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郊游教学设计郊游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1.1.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 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 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 冶高尚情操。对于低年级,应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 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 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 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 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能听
2、辨童声、 女声和男声。 2.2.课标解读课标解读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重以审美体验 为核心,以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 内容和活动方式,构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本课学生在感受音乐方面 要注重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 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并能够用自己的声 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能 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演唱时能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 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
3、采用不同的力度、 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本课旨在发展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体现积极投 入、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精神,使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的过程中感受、 享受并喜爱音乐,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和表现音乐,逐步养成欣赏音 乐的良好习惯,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歌曲郊游是人教版课标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到郊外 去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教学上侧重于对学生音高的感受和表现,结 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唱、跳的活动中,用体态律动 做出对音乐高低、强弱变化的反应。概括来说,本单元的编写目的是继 续培养孩子们的聆听习惯和对抽象概念音高、强弱快慢的感性认识
4、。 本课郊游是一首台湾童谣。四二拍,五声宫调式。由带再现的 三部分构成。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复,动机重复的手法在一个八度之 内形成, 节奏紧凑, 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 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第 一、三部分完全相同,音调雄壮,显得朝气蓬勃。节奏出现代表全曲形 象的 节奏型,旋律铿锵有力且朗朗上口,比较适合低年 纪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二部分由不归整的三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出现了 全曲最高音“la”,高音的出现使第二部分出现全曲演唱上的难点,但 因旋律得到大二度上行的强调,色彩鲜明,也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第 二乐句反行对应,旋律仍保持了朝气的特点,因演唱景色而变得柔和; 第三乐句在低音区上扬一气呵成
5、 4 小节,构成一个有长音的乐句。最后 则完全再现第一部分,结束全曲,似乎孩子们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去观赏 大自然。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孩子们手拉着手去郊游,欣赏蓝天、 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整体分析:整体分析:二年级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 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 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 模仿力强、注意力短、兴趣容易转移以及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但对音 乐知识的掌握还很少,准确唱好歌曲的能力还需提高。因此,在教学中 要注重营造民主、
6、宽松而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声画同步、舞蹈律动、演示、分组表演等多种有趣 的活动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中, 让学生在无拘束的体验中掌握歌曲节奏,唱好歌曲。 具体分析:具体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六班学生。本班学生共 42 人,大 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 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本班学生经过一个学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80同学表现非常棒,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 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 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本课对他们的音乐
7、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 步加强训练。 采取措施:采取措施:本课是新学期第一课到郊外去中的一首歌曲,教学 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学会演唱郊游 ,并能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情。 二年级学生属于小学的低年段,这一学段中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 主,有 着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针对这个特点,在本课中 运用律动教学法对孩子们进行节奏训练,直观的让孩子们模仿学习,并 用灵巧的肢体进行对模仿的再现和创新,使学生能迅速的掌握歌曲的节 奏特点。本班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音乐课学习后已经初步养成了聆听 音乐的良好习惯,那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音乐的体验是培养他们将来 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非常有利的。所以在本课中
8、把郊游具体 化、生动化、形象化就可以更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 学目标。因此采用了欣赏歌、律动、打击乐器演奏、音乐游戏相结合的 综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音乐中表达个人的情感, 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享受到美的愉 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用欢快、 活泼地情绪, 有感情地、 自信地演唱歌曲 郊游 , 并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 2、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并能在歌曲中准确的找出。 3、 学生能用 “响板” 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4、根据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并能用动作辅助解决歌曲中
9、的难点。 【评价设计】【评价设计】 1、通过“接龙唱”、“双簧唱”、“快乐郊游”等形式的演唱来检 测目标一的达成。 2、通过 “小火车”“考一考”来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3、通过 “万能打击乐表演”、“小乐队演出”活动来检测目标三 的达成。 4、通过“开火车去旅行”、“模仿白云、春风”活动来检测目标四 的达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表现郊游 2、唱准“飘”、“柔”等几处的一字多音。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美丽的四季(导入)一、美丽的四季(导入) 1、请从老师的表演中猜出一个季节。 (师用歌曲中的一个乐句改编歌词,边唱边演:春夏秋冬)生
