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课题课题 27.1 27.1 图形的相似图形的相似 1 1 班级:_ 姓名:_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概 念 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1 、同学们,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 进行归纳吗? (课本图 27.1-1)( 课本图 27.1-2) 2 、小组讨论、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 相似图形 2 3 、思考:如图,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
2、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如果把老师手中的教鞭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 AB 和 CD,那 么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多少? 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成比例成比例线线段段: 对于四条线段, , ,a b c 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ac bd (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 一单位;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2)四条线段, , ,a b c d成比例,记
3、作 ac bd 或:abcd; (3)若四条线段满足 ac bd ,则有adbc 例例 1 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 ) 例例 2 一一张桌面的长1.25am,宽0.75b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1)如果125acm,75bc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3 (2)如果1250amm,750bm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小结:上 面分别采用,m cm mm三种不同的长度单位,求得的 a b 的值是_的,所 以说,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_,但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 位必须_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
4、测(当堂训练) 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 1:32000000,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约为 3.5cm,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 km? 分析:根据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可求出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 尺相似吗? 2如图,图形 af 中,哪些是与图形(1)或(2)相似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 C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4、填空题 形状 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
5、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 个图形的 或 而得到的。 5观察下列图形,指出哪些是相似图形: 6如图,请测量出右图中两个形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1)(小)长是_cm,宽是_cm; (大)长是_cm, 宽是_cm; (2)(小) 长 宽 ;(大) 长 宽 (3)你由上述的计算,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7在比例尺是 1:8000000 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福州与上海之间的距离 时 7.5cm,那么福州与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8A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2500m,在一张平面图上的距离是 5cm,那么这张平 面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5 课题课题 27.1 27.1 图形的相似图形的相似 2 2
6、 班级:_ 姓名:_ 导学目标知识导学目标知识点:点: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 的比相等; 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并会运用其性质进 行相关的计算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1、观察图片,体会相似图形性质 (1) 图中的 111 ABC是由正ABC放大后得到的,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的对应 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又有什么关系呢? (2) 对于图中两个相似的正六边形,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 (3)什么叫成比例线段?(阅读课本回答)
7、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如图的左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 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 6 问题问题:对于图中两个相似的四边形,它们的对应角,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 结论结论: (1) 相似多边形的特征: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_, 对应边的比_ 反之,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_,对应边的比_,那么这两 个多边形_ 几何几何语语言言:在ABC和 111 ABC中 若 111 ;AABBCC 111111 CA AC CB BC BA AB 则ABC和 111 ABC相似 (2)相似比:相似多边形_的比称为相似比 问题:相似比为 1 时,相
8、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 结论:相似比为 1 时,相似的两个图形_,因此_形是一种 特殊的相似形 例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相似 B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C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D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例例2、如图,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求角和的大小和EH的长度x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7 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 已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 1111 ABCD相似,且 11111111 :7 : 8 :11:14ABBCC DD A ,若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40,求四 边形ABCD的各边的长 分析:因为两个四边
