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清单.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6825677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清单目录第一章 人口第一节 人口分布第二节 人口迁移第三节 人口容量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二节 城镇化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 17 页 共 17 页第一章 人口第一节 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1. 纬度分布: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2. 距离海洋远近: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最为集中。3. 海拔分布: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最为集中。4. 大洲分布:集中在亚洲和非洲。二、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1. 东亚: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2. 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3

2、. 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4. 北美东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三、世界人口稀疏区1. 高纬度地带:如南北极附近。2. 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3. 热带雨林地区:如亚马孙平原。4. 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四、我国人口分布特征1. 胡焕庸线:由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绘制的一条划分我国人口分布的东北西南向的直线,即瑷珲(现名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2. 位置差异:西北少、东南多。3. 自然差异: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4. 经济差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五、影响

3、人口分布的因素1. 自然因素(1)气候: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旱和湿热的地区,生存环境恶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受到限制,不适宜居住。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多。(2)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3)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2. 人文因素(1)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特点不同: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城镇聚集,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形成人口密集的城市带。(2)经

4、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4)交通运输:交通便捷的地区人口较稠密。(5)其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战争、政策等因素通过影响大规模人口流动影响人口分布。3. 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六、如何描述区域人口等地理物的分布特征1. 描述区域人口等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1)描述区域人口等地理事物分布的整体特征。如整体分布不均或整体分布较为均匀。(2)从方位或与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的角度具体描述区域人口等地理事物分布的差异。如东部多西部少、东西差异显著、主要沿河分布、集中分布

5、在交通线附近等。(3)对区域人口等地理事物的极(最)大值、极(最)小值所在位置进行描述。如存在一个高值中心和一个低值中心,高值中心位于长江三角洲,低值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七、正确理解人口密度1. 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其单位一般为人/平方千米。2. 人口密度是衡量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计算的范围越小,越能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的情况。通过区域内部人口密度差异的对比,可以归纳区域人口分布特征。3. 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但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广布,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反而是地势较高、气候相对凉爽的巴西高原人口密度较大。4.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

6、人口密度较大,但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不一定经济发达。如南亚地区,虽然人口密度较大,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内涵1. 人口迁移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2. 判断标准:判断一个人口移动事件是否属于人口迁移,需要从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三方面考虑。3. 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二、人口机械增长1. 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2. 人口机械增长率(1)概念: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2)计算公式:人

7、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3)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3.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数年内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 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4.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1)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与是否外出和外出时间长短无关(2)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3)随着经济社会

8、的发展,人口在城乡间、城镇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因此常住人口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状况。三、人口迁移的影响1. 正面影响(1)对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2)对迁出地: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缓解人地矛盾,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3)对迁入地: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发展。(4)对区域联系: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2. 负面影响(1)对迁出地: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2)对迁入地:对资源、环境造成压力,带来就业压力,加重基础设施负担,增加社会管理难度。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

9、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考虑不同的因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2)拉力因素:收入、医疗、教育、和平、工作、食物、城市生活等。2. 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对人口迁移产生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推力。3. 人文因素(1)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10、(2)政治、军事因素: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常常引发难民潮;移民政策、迁都等也会导致人口迁移。(3)文化因素:教育、家庭婚姻、民族、宗教等会影响人口迁移。4. 个人因素:个人的主观感受和认知,会影响迁移决策。5. 中间因素(1)人口迁移还受到迁移距离和迁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2)交通、通信的发展减小了人口迁移的难度。五、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 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例如,大量欧洲人移居美洲和大洋洲,大量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运到美洲。(2)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1、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欧洲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变为人口净迁出区。2. 国内人口迁移(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2)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3. 我国1949年以来的国内人口迁移(1)改革开放以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大量内陆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六、人口年龄结构1. 内涵:人口年龄结构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影响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可将人口划分为014岁

12、、1564岁、65岁及以上3个组,即少年儿童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也可更为细致。典型图示举例如下:2. 人口老龄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3. 影响因素: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综合作用的结果。(1)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出生率(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婴儿数)主要影响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死亡率、人口预

13、期寿命等也会对人口年龄结构产生影响。(2)人口迁移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例如,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迁移对象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对迁入地而言,会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再如,战争可导致一个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大幅度减小。七、城乡推力与拉力比较1. 城镇和乡村都同时存在吸引人口迁入和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人们会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客观因素进行主观评价,从而作出迁移决策。2. 一般情况下,人口大多由乡村迁往城镇,这是由城镇拉力因素和乡村推力因素共同导致的:(1)城镇拉力因素: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发展机会多;社会福利好(2)乡村推力因素:就业机会少

