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的无性生殖单元、章、节21.1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需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能力目标:尝试嫁接。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及探究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研究酵母菌,说出出芽生殖的概念。2、举例说出营养生殖的方法。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单细胞生物进行的无性生殖,在认识多细胞生物水螅的出芽生殖,推导出无性生殖的概念。教学方法讲述、演示教学辅助手段讲授教 学 过 程复 备【导入】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包含着生物学的什么原理呢?【新授】一、生物的无性生殖1、观察
2、水螅的出芽生殖的视频学生思考: 酵母菌的出芽是一种生殖方式吗?这种生殖方式同人类的生殖方式最大的不同在哪里?2、介绍:什么是无性生殖及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3、展示酵母菌的图片,观察酵母菌有几种形态?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学生二人一组进行观察;复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用酵母培养液制作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尝试酵母菌染色);复习显微镜使用方法;使用显微观察。4、学生讨论:酵母菌、水螅的“出芽”生殖和植物枝条上的芽有什么本质区别?5、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植物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后代?请举例说明。学生举例,师生概括:有性生殖、营养生殖。6、教师介绍什么是营养生殖。学生讨论:营养生
3、殖有什么优势呢?发言并概括。 简介营养生殖的类型:嫁接、扦插、压条等。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一、生物的无性生殖1、无性生殖:(1)概念:(2)常见的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等。2、出芽生殖:3、营养生殖: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生物的无性生殖单元、章、节21.1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需课时: 2 课时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嫁接的主要步骤2、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营养生殖的方法。2、举例说出植物体的嫁接过程、原理和意义。教学难点
4、:尝试植物的嫁接,了解植物嫁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教学辅助手段教 学 过 程复 备【复习提问】1、什么叫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哪些?2、营养生殖的优势是什么?【新授】一、生物的无性生殖1、图片展示:多色的月季花。学生讨论如何培育出多色的月季花呢?教师介绍:嫁接的诱人应用(西瓜的芽接)2、学生自主学习并小组交流:(屏幕显示)嫁接的大概过程?嫁接成活的关键?3、学生分组尝试模拟嫁接(包括枝接与芽接)4、小组交流概括:嫁接的概念嫁接在生产中有什么意义?5、联想、举例: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植物繁殖的现象?问题:这些生殖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归纳:都是由营养器官来繁殖的。教师介绍:什
5、么是营养生殖。学生进一步举例常见的营养生殖。6、分组讨论:营养生殖有什么优点呢?讲述:除了嫁接之外,营养生殖还有哪些方式?联系身边一些现象,举例?(菊花、葡萄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包含着生物学的什么原理呢?二、植物组织培养1、提问:我们可以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培育新植株,那么可否用一小块组织或者细胞来培育新植株呢?展示图片,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2、学生自学,组内讨论: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有哪些?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上应用的优点是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比较:1、从在生产上应用这一方面,植物组织培养和营养生殖各有什么优势?2、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吗?板书设计第
6、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一、 营养生殖1、嫁接:关键:形成层的精密结合2、扦插3、压条二、 植物组织培养1、 条件2、 用途3、 优点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植物的有性生殖单元、章、节21.2教学内容植物的有性生殖需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能力目标:1、通过识图理解、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识图,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珍贵。重点难点重点: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难点: 1.描述植物的受精过程。2.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教学辅助手段教 学
7、过 程复 备【导入】播放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的视频。提出问题:鲜花盛开与硕果累累之间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引入: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的有性生殖。【新授】一、 植物的传粉与受精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3组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无性生殖的概念说出什么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具有什么明显的特点?问题二:植物开花后要进行传粉,请说出什么是传粉?并且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区别。问题三:对照教材中图147,先介绍绿色开花植物中“花的结构以及雌蕊的内部结构”,描述传粉后,雌蕊发生的一些变化,描述受精的过程。2、教师讲解分工自主学习要求, 46人一组。3、观看动画:植物的开花和传粉;植物的受精过程演示。4、
8、教师让出讲台,组织个别小组学生代表上黑板展示发言,讲解问题的实质。并及时进行点评和补充,设问,组织其他小组反问等,引发深入思考。5、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结:植物如何进行传粉和受精?6、讨论:在玉米开花期间,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玉米减产,这是什么原因?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过渡:植物的受精作用完成之后,花的各部分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果实和种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继续来探讨。2、设计问题,可投影或导学案。问题一:说出花中子房的结构组成,以桃子为例,再说出桃这个果实的结构组成。问题二:对照教材中图148,说出果实和种子发育与子房和胚珠结构的关系。可解剖桃花和桃子的结构,并进行分析
