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ppt

上传人(卖家):汀枫 文档编号:69806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立在地 球边上放 号 红烛 1.品味诗歌通过意象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了解诗歌的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3.深入理解诗人的青春爱国激情和独特的生活感悟。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家、历史 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 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

2、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 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 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 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 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到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 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 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 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 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 向旧世

3、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红烛:同“五四”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比较,闻一多显然对中国 传统诗歌的感情更为深厚,在吸收西方诗歌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 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 作品是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李商隐的传世名 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亦是闻一多烂熟于心的,就这样,“红烛”作 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就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 接受了下来。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 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诗人属于“五四”的、 属于个体的那个“自我”与属于传统文化的

4、、属于民族心理沉淀的 “自我”又是如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有补充,有说明,但更 有矛盾、冲突,由此而诞生了一首奇特的红烛。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新诗格律化 早期白话诗的作者如胡适、郭沫若等人,他们所写的新诗是不讲 究格律的,他们推崇“自由”与“自然”。但后来徐志摩、闻一多等人 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即用白话写诗,也讲究诗的韵律。如徐 志摩的新诗多以四行一节,且多有押韵。闻一多提出了诗的“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就是要求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 节与节之间要匀称,句(行)与句(行)之间要均齐。徐志摩、闻一多 等是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5、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1.读准字音 加点字 读 音 加点字 读 音 怒涌 yng 舞蹈 do 慰藉 ji 脂膏 go 耕耘 yn 烧沸 f i 着 着 陆 zhu 期 假期 q 着 凉 zho 期 年 j 顺着 zhe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2.写对字形 3.掌握词语 (1)脂膏:脂肪;借指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2)慰藉:安慰。 词 语 易错字 词 语 易错字 蜡 j 炬 m o 盾 矛 光 mng 芒 jin 狱 监 例句: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 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例句: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

6、的慰 藉 。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力的绘画 力的舞蹈 力的音乐 力的诗歌 力的律吕 红 烛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方面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 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怒涌的白云”“滚滚的洪涛”是向旧世界、旧文 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借这首诗想要告诉 人们:科学的进步,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 界。 红烛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光明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 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表达了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 主义情怀。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7、技法迁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任务一】理解重要意象 1.诗歌末尾“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 诗歌,力的律吕哟!”最突出的一个字是“力”,如何理解这个“力”字? 点拨:整首诗就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这里的 “力”有两层含义: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诗中描绘的 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这种力量直接震 动了年轻气盛的诗人,使他的如椽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 机。大工业生产之力,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也可以看作 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诗人曾以极大的热 情歌颂这种新兴的生产力。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8、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二】赏析诗歌形象 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点拨:这首诗向读者展现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 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 力,巨人就是要掌握它、驾驭它,用他那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 热情,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任务三】赏析诗歌技巧 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点拨:诗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篇由空中怒涌的白云, 引发对北冰洋情景的赞美;接着由眼前的滚滚的洪涛,抒发对“力”的 赞美,把这种力量形容成“绘画”“舞蹈”“

9、音乐”“诗歌”“律吕”。而且, 诗歌中用感叹词“啊啊”来直接表达情感,热烈奔放,激情澎湃昂扬。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四】把握思想情感 4.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这首诗呼唤“大破坏大创造”,这正是诗人身上那种“五四”精 神的表现。所谓“大破坏”,就是要反帝反封建;所谓“大创造”,就是 要建设民主与科学的新中国。正好反映了“五四”时期诗人那种奋 起直追、高扬的个性和改变“弱国愚民”状况的强烈愿望。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红 烛 【任务一】理解重要词句 5.红烛一诗,“吐出你的心来比比”一句中“吐”字有什

10、么作用? 点拨: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 览无余。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6.红烛一诗,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不误!” 前后是否自相矛盾? 点拨:前后并不自相矛盾。“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 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 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 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 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才 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

11、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 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二】分析篇章结构 7.阅读红烛一诗,请梳理诗人的抒情脉络。 点拨: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 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 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 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 “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 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 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诗人自

12、己的人生宗旨。 全诗以诗人与“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 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 和结果。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三】赏析诗歌技巧 8.在红烛一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 点拨: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 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 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 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与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诗人所 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 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

13、合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 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的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 人去耕耘和探索。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四】把握思想情感 9.红烛一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点拨: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 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自 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 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这首诗是一个伟 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 结成快乐的果子。这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 责任感。红烛

14、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 格美的光辉。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鲁迅认为“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 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郭沫若则认为“诗的精神 在其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至于诗的外在形式,诸如语 言之类则像衣服,“诗无论新旧,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么衣裳都 好,不穿衣裳裸体更好!”闻一多将写诗比作戴着镣铐跳舞。请结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两首诗,谈谈你的观点。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点拨:观点1:我认为诗歌不一定要追求形式上的韵律美。立在 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

15、,我们最突出的感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 “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 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郭沫若一向主张, 诗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作”有造作之意,而“写”字在 古汉语中可以和“泻”字通用。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很多都是灵感到 来一泻直下的产物,不去过分追求形式上的韵律美。读这样的诗, 我们会感到诗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 热情,一下子就把我们感染了。 观点2:我认为诗歌诚如闻一多、鲁迅所言,要讲究韵律。红烛 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使其和 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诗人所倡导的中

16、国新诗的格律化、音 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 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 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比如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 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迁移练笔迁移练笔 请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个片段,400字左右。 答案示例:蒲公英小伞似的绒毛纷纷离开顶端,任由风将它带到 任何一个地方。它是不在乎的,它不会放过任何生长的机会。哪怕 是无人的野外,没有悉心的照料,它依然积极地成长,只要能为苍茫 的大地增添一抹绿色,一分生机。 这就是蒲公英,野外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草,但绝不是不美丽的植 物。它没有树木的伟岸,不是植物中的伟丈夫;也没有鲜花的芬芳, 不是植物中的好女子。但它吃苦耐劳,随遇而安,无私奉献。难道 你在野外看到它,就没有想到那些到贫困山区支教的老师?他们放 弃好的工作环境,到艰苦的地方去。他们在乎自己在哪里工作吗? 不,他们不在乎,他们只是单纯地希望山区里的孩子们能接受教育, 获得知识,从而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蒲公英不是不美丽的,它和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一样,是极其美 丽的存在。我赞美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ppt)为本站会员(汀枫)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