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726988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所属教研室:中文系课程编号:01413207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Communication Theor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选修。本课程是对传播学理论基础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传播学科与人类传播的历史发展,了解传播学各个学派、各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将教师教育和高级文秘等专业知识与传播学知识联系起来,从纵深层面具备语文教师和高级文秘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主要面向对人类传播感兴

2、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与传播学概论同序列的选修课程还包括:新闻学概论、编辑出版概论、媒体与社会等,开课同时,学生应对上述课程做出横向关联,从而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背景。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在高年级选修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以加深传播学科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训练。另外,学生应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当代广告、大众文化、新闻动态等有基本了解。(二)基本理念。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教学应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和高级文秘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应突出适用和应用。在讲授传播学基础理论的过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在注重传播学理论知识讲解和理论体

3、系介绍的同时,应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当前大众传播现象、解决人际传播、网络传播、新闻传播等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在掌握课堂及书本知识之余,多多联系现实并主动思考并勤于实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人类历史上的传播现象及其变迁、大众传播理论与当前社会传播活动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活动的问题与技巧、本专业方向与传播学知识的关联等。(三)设计思路。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本课程教学设计追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把理论与现实,知识与技能,批判意识与理性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2.总体设计原则本课程

4、教学设计围绕着提高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总体原则有三:(1)注重向学生普及传播学知识,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突出传播学与教师教育、高级文秘两个人才培养方向的现实关联,并根据课程组各位教师不同的学缘背景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以充分享受知识互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和理性的角度去解读、认识不断出现的传播现象和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并通过专题活动、小论文、作业等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自习相结合。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积极关注

5、社会动态,勤记录、勤思考,拓展汉语言文学本科学生的专业素养。3.课程设置依据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语文教师、秘书等国家职业标准。4.课程内容结构单 元教 学 内 容教学方式或手段思 考 与 练 习学时思考题练习题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4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0.5第二章传播与我们的生活4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1第三章传播的过程与功能4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0.5第四章传播与符号4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1第五章传播与媒介4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1.5第六章人际传播4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1.5第七章大众传播6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1第八章公共传播2

6、讲授与参与式教学实践学时15.理论与实践比例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6.课时安排说明本课程总计32学时,2学分,18教学周,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7.学时分配(参看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8.考试与评价方式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加期末开卷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40%(其中学习态度占10%、课堂参与占50%、实践或

7、书面作业占40%)+期末考查成绩*60%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正确认识各种传播活动和传播规律,并能够良好地开展传播活动、协调社会关系,特别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和解决各种传播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培养能掌握语文教师、高级文秘所必备的人际沟通基本技能,具备传播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能够从事教学与管理、行政事务处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迁移能力的专门人才。(二)具体目标。“传播学概论”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对人类传播感兴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高级文秘两个方向的

8、本科学生,本课程希望侧重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普及有关传播与传播学的相关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为学生在传播学方面打下完整的基础,并强化学生在人际交往与就业中的传播技能。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人类的传播现象与现代大众社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希望学生:1、知识方面: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传播学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准确性,理论深度方面不作过高要求。2、能力方面: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要能根据课程所介绍的传播规律与研究方法进行实际训练,具备如下专业能力:其一,要能运用传播学理论对当前的传

9、播现象与大众文化热点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论;其二,能够运用所学的人际传播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问题,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三,要能联系教师教育或高级文秘方向的专业课程,进行班级管理、公文写作等实际活动的操作。3、素质方面:掌握理论思维的方法和规律,初步具有理论的自觉与敏感。从而具备良好的语文教育与班级管理、行政事务处理、企业文化传播等专业素质。另外,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等水平较高和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而言,应多多拓展人文视野,广泛涉猎并深入传播学理论专著,关注社会现实,并加深管理学、心理学等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储备,从而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和管理、创新能力。三、课程内容第一章

10、传播与传播学第一节什么是传播(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传播现象;传播的定义1.2 提高内容。传播概念的界定1.3 扩展内容。传播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如何理解传播?2.“你是谁”?对你来说如何介绍自己才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三)学时分配。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0.5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第二节什么是传播学(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传播学的定义;重要人物: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李普曼;施拉姆;1.2 提高内容。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和完善者的理论观点1.3 扩展内容。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略