9、。问题三:下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问题四:为什么桃的果实只有一颗种子,而西瓜却有那么种子?3、播放视频:桃树雌花发育成果实的视频。小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发育成发育成子房壁果皮子房珠被种皮 果实发育成胚珠种子受精卵胚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植物的有性生殖单元、章、节21.2教学内容植物的有性生殖需课时: 2 课时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训练学生观察、探究、逻辑推理等能力。情感目标:(1)在小组合作、分工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和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体
10、会与他人合作、共享探究成果的乐趣。(2)通过认识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规律,感受生命延续的唯美与神奇。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果实和种子适于传播的结构特点,领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规律。教学方法举例、观察教学辅助手段教 学 过 程复 备【复习提问】1、有性生殖的概念;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区别;3、描述受精过程。【导入】植物经过了开花、传粉、受精,形成了果实和种子,那么果实和种子是如何传播以扩大其生活范围的呢?本节课我们一同来探究。【新授】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1、播放视频: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视频。2、投影或板书:(1)、探究目的:探究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
11、的结构。(2)、器材:豌豆、油菜、苍耳、蒲公英、莲蓬、大豆、凤仙花等果实和种子;刀片;解剖剪等。(3)、步骤:学生六人一组,观察以上器材中不同的果实,提出有关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结构适应传播的问题。小组讨论,针对两种果实或种子的结构,提出果实或种子的结构适应传播的假设。解剖和观察,寻找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各小组设计表格记录。撰写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传播的奥秘的报告。提示:注意刀具使用的安全因素。3、小结:果实和种子的适应传播结构一般对自身的繁衍是有利的;植物的结构与其功能是适应的。四、反馈练习:1、将下列植物果实和种子与其传播方式连线苍耳 A动物取食后传播蒲公英 B风力传播豌豆 C自身力量传播石
12、榴 D附着在动物身体上传播板书设计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1、果实和种子的适应传播结构一般对自身的繁衍是有利的;2、植物的结构与其功能是适应的。3、苍耳 附着在动物身体上传播蒲公英 风力传播豌豆 自身力量传播石榴 动物取食后传播 虞美人 风力传播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昆虫的生殖与发育单元、章、节第21章第3节教学内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需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 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
13、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2、通过蝗虫的生殖与发育的讨论,找出蝗虫繁殖的关键环节,提高对蝗虫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进步责任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家蚕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和特点2、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教学难点:1、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真正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辅助手段标本展板教 学 过 程复 备【导入】:展示几种常见的昆虫图片,将学生带入昆虫的世界。引导学生共同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新授】:家蚕的发育史展示图片:丝绸之路上的驼队。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悠悠文明史,慢慢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
14、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你养过蚕吗?谈谈自己的养蚕经过?2、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什么叫做眠?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时期?每个发育时期有哪些主要特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家蚕的一生:家蚕从卵中孵化出来、蚕经过四次蜕皮逐渐长大、家蚕作茧自缚、茧里蚕的模样、家蚕破茧而出、雌雄蚕蛾交配产卵。出示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否相同?列表比较,并说出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比较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成虫归纳: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
15、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出示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请学生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能否通过改变其中的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家蚕吐丝仅仅是在幼虫时期,蛹时期就没有吐丝了,但这个时期并没有死亡,所以可以将诗句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出示雌雄蚕蛾交配产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蚕是通过哪种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昆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而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昆虫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播放视频资料:蚊子的繁殖、蝴蝶的一
16、生。判断:蚊子、蝴蝶的生殖与发育方式和家蚕一样吗?指导学生认真观看,与家蚕进行比较,作出判断:蚊子、蝴蝶的生殖与发育方式和家蚕一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交流:苍蝇、蛾子、蜜蜂等总结:引导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反馈练习:1、冬季几乎看不到苍蝇、蚊子,为什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了起来?2、食用的面粉中如何长出“肉虫子”? “肉虫子”又如何变成蛾的?教师适当点拨。板书设计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1、家蚕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3、家蚕的发育方式:完全变态发育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单元、章、节第21章
17、第3节教学内容昆虫的生殖与发育需课时: 2 课时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3、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4、 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2、通过蝗虫的生殖与发育的讨论,找出蝗虫繁殖的关键环节,提高对蝗虫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进步责任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教学难点: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学方法新授教学
