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文档编号:717213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5.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0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声音声音 1 1. .1 1 听听声音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 音加以简单的区别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 解。 3、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乐于 交流,激发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并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能加以 区分和鉴别。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

2、、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钉子、一个乒乓球、小鼓、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听声音,分一分类第一环节:听声音,分一分类 一、听听声音一、听听声音 (1)猜教师正在利用什么物体发出声音? (2)听一段声音,找出里面有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 二、分一分类二、分一分类 (1)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给同学们模仿模仿。 (2)你能给这些声音分一分类吗? 教师播放声音,学生听一听,回答,并总结。 你能分辨哪是动物的叫声? 哪是自然界的声音? 哪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 三、练一练三、练一练 (1)完成填写记录表 听到的声音 对声音的描述 (2)汇报。 我听到的声音,

3、注意对声音的描述要从高、低,轻、重、远、近等叙述。能 说出人对这种声音的感受是悦耳还是刺耳。 第二环节:区分声音第二环节:区分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声音 1 声音有强弱之分,你能做出一个轻音,一个重音吗?自选器具 补充:教师做一个音,问:这是一个重音吗? 2 声音有远近之分,教师播放一个声音,引导学生听一听,这是一个从远到 近的声音吗? 3 声音有高低之分。你能按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给听到的声音排排队吗? 第三环节:听闪烁的小星星第三环节:听闪烁的小星星 1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你听到了哪些音符?这些音符中, 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相同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2 噪声 听一

4、段乐曲,感受优美的旋律。 听一段嘈杂的声音,理解噪声。 感受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动听悦耳,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刺耳。 讨论?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噪音污染? 第四环节:第四环节: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这些声音有高低 强弱等各方面的特点。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后, 请大家仔细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查阅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声音究竟是怎 样产生的。 1.1.2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弹压橡皮筋、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等活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

5、生 的。 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初步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观察我们的发声器官声带,了解声带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寻找证据,支持 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课前认真观察发声的物体,并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声音产生的奥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聚焦聚焦 上一课,我们探究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有的来自于动物的叫声, 有的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还有的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那么我们能够制造出声音来吗? 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

6、引导: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够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二、探索探索 活动活动一:一:研究橡皮筋的发声研究橡皮筋的发声 教师出示一根橡皮筋,引导:同学们,这是一根普普通通的橡皮筋,我们 可以让他发出声音吗? 实验要求: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实验步骤。 第 1 步: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 第 2 步:采用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等方法,看一看橡皮筋能否发出声 音。 第 3 步:弹拨、拉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第 4 步:观察橡皮筋发出声音时橡皮筋本身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

7、活动,探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并且交流讨论,完成实 验报告。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出示各小组的实验报告,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 都不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而轻轻地弹拨橡皮筋,横向拉动橡皮筋,橡皮 筋就能够发出声音,并且橡皮筋在发出声音的时候会颤动,由此我们可以 得出结论:橡皮筋的声音是由于橡皮筋的振动产生的。 活动活动二:二:研究物体是怎样发声的研究物体是怎样发声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研究了橡皮筋是怎样发声的,下面我们继续 来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出示课

8、本第 5 页上面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 图片一:轻轻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 图片二:轻轻的击鼓,让鼓发出声音。 图片三: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各小组分别按照以上三幅图的做法,轻轻拨动钢尺、轻轻的击鼓、敲击音 叉,并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同时用手轻轻地触摸这些 还在发出声音的物体,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小组活动,仔细观察钢尺、小鼓和音叉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并用手 轻轻触摸还在发声的钢尺、小鼓和音叉,看看有什么感觉。 全班交流,预设: 生 1:我发现这三种物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他们本身都在振动。 生 2:我用手去触摸正在发生的小鼓时,

9、发现小鼓在振动。 生 3:我用手去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时,发现音叉也在振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钢尺、小鼓和音叉在 发声的时候,本身都在振动。由此可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板书: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三、研讨研讨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声音的产生。那么,你们认 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从上面实验的橡皮筋、钢尺、 小鼓和音叉发出声音时,他们本身在振动。从这些证据中,可以得出这样 的结论。 问题: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教师出示学生吹竖笛的图片,引导学生

