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风feng866 文档编号:733915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精神就会从烦琐的生活中得到升华。学校开展了以“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奋斗正当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7分)【活动一:诗文言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1默写。(10分)“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当代青年的深情寄语。诗意中国,源远流长,从传统诗歌中汲取力量。诗中有闲情逸致:王维的“_,_”(竹里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的惬意。诗中有思乡情怀:李白的“_,_”(春夜洛城闻笛)描写一曲伤心离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岑参的“_,_”(逢入京使)

2、写偶遇一位返京的使者,让远赴边塞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不可遏制。诗中有人生感慨:韩愈用“_,_”(晚春)赞许花草树木都有情思,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李白用“_,_”(独坐敬亭山)等眼前的景物,道尽了内心的孤独之感。【活动二:赏经典名著悟人物的奋斗精神】2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甲】祥子在电影院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可是不愿再回到茶馆去。他要静静地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地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乙】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

3、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zhu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zhng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似()乎侦探()zhu()骂zhng()着(2)【甲】语段中“祥子在电影院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的“冷”字含义深刻,既指_,又指_。(2分)(3)【甲】语段中的“那个老头子”和【乙】语段中的“老人”都指的是谁?根据选段内容,分析这个人物形象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4)成长,愈细品才愈有味。请选择以下任一名著人物,用“一开始我以为后来才知道”的句式,结合人物的成长经历,写出你对人物

4、的成长感悟。(3分)A祥子(骆驼祥子)B鲁迅(朝花夕拾)示例:孙悟空(西游记):一开始我以为孙悟空被戴上紧箍儿,是对本性的束缚,打死的明明是妖怪却还要被唐僧怪罪真是不值呀!后来才知道,紧箍咒让悟空学会忍住浮躁,被误会磨炼了悟空的心志。我明白了:原来只有经历磨炼,才能成长。【活动三:崇尚科学助力中国式现代化】3复兴中学开展以“体验科学 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科技节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4分)(1)安安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她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她补充、修改。(6分)众所周知,拥有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国家,在世界上拥有着极高的地位与威望。还记得在清朝后期,由于政府的腐败

5、、统治者的自大,我国科技发展落后,致使我国受到了西方科技强国的凌辱与侵略,这极能体现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甲】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给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粮食产量,也轰动了世界。【乙】这无疑不得不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仅在你我身边,更在你我心中。愿大家同在新的世纪中_,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如果历史是前人创造的,那么,我们就是未来的缔造者,我们要承担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2分)【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请你根据示例,给【甲】处画线句中的人物写一则颁奖词,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2分)示例:钱

6、学森:无私无畏,爱国之心冲破重重阻挠,火箭冲天,开创中国航天新局面。(2)请你为本次科技节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2分)(3)李华同学在制作活动宣传海报时,对主题文字应使用楷书还是篆书有所犹豫,请你帮他选择一种并简述理由。(3分)(4)某位学生的妈妈因学生课业繁重而反对本次活动的开展,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代表学校与这位家长进行沟通。(3分)二、阅读(5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活动四:讲述事迹缅怀革命先烈】一(22分)燃灯者李大钊(节选)康岩到了日本,李大钊化愤懑为勤苦,发奋研习政治经济学。早稻田大学保存的李大钊学籍卡和成绩单显示,一九一四年三月九日,

7、李大钊通过早稻田大学免试,被编入“大政一科”(当时日本年号是“大正”)。李大钊来日本之前已经学过日文,水平不错才能免试。一九一三年从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毕业时,李大钊已显示出翻译才能,他将日本人中里弥之助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纲领翻译成中文,并发表在自己创办的杂志言治上。一九一四年九月八日,李大钊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本科一年级学习。李大钊此时躁动的思想,就如同学校里的生活,无法安宁。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内阁政府秘密向中国政府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到日本,在日留学生三千余人,成立“留日学生总会”,众人推举李大钊撰写警告全国父老书。文章很快被油印成册,在留学生中散发,并被带往国内传播,传

8、遍全中国: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乘机,逼我夏宇万一横逆之来,迫我于绝境,则当率我四万万忠义勇健之同胞,出其丹心碧血,染吾黄帝以降列祖列宗光荣历史之末页。纵然李大钊挥动凌云笔,也改变不了江河日下、已至穷途末路的国内政局。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外交总长陆征祥和次长曹汝霖奉命前往日本使馆递交满足日本政府要求的复文。二十五日,“中日条约”有关换文在北京签字。时局急转而下,是留在安静的教室里伏案苦读,还是回到饱经磨难的祖国投入革命?李大钊内心有些纠结,他想起童年时被祖父李如珍屡次带去大黑坨村华严寺门前看碑文的一幕。李大钊父母早逝,由祖父李如珍抚养长大,祖父的言传身教对他早期性格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有着

