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清单(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13853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清单(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清单(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清单(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清单填空题1. 中国原始文化经历了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与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2. 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元谋人、蓝田人及北京人。3.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4. 原始社会分期: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5. 商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是内外服制度。6. 宗法制的纽带:父系血缘关系 ;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7. 西周的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我国青铜器的繁荣时期是商周两个朝代。 8.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的核心思想:“仁”;主张“_克己复礼”,首倡_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_”。

2、9.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思想家是:法家韩非子 10. 墨家创始人:墨子,其主张是兼爱、非攻、节俭、尚贤。1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12. 春秋战国:民族观念:华夏认同观念。经济:铁犁牛耕 。思想:百家争鸣 政治: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13. 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14.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在原有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15. 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主要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16. 秦朝中央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三

3、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17.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颁行法律等。意义: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18. 汉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并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19. 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期)西汉在五垒城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20.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为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21. 唐朝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度到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2. 唐朝在西部和北

4、部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与吐蕃交流:文成公主入藏。23. 中央:二府三司分相权,枢密院与三衙调兵权统兵权分离。24.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5. 少数民族政权特色制度:辽南北面官制;金猛安谋克制度;元中书省制、行中书省制、四等人制。26.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废丞相,设内阁;内阁在明成祖在位时期形成,明神宗时达到顶峰。27.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设军机处,由雍正帝在位时期设立。28. 宋朝沈括梦溪笔谈;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农学家王祯农书。29. 小说戏剧流行原因:商品经济

5、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社会生活丰富,文化知识普及30. 明清科技:传统科技: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西学东渐:利玛窦、汤若望。31.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32. 种姓制度: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6、33.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34.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35. 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36. 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37. 公元前6世纪兴起,大流士一世时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 。前4世纪末 ,因马其顿

7、亚历山大入侵而灭亡。38. 罗马征服意大利,向地中海地区扩张,把整个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海。39. 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40.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41.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42.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因其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43. 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44. 文艺复兴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精神内核:人文主义。45.

8、宗教改革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46. 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47. 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英国的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48. 1640年,英国爆发 “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1701年,王位继承法通过,“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49.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

9、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50. 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大革命;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51. 意大利统一:1871年,实现了国家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52. 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53. 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还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4. 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55.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56. 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

10、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57.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列强经过激烈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其中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5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59. 20世纪初,欧洲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形成:“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60. 1914 年6 月28 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

11、火线。6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62.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63. 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64.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65. 第二

12、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66. “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是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根本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67.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6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69.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70. 冷战格局的时间:1955年1991年。简答题1.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上的矛盾。2.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13、三者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礼乐制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3. 商鞅变法的作用: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 秦统一的影响: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5. 汉武帝加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设立中外朝制;地方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百官与豪强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构建

14、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2)经济上: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3)思想文化上:尊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教授儒学,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6.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及影响:(1)内容:均田制(土地制度),租调制(赋税制度),三长制,迁都洛阳,改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通婚。(2)影响:积极;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隋唐盛世打下了基础。消极:全面推行封建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鲜卑族失去尚武的民族

15、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7. 科举制的意义: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儒学和教育的发展。8. 两税法的作用: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为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9. 北宋在地方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州级增设通判监察;财政(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监察:路级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

16、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10. 宋初加强专制皇权的影响:积极: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社会风气;造成“三冗二积的局面,为北宋积贫积弱埋下祸根。11. 评价王安石变法:积极: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达到了富国的目的。消极:强兵效果不明显;一些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强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12. 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5年,设台湾府;沙俄: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蒙古和新疆:蒙古平定准噶尔部,设立盟、旗;新疆平定大

17、、小和卓兄弟叛乱,设伊犁将军;西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派驻藏大臣处理西藏政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中央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西南民族聚居区:改土归流。13. 波斯帝国的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制度,王权至上;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与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经济:从中央到地方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14. 中世纪教会1.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表现: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政治: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文化:控制着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宗