10、欣赏一段竖笛吹奏的乐曲。 四、四、拓展拓展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嘴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我们 是怎样发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发声器官。 出示课本第 5 页下面的一幅图片以及旁边的文字,学生自由读一读这段文 字并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了解人类的发声器官声带,体会声带发声的 原理。 教师指导学生把手轻轻的放在喉结处,然后大声的说话,认真的感觉声带 的振动。 五、五、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些 发声的物体在发声时,本身就会振动,从而产生声音,而我们人类能够说 话,那是因为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

11、带。那么,声音又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课继续探讨。 1.3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2.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方式,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 传播。 3.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 行研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方式,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 播。 教学教学难点难点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 研究。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音叉、水槽、米尺、棉线、记录表、土电话材料等

1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可以在气 体、固体、液体中传播。那么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呢? 教师敲击鼓面,引导:击鼓时,鼓面振动,我们听见了鼓声,鼓声是怎样 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 学生讨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说一说敲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聚焦二、聚焦 在教室里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鼓声,房间里空荡荡的,似乎除了空气,没 有其他的了。会不会是空气传播的声音呢? 发现问题,声音是否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三、探索三、探索 活动一: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活动一: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如果是空气传播的声音,那将空气去除掉,会有

13、怎样的现象发生呢?接下 来做这样的探究活动:玻璃罩内放置一个闹钟,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 出,声音还能完整的传播出来吗?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又如何来解释 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 学生利用抽真空的设备,感受空气传播声音的过程,发现传播路径。 总结: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活动二:探究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活动二:探究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同学们可以做这样的活动,将耳朵贴在桌面的一端,其他同学在另一端轻 轻的抓挠桌面。比较一下耳朵贴桌面与不贴桌面有什么不同。你会发现, 贴在桌面上,抓挠桌面的声音被放大了很多倍。利用相同的道理,我们还 可以做另一个实验。利用米尺研究固体传播声音将米尺一端贴紧耳朵,

14、另 一端用手轻轻碰触,我们发现耳朵可以听到清晰的声音,但其他人听不到。 学生利用敲击桌面,人耳紧贴桌面和听木质米尺的方法,感受声音在固体 中传播的现象。 活动三:探究声音在活动三:探究声音在液体液体中的传播中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气体与固体中传播,那它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利用下面这 个活动找到答案。敲击音叉,将音叉浸入到水中,人耳贴紧水槽,可以清 晰的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现象。 四、研讨四、研讨 回顾实验过程,交流实验结果。 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总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宇航员 在宇宙中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联

15、系。 四、拓展四、拓展 制作土电话,描绘声音传播的路径:纸杯内的空气纸杯棉线另一端 纸杯杯内空气人耳。 学生制作土电话,理解土电话传播声音的路径。 1.4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的耳朵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2.知道人耳的工作原理,明白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 内耳,引起听觉。 3.通过实验,探究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教学教学难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细沙、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教学

16、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的传播。那么,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后,我 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猜测我们人类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二、聚焦二、聚焦 人耳是人体最重要的听觉器官,它包含哪些结构呢? 观察人耳的结构图,认识人耳的各个部分。 三、探索三、探索 活动一: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活动一: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仔细观察耳的结构图和模型,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结构图中清晰的标注了外耳、中耳、内耳的各个部分,再让我们看一看耳 结构的模型,你能否将这些名称与耳的各部分相对应。 学生通过认识结构图,了解耳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耳的结构模型,了解耳 的构

17、造和位置。 活动二:探究耳廓的作用活动二:探究耳廓的作用 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实际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叫做耳廓,那耳廓 有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用一张纸折成喇叭的形状,模拟耳廓的作用。 学生模拟耳廓的实验,体验耳廓的收声作用。 活动三:探究鼓膜的作用活动三:探究鼓膜的作用 声音的振动通过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是怎样接收到声音 的呢?让我们看两个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首先将 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发出声音,我们发现薄膜会振动,在上面撒一些 细沙,细沙在薄膜上跳动。然后做鼓膜振动演示实验二,发现鼓膜振动的 原理。 学生通过实验,体验耳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总结:

18、通过实验的研究,我们认识了耳廓和鼓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耳廓呢,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空气中的振动,鼓膜就 像一个精密的接收装置,能接收大小强弱不同的振动,从而告诉大脑不同 的声音。 四、拓展四、拓展 听诊器也具有收声的作用,通过听诊头上的薄膜振动,来收集声音传送到 我们的耳中。这就是听诊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材料自制一个听诊 器。 制作听诊器,知道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5 5 声音的强与弱声音的强与弱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人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 2、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3、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