9、形相似,因此可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来解题 解: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ABC与DEF相似, 且相似比是 2 3 , 则D E F 与ABC与的相似比是( ) A 2 3 B 3 2 C 2 5 D 4 9 2下列所给的条件中,能确定相似的有( ) (1)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 (2)所有的正方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4)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5)所有的等腰梯形;(6)所有的正六边形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在比例尺为 110 000 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30 cm, 求两地的实际距离 4如图所示的两个五边形相似,求未知
10、边a、b、c、d的长度 8 5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 1111 ABC D相似,四边形 ABCD 的最长边和最短边 的长分别是 10cm 和 4cm,如果四边形 1111 ABC D的最短边的长是 6cm,那么四边 形 1111 ABC D中最长的边长是多少? 6如图,ABEFCD,4CD ,9AB ,若梯形CDEF与梯形FEAB相 似,求EF的长 7如图,一个矩形ABCD的长ADacm,宽ABbcm,,E F分别是 ,AD BCAD 的中点,连接,E F,所得新矩形ABFEA 与原矩形ABCD相似,求 :ab的值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小组评价: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 9 课题
11、课题 27.2.1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1 班级:_ 姓名:_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会用符号“ ”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ABC ;知道当ABC 与 ABC的相似比为k时, 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1 k 理解掌握平行线 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1、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2、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ABC与 ABC中, 如果 A= A, B= B, C= C, 且k AC C
12、A CB BC BA AB 我们就说ABC与 ABC相似,记作ABC ABC,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 ABC, 则有 A=_, B=_, C=_, 且 AC CA CB BC BA AB 问题问题:如果1k ,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明确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用符号“ ”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ABC; (3)相似比是带有顺序性和对应性的: 当ABC与 ABC的相似比为k时, 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1 k 10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1) 如图,任意画两条直线 1 l , 2 l ,再
13、画三条与 1 l , 2 l 相交的平行线 3 l , 4 l, 5 l分别量度 3 l , 4 l, 5 l在 1 l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 AB, BC 和在 2 l , 上截得 的两条线段 DE, EF 的长度, :ABBC与:DEEF相等吗?任意平移 5 l, 再量度 AB, BC, DE, EF 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 (2) 问题问题, :ABACDE, :BCACDF强调“对应线段的比 是否相等” (3)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 条三 条 _ 截 两 条 直 线 , 所 得 的截 两 条 直 线 , 所 得 的 _线段
14、的比线段的比_。 应重点关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 段同线; 做一做做一做 如图,若 AB=3cm,BC=5cm,EK=4cm,写 出 EK KF = _ =_, AB AC _=_。 求 FK 的长? 11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中 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 A 刚落到 l3上,如下左图, 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思考、如果把图中 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 A 刚落到 l4上,如图上右图, 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
15、的直线截其他两边 (或两 边延长线),所得的_线段的比_. 做一做:做一做: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 如图,在ABC 中,DE BC,AC=4 ,AB=3,EC=1.求 AD 和 BD. 12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如图,ABC AED, 其中 DE BC,找 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2如图,ABC AED,其中 ADE= B,找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3 、已知:梯形 ABCD 中,ADBC,EFBC,AE=FC, 3 6 4 EB , 1 5 3 DF ,求: AE 的长。 13
16、 课题课题 27.2.1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 2 班级:_ 姓名:_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 会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1、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3、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ABC和 111 ABC中 若 111 ;AABBCC 且 1
