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卷(限时: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21山东聊城中考对于生命起源的假说多种多样,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不合理的是( )A.原始大气中存在二氧化碳但没有氧气B.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空间C.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生命的最初形式就是各种不同的简单有机物2 2021山东菏泽中考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米勒实验能够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B.长颈鹿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变得很长C.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D.制造工具和学会
2、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3 2021山西阳泉中考科学家从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一些来自古细菌的DNA片段,而这些DNA片段所包含的某些基因已被发现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这说明古细菌( )A.将来一定会进化成真核生物B.和真核生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C.和真核生物在地球上是同时出现的D.和真核生物是同一类生物4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DNA的差别由大到小依次为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据此推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长臂猿 B.猩猩C.大猩猩 D.黑猩猩5 2021山东潍坊模拟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B.青
3、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6 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A.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C.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7 下列哪种植物所代表的类群最早出现( )A.衣藻B.地钱C.杜鹃花D.红豆杉8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野兔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鹰的目光越来越锐利,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深色桦尺蛾在工业污染区属有利变异,但在非污染
4、区属不利变异C.原鸡每年产卵812个,现在的蛋鸡每年产卵200300个,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人工选择使生物满足了人的需求9 分析图“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和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第9题图)A.环节动物、节肢动物B.哺乳类、两栖类C.两栖类、哺乳类D.节肢动物、软体动物10 科学家发现了有关马的进化证据,始祖马与现代马比较,正确的是( )A.始祖马比现代马体型大B.始祖马的奔跑速度比现代马快C.始祖马比现代马四肢长D.始祖马的足多趾着地,现代马只有中趾着地11 下列叙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A.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丝
5、绸C.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D.西伯利亚冻土发现有新鲜血肉的猛犸象12 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 )A.从简单到复杂B.从水生到陆生C.从陆地到空中D.从单细胞到多细胞13 2021北京模拟考古人员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其中:甲地层有马、象牙;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应是( )A.丙、甲、乙 B.乙、丙、甲C.甲、乙、丙 D.乙、甲、丙1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B.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
6、生物进化C.越晚近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D.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从高等到低等的规律15 某海岛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后来该岛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进化后翅长度情况的曲线是( )(第15题图)16 某地原为森林时,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约占总数的99%,深色桦尺蛾仅占1%左右;建成工业区后,工业黑烟导致树皮上的地衣大量死亡,树皮被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蛾反而成了常见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深色桦尺蛾约占99%,浅色桦尺蛾约占1%。对这种变化的解释,你认为最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环境对桦尺蛾的变异类型定向
7、选择的结果B.桦尺蛾产生不定向变异的结果C.桦尺蛾代代都有遗传的结果D.污染的空气使桦尺蛾体内产生过多黑色素的结果17 某些鱼类一次可产卵上亿粒,但真正能孵化成小鱼并生存下来的只有极少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B.生存斗争和遗传变异C.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D.过度繁殖和遗传变异18 下列关于地球演化和生命的起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形成之初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出的主要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构成了地球的原始大气B.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体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C.米勒的实验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由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的过程D.通过郑氏始孔子鸟
8、化石科学家推测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二、材料分析题(23分)19 (23分)2021河南三门峡校级期中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经常刮暴风,岛上的花草树木大都生得低矮。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经过比较发现无翅或者翅小的昆虫数目要远远大于翅发达的昆虫。材料二如图是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第19题图)(1) 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这是一种现象 (填“遗传”或“变异”)。(2)这些昆虫与海风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叫作 。(3)在生
9、存斗争中,适者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 。(4)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图中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生成简单的 是完全有可能的。(5)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填“需氧型”或“厌氧型”)。(6)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三、实验探究题(23分)20 (23分)2021山东聊城校级期末在模拟保护色形成的活动过程中,某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组长将红、黄、绿、白、蓝、粉六色纸片各100张均匀撒在一彩色布上,小组同学背对彩色布,每转身一次随机捡一张看到的纸片,得到了下表的数据,请你根据此表回答问题:(1)根据记录的数据,实验所用布料应该是 色。该