19、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懂得物体的振动幅 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尺、木架、橡皮筋、鼓、音叉、支架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聚焦聚焦 出示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安塞腰鼓震耳欲聋 的声音,雄伟壮观的气势,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师引导:看着安塞腰鼓,听着安塞腰鼓的声音,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再出示小雨沙沙声,引导学生听一听,体会小雨若有若无的沙沙声。 为什

20、么安塞腰鼓让人听了热血沸腾,而小雨听起来却若有若无?同样是声 音,为什么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声音的强弱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强弱。 板书课题:5 声音的强与弱 二、二、探索探索 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声音的强与弱,我们还是通过几个小实验来探究。 实验一实验一:钢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钢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 出示课本 11 页的下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 了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像图中那样,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 20 厘米,用 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 再用力拨动钢尺。 实验要求:轻

21、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 的?再用力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实验要领:做这个实验,一定要注意观察,注意比较轻轻拨动钢尺和用力 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钢尺的振动幅度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钢尺振动幅度之间的关 系。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思考问题,得出实验结 论。 交流,学生说一说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当我们轻轻拨动钢尺的时候,钢 尺发出的声音很小,并且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而当我们

22、用力拨动钢尺的 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大,并且振动幅度也很大,可见,钢尺发出的声 音的大小与钢尺的振动幅度是成正比关系。 实验实验二:二: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和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和振动振动幅度的关系幅度的关系 出示固定好的橡皮筋架子,引导:与拨动钢尺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用不同 的力量拨动这根橡皮筋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呢?橡皮筋发 出的声音与它的振动幅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拨动橡皮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声 音,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思考橡皮筋的声音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小结: 这个实验与我们刚才第 1

23、个钢尺的实验是一样的,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 筋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大,相反,轻轻拨动橡皮筋, 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小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 实实验验三:三:鼓声的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鼓声的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钢尺和橡皮筋的实验,我们发现钢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与他们 的振动幅度有关系,而且是成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振动 幅度越小,声音越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平常敲的鼓是不是也是 这样? 出示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听一听鼓 的声音,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 再播放一段敲小鼓的视频,引导学生听一听鼓的声音

24、,仔细观察鼓面的振 动幅度。 全班交流:鼓的声音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预设: 鼓的声音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是有关系的,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三三、研讨研讨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三个实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 系?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 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动幅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 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除了以上三个实验之外,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 动的幅度有关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列举出相关的事例来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 动幅度有关。 预设: 出

25、示课本第 12 页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 关系。 四、四、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弱,了解了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知道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表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 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除了有强弱之外,还有高低之分,下一 节课我们来研究声音的高与低,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6 6 声音的高与低声音的高与低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 通过敲击铝片琴、吹奏口

26、琴等实验, 探究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之 间的关系。 4、学会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敲击铝片琴、吹奏口琴、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等实验,探究 声音高低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程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铝片琴、口琴、钢尺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聚焦聚焦 教师分别播放高高的声音和低低的声音,引导学生区分这两种声音的不同 之处。 教师引导: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声音,这些声音有的高,有的低,这

27、些高 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6 声音的高与低 二、二、探索探索 声音的高和低,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同样通过实验操作, 探究这个问题。 实验一实验一:敲击铝片琴敲击铝片琴 出示铝片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说一说铝片琴的特点。 提出实验要求,了解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高低不同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与铝片琴的结构有什么关系。 实验要求:思考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高低不同的声音与铝 片琴的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实验,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并 讨论高低不

28、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铝片琴的铝片越短,发出的音量越高, 铝片越长,发出的音量越低。也就是说,铝片琴的高低不同的声音与铝片 的长短有关。 实验实验二:二:吹奏口琴吹奏口琴 教师引导:铝片琴的声音高低与铝片的长短有关,那么口琴声音的高低又 与什么有关系呢? 出示口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 教师师范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导:口琴声音的高低与 口琴中的簧片有什么关系呢?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口琴的簧片越长,发出的音量越低,簧片越短,发 出的声音越高。也就是说,口琴声音的高低与簧片的长短有关。 实验实验三:三:探究钢尺的声音高低与钢尺振动的快慢之

29、间的关系探究钢尺的声音高低与钢尺振动的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把钢尺,提问:同学们,当我们弹拨钢尺的时候,可以不断改 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我们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弹拨钢尺的时候, 钢尺发出的声音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探究的问题:不断的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弹拨钢尺,观察钢尺发出 的声音会有什么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也就是说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 可以选择 5-6 厘米、10-11 厘米、15-16 厘米、20-21 厘米,再按照钢尺振 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的听到 4 种高低不同的声 音,如此反复