17、11111 = ABBCAC k ABBCAC 我们就说ABC与 111 ABC相似,记作ABC 111 ABC,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 111 ABC, 则有若 111 ;AABBCC 且 111111 = ABBCAC k ABBCAC 4、问题:如果1k ,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如果ABCADE,那么你能找出哪些角 的关系?边呢? 问题: 如图,在ABC中,DEBC,DE分别交 AB,AC于点,D E。 14 (1)ADE与ABC满足“对应角相等”吗?为什么? (2)ADE与ABC满足对应边成比例吗
18、?由 “DEBC”的条件可得到哪些线段的比相等? (3) 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如何把DE移到BC上 去?你能证明:AEACDEBC吗? (4)写出ABC ADE 的证明过程。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例例 1 如图ABCDCA,ADBC,BDCA (1)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2)写出所有相等的角; (3)若10126ABBCCA,求,AD DCAD、DC 的长 分析:可类比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来寻找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 元素对于(3)可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求出 AD 与 DC 的长 解: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15 四、课堂检
19、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 如图, 在ABC中,DEBC,ADEC,1DBcm,4AEcm,5BCcm, 求DE的长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下列各组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直角三角形 B两个钝角三角形 C两个等腰三角形 D两个等边三角形 2.如图,DE BC,EF AB,则图中相似三角形一共有( )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 3.如图,AB EF CD,图中共有 对相似三角形,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4.如图,在ABCD 中,EF AB,DE:EA=2:3,EF=4,求 CD 的长 5.如图,ABC AED,其中 ADE= B,写出对应
20、边的比例式 6.如图,DE BC,(1)如果 AD=2,DB=3,求 DE:BC 的值; (2)如果 AD=8,DB=12,AC=15,DE=7,求 AE 和 BC 的长 16 7.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 5 米的位置上,求球拍击球 的高度 h(设网球是直线运动) 17 课题课题 27.2.1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3 3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初步掌握“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及 “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课 时:时:
21、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判定方法?我们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长 是的k倍, 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它们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与同学交流一 下,看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探求探求证证明方法明方法 如 图 ,在ABC和 ABC中, AC CA CB BC BA AB ,求证ABC ABC 证明 : 归纳归纳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 18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2:可否用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 SAS 方法, 能否通过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 边的比相等和它们对应的夹角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 (画图,自主展开探究活动) 归纳归纳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 例例 1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A B 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 120 ,714 120 ,3, AABcmACcm AA Bcm A C cm , (2) 4,6,8 12,21,18 ABcm BCcm ACcm A Bcm A Ccm B Ccm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四、课堂检
23、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ACD ,AB=6,BC=4,AC=5, CD= 2 1 7,求 AD 的长 提示:由已知一对对应角相等及四条边长,猜想应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来证明计 算得出 ABBC CDAC ,结合BACD ,证明ABCDCA,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得出关于 AD 19 的比例式 BCAC ACAD ,从而求出 AD 的长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 如果在ABC中30B,5,4ABcm ACcm,在 ABC中, 30 ,10BABcm, 8ACcm,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试着画一画、
24、看一看? 2.如图,ABC中,点, ,D E F分别是,AB BC AC的中点,求证:ABCDEF 3如图,P 为正方形 ABCD 边 BC 上的点,且 BP=3PC,Q 为 DC 的中点, 求证:ADQQCP 20 4如图,ABDACE,求证:ABCACE 21 课题课题 27.2.1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4 4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25、 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如图,ABC中,点D在AB上,如果AC2=ADAB,那么ACD与ABC相似吗? 说说你的理由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如 (2) 题图, ABC中, 点D在AB上, 如果 ACD= B, 那么ACD与ABC 相似吗? 归纳归纳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 例例 1如图,ABC与ABD都是O的内接三角形,AC和BD相 交与点E,找出图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2 例例 2 弦 AB 和 CD 相 交 于 o 内 一 点 P, 求 证:PA PBPC PD 例例 3 已知: 如图, 在R tA
