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一讲第一讲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 对我 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1熟悉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等基本内容; 2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分类原则; 3掌握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要求。 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简介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1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2熟悉安全生
2、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3熟悉事故致因理论; 4掌握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1了解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2熟悉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 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掌握程度; 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 障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建设 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制度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 度的掌握程度;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
3、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 1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 2 2熟悉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3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 1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 2熟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要求。 第三节第三节 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 1了解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2熟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3熟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了
4、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 2掌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3掌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第五节第五节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三同时三同时” 1了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法律依据; 2掌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定义和内容。 第六节第六节 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 1熟悉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及内容; 2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第七节第七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1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2: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 3掌握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评价
5、分类及其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安全评价程序的掌握程度;对危险、有害 因素分类及辨识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熟悉程度; 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3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的分类 1了解安全评价的分类; 2熟悉安全预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3熟悉安全验收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4掌握安全现状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5掌握专项安全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的程序 1了解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 2熟悉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1熟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辨识
6、方法; 2掌握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 1了解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 2熟悉常用安全评价的方法。 第五节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 1了解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2掌握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 第四章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的掌握程度; 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措施的 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知识及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知识及辨识标准 1熟悉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方法。 第二节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
7、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 4 1熟悉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2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 第五章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 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 对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演练与评审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了解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与特点; 2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 3掌握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过程(四个层次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4熟悉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支持保障系统的内容。 第二节第二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1了
8、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 2熟悉策划应急救援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及编制过程; 3掌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第三节第三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与评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与评审 1了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基本要求; 2熟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类型、基本任务及实施过程; 3了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效果的评审方法及内容。 第六章第六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了解程度; 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掌握程度; 对作业场 所卫生评价的了解程度;对职业危害申报的掌握程度和对职业病报告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9、 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1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5 2了解职业病的分类; 3了解职业病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危害评价与管理职业危害评价与管理 1了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依据; 2了解有害作业分级评价的内容; 3熟悉作业环境的监测方法。 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危害申报及职业病报告职业危害申报及职业病报告 1掌握职业危害申报内容、程序; 2了解职业病报告内容。 第七章第七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熟悉程度; 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的方法与步骤的熟悉程度;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10、系审核与认证程序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基本运行模式与要素 1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运行模式; 2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内容要求。 第第二节二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的方法与步骤 1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初始评审及体系策划的内容; 2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和结构。 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 1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 2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 第八章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11、基本要求: 6 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包括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的熟悉程度; 对煤矿安全生 产监察的了解程度;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了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2熟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 3熟悉安全生产(包括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第二节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煤矿安全生产监察 1熟悉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 2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 3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的方式与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1熟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 2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察
12、人员的职责; 3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与内容。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是由人事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执 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考试,该考试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该考试为滚动考试(每两年为一个 滚动周 期),参加四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 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的考试, 方可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 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 二、考试方式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方式为闭卷考试,在答题卡或试卷上作答。 三、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分为四科,分别是:安全生产法及相
13、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 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四、考试题型 7 前三个科目的考试题型为客观题, 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要求 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 “多项选择题”的每题备选项中, 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选错、漏选均不得分。在全部选择题中,有 70 个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15 个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第三科目 安全生产技术 试卷由 1 组必答题和 3 组选答题组成, 必答题为本科目通用部分内容; 3 组选答题为本科目的专业部分内容,即“矿山安全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和“危 险化学品安全技
