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共121张PPT).ppt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68950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共121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共121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共121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共121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共121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编写思路导图 考纲要求 (见专题四“考纲要求”) 考卷分析 下面列举近三年全国部分省市高考考查的散文试题。 题干及考点 选 文 年 度 卷 别 题 号 题 干 考 点 选 篇 分 类 第 17 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第 18 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 意,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 表现手法。 第 19 题 北京的“大”在文中有不同层面的表述,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第 20 题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 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

2、不便 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019 北京卷 第 21 题 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 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 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 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 精神。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 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 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 有创意的解读。 赵园 北京的 “大”与 “深” 文化 散文 题干及考点 选 文 年 度 卷 别 题 号 题 干 考 点 选 篇 分 类 第 16 题 下

3、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作品结构和表现手法。 第 17 题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第 18 题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019 天津卷 第 19 题 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 人文精神。 艾平萨 丽娃姐姐 的春天 写人记事 抒情 第 18 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第 19 题 下列对文章

4、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第 20 题 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相 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 表现手法。 第 21 题 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 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 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北京卷 第 22 题 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 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 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

5、这类“阅读”的体 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 悟。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苏童水 缸里的文 学 记事 抒情 第 16 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 征和表现手法。 第 17 题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第 18 题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概括作品主题,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018 天津卷 第 19 题 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 村?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石红许 虹关

6、何 处落徽 墨 记事 抒情 续表 续表 题干及考点 选 文 年 度 卷 别 题 号 题 干 考 点 选 篇 分 类 第 10 题 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 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 第 11 题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 10 个“一”, 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 12 题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 写人、后写灯。 分析作品结构。 2018 浙江卷 第 13 题 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 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概括作品主题,探讨作 者的创作意图。 叶文玲 汴京 的星 河 写景状 物抒情 第 4 题 下列对文

7、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 品的表现手法,领悟作 品的艺术魅力。 第 5 题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 义。 全国新 课标卷 第 6 题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 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林徽因 窗子 以外 写景状 物抒情 第 4 题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概括作品主题,鉴赏作 品的文学形象。 第 5 题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意。 全国新 课标卷 第 6 题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

8、气息,请结合全 文对此加以赏析。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 李娟 我们 的裁缝 店 记事 抒情 第 19 题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 义。 第 20 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 品主题。 第 21 题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 么象征意义?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第 22 题 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 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 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 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 托的情感。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 意。 第 23 题 文章叙写了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 走出山林

9、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 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 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017 北京卷 第 24 题 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 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必考名著 红楼梦 边城 红岩 阿 Q 正传相关知识。 叶梅 根河 之恋 写景 状物 抒情 续表 题干及考点 选 文 年 度 卷 别 题 号 题 干 考 点 选 篇 分 类 第 16 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 两项是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 分析作品结构。 第 17 题 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 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 么

10、?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意。 第 18 题 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 2017 天津卷 第 19 题 (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 质?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 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 字左 右)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 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朱以撒 挺拔 之姿 咏物 抒情 备考指导 1.2019年和2018年的三套全国新课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都没 有选用散文。而 2017 年三套全国新课标卷中就有两套考查散文阅读。 2.依据2019年三套全国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 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 2021

11、年的高考试题中。在 2019 年各省 市高考试题中,仍然有北京、天津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 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 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以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这两道试题以及近年来独立命 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 可能出现的考情。 3.从上表我们可以概括出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 (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 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参考 2017 年全国新课标卷、卷散文阅读的题型,结合 2019 年考试 说明“

12、题型示例”部分唯一的一篇散文(岳桦)阅读的题型,联系 2018 年三套全国 新课标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题型,可以基本确定,全国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不 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其他省 (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 4 至 5 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 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 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3)从散文试题的布局看,主要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 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

13、表达艺术;鉴 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尤其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为 考查重点,这与散文的体裁特点有关。 4.特别提醒:2019 年考试大纲修订的基本思路是关注学科素养、语文能力, 尤其是鉴赏能力。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的具体表述有诸多增加和改动,这些变化在散 文阅读考查中如何体现,应在备考中予以充分关注。 知识清单_ _ 一、散文的体裁特征 从广义讲,散文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现代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 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带有叙事、记人、状物、 写景、喻理性质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 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 1.