10、探究中,彩色布料相当于生物的 ,各色纸片相当于 。(2)每经过一代,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就可能减少一种或几种。到了第五代,小纸片“幸存者”的颜色种类大大减少,只保留了与彩布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几种。因为小纸片的颜色与彩布色彩对比反差越 的,就越容易被发现并选出,对比反差越 的,越容易保存下来。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具有与生活环境相似体色的动物不易被发现,这对它们 、 是十分有利的。(3)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参考答案与解析一、1. D根据海洋化学起源学说,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生存的条件,没有生命。生命的最初形式应该是由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构成的有机多分子体系。2. D米勒的模
11、拟实验表明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叙述错误;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叙述错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叙述错误;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D叙述正确。3. B4. D黑猩猩和人类在DNA上的差别最小,据此推断黑猩猩与人类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5. A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没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被淘汰,A叙述正确;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青霉素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结果,B叙述错误;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叙述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
12、然选择是定向的,D叙述错误。6. A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A符合题意。7. A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杜鹃花属于被子植物,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根据植物进化历程,可判断衣藻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最早出现。8. C原鸡每年产的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叙述错误。9. C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因此“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和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两栖类和哺乳类。故选C。10. D马的进化趋势:体型由小到大,多趾
13、着地逐渐变为中趾发达并唯一着地(趾数减少),四肢越来越长,D正确。11. B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丝绸不属于化石,B符合题意。12. B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因此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水生到陆生。故选B。13. B甲地层有马
14、、象牙的化石;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的化石;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的化石。三叶虫、珊瑚的结构简单,分类地位低等;马、象的结构复杂,分类地位高等;恐龙、始祖鸟介于二者之间。因此这些地层依地质年代远近排列应是乙、丙、甲。故选B。14.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 A叙述错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B叙述正确;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C叙述错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叙述错误。15. D由题图可知,这个海岛上中等翅长的个体最多,而短翅和长翅个体数量少,但环境条件改变以后,岛上
15、经常刮大风,中等翅长的个体抗风能力比较弱,短翅的个体飞不起来,长翅的个体抗风能力强,生存下来的机会增大。因此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会发现短翅和长翅个体数量多,中等翅长的个体数量少。故选D。16. A建成工业区前,桦尺蛾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浅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建成工业区后,环境颜色变深,这时,浅色桦尺蛾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颜色,而深色桦尺蛾的体色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
16、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蛾的体色做出了选择。A符合题意。17. C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故选C。18.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没有氧气,A说法错误。二、 19.(1)变异(3分)(2)生存
17、斗争(2分)(3)生存(3分)自然选择(3分)(4)A(3分)有机物(3分)(5)厌氧型(3分)(6)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3分)(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这是一种变异现象。(2)昆虫与海风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叫作生存斗争。(3)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个过程叫作自然选择。(4)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原始地球条件下,即图中的A时期,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在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的作用下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5)原始
18、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有甲烷、氨、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没有氧气,所以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可能是不需要氧气的生物。(6)据题图中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三、 20.(1)红(2分)生活环境(3分)某种生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3分)(2)大(3分)小(3分)躲避敌害(3分)捕食猎物(3分)(3)自然选择(3分)(1)从题表中可以看出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红色,因此实验所用的布料应该是红色。红色布是背景色,相当于生物的生活环境,六色纸片相当于某种生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2)在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很接近,但数
19、量上与“生活环境”彩布色彩越相近的小纸片数量就越多,每经过一代,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就可能减少一种或几种,到了第五代,小纸片“幸存者”的颜色种类大大减少,只保留了与彩布颜色相同和相近的几种。小纸片的颜色与“生活环境”彩布色彩对比反差越大的,就越容易被发现并选出,对比反差越小的,越容易保存下来。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具有与生活环境相似体色的动物不易被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3)本实验中,在模拟取食的过程中,与背景颜色不一致的黄色、绿色、白色等纸片首先被发现并选取,是不适者被淘汰;而与背景颜色一致的红色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而保留下来,是适者生存,经过几代选择后,剩余个体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一致了,即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红色。该实验说明,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生物进行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