18、辅助手段多媒体展示教 学 过 程复 备二、 蝗虫的发育历程展示家蚕和蝗虫的图片,质疑: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吗?组织学生观察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讨论: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目标:1、说出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说出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讨论提纲:1.交流所了解的有关蝗虫的危害及其生殖和发育的知识。2.观察图,说出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有什么特点?3.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家蚕呢?如何区分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4.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否相似?什么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呢?5.你认为何时是灭蝗的最佳时期?为什么?
19、6.举几个你身边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7.蝗虫与家蚕在生殖和发育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讨论的结果,推荐一个同学发言。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每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小组给予补充和评价。教师指导重点学生:(1)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翅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在运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 蝗虫的成虫在足上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表现在运动方式上又如何?(3) 从俗语“大旱之后必有蝗灾”,来分析为什么消灭受精卵是不可行的,最后得出灭蝗的最佳时期是在幼虫期。总结:家蚕和蝗虫在发育上有什么共同点?从这两种昆虫看来,昆虫的受精方式是什么?反馈练习:1、 播
20、放Flash动画: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2、课后17页的自我评价板书设计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二、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1、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 受精卵幼虫成虫 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2、蝗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3、其它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蟋蟀、蟑螂、蝼蛄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单元、章、节第21章第4节教学内容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及特点。2、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的能力。2
2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总结、交流、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2、通过认识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教学难点:1、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正确理解两栖类动物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展示教 学 过 程复 备【导入】:让学生先讨论:你认为哪些动物属于两栖类动物? 从学生的回答来指出其中的错误,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什么样的动物为两栖类动物,它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特点?【
22、新授】:一、蛙的生殖与发育1. 组织学生在自主阅读研究性学习论文片段蛙的生殖与发育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学习,共同探究有关蛙的几个问题。 (1)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春末夏初,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雌雄蛙都能鸣叫吗?蛙鸣叫的目的是什么?(3)雌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4)玻璃缸放置在向阳温暖的地方,说明蛙的受精卵发育需要什么条件?组织学生积极进行回答,探讨,并给与鼓励。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蛙的受精特点。归纳得出: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像蛙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强调蛙的体外受精特点,以及抱对的意义。 2. 蛙的发育历程由前题引
23、入,在受精卵后了解接下来进入到蝌蚪阶段,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课本文字部分,比较蝌蚪和成蛙的区别。蝌蚪成蛙呼吸器官尾四肢生活环境通过对表格的填写,来了解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了解蝌蚪是逐渐变化成为成蛙的。 3. 蛙的变态发育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再对重点知识做回顾;理解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为变态发育。 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对蛙的整体发育做回顾。 从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来了解蝌蚪类似于水生的鱼类,而成蛙则类似与陆生的爬行动物,从而总结出两栖类动物的由来。 4. 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对蝌蚪和成蛙的生活环境和呼吸器官做对比,来体会两栖类动物在生活环境上的变化
24、,指导学生讨论:(1) 两栖类动物的生活环境是比较大还是比较窄小?(2) 两栖类动物的哪些生活过程是不能脱离水的束缚的?总结:了解常见的两栖类动物提问:你知道除了青蛙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属于两栖类呢?那么,什么样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呢?引导学生根据蛙的生殖与发育特点,共同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 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可。根据前面总结的特点,师生共同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2、成体生活在湿润的陆地上或浅水中,用肺呼吸。3、体外受精,变态发育。4、生存环境受水的束缚。认识到蛇、海龟和鳄鱼不是两栖动物,而是爬行动物。5. 两栖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一些资料的出示,让学生了解常见