10、猜季节 冬天:5 5 | 5 3 5 |夏天:6 1 | 5 1 3 |秋天:5 1 2 3 2 | 1 | 冷 冷冷冷 冷 热 热 热热 热 摘果子 真 快 乐 2、像老师一样用动作或者一句歌词准确的表现春天。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表演,让学生主动思考,想象春天,感受春天 的美,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快乐出发二、快乐出发 (学习歌曲)(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1)初听歌曲,找出歌曲表现的季节。同学们去干什么了? 2)有节奏的开火车练习。 学生学习开火车动作。练习时,将两只小手半握拳,在腰间画着 圆圈。师喊着节奏,让学生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认识“小节”、“小节线
11、”、“终止线”。 1)音符的中间会有一条笔直的竖线,把这些音符都分开了,这条竖 线,我们叫他小节线。 2)被小节线分开的一节一节的音符就叫做小节。 3)在乐曲的最后一细一粗两条竖线,叫做终止线,这两条线就像一 瘦一胖的兄弟俩,排在歌曲最后面,歌曲唱完她出场。 我们想像一下,它就像另一种交通工具火车。一节一节的车厢 连在一起组成火车,一节一节的音符连在一起就是一首歌。 4)在歌曲中数“小节”、“小节线”,找出“终止线”。 3、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伴随着音乐,“开着火车”去郊游。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乘车律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聆听郊游伴 奏音乐,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 2)节奏练习
12、。x x|xx x| 3)加入歌词按节奏练习。 4)加入旋律练习。 5)师生合作练习前两乐句。 6)师生交换合作,强调“附点”、“低音点”、“一字多音唱 准”。 小结:从这两句歌词的旋律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歌曲的旋律起 伏,就像我们郊游的时候有上坡和下坡,但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都难不 倒我们。指导学生用坚定、自信地声音演唱。 7)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欢乐愉快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4、学习演唱第二部分歌曲 1)听歌曲第二部分。 2)朗读歌词。 3)跟琴轻声哼唱。 4)放声唱。 5)师唱生表演。 6)学生模仿白云飘飘动作。 7)师借助生动作,强调白云飘动感觉。 8)生跟琴练习。 9)生用动作模仿春风
13、。 10)借助钢琴纠正“柔”字唱法。 11)强调“飘”、“柔”、每个字唱了四个音符,在演唱时不仅 要唱准音高还要唱的连贯。 12)纠正“乐”字唱准三拍。 13)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经过几个环节下来,学生们对歌曲的演唱已经比较熟悉 了,如果再一味的唱下去,学生们的兴趣一定会大有所减。这时,鼓励 学生们用手势辅助演唱“飘”、“柔”,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表演形式 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而且低年级学生兴趣容易 转移这一特点,让他们在“动”中理解歌曲,从而唱准歌曲。 5、学习歌曲第三部分。 1)师唱。 2)生总结歌曲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一样。 6、完整
14、演唱 1)聆听伴奏,听歌曲速度,学生在心里默唱。 2)放声唱。 3)加入表情、动作演唱。 三、一同去郊游(打击乐练习)三、一同去郊游(打击乐练习) 1、出示打击乐器“响板”、“碰铃”、“三角铁”。 1)让学生再次聆听三种打击乐器声音,同时感受三种乐器分别适合 演奏歌曲哪部分。 2)生徒手跟音乐练习。 3)将全班分为“小乐队”、“合唱团”进行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验敲打击乐器的乐趣,初步熟悉打击 乐器的音色特点,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音乐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用生活中的“打击乐器”配合伴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 时也加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同时,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有
15、助于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通过实践,还培养了良 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四、 小小结结 老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乐器声中感受到了的春天真美丽,春天不仅 来到了田野,也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我们应该怎么做?从田野到校园, 到处都是美丽的春天带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热爱爱自然,保护大自然, 让蓝天更蓝,让白云更白,最后让我们用最美妙的歌声,迈着最快乐的 步伐结束今天的郊游。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郊游是一首台湾儿童歌曲,曲调活泼开朗。歌曲分为三段体, 第一、三段完全相同,表现了孩子们兴冲冲向前进的神态和小伙伴之间 亲密的友情;第二段与第一、三段形成对比,着重刻画大自然的美丽景
16、 色,旋律舒展、优美。设计教案时,我主要抓住低年级小朋友好动、好 奇心强等方面的特点,以郊游为主题的路线进行展开,现反思如下: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发现的过程,美的教学 环境可以成为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 而美的感受这个过程的基础是聆听, 在这一课中我紧抓音乐本身特点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突出音乐本体,培养聆听习惯。 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基础。音乐教学首先应解 决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聆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以 至关注生活身边的音乐。本课的设计中除了涉及视觉媒体,还让学生在 一次次听中感受音乐的内涵,“你听的真仔
17、细,歌词都注意到了”“音 乐的耳朵对学习音乐很重要”“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等都有意识的在 引导专注投入的听,倾听,养成聆听的习惯。实践证明,突出音乐本体 的听,用音乐创设情景的做法,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与喜爱。聆听 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生活中音乐的仔细聆听,依赖学生专注的听。 二、与学生生活真实相链接发现美。 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把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从 生活中发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使音乐课堂 焕发出生机。郊游是学生们所喜爱的,生活中有许多真实情感的体验, 通过模拟式的郊游生活再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使歌曲的演唱“情到深 处”是很容易的。音乐源于生活,因
18、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美。 三、在“音乐情景过程”中让学生创造音乐美。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爱好音乐情趣, 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 十分明确地把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总目标:例如 在表现歌曲是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多元化 的音乐情景表现美丽的秋天,去除了固定的一元化的音乐情景演绎,教 师给学生提供创设音乐情景的思路、资源、条件、方法等。通过开放式 的讨论,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提出对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看法 和解决方案。
19、四、音乐欣赏动中感悟美。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打开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 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音乐欣赏中,只有开放学生多 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激烈 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本课设 计充分体现了开通多渠道让学生动中感悟的特点。如课始教师带领学生 律动郊游时,让学生在律动中体验情绪,动中加深感受乐曲,动中 塑造音乐形象,动中创造音乐,参与物质环境的布置来再现孩子眼里的 秋景。这节课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一首演唱, 时而演唱,时而聆听,时而讨论律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既不感到 枯躁单调又打开了学生多个感知,多有所获,情趣盎然,培养学生的音 乐兴趣。 当然本课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教唱歌曲环节,除了让学生 体验歌曲的两种不同情绪之外,并没有深入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方法去演 唱就直接进入歌曲表现环节,而学生也只是在表面上理解,并没有学会 具体的演唱方法。这也是我今后课堂上所要攻破的难点。细节问题要再 多注意、多改进,课堂灵活性也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