30、实验三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 录和描述。 实验要领: (1)要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我们这里设计的是 4 种长度,分别是 5-6 厘米、10-11 厘米、15-16 厘米、20-21 厘米。 (2)要按照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进行实验。 (3)每种情况反复进行三次实验,并且完成实验记录。 (4)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听一听钢尺声音的高低和钢尺振动的快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 出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及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三、三、研讨研讨 1、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

31、现声音高 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 从实验记录表以及柱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 越高,钢尺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 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课本第 15 页下面的三幅图,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这三幅图中的物 体有什么特点? 图 1:音叉长短不等 图 2:管子粗细不等 图 3:铜钟大小不等 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一说 理由。 预设: 图 1 中音叉越短,发出的声音越响;音叉越长,发出的声

32、音越低。 图 2 中钢管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钢管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图 3 中铜钟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铜钟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 四、四、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可以 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我们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强弱与什么有关,那么我们就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发声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节课我们将试着 让琴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1.71.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

33、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 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2.通过实验活动,能够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4.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琴弦的粗细、长短,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教学教学难点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能够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弦乐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声音的高与低,知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 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在日常生活中,

34、我们如何才能让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这节课,我 们就来探究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板书课题:1.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聚焦二、聚焦 像二胡、吉他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的音高和 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 三、探索三、探索 活动一:探究弦的粗细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活动一:探究弦的粗细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利用实验验证弦的粗细不同,影响声音的高低。 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琴弦的粗细影响声音的高低,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沉,琴弦越细,声音越高。 活动二:探究弦的松紧程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活动二:探究弦的松紧程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利用实验验证弦的松紧

35、程度不同,影响声音的高低。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琴弦的松紧影响声音的高低,琴弦越松,声音越低, 琴弦越紧,声音越高。 活动三:探究弦的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活动三:探究弦的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利用实验验证改变弦的长度,影响声音的高低。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琴弦振动的长度影响声音的高低,振动长度越短,声 音越高,振动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四、四、活动总结活动总结 全班讨论:琴弦的不同状态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 预设:通过以上实验,发现琴弦的粗细、松紧、长短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 琴弦越松,声音越低,琴弦越紧,声音越高。 琴弦越粗,声音越低沉,琴弦越细,声音越高。 琴弦长度越短,声音越高

36、,琴弦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1.81.8 制作我的小乐器制作我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乐器发声的原理,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2.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3.经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技相结合。 4.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乐器发声的原理,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并进行相应的测 试和调整。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小乐器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

37、习,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声音的知识,知道了物体发出 声音的原理。这节课,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来制作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 乐器。 板书课题:1.8 制作我的小乐器 二、聚焦二、聚焦 我们研究了乐器的发音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 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学生们先确定自己的乐器类型,进而选择材料,设计实验 三、探索三、探索 活动一:制作弹拨类的乐器活动一:制作弹拨类的乐器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制作弹拨类的乐器,选用不同型号的橡皮筋作为琴 弦,将橡皮筋在板上按粗细顺序依次排列固定好。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 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 学生通过实验,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们发出有规

38、律有顺序的声音。 活动二:制作敲击类的乐器活动二:制作敲击类的乐器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敲击类的乐器,可以选择规格相同的碗,调整 碗的振动快慢,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 学生通过实验,依次向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这些碗能发出连续且有规 律的声音。 活动三:制作吹奏类的乐器活动三:制作吹奏类的乐器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吹奏类的乐器,可以选择吸管进行实验,使它 能达到实验效果。 学生通过实验,改变吸管的长度,从而使吸管产生不同的声音,这个乐器 的名称是排箫。 四、四、活动总结活动总结 在班级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 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以上实验,发现自己是如何

39、调整乐器的,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连续声 音,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 第第二二单元单元 呼吸与消化呼吸与消化 1 1. .感受我们的呼吸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和消化,呼吸和消化对于我 们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感受呼吸的过程,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3、观察人体呼吸器官图,初步了解我们人体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感受呼吸的过程,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呼吸器官图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