14、“形散” 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散文取材十 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主 题表达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 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以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也 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 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学案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整体阅读指导 2.“神聚”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 等。“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

15、广泛,表现手法 多么灵活,都要受中心思想的约束。 3.结构 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 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 线索。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4.语言 某种意义上说,散文的语言更具文学特色,风格更具多样性,内涵更为丰富 蕴藉。 5.分类 根据写作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哲理思辨等类。 二、散文的表现手法(下文有具体讲述,此处略) 阅读指导 _ 散文的整体阅读,一是抓散文共有的文体特征; 二是按散文的分类,确定不 同类别的散文的阅读侧重点,从而使答题思路更清晰。

16、示例 1 写人记事2017 北京卷 根根 河河 之之 恋恋 叶 梅 根河是鄂温克人 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 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 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 “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 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 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 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 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

17、的狩猎,放下了猎枪。 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 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 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 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 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 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 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 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 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

18、,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 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 索拍一张照片。 这些年,涌到玛丽亚 索 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 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 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 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 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 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 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 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

19、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 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 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 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 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 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 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 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 建了童话

20、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 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 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 索 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 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 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 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 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 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 了看林人

21、,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 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 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 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 用不着有任何忐忑, 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 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 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 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

22、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 呼伦贝尔草原。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弄清记叙的基本要素 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物、事? 文章所写的人有“玛丽亚 索”“乌热尔图”“鄂温克人”; 物 有根河、森林、草原、驯鹿等;事有玛丽亚 索与森林、驯鹿相守, 乌热尔图辞去京官重返故乡,走出山林的鄂温克人努力与未来接轨。 第二步 厘清基本思路 作者的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作者围绕“根河之恋”,先后叙写了几类人物的表现:玛丽亚 索与 森林、驯鹿相守也就是与根河相守;乌热尔图文化寻根,是对祖先和根 河的眷念与报答,是自觉承担文化传承之责的体现;走出山林的鄂温克 人在根河迎接和创造新生活。文章从老、中、新一代

23、鄂温克人的“根 河之恋”来组织构思,既能体现根河的母性,又能体现鄂温克民族依恋 根河的普遍性,同时这种表现也是对美好的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坚守,鲜 活地体现出文化自信。 第三步 分析人物形象 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突出新一代鄂温克人形象的?塑造了他们 怎样的形象? 第一问:环境描写。如“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 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咖啡色外墙,小尖顶”等; 肖像描写。 如“男 人穿着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 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等; 动作描写。 如“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 儿”“翩翩起舞”“笑着来又笑着去”等;对比。与玛丽亚 索

24、的山林生 活相比,新一代鄂温克人的生活变化很大,过上了城市生活。第二问:塑造了 新一代鄂温克人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新生活的特点。 第四步 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 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很好地表现出了鄂温克 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 第五步 赏析基本技巧 依时间顺序叙述,由个体到群体。 事小旨大,主旨一步步明晰,结尾总结 升华。文笔质朴,自然亲切。 示例 2 写景状物2019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岳岳 桦桦 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 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长白山还没有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

25、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 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也是那样,尽管一路上好景层出不穷,但 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 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模模糊糊 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 么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 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 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 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

26、和尖厉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作岳桦。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作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 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 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 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 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的话, 也许叫“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构成这个阵营的是怎样的一支队 伍?它们肩负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 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子。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 风来起舞,雨

27、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 艳美,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 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 “性格决定命运。 ”但用到树上,肯定不准确,应该是命运 决定性格。岳桦,之所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 骋。后来,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 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 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 没有了空间,没

