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光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二)科学探究目标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三)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四)科学、技术、社会与
2、环境目标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分组实验:蜡烛、激光笔、白卡纸、小喷壶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大家来看一段视频光影魔术。通过看视频,结合生活思考,你对光有哪些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就是要探索光的秘密。一、光源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反射的光不叫光源。4、影子的特点1)在刚
3、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二、光的传播谈话:你们看到了很多物体都能发光,那么光源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实验一:用管子看光谈话: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根蜡烛和一包火柴,一会你们将蜡烛点燃,将桌子上同颜色的塑料管拿起来放在眼前观察烛光,观察时要
4、闭上一只眼睛,有的塑料管可以弯曲,请看老师做(教师演示),观察以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结果,然后由小组长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现在开始做。(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谈话:请大家停止实验,现在请每个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谈话: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只有直管可以看到烛光,这个现象说明光在塑料管中是怎样传播的呢?(沿直线传播)实验二:激光打靶谈话:刚才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你仔细观察过别人打靶吗?你们想打靶吗?现在大家有机会打靶了,我们现在来练习激光打靶,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打靶装置,请大家拿着激光灯对住A、B、C三个小孔打靶,打靶时光必须通过中间挡板上的小孔,看看能打到几号靶上
5、,打靶任务完成后,请大家把看到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填好实验报告单,现在,同学们相互配合,看哪个组打得又快又准。(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谈话:实验结束了,请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谈话:请看屏幕,画面上打靶的结果和你们的结果是一样的吗?(是的)谈话:通过实验,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光沿直线传播的)谈话:接下来,请你们利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谈话:光从A孔能直接射到1号靶上吗?(不能)谈话:请你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光从A孔射入照到1号靶上,大家先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动手做做。谈话:你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举手回答。谈话:现在,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给大家看一看。三、科学与
6、应用谈话:刚才你们打靶,只能看到红点射到靶位上,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吗(不能)谈话:那怎样才能看到红色的光线呢?老师做(演示):将激光灯对着装有大烟雾的试管一条红色的直线从烟雾中穿过。利用光还可以做什么?渲染气氛的霓虹灯,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太阳能发电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二)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镜子反光和成像的实验。(三)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解释生活中的反光现象
7、,科学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镜子能反光,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做镜子反光和成像的实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平面镜,用橡皮膏粘连在一起能构成一定角度的两面同样大的方形平面镜,一种小玩具。2动画、录像。【教学过程】教学引入:(1)出示镜子。(2)谈话: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用镜子可以做什么?(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关于镜子的秘密。(板书课题)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镜子能反光(把学生带到室外。)(1)讲述:每人设法用镜子把这面处在阴影中的墙照亮。(2)学生实验。(3)讨论:通过讨论,渗透反光的含义。照到墙上的光是从哪里来的?镜子本身会
8、发光吗?如果是夜里,用镜子能把墙照亮吗?如果你站在阴影里,用镜子能把墙照亮吗?这说明光是从哪里来的?指一指,太阳光来自哪个方向?镜子使太阳光照向哪个方向?这说明镜子有什么作用?(4)讲述:试一试,怎样让镜子反射的光左、右、上、下移动。(通过这个实验,渗透反光角度的变化。)(5)学生实验(6)汇报实验结果。(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镜子能使太阳光改变方向,返回去或转向其他方向,这叫反光或反射光。(板书:反光)2.指导学生认识反射光的应用(1)在墙上左边和右边分别贴上写有文字的纸片。(2)讲述:下面,请一个同学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左面的纸上,请八个同学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右面的纸上。比一比,两
9、张纸上的亮度是否相同?(3)学生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也可根据情况选择播放镜子游戏的视频录像)(6)讲解:实验说明,反射光越多,被照射的地方越亮。(出示额镜图)耳鼻喉科大夫头上戴的额镜,应用的就是这个道理。额镜可以把阳光或灯光反射并集中到一点,从而把耳内或鼻腔内照亮,以便医生检查耳、鼻内的情况。3.指导学生认识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1)谈话:当你面向镜子时,可以看到什么?把铅笔、苹果、玩具等放在镜子前面,可以看到什么?镜子里真的有人吗?有铅笔、苹果、玩具吗?那你看到的是什么?(2)讲解: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是物体的像。(3)分组观察:物体与镜子里的像有什么
10、相同?有什么不同?(4)汇报观察结果。(5)讲解:物体与物体在镜子里的像,颜色、形状、大小是相同的,左右是相反的。4.游戏比比谁找到的像多(1)讲解:下面,我们用镜子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每组都有二面用橡皮膏连在一起的小镜子,把这二面镜子立在桌上,成为“人”字形,在二面镜子前面立一个玩具小猴;把二面镜子慢慢向内或向外移动,可以改变二面镜子之间角度的大小。试一试,在镜子里可以看到多少个小猴的像?怎样移动镜子看到的像会减少?怎样移动镜子看到的像会增多?比一比,谁看到的像多?(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4)教师小结: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看到的像越多。如果二面镜子相对,在镜子里可以看到
