 师:对,增加了一个“4” 。 (在板书音阶中添写“4” 。) (2)感受清角音。 师:我们再来唱一唱,感受加入了“4”以后的变化。 老师单手弹琴带着学

12、生一起唱。 师:请你说一说“4”这个音出现后的变化。 学生谈谈听觉感受。 师:“”的加入增添了调性色彩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 (3)复听第二乐段,感受情绪。 师:第二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速度和第一部分比较起来有没有变化? 让我 们再来听一听。 (点课件 PPT,播放第二乐段,老师带领学生挥拍。) 生回答。 师:在第二乐段中速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仍用慢板表现出“唱”的悠闲自得。 (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悠闲” “慢板” 。) 3. 聆听第三乐段。 (1)初听第三乐段,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师:接下来我们将聆听音乐的第三乐段,请你们注意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点课件 PPT,播放第三乐段。)

13、师:这一部分音乐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生回答。 师:对的,速度逐渐加快到快速,力度也随之增强。 (写板书“渐快快速” 。) (2)复听第三乐段,感受情绪,想象画面。 师: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增强,音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我 们再来听一听第三乐段。 (点课件 PPT,播放第三乐段。) 生回答。 (点课件 PPT。) 师:听着这段音乐,宛如渔舟飞快地扬帆前进,橹桨声、流水声、渔歌声交织 在 一起,好一幅百舟竞归的热闹场面。 师:请你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这一乐段的情绪。 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热闹” “欢快” 。) (3)了解“复式递升、复式递降”的旋律创作手法。 师:这

14、样热闹的场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我们来看看第三乐段的 c 主题。 (点击课件 PPT,出现旋律片段一。) c 主题 师:请你们听琴声一边画旋律线一边唱旋律。 教师单手弹旋律,一边画旋律线,带领学生唱旋律片段一。 师:你们发现旋律发展有什么规律? 生发言。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老师就一边唱一边在黑板上画旋律线。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段旋律以两个音为一组盘旋上升,我们把它叫做 “复式递升” 。 (贴板书“复式递升” 。) 师:富于变化的旋律仍然在进行,请看。 (点击课件 PPT,出现旋律片段二。) c 主题 师:请你们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单手弹旋律,一边画旋律线,带领学生唱旋律片段二。

15、师:你们发现旋律发展有什么规律? 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生发言。 师:对,这一段旋律以两个音为一组盘旋下降,我们把它叫做“复式递降” 。 (贴板书“复式递降” 。) (4)体会“花指”这种演奏技法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 师:在这一段旋律中,多次出现这种像小花一样的符号。 这表示古筝特有的技 法。请欣赏演奏演奏。 演奏示范。 师:你们知道这种技法叫什么吗? 生回答。 公布答案“花指”或“刮奏” 。 师:你们觉得这种演奏技巧让乐曲有了什么变化? 生回答。 师: “花指” 的技巧非常形象地模拟出流水之声,使整个乐曲充满一种 “动感” 。 师:第三乐段旋律采用复式递升、复式递降的发展手法,多次反复,速度逐

16、渐 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再加上古筝特有演奏技法,形象刻画了渔舟近岸、渔歌飞扬 的热闹景象。 (点击课件 PPT,播放音乐第三乐段含尾声。) 4. 聆听尾声。 (点击课件 PPT。) 师:最后呈现的是本曲的尾声。你们感受到速度有什么变化? 生回答,如果答不出来,就单独播放尾声。 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生回答。 师:尾声部分,速度突然放慢,下行的旋律又把我们带回到 “两岸青山暮,江心 秋月白”的恬静气氛中。 (写板书“慢板” “恬静” 。) 三、完整聆听。 (点课件 PPT。) 师:水畔暮山衔夕阳,归舟返棹沐霞光;渔歌阵阵相呼应,声响调高传远方。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这优美而富有韵味的音乐吧。 (点课件课件 PPT,播放全曲。) 四、小结及拓展。 (点课件课件 PPT。) 师: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曾被改编为小提琴曲和 电子琴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去了解。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音乐 > 西师大版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西师大版六下《音乐》第四单元 心中的江河-欣赏-渔舟唱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61cda).docx)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