25、的两栖类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请学生对照本节目标,谈一谈对于本节课的收获。1、课本21页:自我评价。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生活中为什么要爱护,保护两栖类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应当如何去爱护、保护它们?板书设计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蛙的生殖与发育1、蛙的生殖方式:体外受精2、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二、蛙的变态发育1、变态发育的概念: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2、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3、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单元、章、节第22章第1节教学内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
26、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1促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生物学的兴趣。3让学生在认识生命现象的基础上关爱生命、珍惜生命。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观察细胞核移植实验,分析细胞核在遗传中的作用。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讨论教 学 过 程复 备导入:从一些常见的俗语来引入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
27、生儿会打洞”,这名话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现象?“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又是说的什么现象? 从学生的回答来导入生物学中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新授: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中心1、在信息化时代中人们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传递各种信息。生命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投影:细胞核移植实验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2-33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一的伞藻实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的移接体的两部分分别来源于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的读图和对文字部分的理解,来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从而得出结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8、。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其中几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理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分析:在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一般是一定的,而且一般是成对出现的。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种”,个体可以不同,种相同(2)“体细胞”,给学生分析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3)“成对”,以人为例,了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指导学生了解,如果染色体的数量多了一条或是少了一条,会导致严重的遗传病。三、 染色体的结构组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展示DNA结构图,请学生据图说出它的结构特点。DNA分子就像旋转的楼梯,它由两条长长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理
29、解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小组活动,绘制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图板书设计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体细胞中23对) 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双螺旋结构)组成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人的性状和遗传单元、章、节第22章第2节教学内容人的性状和遗传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能力目标:1通过调查人体常见的性状,学习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2在学习遗传图解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30、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使学生乐于运用生物科学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生物的相对性状。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3基因的遗传图解。教学难点1.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2.基因的遗传图解。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练习教 学 过 程复 备复习提问:1.请学生说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新授:一、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1.在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生物在生殖后代的过程中基因就会通过生死细胞传给后代,因此子女总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夫妇之间的相同点,理解遗传性状的概念。2. 调查相对性状利用课本上的表格,调查几种
31、性状的学生表现数据请学生汇报课调查结果。教师汇总学生的数据。并指导学生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老师的指导找出同学间的一些相对性状。(如:卷发和直发、拇指能否向后弯曲、食指和无名指的长短等)二、基因控制性状1. 基因位于DNA上,DNA在染色体上,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出现。引导学生分析基因一般也是成对的。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染色体,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2. 分析子女的受精卵中的基因来源父母的每一对染色体中只有一条会遗传给子女,而子女的每一对染色体中均一条来自于父亲,另一条来自于母亲。分析:受精卵中的基因一个来源
32、于父方,一个来源于母方。3. 在成对的基因中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例如:有耳垂为显性(D表示)无耳垂为隐性(d表示)分析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分析: 父 DD dd 母 生殖细胞 D d 子女 Dd请学生写出DDDd这一组合的遗传图解。与学生一同探究DdDd组合的后代基因组成、表现类型和各自所占的比例。板书设计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一、体的常见遗传性状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牲和生理特征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有耳垂: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无耳垂:d 教
33、学反思 授课时间:人的性别决定单元、章、节第22章第3节教学内容人的性别决定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的原理;3.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大胆思考和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合理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教学难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
