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45128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致力于“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行政机构独立性的增强B总统立法权力遭到侵夺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2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

2、合行发给及格证书。这是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它反映了()A文官选拔制度比较规范B选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C官员文化素质相对落后D地方自治制度较为发达3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在对英国政府的官吏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后,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尖锐批评了当时英国官吏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由此可知()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文官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文官制度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ABCD4两汉时期盛行对人物的品评,在东汉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

3、度。据后汉书许劭传载,许劭喜好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品评的话题对象,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品评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A察举制度的实施B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推行C社会环境的宽松D分科考试选官制度建立5有学者统计,在公元1050年左右,宋代有科举出身背景的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0.035%,而至110年左右,这一比例上升至约0.1%。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A社会教育的发展极为缓慢B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提高C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的功能D科举制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6列宁曾说: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历史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

4、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下列属于这支“官吏队伍”的是()A首相B总统C常务次官D议会议长7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公务员法颁布,再到公务员制度配套法规陆续出台,然后是考核、录用等配套试行规章逐步出台。这些表明当前我国()A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B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公务员法律体系已经建成8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之后又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

5、制改革的根本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919世纪初,英国新掌权者往往竭尽全力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合法”地进行肥缺分赃。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深化B政党政治的发展C文官制度的确立D国王地位的下降10下列有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禁绝了任用私人的现象ABCD11以下是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以下图表,反映了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课

6、程修身儒经外语历史代数生物理化经济体操合计课时54536112088310180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征ABCD12北洋政府时期文官任用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等规定的文官制度,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这表明A文官制度不符合近代中国的需要B军阀势力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列强C文官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政治统一D文官制度自身存在巨大的局限性13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正式建立了以考绩制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该法规定: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文官在政治上须保持中立;不受党派控

7、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该法案()A使美国彻底摆脱了政党制B推动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C进一步完善了文官政治D旨在加强对文官的监督控制14清末,面对形势需要,清廷内部立宪呼声日益高涨。主张改革科举的荣禄、刘坤一等人受到赏识和提拔。1905年,清廷同意袁世凯等人“立停科举”“推广学校”的奏请。这说明()A新政急需新式人才B君主立宪是时代趋势C教育改革成为时代共识D西方教育思想影响深远15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试分为行政职和技术职两大类,其中技术职又细分为商业、农业、林学、蚕业、化学、土木工、物理、机械、医学、电工、机织、地质、铁道、数学、染色、采矿、图案、金丁、制丝、邮电等30个专业。这一划分A

8、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B表明北洋时期官僚机构膨胀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学化D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的重点16宋仁宗时期,右司谏刘随说:“臣僚迁擢,多至尊官;皇族丝联,未登显位。”而知谏院范镇也叹息道:“祖宗后裔,岂无贤才?而一概废而不用,深可惜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官僚政治较为成熟B宗法制正走向瓦解C皇亲贵胄势力衰微D社会实现公平公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科举考试制度下,人们学而优则仕,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功名利禄等稀缺资源的获取,是以社会成员努力研习社会的主流文化知识为前提

9、的,这就促使人们争先恐后的读书学习。但明代以后,“八股取士”的推行使得科举逐步成为一种僵化模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明末和清朝的科举,更是发展到几乎就是记背经义的考试,达到了“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的地步,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答卷所论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成等书。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影响巨大,在独尊科举的时代,在校生员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入仕,不然就几乎别无出路。这导致学校背离了其为社会培养各类实用性人才的作用,而完全听命于科举,对生员的科技、文化等全面教育流于形式。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廷统治阶层开始认识到科举制改革的重要性,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科举

10、制改革被再次提上议程,但其各项措施尚未真正实施就宣告失败,八股文起死回生。1905年9月2日,清廷颁诏,谕令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由于新式学堂的出现,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引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渐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的职业也由过去的科举一途向多种职业发展。知识分子与皇权日益疏远,对儒家经典和政治权力的迷恋也就逐渐淡化以致消除,并且逐步学会用新的价值观去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摘编自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