40、程 一、一、聚焦聚焦 1、教师引导:我们无论是走路、玩耍,还是学习、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 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我们的身体又是怎样和外界进行物 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呼吸与消 化。 2、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先 来感受我们的呼吸。 3、板书课题:1 感受我们的呼吸 二、二、学习新课学习新课 活动一:活动一:认识呼吸器官认识呼吸器官 教师引导: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 重要活动,那么,我们的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呢? 出示呼吸器官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组成。 呼吸器官主要有

41、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活动二:活动二:感受呼吸的过程感受呼吸的过程 1、什么是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2、吸气的过程 引导学生做吸气的动作,感受一下吸气的过程,反复进行三次。 指生说一说吸吸气时的感受。 教师引导: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就会进入我们的肺。 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肋骨上,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感受胸的变化。 再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吸一口气,感受腹部的变化,然后说一说 此时的感受。 出示资料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 腔扩张,腹部收缩。 学生再次做吸气的动作,感受吸气的过程和人体身体的变化。 3、呼气的过程 引导学生深深

42、的呼一口气,然后初步说一说呼气的感受。 感受呼气的过程 指导学生把手放在肋骨上,然后深深的呼一口气,感受胸的变化,再把手 放在腹部,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感受一下腹部的变化。 出示资料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 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学生再次做呼气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呼气的过程,感受呼气时人体的变化。 活动三:活动三:了解氧气的作用了解氧气的作用 出示资料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讲解:人体在呼吸时,一般是吸进氧气,供我们人体需要,然后呼出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又产

43、生氧气,为我们人体提供呼吸,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神奇的自然界。 活动四:活动四:模拟人体的呼吸模拟人体的呼吸 出示课本 22 页的下面模拟人体的呼吸装置。 了解呼吸装置,认识呼吸装置的组成以及模拟的人体呼吸器官。 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整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了解吸气、呼气的过程中 人体各呼吸器官的工作情况。 三、三、研讨研讨 1、 教师引导: 学习到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呼吸的过程, 那么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 我们人体还有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呼吸器官。 肺是气体和血液的交换场所,肺部是其他气道运送气体、排除气体的管道。 咽喉对气体有加热的功能。 鼻子

44、过滤吸入的空气。 气管在人体的胸腔内,表面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 膈肌收缩和舒张使肺气体流入和排出。 2、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全班交流,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四、四、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呼吸器官,了解了人体呼吸的过程。关 于呼吸,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像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相信通 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 2. .呼吸与健康生活呼吸与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呼吸的作用,知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 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知道人的跑、跳等一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

45、吸次数。 3、知道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肺的功能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 吸气体交换的量。 4、知道呼吸功能强,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健康,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 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呼吸的作用,知道人的跑、跳等一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 懂得人的呼吸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懂得呼吸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经 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聚焦聚焦 1、出示两个小视频,一是学生刚上过体育课,坐在教室里,直喘气的情景; 二

46、是学生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做作业时的情景。 2、教师引导:这两个小视频,一个是学生刚上过体育课的情景,一个是同 学们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写作业的情景。这两种状态下,同学们的呼吸有 什么不一样? 刚上完体育课,学生呼吸比较急促;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写作业,同学们 的呼吸比较平缓。 3、其实不仅如此,我们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也会发生变化。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探讨呼吸变化的情况。 4、板书课题:2 呼吸与健康生活 二、二、探索探索 活动一活动一:阅读资料阅读资料 出示课本 23 页旁边的一段文字, 引导学生读一读, 进一步了解呼吸的作用。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

47、 以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 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发现呼吸是我们生命必不可少的,我们需 要通过呼吸来获得氧气,维持生命。 出示课本 23 页的柱状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一般情况下,人体吸 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 1: 从这幅图中, 我发现人们吸进去的氧气比较多, 呼出来的氧气比较少。 生 2:从这幅图中,我发现吸进去的二氧化碳比较少,呼出的二氧化碳比较 多。 生 3:从这幅图,我们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通过 呼吸,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把体内

48、的二氧化碳排出来。 活动活动二:二:探究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探究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1、教师引导:人体的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那么,我们的活动对我们的 呼吸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话题。 2、第 1 步: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作为比较的基础。 教师计时,学生开始数一数自己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然后填 写在活动手册上。一共测量三次。 3、第 2 步:思考我们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可能改变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活动。 预设: 跑跳、走路、玩耍、骑车、打球、跳高、爬竿、踢足球、吃饭、游泳等等。 4、第 3 步: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活动,做完之后,测量每分钟 的呼吸次数。 出示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