34、段实验教 学 过 程复 备导入:教师展示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指导学生分析,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接近1:1,为何会接近于1:1呢?生男生女的奥秘在哪里呢?新授:一、人的染色体的组成 出示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排序图,并给出讨论的问题: 在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中哪一对有差别?这一对染色体与什么有关? 哪些是常染色体?哪些是性染色体? 图中哪条是X染色体?哪条是Y染色体?两者在形态上有何区别? 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是多少? 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人体体细胞中,22对为体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其中男性为XY,女性为XX。 男性的染色体为:22对+XY女性的染色体为:22对+XX2.指导学生分析生殖细胞染色体
35、的变化女性卵细胞:22条+X;男性精子:22条+X或22条+Y分析出:从性染色体上而言: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精子能产生两种精子二、人的性别决定的方式提问:什么情况下会生出女孩或男孩?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吗?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指导学生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游戏的规则:1.母方信封中有20张红色的卡片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父方信封中有10张红色的卡片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10张蓝色的卡片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二种精子的数量是相等的、分散也是均匀的。2.四人一组,分别从父、母双方信封中摸取一纸片,将它们放在一起,看看是哪种情况,并进行记录,然后再放进各自的信封中,重新摸
36、取。每组至少摸取10次。3.最后汇总小组内产生的男、女数量。4.小组内先对游戏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分析:男性产生两种数量相同的精子,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中则含有XX染色体,它就能发育为女性;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中则含有XY染色体,它就能发育为男性。在动物界中有许多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基本一样,有:鱼类、两栖类和所有的哺乳类。男女比例失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如果你将来结婚了,还会一味追求生男孩吗?总结: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而生男生女,则取决于受精时,精子中携带的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板书设计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一、 染
37、色体1 分类:常染色体、性染色体2 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22对+XY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22对+XX3 精子中的染色体:22条+X或22条+Y卵子中的染色体:22条+X二 、性别决定的方式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单元、章、节第22章第4节教学内容遗传病和优生优育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2. 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3. 说出优生优育的措施。能力目标:1. 通过对近亲结婚的危害讨论,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2 .学生尝试用柱形统计图来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38、 使学生认同优生优育措施,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和优生教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常见遗传病的危害;近亲结婚的危害;教学难点:近亲结婚的危害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讨论教 学 过 程复 备导入教师展示先天性唇裂患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回忆导致先天性唇裂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的患者通过手术可以修复,请你根据患病原因推测,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有没有可能会患这种病?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引入遗传病的概念。新授:一、常见的遗传病1.通过学生的阅读和收集资料,了解常见的几种遗传病的症状和危害。2.常见的遗传病有:色盲、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患者都有哪些病状呢?对其生活造成了哪些危害?(教
39、师出示这些患者的图片。)以上病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比较上述遗传病、非典、普通发烧三种病症的主要区别请学生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答案。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二、近亲结婚的危害1请学生观看关于英国皇室血友病报道的录像片段: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女都在欧洲皇室中通婚,虽然这样可以门当户对,保持了王室血统的纯洁,但也给遗传病创造了“搭车上路”的条件。例如,她的外孙女亚历山德拉与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结婚后,结果把血友病遗传给了她的儿子。资料展示:达尔文的事例;摩尔根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2.指导学生完成书中的讨论:近亲结婚的危害。学
40、生46人一组,阅读教材表15-2。比较近亲结婚的后代和正常结婚的后代,患病率高出多少倍?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尝试用柱形统计图比较正常结婚与近亲结婚时的3种遗传病的患病率。通过数据的比较和柱形图,来分析出:近亲结婚时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比正常结婚高很多。分析原因:因为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结婚之后,后代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近亲结婚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国婚姻法做了哪些规定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明确规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教师给学生分析出什么是直系血亲,什么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优生优育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患有先天性缺陷的新生儿中,约有7%8%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 1. 禁止近亲结婚,2. 遗传咨询,3.产前诊断板书设计第四节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一、 遗传病和近亲结婚1 常见的遗传病及危害2 近亲结婚的危害二、 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