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第2课多样的数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多样的数据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作为身边的数据后一课,是对数据的进一步了解。教材呈现内容侧重于带领学生感知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了解数据的多种类型,加深对无处不在的数据的印象,为后续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打下良好的理论与概念基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第一节身边的数据初步认识了什么是数据,了解了数据对生活的影响,对数据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同时,通过三下的学习,学生已经有意识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片形式的数据,但是对数据的表现形式存在局限性,对计算机中的文件类型比较陌生,不具备
2、较高的信息整合能力,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归纳-重构-再构,促进对“数据形式”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1.认识数据的表现形式和数据的存储介质。2.理解数据形式与数据存储介质之间的关系。3.能够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数据制作数字名片。【教学重点】认识数据的呈现形式。【教学难点】利用不同形式的数据合理制作数字名片。【教学准备】1.身边的数据学生完成的个人数据表格2.“寻找碎片”素材和课堂学习单3.“存储介质”交互小游戏4.“数字名片”制作模版【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学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计设计意图情景导入(2min)环节一:创设情景,了解任务情景1:杭杭丢失了数字名片,发现它变成了碎片,只找到了当时
3、填写过的个人数据表。此时,他收到数据世界的来信,邀请他进入数据世界找回自己的个人数据碎片。师:让我们和杭杭一起进入数据世界,帮助他寻找遗失的个人数据。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大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讲授(20min)环节二:寻找碎片,完成拼图(10min)情景2:杭杭进入数据世界发现有一个“碎片空间”,里面有许多不属于自己的数据碎片,需要寻找和辨别属于自己的个人数据碎片。出示活动1:两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杭杭的数字名片。A同学:打开“碎片空间”文件夹,查看并寻找带有杭杭个人特征的数据碎片。B同学:打开“课堂学习单”记录各个数据的文件名称和数据形式。【锦囊】:查看书本P6,发现文件格式
4、。学生汇报,师生合力完成拼图。师:我们发现的数据只以数字或者文本的形式存在吗?总结: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环节三:寻找归属,保存碎片(10min)情景3:杭杭集齐了所有个人数据,完成数字名片的拼图。为避免碎片再次散落,杭杭需要把数字名片放入存储介质中进行保存。出示活动2:1.观看“数据存储介质的发展史”视频,了解数据存储介质;2.打开“存储介质”文件,对数据存储介质的出现年份从远到近进行排序;3.选择适合存放数字名片的存储介质。 师:那在计算机问世之前,我们的数据又存在哪些存储介质呢?师:我们发现的音频、视频数据能不能放在纸张、竹简这些存储介质上?发现: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形式变多,数据的
5、数量变多,数据的存储介质种类变多。环节二:学生合作寻找带有杭杭特征的不同形式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完成课堂学习单。学生自主发言,探索数据的表现形式,完成数字名片的拼图。环节三: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数据的形式与数据的存储介质有关,发现不同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不同数量、不同形式的数据。生:书本;纸张;竹简;石头上通过“寻找碎片”活动,发现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抛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尝试打破学生对数据形式的局限性。通过“寻找归属”活动,发现数据形式与数据存储介质的关系。归纳总结(18min)环节四:查漏补缺,回归现实(15min)情景4:和杭杭一起进入数据世界的我们发现“碎片空间”不断增大,仔细一看,我们的个人数据怎么也在“碎片空间”?出示活动3:1.打开“数字名片”制作模版;2.在“碎片空间”中寻找个人数据;3.制作数字名片,回归现实世界。师:恭喜大家都顺利完成数字名片的制作,让我们一起回归现实,谈谈对多样的数据的感想吧!课堂小结说一说数据的表现形式和存储介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环节四:学生制作和展示数字名片,复习巩固数据的多种呈现形式。能够区分数据的不同形式,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数据。【板书设计】02 多样的数据一、数据的形式数字、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二、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甲骨文竹简纸张软盘机械硬盘光盘优盘云存储三、数据的表现形式与存储介质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