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概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7000438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人物1、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2、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

2、,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3、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4、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5、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3、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6、森普尔:是拉采尔的学生,片名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观点,他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和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7、亨丁顿:片面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突出人类文明只能在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等观点。8、巴罗斯:把人文地理学成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9、索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10、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

4、各地方之间的变异特性的科学。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它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的形成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三、文化区(概念):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或者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四、文化扩散:扩展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不断扩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旧的分布区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扩展扩散分为:接

5、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接触扩散:这种文化易于为接受者所接受,几乎所有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就自然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实现了其传播。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是一种发展性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为适应当地情况,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在当地存在,得以传播。迁移扩散:某些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心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五、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较详细的反映了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即衣食住行娱乐,也反映了人类集团改造世界的态

6、度。文化景观还包含着有关文化起源、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等有价值的证据。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建筑。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1、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把人看作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收到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决定论思想在西方渊源很长,可以追溯到希腊。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北方寒冷地区各民族的性格是”精力充沛“”富于热忱“,但“大都拙于技巧而缺少理解”,亚洲其后炎热,各民族“多擅长机巧、深于理解、但精神衰弱、热忱不足”。他认为希腊人民兼有两种优良品质,主要是希腊处于寒冷与炎热的南北其后之间所致的。孟德斯鸠谈到民族、政治、宗教

7、等社会现象原因是说“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胆怯;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年青人一样勇敢”。在政治制度方面,热带民族的胆怯常使他们沦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在宗教方面,寒冷地区使人独立,炎热地区使人顺从,欧洲容易传播基督教,亚洲容易传播伊斯兰教。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指出,游牧民族好客、掠夺成性、无法制。平原地域,性格呆板守旧;大海附近的居民,具有冒险精神、勇气和智慧。2、可能论(或然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可能论认为环境并不是肇事因素,而只是限制的或选择的因素。地理环境并没有造成人类的文化,而只是设定了某种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而已。3、适应论:

8、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限制、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4、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5、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一种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称为环境感知7、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一种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称为环境感知。8、文化决定论: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9、和谐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七、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1、人口转变:是从传

9、统人口在生产类型(高、高、低)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低、低)的过渡。2、人口转变理论: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奠定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础。原始阶段(极高、极高、低)过渡阶段(高、高、低)现代阶段(先:死亡率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迅速增长;后: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降低)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在国际上影响最大。分为:高位静止阶段HS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开始下降)后期扩张阶段LE(出生率降)低位静止阶段LS衰退阶段D(负增长)3、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者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的相关规律。八、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旧中国:高位静止阶段。高高低19491970年:早期扩张

10、阶段。死亡率下降,高出生率,自然增长逐渐加速1970-1990:后期扩张阶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也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预计2020年前后:低位静止阶段2040年后:衰减阶段。影响因素:技术、经济、政治、文化九、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十、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实际人口少于适度人口就是人口不足,实际人口多于适度人口是人口过剩。十一、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经济适度人口是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获得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

11、实力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出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军事所需人口。后者高于前者十二、适度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意义: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值的“虚数”,但它对剖析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制订、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都有重要意义。(区域发展虚数、参考、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人口预测、评估)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人口政策人口战略基础、执

12、行、认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实际人口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及早科学的确定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成人口转变,使其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证人口转变的完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且人口过剩、确定适度人口、保证人口转变)十三、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即规律(趋向性):趋向湿暖地区(中低纬度指向)、低平地区、岸边(河岸、海岸)十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3:自然因素:气候、地势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社会因素:生产力水平、历史文化、政治因素

13、。人口迁移:十五、人口迁移: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十六、迁移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二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最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政治因素和人文因素、生态环境对人口迁移也有重要影响。十七、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十八、民俗:即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十九、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资源条件:是否易于运输、是否需要保鲜能源因素:水力发电、燃煤等市场条件:生产目的是消费,接近市场劳动力条件:

14、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对环境的破坏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跨国经济合作。二十、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二十一、城市化概念:二十二、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通常被成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居住地之间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是人类的活动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二十三、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的体现。二十四、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城市化是人

15、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二十五、中国城市化的特征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群超大城市正在形成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统上的投影。二十六、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二十七、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