14、术”。考生须完成必答题(占分值的 80)的内容和任意 1 组选答题(占分值的 20)的内容。 第四科目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的题型为主观题,即根据所给出的案例内容,回答所提出的 问题,答案写在试卷上。考试内容根据考试大纲包含“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危险有害因 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和“应急预案案例分析”的内容, 同时本科目考试内容覆盖前三科 的知识,综合性较强。 四个科目每科试卷总分均为 100 分。 五、考试时间 2005 年考试于 9 月 10 日和 9 月 11 日两天进行,每个半天考一个科目,全部四个科目的考试时 间均为 150 分钟。 附件 2 考试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粉尘检测是以科学的方法对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的含量及其物理化学性状进行测定、 分析和检查 的工作。下列方法中用来测量粉尘分散度的方法是( ). A滤膜测尘法 B焦磷酸质量法 C 光散射法 D红外分光分析法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每题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在无法通过计划来实现本质安全时, 要使用安全装置来消除危险。 设置安全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 素包括( )。 A安全装置的的强度 B将危险部位消失在视线之外 8 C考虑人的疲劳因素 D安全装置对机器的影响 E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 (答案:AC
16、DE) 三、案例分析题 某小区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原因调查与损失计算。 1工程概况 X X 小区建筑面积为 8000 平方米,工程总造价为 8000 万元。由 X 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 设,X 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室内外装饰、外 脚手架及升降机拆除等工程施工由 X X 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分包。该工程于 2000 年 12 月 25 日开工,2001 年 12 月 31 日主体工程完工,2002 年 9 月 2 日装饰工程完工,2002 年 9 月 9 日开始拆除外脚手架及施工升降机(外用电梯)。 2设备情况 施工升降机是 X X 机械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以下
17、简称升降机), 该升降机经 技术鉴定后,于 2001 年 7 月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安全认可证,价值 300 万 元。根据升降机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该升降机的拆卸程序为: (1)将吊笼提升到高处,停放在顶部向下数第三排的横杆上,并用脚手架钢管固定。 (2)拆除曳引机和对重笼围栏。 (3)拆卸对重箱。 (4)拆卸曳引钢丝绳、吊笼、安全钢丝绳及安全绳坠重。 (5)切断主电源,拆除电控箱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等。 (6)拆卸中间滑轮,对重滑轮和上下滑轮。 (7)卸天梁、顶横粱、横杆、斜杆、吊笼导轨和对重导轨,立角钢、附墙装置、井架门。 (8)拆卸曳引机。 该升降机吊笼防坠装置共有
18、4 种:即悬停系统、防坠安全器、应急防坠和防松、断绳保护装置。 而这 4 种安全防护装置最终都将通过安全钢丝绳发挥作用。 3事故经过 9 月 9 日下午 2 时 30 分左右,机修班组负责人王一带领王二、王三、王四进入施工现场,对升 降机进行降层拆卸工作(从十七层降至十五层), 王一在一楼看护, 其余 3 人到升降机顶进行拆卸 工作。 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钢丝绳。 3 时 30 分, 在执行上述拆卸程序 4 的时候, 曳引机卷筒钢丝绳突然在卷筒处断裂, 吊笼坠落至十五层撞到垫设的两根钢管, 垫设在十五层上 的两根钢管由于无法承受吊笼的冲击而弯曲, 与吊笼一起坠落至楼底, 吊笼内三人
19、经医院抢救无 效,先后死亡。三人在医院的抢救费 5 万元,每人抚恤费 10 万元,公司停工一个月,损失 300 万元,升降机修复费用 100 万元。 9 问题: 1请确定这次事故的事故类别。 2请确定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 3请确定这次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4请计算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和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1高处坠落。 2起因物:曳引机卷筒钢丝绳(或起重机械);致害物:吊笼(或起重机械)。 3不安全状态:钢丝绳有缺陷(或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不安全行为:违规先拆除 了安全钢丝绳(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损失工作日:18000 日;直接经济损失:135
20、万元。 大纲变化情况大纲变化情况 1.删除了 2004 年大纲中第三章第七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第九节“工伤保险”内容 更改了“第六章职业病危害管理”第二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控制”内容。 改为: 第二节 职业危害评价与管理,第三节 职业危害申报及职业病报告 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大纲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 对我 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1熟悉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等基本内容; 2掌握事故
21、、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分类原则; 3掌握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要求。 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简介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1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2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3熟悉事故致因理论; 4掌握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1了解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10 2熟悉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 大纲变化情况 1.改变:2004 年大纲第二节“3.了解系统安全理论”更改为 2005 年大纲第二节“ 3熟悉事故 致因理论;” 本讲要点 1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分类原则; 2 安
22、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一、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 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 破坏的总称。 (二)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 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 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
23、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 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11 (三)职业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 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 育等方面的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目前,职业安全卫生与劳动安全卫生可以作为同义词使用。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分类
24、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 20 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 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 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二)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 21 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 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 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
25、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 等。 (三)危险 12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 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 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 必须指明具体对象, 如危险环境、 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 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 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四)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根
26、源或状态。 (五)重大危险源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 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物品, 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 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式(12),就是重大危险源。 n 13 qiQi1 (12) i=1 式中 gi单元中物质 i 的实际存在量; Qi物质 i 的临界量; 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三、安全、本质安全与安全生产管理三、安全、本质安全与安全生产
27、管理 ( (一一) )安全安全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 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安全条件。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 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 ( (二二) )本质安全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 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具体包括两 方面的内容: (1)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 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
28、自 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 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 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 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 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 (三三)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 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 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
29、全生产的 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 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 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 14 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 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简介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简介 安全生产管理随着安全科
30、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 使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又有其特殊的原理与原则。 原理是对客观事物实质内容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 原理与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的、 逻辑对应的 关系。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 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生产管理规律。 原则是根据对客观事物基本规律的认识引发出来的, 需
31、要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安全 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 原理与原则的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 动更有指导性。 (一)系统原理 1系统原理的含义 15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 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 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 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