26、B C 和 Rt ABC中, 90CC , ABAC ABAC , 求证:Rt ABC Rt ABC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 1、填一填 (1)如图,点D在AB上,当 时, ACD ABC。 (2)如图,已知点E在AC上,若点D在AB上,则满足条件 ,就 可以使ADE与原ABC相似。 23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2)有一个角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3)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2如图,在Rt 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ACD和CBD都与A
27、BC相似 吗?证明你的结论。 3. 如图,ABC中, DE BC,EF AB,试说明ADE EFC.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 、图1中DE FG BC,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2 、图2中AB CD EF,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24 3 、在ABC和 ABC中,如果80A,60C, 80A, 40B,那么 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4、已知:如图,ABC 的高AD、BE交于点F求证: AFEF BFFD 5、已知:如图,BE是ABC的外接圆O的直径,CD是ABC的高 (1)求证:AC BCBE CD; (2)若CD=6,AD=3,BD=8,求 O的直径
28、BE的长 25 课题课题 27.2.1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复习)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会用其解决问题。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 1、定义:两个三角形的 , ,这个两个三角形相似。 2、预备定理: 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 )相交,所构 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 3、 判定定理 1: 。 (SSS) 4、判定定理 2: 。(SAS) 5、判定定理 3: 。(ASA 或 AA
29、S) 6、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26 例 例 1 如图所示, 给出下列条件: B ACD; ADC ACB; BC AB CD AC ; AC 2ADAB。 其中能够单独判定ABC ACD 的有 (填序号) 例 例 2 如图所示, 若 BAD CAE, 再添加一个条件 (添加一条即可) , 则ABC ABC。 例 例 3 如图,点 A、B、C、D、E、F、G、H、K 都是 78 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DEM ABC, 则点 M 应是 F、G、H、K 四点中的( ) A、F B、G C、H D、K 例 例 4 如图所示, C E90,AC6,BC8
30、,AE4,则 AD 的长为多少? 例 例 5 、如图,在矩形ABCD中,延着 BF 折叠,使 C 落在 AD 边的E处。找出与ABE相 似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 B C E D A 8 6 4 27 1、如图所示,正方形 ABCD 边长是 2,BE=CE,MN=1,线段 MN 的端点 M、N 分别在 CD、 AD 上滑动,当 DM= 时,ABE 与以 D、M、N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2. 如图,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点 N 在 AB 边上,且 AN:AB=1:5,CN 交 A
31、D 与 M 点,则 AM:MD 的比为( ) A、1:2 B、1:3 C、2:3 D、1:1 3、如图所示,已知 E 是矩形 ABCD 的边 CD 上一点,BF AE 于 F。试证明:ABADAEBF 四、拓展延伸(课外练习):四、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在ABC 与ABC中,有下列条件: CB BC BA AB ; CB BC CA AC ; A A; C C。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 ABC的共有( )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2、 如图上图所示, 已知点 E 在 AC 上, 若点 D 在 AB 上, 则满足 条件 (只 填一个条件),使A
32、DE 与原ABC 相似,并写出证明过程。 3、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2,0),B(0,4),C(0,3),过点 C 作直线交 x 28 轴于点 D,使得以 D,O,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求点 D 的坐标 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 ABCD 中,有一块直角三板按图摆放。 (1)写出图中的相似的三角形; (2)从上面任选一组进行证明 29 课题课题 27.2.2 27.2.2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1 1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 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课
33、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测量旗杆的高度 操作:在旗杆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标杆,借助太阳光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旗杆 AB 的影长 BDa米,标杆高FDm米,其影长DEb米,求 AB: 分析: 太阳光线是平行的 _ _ 又 _ _90 _ _ _,即 AB=_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1: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 度 如图,如果木杆
34、EF 长 2 m,它的影长 FD 为 3 m,测得 OA 为 201 m,求金字塔的高度 BO 分析:根据太阳光的光线是互相平行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竖直的两个物体 的影子互相平行,从而构造相似三角 形,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金字塔的高度 解: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2:.如图,我们想要测量河两岸相对应两点 A、B 之间的距离(即河宽) ,你有 A B E D F 30 什么方法? 方案一:先从 B 点出发与 AB 成 90角方向走 50m 到 O 处立一标杆,然后方向不变,继续 向前走 10m 到 C 处,在 C 处转 90,沿 CD 方向再走 17m 到