11、社会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科举教育的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教育的变化,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8材料一 苏轼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宋代)出于科举。”材料二:(1)指出材料二漫画对应的材料一苏轼所说的选官制度,简单列举每一选官制度的弊端。材料三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2)“一个时代的结束”指什么?“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又指什么?材料四 关于科举考试的功过是非,历来莫衷一是。唐太宗李世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12、矣。” ;历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唐代中叶以后,中国有两项很大的变迁,一项是南北经济文化的转移,另一项是社会上贵族门第的逐渐衰落;近代西方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相反的责难也很多,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李光耀更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康熙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3、料一 中国古代从先秦上计律起,到清朝的六法考吏,考课之法一脉相承。汉时,已有单行法规上计律。“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上计由丞相府、御史府主持,考课之后,根据政绩,增秩、迁官、赐爵或降俸、贬职、免官,违法犯罪者依法治罪。晋律中规定了官员考核的内容包括:观风俗、协礼律、考度量、录囚徒理冤枉等。唐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考课的具体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即德、慎、公、勤,是考核官员的道德标准,“二十七最”是依官员职务性质不同而界定不同的要求。明代文官考核的最高主考官以及考核监督者都是皇帝,明代的统治者深知官员贪污腐败的危害,贪污者付有司治罪。摘编自张晋藩考课:中国古代职官

14、管理的重要制度等材料二 自从英国在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官员考核也开始实行。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以后,主张建立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节省开支,大力削减公务员队伍,并建立专门的执行局独立于各个部门,与政务官分开办公。摘编自高净中英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英国官员考核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科举制完备于唐宋。唐武则天前后

15、,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代曾规定,“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宋代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等根据材料概括唐宋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科举制发展进行解读。第 5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

16、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的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在国家政治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这体现了行政机构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总统的行为,贯彻自己的意志,行政机构独立性增强,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总统负责行政,立法权掌握在国会手中,总统立法权力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排除B项;根据材料“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可知,材料强调了文官的力量,但并非垄断政府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2A【

17、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选拔公职候选人考试时有一定的法律依据,而且是公开选拔,经过考试合格后选用,这说明当时文官选拔制度较为规范,A项正确;“甄别审查”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通过题干无法看出文官官员的文化素质,排除C项;该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而文官制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效率低下、政治腐败的问题,因此其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文官制度下,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正确,D项正确;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4A【详解】根据材料

18、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对人才的选拔看重品行,尤其是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因此,两汉时期盛行对人物的品评是由于察举制度的实施,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推行,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品评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察举制度的实施,与“社会环境的宽松”无关,排除C项;隋朝时期,分科考试选官制度建立,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D【详解】材料“宋代有科举出身背景的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0.035%,而至110年左右,这一比例上升至约0.1%”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D正确;AB与材料无关,排除;宋朝时期是科举制的发展完

19、善时期,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6C【详解】根据材料“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可知,不更换的这支队伍应该是文官队伍,A、B、D三项都属于政务官,由选举产生,故排除;常务次官属于事务官,长期任职,故C项正确。7A【详解】本题结合时空观念考查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A项正确;我国公务员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所以不能说是已经基本完成,排除B项;公务员改革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代表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务员法律体系在建

20、成的基础上的深化发展,D项仅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A项。8C【详解】由材料“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C正确;结合所学,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政党通过议会选举执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排除A;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其君主立宪政体,排除B;责任制内阁具有分权制衡的特征,排除D。9B【详解】英国新掌权者当时属于执政党的负责人,他们为了政党的利益等,实行“政党分肥制”,故选B项;工业革命与上述现象不存在直接关联,故排除A项;文官制度的出现有助于削弱上述现象,故排除C项;国王地位的下降与上述现