11、无穷的像。这是关于镜子里的像的一个秘密,你们通过实验自己发现了。(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关于镜子的作用。下面请你看一段录像并回答以下问题:镜子有什么作用?镜子里的像与实际的物体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潜望镜的秘密教学设计课型:制作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二)科学探究目标利用平面镜反光性质,制作简易潜望镜。(三)科学态度目标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12、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制作潜望镜,发明设计新型潜望镜。【教学重点】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潜望镜。【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潜望镜的文字,图片资料;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美工刀、镜子或镜片等。有关潜望镜的图片,文字资料,自制简易潜望镜。制作潜望镜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玩镜子玩出了好多有趣的科学道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生(齐):记得!谈话: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小组内交流)谈话:哪个小组用两面镜子看到了窗外用眼睛直接看不到的景物?生:我们小组做到了。谈话:上来说说你们的做法,演示给大家看
13、一看。生:(边演示)我们是这样做的:两个镜片,一个斜对着窗外要观察的景物,不断调整另一个镜片的角度,最后就看到了窗外的景物。现在看到了,大家过来看看吧!(教师指派几个同学观看)谈话:从刚才这个小组的做法你联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了我们做的“传光游戏”,当时我们用了4面镜子。生2:我想到了潜艇上用的潜望镜。我从百科全书上看到潜望镜就是利用两个平面镜做成的。谈话:你知道的真多!(竖起大拇指)他说得很有道理,潜望镜就是利用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光)原理制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潜望镜的秘密。新课讲解:交流资料,整体感知。谈话: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潜望镜的资料,结合自己对潜望镜的认
14、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资料的情况。)谈话:哪个小组先说一说通过交流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我们知道潜望镜开始只是用在潜水艇上,后来又发展到陆地上,主要在军事上用的多,这是我们小组找到的一张潜望镜的图片。(学生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图片一张潜望镜实物照片)生2:我们小组找到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我读给大家听:潜水艇通过调节浮力达到潜浮的目的。1897年,莱克建造了一艘采用双壳设计的潜艇。当时所有的潜艇潜水后只能盲目地行驶,只有当潜艇升到接近水面时,才能够通过舷窗看到水面的情况。莱克设想制造出一种既不易让敌人发现,又可以在水下看到水上情况的仪器安在潜艇上。他买来一
15、大堆各式镜子,试着制造。1902年某一天,他偶然地找到了正确的组合。他希望看到的街道和海港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后来,他又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找一位光学教授合作,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组装方法。他把它装在他制造的潜艇上,这就是后来固定的和可旋转的潜望镜的前身。至此,潜艇才第一次有了眼睛,再也不用在水下的黑暗中盲目游动了。谈话:通过听这个小组找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生2:我知道原来潜水艇上没有潜望镜,后来是一个叫莱克的人发明了潜望镜。生3:我还知道莱克从1897年制造了潜水艇后就研究潜望镜,直到1902年才制造成功,用了五年时间,说明他很有毅力。谈话:你体会得很深刻,很多科学研究和成果需要科学家用几年、几
16、十年、甚至一生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毅力和精神。生4:我从中知道了潜望镜是用很多镜子做成的,而且必须正确的组装才行。谈话:还有关于潜望镜的其他信息吗?生5:我们组还有,是在陆地上用的潜望镜,还有夜视功能。谈话:有图片吗?生5:有!谈话:到实物展台上展示一下。生5:(边展示)这是陆地上用的潜望镜,是潜艇用潜望镜的发展,士兵可以利用它侦察敌人阵地上的情况。这个潜望镜还有夜视功能,可以在漆黑的晚上使用,而且非常轻便,利于携带。 拆解模型,深入研究。谈话: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上的一些情况。那么,潜望镜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呢?它的内
17、部构造是什么样的?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每组桌面上的简易潜望镜(牙膏盒自制型)揭开它的秘密吧!(小组合作,有的先用简易潜望镜观察物体;有的在仔细观察简易潜望镜的外部形状;有的小组在小心的打开简易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并在纸上绘制简图;有的小组正在结合搜集到的潜望镜结构图讨论潜望镜的构造 )谈话: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和收获?生1:我们小组发现潜望镜里有两块玻璃镜片,这两块镜片是这样放置的(实物展台展示绘制的简图)。谈话:也就是说这两块镜片成什么角度?生2:我知道,是平行的。生3:反光的面是相对的。生4:资料上说镜片与水平线成45度角。谈话:还有补充吗?生5:我们还发现潜望镜的长短不会影响
18、观看的效果。谈话:你是说哪一部分?生5:竖着的部分。横着的部分不能太长,长了影响观看的范围。动手制作,应用实践。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潜望镜的构造,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潜望镜?生(齐):想!谈话:你觉得应该怎样做?给大家提点建议。生1:用牙膏盒做潜望镜的身子,在上下相对的侧面分别挖一个正方形的口,然后将镜片放到里面。生2:我反对,镜片不能放进去,要在盒子边上开槽,将玻璃镜片插进去。生3:最好用胶带粘好。谈话:镜片怎么放呀?生4:成45度角。谈话:还应注意什么?生5:用小刀时要小心,别割伤手。生6:插玻璃片时也要注意,最好用砂纸打磨一下,或边缘粘上胶布。生7:做完后将外壳美化一下,最好涂成“迷彩色”
19、,写上自己的名字,免得丢了。谈话: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老师这也有一个制作潜望镜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实物投影展示)。谈话:我发现有的同学早已跃跃欲试了,好,下面同桌合作制做一个潜望镜,然后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潜望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学生制作潜望镜,教师巡回指导)总结评价,课后拓展。谈话: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是什么?生(齐):潜望镜的秘密!谈话:这个秘密揭开了吗?生(齐):解开了!谈话:谈谈你的收获吧!生1:我知道了潜望镜是根据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制成的。生2:我知道了潜望镜的内部结构,还自己制作了一个潜望镜。生3:我制作的潜望镜非常漂亮,而且效果很好。生4:我的潜望镜是在