18、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15.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寻找资源和可开垦的土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和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开辟到亚洲的新商路: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扩张的过程中,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需开辟绕过地中海东岸,直通东方的新航路(5)传播基督教: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16.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和地理知识取得了长足进步,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17. 主要影响: 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19、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世界由孤立走向了整体。18. 新航路的开辟支持国家航行方向代表人物主要事件历史意义葡萄牙向东迪亚士1487年,船队因遭遇大风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为新航线的开辟创造了条件达伽马1497-1498年,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此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西班牙向西哥伦布1492年,哥伦布率3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1519年,麦哲伦的船队绕过南美洲经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1522年,麦哲伦的同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20、环球航行19. 早期殖民扩张影响(1)对殖民地: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杀,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2)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引发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资本主义发展。(3)对人类社会: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20. 文艺复兴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21. 宗教改革影响 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航线建立了直

21、接联系。22. 启蒙运动影响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23. 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24. 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出现了垄断组织。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

22、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购物、休闲娱乐、体育、教育发展迅速。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25.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26. 一战的影响: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

23、帝国主义之战。(促进民族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开始改变国际格局)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改变人们观念)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27. 十月革命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从此,资本主

24、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28. 二战的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直接原因: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对外侵略扩张具体原因: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没有配合;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的推动;德日意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29. 二战的影响欧洲衰落,在二战中欧洲各国国力受到严重消耗。美国霸权地位确立,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苏联政治影响力提升,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亦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贏得很高威望。国

25、际格局的变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30. 冷战形成的背景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美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战后欲称霸世界,在全球进行扩张,将苏联视为最大障碍。苏联努力扩大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国家力量的变化,国家利益冲突。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全册综合练习题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

26、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A.黑陶B.彩绘陶器C.玉器D.骨器2.古人对炎帝、黄帝的祭祀很早且延续不断。战国时秦国祭祀四帝:白帝、青帝、黄帝、赤帝(炎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托黄帝以明正朔,如北魏自称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这反映出,对炎、黄二帝的崇拜( )。A.保持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优势B.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D.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3.晚商时期商朝在对东土各族持续进行军事征服的同时,还在东土一带设置军事据点,屯驻师旅,抵御外族入侵,加强军事防御。这表明晚商( )A.巩固天下共主的局面B.初具捍卫领土主权的意识C.形成浓厚的尚武氛围D.已经对中原地

27、区完成统一4.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周代以政治联姻巩固统治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密切D.儒家思想的影响5.西周宗法制度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据此可知,宗法制( )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C.成为各级贵族生活准则D.形成完备的政治体系6.周礼规定,天子的舞队用八佾(每佾8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这反映的是( )A.郡县制B.君主制C.礼乐制D.禅让制7.西周初

28、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8.周代的农田一般都有疆界和沟洫。尚书梓材所说“为厥疆畎”,即修筑田界,开挖水沟。据此可推知,西周( )A.农业产量可观B.实行井田制度C.青铜农具使用广D.农业生产规模大9.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学派主张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

29、治制度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10.春秋战国时期,始终存在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即发展出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生活,当时庞大而繁荣的市场中心随处可见,赚钱盈利和契约互惠的市民心态非常流行”。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城市管理的松弛B.土地私有制确立C.货币制度的变革D.生产技术的创新1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12.战国时期,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墨子提出统治者

30、要采取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 )A.儒家民本思想成为主流B.各学派思想逐渐融合C.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13.考古成果与历史遗迹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材料一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文化情况简表特色文物彩陶盆玉龙玉琮蛋壳黑陶杯铜镜分布范围黄河中游辽河上游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黄河上游材料二部分铭文释意:“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命令虞侯失(c)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并简述其

31、作用。14.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那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录统治,地方拥有实权。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那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

32、史监察那政,纠举弹勃有罪过的官吏。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鄂县之制,无改于秦。”这是一点也不错的。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龙山文化是新石器