11、,学生自学)(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你是否持有一些刻板模式?思考你的种族、性别、年龄、价值取向、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如何指导并限制了你的经历和你对社会的看法。2.了解传播学的历史和相关理论家。(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第二章 传播与我们的生活第一节传播的类型(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传播的五种类型及其特点1.2 提高内容。内向传播的实质1.3 扩展内容。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请用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本章所说的每一种传播类型。2.哪种传播类型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

12、)学时分配。1.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第二节感知与传播(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感知的三个层次:选择、组织、阐释1.2 提高内容。如何增强传播的能力1.3 扩展内容。人际关系中归因的维度(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确定一个让你产生了自利性偏见的事件。解释你做了什么,使用了什么样的归因语言。(三)学时分配。1.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第三章传播的过程与功能第一节传播的模式(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传播模式的定义;传播的几种经典模式:5W模式、数学模式、互动模式1.2 提高内容。对传播模式的认识和评价(略,

13、学生自学)1.3 扩展内容。运用经典传播模式评述传播现象(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应该如何理解模式?请试着对一些过程和结构提出相应的模式。2.传播的几种经典模式是怎样的?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第二节传播的功能(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传播功能的界定;拉斯韦尔;赖特;拉扎斯菲尔德等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1.2 提高内容。传播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1.3 扩展内容。传播的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略,学生自学)(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传播的功能有哪些?联系个人经历,谈谈传播的个人功能是怎样的。(三

14、)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5学时实践教学0.5学时)第四章 传播与符号第一节符号的定义与分类(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符号;符号的类型1.2 提高内容。符号与意义1.3 扩展内容。如何认识人类的“符号性”(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是符号的动物”?2. 符号与意义之间是什么关系?3.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符号有哪些种类?你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这些工作可能会用到哪些符号?(三)学时分配。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第二节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定义与特点1.2 提高内容。语言

15、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功能1.3 扩展内容。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符号运用)(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常犯哪些错误?请举例说明。2. 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对校园附近的餐馆进行调查。形容那里的座位类型、灯光、音乐,以及桌子之间的距离。你是否发现非语言传播模式与餐厅的价格之间有什么关联?(三)学时分配。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第五章 传播与媒介第一节传播媒介及其类型(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媒介的概念;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及类型;1.2 提高内容。传播媒介的社会作用(略,学生自学)1.3 扩展内容。媒介分析的标准(略

16、,学生自学)(二) 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新的传播媒介会取代旧的传播媒介吗?2.谈谈传播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试讲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语言、书写、印刷、电子、网络)(三)学时分配。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5学时实践教学1.5学时)第二节传播媒介理论(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麦克卢汉及其媒介决定论1.2 提高内容。对西方几种媒介理论进行评述(略,学生自学)1.3 扩展内容。媒介素养(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你对新媒介有何看法与预测?2.如何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3.我们应如何认识媒介以及大众媒介?(三)学时分配。1

17、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第六章 人际传播第一节人际传播概述(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人际传播的定义;人际传播的动机1.2 提高内容。人际传播的相关理论1.3 扩展内容。人际传播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人为何需要同他人交往?人如何认识自己?传播如何塑造人际关系?2.网络在线谈话与面对面的交谈有什么不同?3.你是否现在或曾经处于远距离个人关系中?你们是如何跨越空间距离进行交流的?(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第二节人际传播的探讨与实践(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人际传播的沟通技巧(联系案例

18、,师生共同探讨)1.2 提高内容。有效的倾听;肯定的态度;处理矛盾1.3 扩展内容。合理处理个人关系(略,学生自学)(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思考人际传播的意义与相关技巧。(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0.5学时实践教学1.5学时)第七章 大众传播第一节大众传播概述(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传播效果的定义和特点1.2 提高内容。大众文化的内涵1.3 扩展内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略,学生自学)(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大众传播包括什么,它与大众媒介有哪些区别?2.大众传播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