9、不可替代的影响。想当年,祖父不甘困守在河北乐亭大黑坨村的贫瘠土地,趁着年轻,外出“闯关东”,到长春、万宝山一带经商,赚到钱后回乡。除了买地造宅,李如珍还做了一件村民眼中的“大事”。大黑坨村有个风俗,每年夏天都要搭台请戏班子唱上几场,一来娱乐乡里,二来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唱戏得有地方,村里一直没个场地,李如珍便把这事儿揽下来。他四处募集,加上自家捐献,用了六七年时间,终于建起了戏台,就在村子华严寺门前的十亩地上。华严寺是村里的主庙,戏台建在寺庙旁,村民也好来此给庙里的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烧香上供。村里乡亲高兴坏了。为了感谢李如珍,他们邀请昌黎县增广生赵辉斗,给李如珍写下一块“华严寺前置

10、买香火地基碑”,立在华严寺前“福地”上。碑文由当时尚在世的李大钊的父亲,亲自誊写。小时候,李大钊不止一次跟着祖父来到碑前,听着祖父的耳提面命,看看那从未谋面的父亲留在世上的笔迹。当时的李大钊不知道碑文的分量,但从同村人歆羡的目光中,他能读出这块碑在祖父心中的特殊地位。大黑坨村在滦河右岸、渤海之滨,每当海风吹拂,村南口那棵六百多岁的老槐树就摇动枝叶,簌簌作响。家乡的海风,此时仿佛吹进早稻田大学的宿舍楼,一同吹来的,还有祖父的教诲和吁叹。碑文落款,更是闪电般掠过李大钊眼前:“督办人从九品李如珍”。“从九品”在清朝官僚体系中,属最末流。李大钊明白祖父对官职官品的向往,知道他为何会把科考取仕的担子压在

11、自己肩上。一转念,李大钊又想,就算拿到学位又如何?这国将不国的情形能改变吗?这生灵涂炭的惨象能有救吗?中国人受欺侮、被压制、被操纵的局面,能结束吗?在高等学府深研政理,不是为了皓首穷经,读死书、死读书,学好一身本事不还是应该投身革命、改造社会,挽国之将倾、救民于水火吗?世上的书读不完,世上的字写不尽,但国家危亡就在眼前,眼不见耳不闻、不伸手不踏足,如何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父、对得起往圣先贤和亿万黎民?躺在床上,窗外凉风吹打窗棂,也吹拂着李大钊的心。路如何走,他已有答案。“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邦”被学校除名后的那个春天,李大钊提笔写下气贯长虹的青春一文。一九一六年五月,他踏上归国

12、的轮船。(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11期,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燃灯者李大钊”表明了李大钊作为革命先驱对于社会和众人的引领作用。B李大钊在去日本留学前,就已经显示出较高的日文水平,他曾经把托尔斯泰主义的纲领翻译成中文,并发表在言治上。C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热心公益,他四处募集,自家捐献,终于为乡亲们建起了戏台,受到村里乡亲们的好评。D文章引用李大钊撰写的传遍全中国的警告全国父老书和气贯长虹的青春,是为了表现他杰出的文学才能。5李大钊为什么会放弃日本留学回到国内?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5分)6文章对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的相关叙述采用了什么叙述

13、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7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8从留学到归国这一阶段,李大钊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6分)二(15分)【活动五:分享故事体会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一)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的科研方向横跨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当年,他也是美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郭永怀激动万分,恨不得立马就飞回祖国母亲的怀抱。1955年7月,郭永怀被聘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受聘时他就明确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离开”“中国是我的祖国,想走的

14、时候就要走”。机会终于出现了。1955年8月,美国政府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彼时,让他加入美国国籍的来信不止。当他执意回国时,美国政府则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给他设置重重障碍。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归国的决心。1956年,郭永怀在回国前举行了一次野餐会,聚会上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当着所有朋友的面,将凝聚了自己十几年心血的所有研究成果和资料付之一炬。妻子李佩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但她明白,这是为了避免被美国政府找麻烦。郭永怀安慰她:“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1956年国庆前夕,郭永怀携妻女回到阔别 16 年的祖国。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太久。(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二)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后,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于敏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 年。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 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然而,设计方案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

16、处青海高原,在那里,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2015年1月,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满脸谦逊祥和。上一次像这般“抛头露面”,还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对于敏而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

17、沉”在深处很自在。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9小语在下载文章时,未能将标题下载下来,请你根据两则短文的内容,分别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10小文阅读时,发现作者喜欢引用郭永怀的原话。请你分析作者的用意。(3分)11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完成任务。(6分)(1)冬天气温低至零下 30 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从修辞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2)对于敏而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沉”在深处很自在。(“沉”字意蕴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的?)12郭永怀和于敏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精神?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三(16分)【活

18、动六:研读古文感受古人的立志故事】【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祖纳,字士言,文义可观。王隐,陈郡陈人也。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亦忘忧耳。”隐曰:“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犹

19、皆行于世,便成没而不朽。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俱取散愁,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选自晋书,有改动)【注释】裁:制作。没:死。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疾:痛心。13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加点词释义及鲁肃过寻阳字源推测法:甲骨文(1)_王隐谓之曰课内迁移法:权谓吕蒙曰(2)_自纳始也成语联想法:自上而下(3)_犹皆行于世查阅词典法:如同,好像;尚且;同“由”,由于(4)_(填序号)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段两处)(2分)君 少 长 五 都 游 宦 四 方 华 裔 成 败 皆 当

