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导学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737347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四章 导学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子》四章 导学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子》四章 导学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子》四章 导学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子》四章 导学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5 页 老子四章老子四章 导学案(含答案)导学案(含答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以及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二、预习检测 1.老子,姓李名耳,字 ,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 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 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 ”。老子传世作品 (又称老子),集中表 现了老子的思想。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

2、作之一。 2.字词注音 毂 埏埴 牖 矜 赘 泮 3.词语释意 毂: 埏埴: 器: 牖: 企: 彰: 伐: 矜: 长: 物: 处: 泮: 累: 几: 复: 过: 三、文本探究 1.阅读四章文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2.翻译,请结合注释翻译老子四章,并做好批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

3、而不亡者寿。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第 2 页 共 5 页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3.这四章各写了什么内容?思考后回答。 第十一章主要讲 。 第二十四章阐述了 的道理。 第三十三章强调 。 第六十四章谈 4.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运用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学习过的荀子劝

4、学中有这几句话:“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讲的道理有什么不同? 5.阅读老子四章,联系现实,谈谈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附录一附录一 译文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发挥了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 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所 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第十一章)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稳;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 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从道的

5、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 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第二十四章) 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 足的人才是富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仍存,这 就是长寿。(第三十三章) 事物安稳时容易持守,问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要 在它尚未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没有陷入混乱时治理混乱。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 的;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动手去做将会 招致

6、失败,有所把持的将会失去。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把持,所以也不会失去。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让事情失败了。 因此,有道的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 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第六十四章) 第 3 页 共 5 页 附录二附录二 老子名言(出于道德经)老子名言(出于道德经)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 意思是: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

7、亡来恐吓他们?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 开始走出来的。 4.“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 意思是: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意思是: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 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6.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 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

8、章) 意思是:知道万物变化无穷无常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质,故而不言。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 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附录三附录三 与道德经有关的成语与道德经有关的成语 1.言者不知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2.福倚祸伏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3.芸芸众生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 群无知无识的人。 4.绝圣弃智 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 的主观性见解。 5.胶柱调瑟瑟:古

9、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 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6.大辩若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 重,不露锋芒。 7.天长地久原意指天地的存在最为长久。用以比喻情感、友谊等与天地共存。 8.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指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9.玄之又玄形容非常玄妙,难以理解。 10.功成不居表示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1.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和光:把所有的光中和在一起。同尘:与尘俗混同。 12.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 13.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

10、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14.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读道德经 白居易) 15.目迷五色形容颜色又杂又多,使人看得眼花。也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令人分辨不清。 16.宠辱若惊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17.听而不闻听了和没听见一样,指漠不关心。 18.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9.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附录四附录四 认识老子认识老子 第 4 页 共 5 页 1.老子弃世出关 大约公元前 485 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

11、,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 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 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 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 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2.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 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主张是“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 承,并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

12、”;从 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 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 又称道德经或道德真经。原 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是其 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儒家 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 孟子:主张“仁政” 道家 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

13、张无为而治 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 老子四章 导学案答案 二、预习检测 1.聃 春秋 道 道 道德经 2.毂 g 埏埴 shn zh 牖 yu 矜 jn 赘 zhu 泮 pn 3.毂:车轮的中心部位。 埏埴:和泥。埏,揉和。埴,黏土。 器:器皿。 牖:窗户。 企:踮起脚跟。 彰:表扬,表彰;明显,显著。此处意为明辨是非。 伐:夸耀 矜:怜悯,怜惜;自尊,自大,自夸;庄重,拘谨。此处 为第二个意思。 长:长久。一说读 zhng,意思是得到尊重。 物:人们 处:为,做。 泮:同“判”,分离。 累: 同“蔂”,土筐。 几:接近。 复:弥补。 过:过错。 三、文本研习 2.三十根辐条汇

14、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 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

15、。 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仍存,这就是长寿。 事物安稳时容易持守,问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 要在它尚未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没有陷入混乱时治理混乱。 第 5 页 共 5 页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走出来的。 动手去做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把持的将会失去。 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把持,所以也不会失去。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 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让事情失败了。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

16、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 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3.这四章各写了什么内容?思考后回答。 第十一章主要讲“有”“无”的辩证关系,以车轮、器皿、房屋来说明“有”“无”是互相依存的。 第二十四章阐述了有道者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道理。 第三十三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要加强自我修养。 第六十四章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任务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在可 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注意,杜绝它的出现。 4.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

17、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 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 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 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5.老子思想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 (1)如“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这。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告诫我们要谨慎从事,做事要有恒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形象地证明了 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 就大事业。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们,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做好自 己的事情,不狂妄自负,要有自知之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老子》四章 导学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