19、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第二节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传播效果的概念;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1.2 提高内容。大众传播的理论评述: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守门人、涵化理论1.3 扩展内容。正确理解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在多大范围内可以建构或制造新闻?3.影视和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是否会导致受众攻击性的提高?(三)学时分配。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第八章 公共传播第一节公共传播演讲的艺术与技巧(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公共传播的界定;演讲艺术(经典案例赏析)

20、1.2 提高内容。设计一次演讲:设定选题、编制提纲、练习与实施1.3 扩展内容。制作演讲的ppt(二)学习性主要任务。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如何为演讲选一个好题目?如何分析演讲的听众?2试着自己做一个ppt,选择合适的板式、颜色、文字和特殊效果来辅助你的演讲。(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建议。本课程教学活动本着“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主题实践活动和书面作业等方式进行。课程采用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课堂讲授的内容是传播学的

21、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在讲授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开展教学。比如课堂讨论,教师可先布置讨论主题与参考书目,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共同探讨,由教师给予点评,重视讨论过程,结论尽量开放和自由。课堂讨论的内容一是对传播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传播理论与传播现象的解读和批评。主题实践活动可以采用项目式,先由授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活动主题,如关于公共传播的知识单元,可让学生运用演讲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进行一次主题演讲的小练习等。也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安排好分组后,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进行分工,这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2、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人际沟通、团体协作能力的锻炼。课程书面作业的内容或是学生就当前大众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对具体的传播理论进行评述,或是对某种传播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酌情给予点评,题目设计以启发、开拓学生思维为主,以加强学生理性思辨能力为主。同时,书面作业的布置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及评论能力。本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除教学课件外,还包括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以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二)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在过程评价、目标评价、能力获得评价的“三位一体”评价方式理念之上,应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开卷

23、考查,于期终进行,题型为主观题。考查内容开放自由,主要涉及课程内讲授的理论知识、当前的社会热点现象、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实际问题,并注意与教师教育、高级文秘专业方向的联系。二,课堂讨论,不定期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是对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具体传播现象的解读和评价。三,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应向学生强调学习笔记的重要性,尤其是理论性课程。课堂笔记不单纯是对板书或ppt内容的简单抄录,而应当将教师在讲解理论时援引的案例及分析简洁明了地听录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并具备自习、复习的坚实基础。教师在教学初始,可教授记录和撰写笔记的方法,针对

24、读书笔记,可依照教学实际情况布置相关任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书目。四,实践活动训练,由教师设定主题任务,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内容主要涉及对传播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比如大众传播及大众文化问题的小调研、针对某项自学内容的试讲和展示、进行人际传播或公共传播的小练习等。五,课程书面作业,不定期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内容或是就当前大众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对具体的传播理论进行评述,或是对某种传播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同时,鼓励学生将作业、讨论成果等积极投稿发表,并提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本人的科研课题,作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依据之一。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加期末开

25、卷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40%(其中学习态度占10%、课堂参与占50%、实践或书面作业占40%)+期末考查成绩*60% 若学生有发表文章、参与科研等创新实践活动,可在最终的总成绩上加5分。(三)教材选用建议。本课程为选修课程,原则上不指定单一的教材。从学生自学和进修角度而言,推荐参考教材如下:1、传播学(修订版),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3、生活中的传播(第四版),美朱莉娅伍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四)资源开发建议。1、开列精要的“

26、参考书目”,并作具体的阅读指导。2、在讲授课过程中,针对授课内容提供相关专题经典论文,并作阅读指导。3、依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制作电子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4、建议课程组建立起“传播学”课程网站,内容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核心,包括“传播学”课程体系内的所有学科知识。网络资源板块设置包括教学课件及视频、教学成果(学生论文、作业等)展示、教学论坛等。(五)条件建设建议。建议配备专业机房,至少可以提供一个班级同时上课的电脑及相关电子设备,具备教学互动的网络条件。另外,需要建立电子教学资源库,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平面媒体的具体案例,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影音资料等,以增强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传播学概论》课程标准概要.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