14、;经济收入较低;受教育机会少;医疗卫生条件差3. 随着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城镇的推力因素也逐渐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物价高昂等。4. 随着乡村人口的减少、经济的发展、人地关系的转变等,乡村的拉力因素也逐渐增多:自然环境好、优惠的创业条件、人居环境优良、生活压力小等。5. 人口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将成为未来人口迁移的常态。第三节 人口容量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 概念: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 发展和变化(1)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15、2)人口增长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最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重新建立。3. 影响因素及其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性(1)自然资源状况(正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即最小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一个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依赖自然资源。人口越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大;而每个区域的资源量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口需求。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

16、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的资源等,从而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3)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4)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与外部的资源交换、信息交流越充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正相关)4. 正确认识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和可变

17、性(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变量构成。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的开发量。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信等。环境资源变量:水、大气、土壤等的自净能力。(2)衡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是人口数量,所以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自然资源“短板”是指承载人口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而不是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可变性,人们可通过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度消费、扩大对外开放等方式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二、人口合理容量1. 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

18、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其数值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2. 意义(1)有助于人们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为制定区域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提供参考,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3.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原因(1)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2)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而过量的人口消费会对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资源短缺问题;人口数量的增加还会造成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从而导致环境问题;过多的人口还会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4.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

19、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2)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3)各国、各地区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5. 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1)差异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在特定的时期内,区域的地域空间和其内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它强调一个极限值(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能够养活好多少人,有主观评价的含义,数值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2)共同点:两者都强调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人口数量应该控制在这个限度之内,避

20、免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两者都有相对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和城镇1.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2. 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二、乡村的土地利用1. 村落与农业用地(1)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2)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2. 村落内部的土地利用(1)早期:村落规模小,以住宅为主。(2)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三、城镇的土地利用1. 城镇功能区(1)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集聚(土地

21、利用的专业化)形成城镇功能区。(2)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各类城市都具有的、基本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其他功能区。(3)各功能区又可进一步细化,如居住区可细分为高级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4)总体特点: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2. 城镇主要功能区的特点(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一般占城镇用地的40%60%。(2)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土地租金高,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3)工业区工业集聚,占地面积较大,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

22、、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四、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1.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其形成是经济、政策、文化、环境、历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影响因素及具体影响(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镇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而一块土地的最终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人们对某地土地利用的选择和市场竞争共同决定了该地地租的高低。一般来说,距离城镇中心越近,交通越便捷,土地租金就越高。(2)历史因素:城镇早期的土地利用及历史背

23、景对日后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3)政策因素:政府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可以干预和引导功能区的发展,进而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4)文化、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五、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发展时期初期中后期城镇地域范围狭小广阔各类功能用地分布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工业在城镇中心自然集聚工业企业由城镇中心外迁原因市场、交通等优势的吸引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六、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 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传承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规划措施意义发展

24、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七、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CBD)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其具有如下特点:(1)位置优越:中央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2)经济活动繁忙: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同时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3)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白天人口密集,信息交流量大

25、,夜晚人口稀少,24小时人口变化的对比值高。(4)建筑物高大密集:区内汇集众多高密度、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5)交通通达度高,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城镇最发达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联系,同时拥堵程度也是最高的。(6)内部存在明显分区:水平方向上,中心处多零售活动,外部多办公室、小商店;垂直方向上,底层多零售商店,办公室多在高层,中间层大多被商业活动占据。八、考虑环境效益的工业区布局(1)对环境有轻微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厂(如电子装配厂、服装加工厂等),可与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交错分布。(2)对环境有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厂,应远离居住区,且与居住区间有绿化隔离带相隔。(3)

26、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4)对水体有污染的工厂,应远离水源地布局,或布局在流经城区的河流的下游,并设置污水处理厂规律总结: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工厂要根据其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如自来水厂要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可考虑接近高教园区布局。九、居住区内部如何分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居住区内部逐渐分化出高级居住区(中高级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低级居住区)。两者差异见下表:居住区分化高级居住区普通居住区居住人群一般是中、高收入群体,人口素质高一般是低收入群体,文化程度低建筑建筑物面积大,密度低,有的是独立院落房屋面积小,密集位置常分布在城市郊

27、区或地势较高的半山区,多与文化区和风景区相联系常分布在内城,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配套设施完善齐全、生活方便缺乏、生活不便环境优美较差第二节 城镇化一、城镇化1. 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 主要标志及最重要衡量指标(1)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是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2)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3. 动力: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 城镇化的意义:促进区域经济增