28、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 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最后,它们还 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 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 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 初的平凡与平淡。 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 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 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 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研读标题,找

29、切入点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岳桦。 第二步 划分层次,厘清思路 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1至3段写作者第一次到长白山时,岳桦给自己留下了深刻记忆。 4 至 6 段写岳桦身躯匍匐而树梢吃力翘起,它为了生存而迸发出 巨大的生命力。 7 至 8 段写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 9 至 11 段写残酷的环境使白桦变成了岳桦,实现了对树本身的超 越,发生了某种生命质变。 第三步 抓“形”析“情”,体悟意蕴 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岳桦?突出了岳桦的哪些特点? 手法:文章灵活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 一

30、体,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岳桦。 特点: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身躯匍匐,树梢翘起;倔强壮烈,富有精神。 第四步 深挖情感,明确主旨 本文通过对身处绝境,身躯匍匐,但倔强壮烈的岳桦的描写,抒 发了对岳桦以及像岳桦一样不断超越自我,让生命发生质变的人 的赞美。 示例 3 哲理思辨2017 天津卷 挺挺 拔拔 之之 姿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 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 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

31、的 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 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 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 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 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 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 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 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

32、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 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 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 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 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 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 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 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 “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 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 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

33、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 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 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 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 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 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 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 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 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 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 崛。 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 我则以为竹

34、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 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 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 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 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 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 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 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 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 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 竹林七贤、金

35、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 挥麈清谈、 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 像王羲之的 大 道帖 、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 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 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 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 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 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 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 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

36、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 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 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 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 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 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 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 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 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 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 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

37、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 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划分层次,厘清思路 仔细阅读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行文的。 首先,从打开魏晋艺术史册引出话题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第 1 段) 接着,作者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和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竹的挺拔之姿的内涵: 由叙述“我”和魏晋间人相近的一段山野生活的经历过渡到阐述对竹挺拔 之姿的认知,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手法;(第 2 段) 叙写“我”在鹤峰原度假的感悟,突出竹从容优雅的特点,运用记叙、描写、 联想、议论手法;(第 3 段) 写出了竹孤高兀傲、风骨高洁的气质,运用描写、联想

38、、抒情、议论手法; (第 4 段) 突出了竹清简的精神,运用联想、议论手法;(第 5 段) 主要叙写了竹坚韧忍耐的精神,运用记叙、抒情、议论手法;(第 6 段) 最后,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讴歌竹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第 7 段) 第二步 分析材料,领悟技巧 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及联想和 想象等表现手法,内容丰富而又集中,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 特点。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引用等,使得形象生动, 内容充实。全文语言表达流畅,古朴典雅。 第三步 抓住关键,明确主旨 本文通过对“我”在与魏晋间人相近的山野生活中与竹相处的感 悟,写出了竹子从容优雅、孤高

39、兀傲、风骨高洁、清简、坚韧忍耐、 争先向上等精神气质,赞美了竹子所具有的挺拔之姿和品格,激励人 们在生活中要有拼搏、奋斗的精神。 真题体验 _ 题所在文本岳桦见本学案“示例 2”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开头,主要是为了呼应下 文,暗示那时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值得记忆的景点不多。 B.文章始终以岳桦与白桦的对比为主线,通过白桦养尊处优、 风流浪漫与 岳桦身处绝境、倔强不屈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褒贬态度。 C.文章最后写到,“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并非是指岳桦发 生了基因上的改变,而

40、是指它们在精神上、性格上完成了自身的超越。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岳桦这样一个由谷底到峰 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艺术形象,赞叹了自然界生命力量的伟大与神奇。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作 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A.“主要是为了呼应下文,暗示那时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 开发,值得记忆的景点不多”的分析有误,文章以“第一次去 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开头,是为了引出文本的描写对 象“岳桦”。B.“主线”的分析不当,“岳桦与白桦的对比” 主要出现在 7、 8 两段中; “作者鲜明的褒贬态度”在这两段 中体现得也不够明显,这