20、 闻 见1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16借助“思考锦囊”和【甲】文中的劝说技巧,结合【乙】文内容,分析王隐是怎样说服祖纳的。(6分)思考锦囊可以想想劝说的目的和劝说的技巧可以想想劝说语言的特点可以想想劝说者的情感三、写作(55分)【活动七:奋斗正青春我手写我心】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材料一】诗人朱湘在少年歌里说:“我们是小羊/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材料二】毛泽东说:“把思想活泼一下。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

21、。”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活泼是我们的主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答案一、1.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2. (1)szhn咒仗(2)天气寒冷内心凄凉(3)老马。作用:揭示了勤苦却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揭露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成为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4)示例一:祥子(骆驼祥子):一开始我以为祥子能像初来北平时那样,一直拥有梦想,即便经

22、历了买车失车的三起三落后,依然努力拉车,坚守初心。后来才知道,祥子在小福子自杀之后走向堕落,彻底放弃希望,忘记了初心,行尸走肉般活着。我明白了:成长要秉持初心,不被环境所改变。示例二:鲁迅(朝花夕拾):一开始我以为,鲁迅可以永远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那个天真的儿童,他拔何首乌,在三味书屋里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后来才知道,人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必须成长。面对国家的贫弱,民众的麻木,他外出求学,后又弃医从文,积极寻找救国的“良方”。我明白了:成长就是告别天真,承担社会责任。3. (1)示例:奋发有为(符合文意即可)删掉“不得不”。示例:袁隆平:脚踏实地,心怀天下永不言弃,水稻成功,造福全人类。(

23、2)示例:科技筑强国,创新向未来。(3)示例一:选用楷书。楷书规范端正,便于大家理解。示例二:选用篆书。篆书古朴典雅,能体现科技的神秘感。(言之成理即可)(4)略。点拨:考查口语交际,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能代表学校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二、一4. D 点拨:引用警告全国父老书和青春是为了表现李大钊对祖国的关切之心。5. 因为清政府与日本签下“二十一条”,李大钊认为国家危亡就在眼前,他要回到饱经磨难的祖国投入革命,要改变国将不国的情况,挽国之将倾、救民于水火。(意思对即可)6. 插叙。对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的相关叙述,交代了李大钊的家庭情况和他的童年成长经历,表明了祖父对他的性格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影

24、响,同时也交代了李大钊犹豫不决的缘由,引出下文李大钊毅然归国。7. 景物描写。通过对李大钊家乡代表性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家乡和祖父在精神上对于李大钊的重要影响。 8. 刚到日本,李大钊化愤懑为勤苦。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出来后,李大钊思想躁动,无法安宁。“中日条约”签字后,李大钊为是否归国内心纠结。想到祖父李如珍,明白祖父的用心和期望。在读书和救国之间做出抉择,内心清晰。满怀信心,踏上归途。二9. (一)郭永怀排万难回祖国(二)于敏攻千艰造氢弹10. 引用郭永怀的原话,可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文中两处引用,一处是他强调中国是自己的祖国,自己随时都可能回国;一处是他宽慰妻子知识都在他的脑袋

25、里,不用担心。两处原话引用,更好地突出了郭永怀赤诚的爱国之情。11.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道路”比作“搓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冬天气温之低,强调了工作环境的恶劣,从侧面烘托出于敏等科研人员默默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2)“沉”的本义是“(在水里)往下落”,在这里指于敏在研究氢弹时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谦逊执着,也表现了作者对他由衷的赞美与敬佩之情。12. 郭永怀和于敏身上均具有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两人均有爱国精神,郭永怀执意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于敏隐姓埋名,在艰苦的环境中填补了我国氢弹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三13. (1)到,等到 (2)对说(3)从

26、,由 (4)14. 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15. (1)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获得的好处很多。(2)所以我痛心历史沉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16. 王隐先根据祖纳的经历点明劝说目的是希望他能“记述而有裁成”;然后列举了名人的事例启发他,又提到自己自强不息的原因现身说法;最后对祖纳寄以殷切希望,情感真挚,言辞恳切。【乙参考译文】祖纳,字士言,文章的内容值得观赏。王隐,是陈郡陈县人。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对他说:“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没有听说他下棋吧。”祖纳回答说:“我也是以此忘记忧愁。”王隐说:“晋还没有史书,而天下大乱,旧事将消失湮灭,你年轻时在五都长大,在四方游历,华夏后裔的成败你都应当有所见闻,为什么不把史实记述下来并且制作成书?应仲远写风俗通,崔子真写政论,尚且都流行于世,成为死后亦不朽之作。我虽然没有才能,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痛心历史沉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何况国家的历史表明政事得失的情况,把离散的愁苦一并载入,这能够兼济天下,为什么一定要下棋然后忘忧呢!”三、17. 略。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风feng866)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