28、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二、城镇化进程1. 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1)初期阶段(A阶段,城镇人口比例小于30%):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2)中期阶段(B阶段,城镇人口比例在30%70%)城镇化推进很快,城区出现各类环境和社会问题,人口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3)后期阶段(C阶段,城镇人口比例大于70%)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部分人口和产业迁往农村和小村镇。2. 不同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时间早(自工业革命开始)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

29、始)目前水平高,城镇人口比例在70%以上较低,许多国家城镇人口比例不足40%发展趋势城镇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城镇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合理性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移动,相对合理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3.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社会问题:在有些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出

30、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2)不同国家的状况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环境污染问题,经过不断治理,大部分得以有效解决。发展中国家: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2. 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3. 为政府、企业提供服务。 四、过度城镇化1. 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一个多维概念,既包含人口的城镇化,地理空间的城镇化,也包含产业结构的城镇化,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城镇化。2. 过度城镇化的概念:过度城镇化,又称虚假城镇化

31、、超前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常见于南美洲国家。3. 过度城镇化的特征(1)工业化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不足。(2)严重的两极分化。城镇中既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产业、高档住宅和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同时也存在着原始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缺少最基本公共设施的贫民居住区、被边缘化到城乡接合部的大量贫民窟。(3)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4. 过度城镇化的产生原因(1)落后的农业及错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导致大批农民被过早挤出农村,而无序地涌入城镇。但此时城镇尚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2)传统第三产业过度膨胀,导

32、致人口在城镇的畸形集聚。大量进城农民由于缺乏技能,只能进入低端的餐饮、批发零售或家政等简单的生活服务业,造成了低效益的传统第三产业过度膨胀。(3)城镇规划管理落后,大城市无序扩张:为了应对大城市人口无节制的增长,政府只能加大对大城市的投资,于是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又引发新一轮的人口迁移。五、城镇化过程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城镇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大的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1. 对原有地形进行改造,破坏原有地质结构的稳定,且破坏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 改变下垫面性质,使城镇产生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热岛环流,扩大大气污染范围。3. 破坏

33、原有河网系统,扰乱城镇内部水系,使水体流动性变差,污染加剧。路面硬化,降低城镇水源涵养功能,易出现排水不畅、地面积水等现象。4. 生活生产过程排放的废弃物、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减少了生物多样性,使城镇生态系统变得十分脆弱。六、城镇化1.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2.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大致有四个阶段: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1)郊区城镇化:指伴随着城镇人口和企业的迁入,城镇附近郊区的城镇化过程。(2)逆城镇化:是一种城镇人口分散化过程。城镇中心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镇较远的乡村,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发生逆转。表现:大城市中心区空心化;城镇人

34、口向乡村回流。原因:中心城镇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城镇居民追求良好的居住环境;远郊和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质量好。保障:交通通达度的提高和通信技术的完善。评价:逆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的衰败,而是城镇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3)再城镇化:面对大城市中心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城镇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镇中心居住。3.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不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改革开放前,城镇化过程经历大起大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城镇人口比例持续增长。4. 我国新型城

35、镇化的特征(1)城乡统筹、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2)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5. 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意义(1)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2)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消费需求。(3)有助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行业发展。(4)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文化1. 文化的内涵: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2. 文化的地域性:各地的文化现象,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

36、不同,这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二、地域文化与景观1.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共享的,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分类: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2. 景观(1)定义:景观是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2)分类: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景观)。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人文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3)特性:一个区域的地理景观是该区域各地理要素的综合呈现,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又有与外部的差异性。(4)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

37、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3. 感受地域文化,可从景观入手。三、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1. 乡村景观:包括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反映了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2. 与城镇相比,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3. 乡村景观既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又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四、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1. 城镇景观与地域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城镇景观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独特的城镇景观又加强了地域文化的特点。2. 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

38、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城镇中的建筑,可以反映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3. 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应该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的理念。五、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浸润式的。1. 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举例欧洲发展历史悠久,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建筑夺去历史建筑的风采。所以欧洲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等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美国发展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所以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物高度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2. 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结构的影响举例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所以中国建筑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西方文化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开放性。所以西方建筑一般缺少围墙;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3. 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风格的影响举例中国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所以宫殿建筑有斗拱、仙人走兽等。西方国家城镇建筑中教堂占优势地位,且多喷泉、雕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清单.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