33、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其精美的磨光黑陶为代表器物,A项正确;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大汶口等文化中,代表器物是彩绘花纹的陶器,排除B项;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器物,排除C项;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不是骨器,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对炎帝、黄帝的祭祀很早且延续不断”“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托黄帝以明正朔”可知,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生形成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比较中原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排除A项;少数民

34、族对于黄帝的祭祀,反映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思想上的认同,不是分裂走向统一,排除B项;汉族和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都崇拜炎、黄二帝,并非和而不同,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晚商已经初具捍卫领土主权的意识,在对东土各族持续进行军事征服的同时,还在东土一带设置军事据点,屯驻师旅,抵御外族入侵,加强军事防御,B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天下共主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晚商形成浓厚的尚武氛围,排除C项;“已经对中原地区完成统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对同姓、异形诸侯国国君的称呼有所不同,“伯父”与“伯舅”、“叔父”与“叔舅”的对应

35、,体现了血缘的亲疏,以此来维系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C项正确;“政治联姻”一般是指分属不同集团,为了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姻,这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法家思想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尚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B解析:根据“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琉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可得出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排除C;完备的说法错误,排除D。6.答案:C解析:A.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错误;

36、B.材料未提及君主制的信息,故B错误;C.根据材料“天子的舞队用八佾(每佾8人)士二佾”可知,材料描述了天子、诸侯、大夫、士的舞队规格不同,反映了不同等级的贵族要实行不同的礼仪,这是西周的礼乐制度规定的,故C正确;D.禅让制是王位的传承方式,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西周灭商后,把商的其旧贵族集中到洛邑,在加强控制、监督的同时,还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给予安抚,目的在于增强政权的认同感,以巩固统治,C项正确;殷商贵族和周的统治者一样,均属于奴隶主贵族,其矛盾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周代还未建立中央集权,排除B项;仁政思想属于儒家思想,当时还未提出,排除D项。故选

37、C项。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由于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因此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西周时期青铜器很少用作农具,C排除。故选:B。9.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构建何种政治秩序是当时各学派探讨的主题。各学派提出不同主张都是为了“治”,即治理好天下,构建稳定的政治局面,故选A;儒家不提倡变革,B错误;法家不强调民本,C错误;官僚政治重要的特征是官员的任命和选拔不再依据血缘,与题干无关,D错误。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当时庞大而繁荣的市

38、场中心随处可见,赚钱盈利和契约互惠的市民心态非常流行”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生产技术革新,因此城市内商品经济取得较大发展,D项正确;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货币不统一,并未变革,排除C项;材料强调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无关,排除A项。11.答案:A解析:材料中“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反映了商鞅变法中“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的措施,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故A正确;材料信息与“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推动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CD。故选:A。12.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无

39、论是孟子还是墨子和管子等其他诸子学派都强调民众应该获得相应的生活、生产资料,这可以说明当时富民利民的观念在当时颇受诸子重视,C项正确;以民为本强调的是统治时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材料没有提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诸子思想的融合,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诸子提倡富民利民,无法说明政府在政策上支持重农,支持农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1)特点:分布广泛,多元(地)起源,源远流长,各具特色。(2)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作用: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文化情况简表”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分布在黄河上中下

40、游、辽河上游和长江下游,这说明分布广泛,多元(地)起源;由其特色文物可以知道,不同地区的文物各具特色,而且流传至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说明其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2)第一小问,由材料二“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可知,这是周康王把虞候矢分封到宜地,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封制相关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14.答案:(1)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措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定期对郡县长官实行考核;中央派官员监察地方。条件

41、:秦始皇统一六国。(3)答案:后果: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导致王国问题)。对策: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析:(1)创新:根据“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可得出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作用: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措施:根据“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得出郡县官员分工负责;根据“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得出定期对郡县长官实行考核;根据“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得出中央派官员监察地方。条件:根据所学可得出秦始皇统一六国。(3)不同:根据“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得出汉代只有皇帝能实行分封、王国以下仍是郡县制。后果:根据所学可得出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对策:结合所学可得出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清单(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