16、用形成的。集聚力: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城市中心是最好的区位(物质)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心理的引导作用(心理)离散力:经济条件方面:原商业区周围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后,收益下降(收益);地价高、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带来高的成本与负担(成本)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市中心开始衰落,原来空出来的富有阶级居住区被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城市中心声望下降,相反,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了城市的分散化过程。(声望)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集聚力和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

17、,也可系那个对于交通动脉线、开发区域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组织城市空间增长运动的方向。总之,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折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二十八、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1、同心圆模型:该模型分为五个同心圆带,分别是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中心商务区:城市的核心,包括商店、办公机构、银行等,多为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过渡带,以商业和住宅相混合为特点,居民多为低收入阶层工人住宅带:产业工人集中的住宅区,条件比第二带好中产阶级住宅带:白领阶级住宅区,住宅条件较好,多为单户住宅通勤带:高收入阶层的住宅区,也是城乡交错地带。花园

18、单户住宅,开车上班,在城区工作。2、扇形模型(图):扇形理论认为,由于交通因素的作用,城市的地域结构会在同心圆的基础上发生变形,在交通条件特别优良的方向(即沿交通线),内层区域会向外扩张,形成扇形变化。优点: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考虑了交通因素的影响;从众多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抽象出来,在研究方法上比同心圆理论更近了一步,缺点:只凭房租单一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发展运动,忽视其他因素,影响其模式的典型性。1.中心业务地区2.批发、轻工业区3.低级住宅区4.中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3、多核心模型(图):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是区位、集聚、利益、房租、地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再加上历史遗留习

19、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殊性,使城市地域产生了多级核心。优点:考虑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触及了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节作用。缺点: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讨论很少,尤其是没有深化分析不同核心之间的等级差别。1.中心业务地区2.批发轻工业地区3.工人住宅区4.中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6.重工业区7.次等业务地区8.郊外住宅区9.郊外产业区1.中心业务地区2.批发、轻工业地区3.工人住宅区4.中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6.重工业区7.次等业务地区8.郊外住宅区9.郊外产业区1.中心业务地区2.批发、轻工业地区3.工人住宅区4.中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6.重工业区7.次等业务地区8.郊外住宅区9.郊外

20、产业区 二十九、城市系统(城市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三十、城市的等级结构:城市系统的大小层序及职能作用的规律配置。三十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三十二、城市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局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成为等级规模法则。三十三、语言语系分布范围:语言传播的特性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连续)层序性和阶层性(跳跃)复合性(与外来语言)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三十四、汉语的发展:三十五、谱系分类

21、法:三十六、印欧语系:三十七、语言的传播与环境:三十八、语言扩散及其结果:三十九、地名景观:四十、三大民族宗教:四十一、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四十二、导致传播的原因与宗教主要传播形式移民传布: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领土争战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东方宗教之间都是兼容的);竞争(宗教处于不稳定状态,改信别的教);排斥(表现为宗教战争和宗教迫害)四十三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四十四、所有宗教的分布区:四十五、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四十六、旅游系统:旅游系统即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

22、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四十七、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动机。客源地与目的地客源地:目的地: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客源地、目的地、通道之间的关系(画图)四十八、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四十九、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积极:赚取外汇,实现工业化,改善收支平衡。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旅游业可以为当地政

23、府增加税收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消极:旅游业过度超前发展,破坏区域的经济发展引起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植物、野生动物、水体、大气、地质3、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对风景区的影响:建筑污染;基础设施超负荷,特别是在旺季;带状发展和蔓延,特别是在缺乏规划控制的地方;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一方面设计良好,位置适中的宾馆可以帮助恢复城市衰落地段;另一方面,城市宾馆的建设征用的土地往往位于城市居民密度较高的地方,使城市用地更加紧张4、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从欢迎到憎畏。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拥挤不堪示范效应:旅游

24、者以自身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成为师范效应。对于落后地区而言,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极大作用。但示范效应也带来了不良后果,如有争议的都市价值和腐朽的东西。旅游和社会道德:带来更多犯罪、五十、世界旅游资源的评估方法:一、旅游是指非定居者以和平的目的旅游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服务的总和性产业。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的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制造物。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或精神的要素。 二、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一)

25、、定性评价。 1、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评价一个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艺术欣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景物具有某种功能。 2、三大效益经济效益风景资源利用之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打破旧的观念。环境效益。3、六大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决定开发的规模。景物组合集中还是分散。景区客流量吃住卫生。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4、定性评价的六大标准美、古、名、特、奇、用。 (二)、定量评价五十一、政治地理现象:五十二、政治地理结构:五十三、政治地理过程:五十四、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五十五、政治整