41、两段只是陈述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 是迥然不同的。D.“赞叹了自然界生命力量的伟大与神奇” 的说法错误,应是赞美了岳桦以及像岳桦一样不断超越自我、 积极进取的人。 答案:C。 (2)第二段中,作者叙述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 有什么作用? 答:_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 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作者 叙述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暗示我们,这是 一个关于材料运用的问题;其次,“有什么作用”问的是材料 的作用。 根据材料作用的相关知识可知,这一材料对于文中描 写的对象“岳桦”来说是个辅助性材料,同时它又出现在回忆 长白山之行的

42、文字之后,与长白山之行的感受有关。据此,可 以断定答案包含两个要点:一是关于长白山之行的感受、印 象;二是关于这个感受、印象与“岳桦”的关系。 参考 答案: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为下文描写岳桦作铺垫。 (3)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理由是什么?请根 据文意分析阐释。 答:_ 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 力。此题要求阐释作者认为“岳桦”与“白桦”不同的理由,主 要信息区间在 7、8 两段,但还要顾及文中对“岳桦”与“白桦” 的其他方面描写,可以从“命运(或环境)”“形态”“性格(或精 神)”三方面予以比较。 参考答案: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 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

43、,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它们的 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它们的性格不同。 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学案学案 2 分析行文结构分析行文结构 知识清单_ 结构是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线索以及 段落的安排与段落间的关系。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 情的路径、脉络。 “分析行文结构”,要求考生对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行文方式进行剖析,明确 其作用。高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查散文的结构:一是从线索(如感情线索、 事件线索、人物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入手,分 析其在组织材料、叙述事件、表达主旨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44、;二是从某个局部(如 开头、结尾、过渡句段)入手,分析其在整个篇章中的作用。 散文结构形式举要: 1.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安 排结构 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是按“认识交往离别怀念”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许地山的落花生则按“种吃议”的时间顺序依次展开。 2.按空间位置变化组织材 料,安排结构 记事性散文和游记散文多按此种结构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 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比如朱自清的欧游杂记里许多文章便采用了“近 远”“东西”“上下”等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类似于中国画“移步换景”的 表现技法。 3.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 料,安排结构 比如贾平凹的入川小记,将入川观感分成几类写,分别写了小

45、吃印象、对成都 人的印象等。 4.以中介物组织材料,安排 结构 把中介物作为串联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 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比如萧乾的鼓声,就分别写了 小时候的拨浪鼓(欢乐)、商贩鼓(收破烂)、和尚道场鼓(葬别母亲)、欢庆解放鼓(新 生)、农民分田地鼓(欢乐)、“文革”鼓(挨斗)和“四人帮”倒台鼓(欢乐)等,鼓声 串起的片段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历程及感悟。 5.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 化脉络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比如余秋雨的废墟,就是按照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来写的,先后写了自己和 别人对废墟的看法,认为应当保存废墟,中国需要废墟文化,保存历史废

46、墟是为了 走向现代。 6.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 明线和暗线 明线,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如记事写景的时间线或空间线; 暗线,即作品中 未直接描述或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线索,如记事写景中作者情 感变化的线索。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雷雨前等。 7.环扣式结构 写两件以上的事,写完一件再写一件,各事件之间以特定的方式联系起来;事件间 或层层深化,或互相映衬,或互相对比,或相互反复、 强调。 比如川端康成的散文 我 在美丽的日本等。 8.“阳光散射式”结构 即围绕一事或一物,写与之相关的事件或事物。 典题导学_ _ 题型 1 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 分析行文的思路就是按照文章表现的情

47、感脉络,梳理文章先写了什么内 容,后写了什么内容。梳理行文的思路与分析散文的线索的区别在于: 思路是作者在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情感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 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 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线索可以是 梳理作者行文思路的一个参考,但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答题示例 _ 2018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汴京的星河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 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对发痴,小脑瓜里整个 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 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 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 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 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 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热门考点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共121张PPT).ppt)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