35、达 D 处,使得 A、O、D 在同一 条直线上那么 A、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 1.在某一时刻, 测得一根高为 1.8 米的竹竿的影长为 3 米, 同时测得一栋高楼的影长为 90 米,这栋高楼的高度为多少米? 2、如图,为了测量水塘边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可以看到的 A、B 的点 E 处,取 AE、 BE 延长线上的 C、D 两点,使得 CD AB,若测得 CD5m,AD15m,ED=3m,则 A、B 两点 间的距离为多少? 3、 如图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 A,B 的距离,先从 B
36、 处出发 与 AB 成 90角方向,向前走 80 米到 C 处立一标杆,然后方向不变向前走 50 米至 D 处,在 D 处转 90,沿 DE 方向走 30 米,到 E 处,使 A(目标物),C(标杆)与 E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 可测得 A,B 间的距离是_. D C OB A A B D C E 31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如图,AB 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 B 距墙脚 1.6m,梯上点 D 距墙 1.4m,BD 长 0.55m,求该梯子的长。 2、如图,一圆柱形油桶,高 1.5 米,用一根长 2 米的木棒从桶盖小口 A 处斜插桶内另一端 的 B 处,抽出木棒后
37、,量得上面没浸油的部分为 1.2 米,求桶内油面的高度. 3.如图, 小明站在C处看甲乙两楼楼顶上的点A和点ECEA,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BD,分别在点EA,的正下方且DB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BC,相距30米, D,B相距40米,乙楼高BE为15米,甲楼高AD为多少米(小明身高忽略不计) A B C D E 甲 乙 32 4马戏团让狮子和公鸡表演跷跷板节目跷跷板支柱 AB 的高度为 1.2 米 (1)若吊环高度为 2 米,支点 A 为跷跷板 PQ 的 中点,狮子能否将公鸡送到吊环上?为什么? (2)若吊环高度为 3.6 米,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 前提下移动支柱, 当支点 A 移到
38、跷跷板 PQ 的什么 位置时,狮子刚好能将公鸡送到吊环上? P A B Q C 33 课题课题 27.2.2 27.2.2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2 2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 了解视点、视角、盲区等概念,掌握利用视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来解决视区等问题.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甲站在一座木板AB前,乙在墙后活动,你 认为乙在什么区域内活动,才能不被甲发现,请 在图中画出乙的活动范围. 由图可知:_ 叫做视点,_叫做视 线, _叫做盲 区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39、)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1:小明把手臂水平向前伸直,手持长为 a 的小尺竖直,瞄准小尺的两 端 E、F,不断调整站立的位置,使站在点 D 处正好看到旗杆的底部和顶部,如 果小明的手臂长为 l40cm,小尺的长 a20cm,点 D 到旗杆底部的距离 AD 40m,求旗杆的高度。 34 实验实验探究探究 2:已知左、右并排的两棵大树的高分别是 AB6cm 和 CD12m,两 树的根部的距离 BD5m一个身高 1.6m 的人沿着正对这两棵树的一条水平直 路 l 从左向右前进,当他与左边较低的树的距离小于多少时,就不能看到右边 较高的树的顶端点 C? 分析:如图,说观察者眼睛的位
40、置为点 F, 画出观察者的水平视线 FG,它交 AB、 CD 于点 H、 K视线 FA、FG 的夹角 CFK 是观察点 C 时的仰角由于树的遮挡,区域 I 和 II 都在观察 者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之内 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三、讨论交流(展示点评) 四、课堂检测(当四、课堂检测(当堂训练)堂训练) 甲蹲在地上,乙站在甲和楼之间,两人适当调整自己的位置,当楼顶 E,乙的头顶 C 及甲的眼睛 A 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两人分别标定自己的位置 B、D,然后测出两人之间的 距离 BD=1.25m, 乙与楼之间的距离 DF=30m,(B、 D、 F 在一条直线上) , 乙的身高 CD=1.6m, 甲蹲
41、地观测时,眼睛到地面的距离 AB=0.8m,你能画出示意图,算出大楼的高度吗? 拓展延伸(课外练习):拓展延伸(课外练习): 1已知一棵树的影长是 30m,同一时刻一根长 1.5m 的标杆的影长为 3m,则这 棵树的高度是( ) A15m B60m C20m Dm310 I II I 35 2一斜坡长 70m,它的高为 5m,将某物从斜坡起点推到坡上 20m 处停止下, 停下地点的高度为( ) Am 7 11 Bm 7 10 Cm 7 9 Dm 2 3 3如图,某测量工作人员与标杆顶端 F、电视塔顶端在同一直线上,已知此人 眼睛距地面 1.6 米,标杆为 3.2 米,且 BC=1 米,CD=5
42、 米,求电视塔的高 ED。 4 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 AB.在灯光下,小明在 D 点处的影长 DE=3 米,沿 BD 方向行走到达 G 点, DG=5 米, 这时小明的影长 GH5 米.如果小明的身高为 1.7 米,求路灯杆 AB 的高度(精确到 0.1 米) 第 4 题图 36 5、如图为了测量一棵树 CD 的高度,测量者在 B 点立一高为 2 米的标杆,观测者 从 E 处可以看到杆顶 A,树顶 C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 BD=23.6 米,FB=3.2 米,EF=1.6 米,求树高. 6.如图:小明想测量一颗大树 AB 的高度,发现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土坡的坡面 CD 和地面 CB 上,测
43、得 CD=4m,BC=10m,CD 与地面成 30 度角,且测得 1 米竹 杆的影子长为 2 米,那么树的高度是多少? 37 课题课题 27.2.3 27.2.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 导学目标知识点:导学目标知识点: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 似比的平方利用相似三角形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课课 时:时:1 课时 导学方法:导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法 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课前导学) 如图,已知Rt ABC Rt ABC,且 90CC ,3AC ,4BC , 6AC , 8BC . (1)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周长以及周长之比。 (2)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以及面积之比。 (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面积之比、 相似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二、合作探究(课堂导学) 实验实验探究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