26、合: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愿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或者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五十六、影响综合国力的因素:领土空间: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自然资源:资源在各国发展中的地位,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口规模:人口数量决定这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一国只有被列入“人口众多”,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国经济水平: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克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P=(C+E+M)*(S+W)C 基本实力,人

27、口和领土E经济能力economicM军事能力militaryS战略意图strategy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wil五十七、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地缘政治/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地理单元的基本要素和行为主体,主权国家之间的空间利益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政治学中称为国际关系,在政治地理学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五十八、全球地理格局学说:1、海权论: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2、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2:麦金德认为,陆上实力和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他

28、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地带和外新月地带。心脏地带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区域。内新月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印度、中国等欧亚大陆边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新月地带包括欧亚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这就形成了内新月地带包围中心地带,外新月地带包围内新月地带的格局。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难以进入,又由于心脏地带地势平坦,适合修建铁路,故可以进入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利用资源发展海上力量,最终战胜海权国家。3、陆缘说:斯皮克曼对“心脏地带”持相反意见。认为影响全世界的战略不在“陆心”,而在陆缘。他认为,从地理条件来看,陆心地区

29、的自然条件偏旱、缺水、严寒,该地人口密度低,经济相对落后,而陆缘,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是世界人口最密、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控制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地缘地带。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五十九、行为地理学概念:六十、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六十一、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人类社会的日常活动行为主要包括通勤、购物、闲暇等活动行为,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具有不同的空间行为规律,从而形成不同的空间六十二、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的时空棱柱图:开车者剩余时间较多,因此自由时间多,行为空间的范围大。相反,步行者花在通勤路途上的时间都,没有自由时间,行为

30、空间范围小。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四个因素有关。自身行为特征:马歇尔消费型(理智状态中)、巴甫洛夫消费型(对外在刺激反应敏感)、弗洛伊德型(情绪性消费)、维布雷宁型消费(受团体的影响性大)商业环境:商业环境优劣直接影响对其消费者吸引力。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一般选择高级商业中心。居住环境:居住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所处的社会阶级、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对购物影响较大。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人们利用日常闲暇时间就近进行邻里或同事间的交际,交际范围小;周末、节假日即可进行邻里、同事间交际,也可进行友人、亲属见的交际,行为范围明显

31、扩大。总体上看,邻里、同事、友人间的交集随距离的增加,交际次数递减,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较少受到距离的限制。六十三、行为矩阵模型(普雷德矩阵模型):六十四、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六十五、可持续发展内涵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经济的发展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经济发展了才能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六十六:中国人口老龄化1、中

32、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人口老龄化实际上就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与结果。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与年老,除了机械变动(即迁移)的影响外,根本原因是出生和死亡,即人口再生产的速度。当生育率下降,出生人数减少,就相应地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人口便趋于老龄化. 从以上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况的预测结果看,生育率的变动是影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生育率的任何下降都会使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同时,死亡率下降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尤其对老年人口比重的影响作用正在日益加大,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对老年人口比重的影响作用将逐步接近。2

33、、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和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型社会的国家,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这种社会背境中出现人口老龄化,虽然具有人口老龄化的某些一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具有许多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特征。第一,发展速度快。第二,绝对数量大。第三,发展不平衡。第四,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3、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第一,采取科学态度,正视人口老龄化。第二,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承受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力量。第三,逐步建立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第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六十七、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

34、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l中国人口分布规律:(1) 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有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 (3) 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成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

35、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 (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中国东部在安史之乱后,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和政治中心;近代开埠最早也在东南沿海;改革开放最早也是在东南沿海)合理性:一般来说,人口最稠密地区都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尚未开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人口处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都从事于农业生产活动,东部地区的湿润区域及平原、盆地与河谷地带的生态环境最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从而集聚和分布了较多的人口。反之,在自然条件较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人口分布稀疏得多。 六十八、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应在人脑中的形象。人类的外在行为是以地理物象为基础的,地理物象成距离衰减的规律性:物理距离;时间距离;价格距离。地理物象具有动态性特征:一方面地理环境及其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地理物象也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哲学理论、文化知识、经历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地理物象也会相应变化。心理图谱: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地理物象简图:人们把头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描绘出来而形成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概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