20、同桌的帮助下做成的,要不我恐怕做不成,我很感谢他。生5:我知道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谈话: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由于时间关系,课后可以继续玩一玩你们制作的潜望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以改进。另外,布置两个课后研究专题:(1)调查了解,真正的潜望镜是什么样的?(2)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以上两个课后研究专题可任选一个进行研究,有能力的也可全选。下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彩虹的秘密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二)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21、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三)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科学是为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会制造彩虹,解释彩虹现象的原理,制作一个七彩陀螺。【教学重点】了解阳光与彩虹的关系,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教学难点】组织学生通过对彩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丰富对光的认识;在实验的研究上学会分析、推理和归纳,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教学准备】 三棱镜、七彩陀螺【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讨论有关彩虹的话题,“为什么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呢?”“彩虹太美了!”“我们也可以做彩虹吗?”通过发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二、活动一:再现彩虹很多
22、同学应该都见过彩虹,对彩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天空中有一道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边,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然而,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彩虹的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这个活动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做彩虹,了解彩虹是怎样得到的。这是一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彩虹的活动,了解彩虹。1.引申的问题: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太阳光看起来好像没有颜色,我们通常叫太阳光为白光,但它实际上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我们看到的彩虹,实际上是白光透过了无数个雨、雾的水滴(或水珠),经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白光是由彩虹中各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混合成的。当白光穿过雨滴时,发生折射,改变了传播方向。
23、各种颜色的光改变的方向大小不同,于是白光就分散成各种颜色的光。2.导入:课本任务驱动页的图片。3.谈话:为什么雨过天晴后会出现彩虹呢?我们也可能做彩虹吗?4.引导: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彩虹。5.目的:引出问题,让学生知道所要研究的内容。6.导入:利用喷壶制造彩虹或出示该活动的图片。7.谈话:彩虹大家都见过,你知道它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吗?8.介绍: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在有阳光,空气中有较多小水滴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方向就能看到彩虹。9.观察要全面的了解彩虹,我们可以自己再现一条彩虹,找出它更多的特点。10.讨论:再现彩虹要有什么条件?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记录
24、下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人造彩虹”的三个必要条件:(1)背对太阳。(2)顺着太阳光的方向看。(3)向空中喷充足的水雾。11.活动:做再现彩虹实验。12.交流:学生介绍实验结果。小组交流后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13.拓展: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见到彩虹。三、活动二:阳光是彩色的吗?把装满清水的杯子放在阳光下,阳光透过杯子后,就可以看到透过杯子射出来的光是彩色的,颜色排列的顺序也跟彩虹一样,也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如果我们用东西挡住阳光,刚才有颜色的光就不见了。我们再看看阳光的颜色是白色的,水和杯子都是透明的。当阳光透过透明的清水后,我们把白色的太阳光(科学上称为复色光)通过
25、透明的媒质以后变成有颜色的光(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上面做的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光的色散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求杯子的杯口直径要比杯底的直径大。1.引申的问题。白色的光能够分散为七种颜色的光,那么七种颜色的光又能否合成。2.导入:出示一杯水和一张白纸。 3.问题:阳光穿过这杯水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4.演示:按照课本图提示进行。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阳光照着的窗台边上,在杯子下方的地面放一张白纸,让阳光透过杯子照在白纸上,调整杯子的位置,让学生看到彩虹现象。5.出示:一盆水,一面镜子,一张白纸。6.演示。将室外射进的阳光反射到纸板上,光线通过水后在纸板上形成了彩虹。7.问题: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8.讨论:这个实验包括什么条件?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9.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10.汇报:学生汇报发现:挡住阳光就没有了彩虹,没有水也没有彩虹。11.归纳: “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彩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阳光穿过水或水雾时会被分解为各种单色光,这时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彩虹。12.拓展:你还能通过哪些方法验证你的结论。13.媒体: 播放彩虹视频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