32、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按照系 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 6 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 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安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 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 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 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
33、下明确分工, 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 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 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 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16 (4)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 管理手段、 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 构
34、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二)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的含义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 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 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 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 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 3 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
35、动力。 (2)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 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 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 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 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 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 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17 讲解:于古顺 (三)预防原理 1预防原理的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 通
36、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 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 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 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 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3E 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 4 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 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
37、理原因。针对这 4 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 3 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 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 3E 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 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四)强制原理 1强制原理的含义 18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 使个人的活动、 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 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
38、同意 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 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 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设立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三、事故致因理论三、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只有掌握了事故发生的规律, 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 安全状态。前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故进行研究,给出了很多事故致因理论,下面简要介绍几 种
39、。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39 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 定的个人内在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 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 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 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 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19 (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 即: 人员伤亡的 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 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
40、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 成的。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 5 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 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的因果连锁关 系。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几枚骨牌相继被碰倒。 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脾,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 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 发生。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961 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 的直接原
41、因。 因此, 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1966 年,在吉布森的研究基础上,哈登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 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 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 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 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 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 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根据能量 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20
42、 (四)系统安全理论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 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 因中的作用的传统观念, 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从而 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 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 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4)由于人的认识
43、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 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讲解:于古顺 四、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 事故预防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事故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 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 对于 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人手,采取相应对策。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 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 安全行为问题。安全教育对策主要是使
44、人知道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 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安全管理措施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 21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及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及管理方针 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一)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近几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都在 10 万人左右,发生各类事故 100 多万起。以 2004 年为例,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 803571 起,死亡 136755 人。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现状是: 工矿企业事故发生总数有下降趋势, 事故发生次数多, 事故伤亡人数多, 事故发生率远高于美国、 英国、 日本等工业化
45、国家, 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多发和死亡人数多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一大特 点。 讲解:于古顺 (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近 20 部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如海上 交通安全法、铁路法、矿山安全法、民航法、煤炭法、公路法、建筑 法和消防法等。这些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 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2002 年,为全面、完整地反映国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确定对 各行业、 各部门和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制度, 并对安全生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 共性的、 基本的法律问题作出统一规范, 全国人
46、大颁布实施了 安全生产法 。 以 安全生产法 为核心,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 2004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这是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 近年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相继建立,安全 监管体系日趋健全。目前,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率达到 907和 764, 全国共有安全监管人员 25 万人。国家还增大了对一些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生产监察力度
47、,如在 2003 年,仅煤矿监察机构就监察矿井 23896 处次,下达现场处理决定书 41075 份。但整体上还 存在薄弱环节,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人数少、监督机构不够健 全、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低等。 (四)安全生产技术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增强,国家已经规定淘汰了两批落后设备。企业按照产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也逐渐淘汰了一些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自主开发和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安全检测、监测仪器设备。 国家整体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总体安全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特别是安全监测 技术设备、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国家。 22 (五)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2003 年,全国绝大部分煤矿,超过 50的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完成了安全评 估工作。2003 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大型 建设项目、 高风险建设项目和高风险企业开展了安全预评价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使其整体安全 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应该看到,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低。 讲解:于古顺 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