21、象不存在直接关联,排除D项。10D【详解】禁绝了任用私人的现象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错误,ABC排除;均是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正确表述,D符合题意。故选D。11A【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代数、生物、理化”等学科的设置可知,当时添设西学课程,符合题意;从整体课程设置来看,当时的科目设置较为全面,符合题意;从儒经的课时来看,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符合题意;从材料时间及课程内容来看,课程内容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征,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12C【详解】根据材料“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可知,当时军阀割据导致中央政令不通,这说明只有政治

22、统一才能使文官制度有效实施,C项正确;文官制度是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A项错误;B项在材料未体现,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官制度的局限性,D项错误。13C【详解】文官政治改革有利于改善文官随着党派更迭而变换所产生的动荡,但并未使美国彻底摆脱了政党制,排除A项;材料与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无关,排除B项;彭德尔顿法进一步完善了文官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强化了以考绩为核心的文官制度,并非单方面加强对文官的监督控制,排除D项。14A【详解】新政期间,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挽救危亡,急需大量新式人才,这也是清末进行教育选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当时清政府要实行君主立宪,排

23、除B;“成为时代共识”说法错误,排除C;清政府改革选官制度、推广学校并不是受到西方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排除D。 15C【详解】文官普通考试分类并细分专业,能够适应相应的技术工作需求,有利于提升施政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故选C项;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故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官僚机构膨胀,只能说明官僚机构的专业化,故排除B项;划分专业不等于实践经验,故排除D项。16A【详解】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

24、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材料“臣僚迁擢,多至尊官;皇族丝联,未登显位”体现了贵族政治的衰败和官僚政治不断成熟,A正确;宗法制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贵族政治的衰微,但不能说明皇亲贵胄势力衰微,排除C;等级社会下实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排除D。17(1)特点:以做官为根本导向;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片面;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僵化。成因: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科举考试自身的不足。(2)变化:科举考试被正式废除;近代新式学堂普遍建立。历史意义: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知识分子知识结构的更新、职业发展的多样、价值观念的嬗变;一定程度上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

25、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提供了人才基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科举考试制度下,人们学而优则仕,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可知以做官为根本导向;根据材料“是以社会成员努力研习社会的主流文化知识为前提的,这就促使人们争先恐后的读书学习”可知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片面;根据材料“八股取士的推行使得科举逐步成为一种僵化模式”可知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僵化。成因:根据所学可知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科举考试自身的不足。(2)变化:根据材料“1905年9月2日,清廷颁诏,谕令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可知科举考试被正式废除;根据材料“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

26、加”可知近代新式学堂普遍建立。历史意义:根据材料“由于新式学堂的出现,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引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渐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可知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根据材料“知识分子的职业也由过去的科举一途向多种职业发展。知识分子与皇权日益疏远,对儒家经典和政治权力的迷恋也就逐渐淡化以致消除,并且逐步学会用新的价值观去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可知有利于知识分子知识结构的更新、职业发展的多样、价值观念的嬗变;根据所学可知一定程度上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提供了人才基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1)宗法制选嫡不选贤;察举制地方权大;九品中正制重

27、注门第;科举制后束缚人思想;(2)科举制时代结束;新式教育和选官时代开始;(3)进步性:强中央集权;提官员素质;促社会阶层流动等;局限性:禁锢思想;抑制思想科学;轻视人品等【详解】(1)从“王室长子”可得出是宗法制选嫡不选贤;图二三四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结合所学可得出察举制地方权大;九品中正制重注门第;科举制后束缚人思想;(2)根据“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的时间可得出是指新政时期科举制时代结束,新式教育和选官时代开始;(3)进步性:根据“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得出强中央集权;提官员素质;根据“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

28、之机会。”得出促社会阶层流动等;局限性:根据“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得出禁锢思想;抑制思想科学;轻视人品等。19(1)特点:有法律依据形成制度化;奖惩结合;考核严格;考课内容广泛;考核标准细化;品德与政绩考察并重;统治者重视官员考核;考课与惩贪相结合。(任答5点即可)(2)变化:逐渐走向专业化;考核标准由通才到专才;注重对官员绩效考核;逐渐走向市场化;建立专门机构进行考核。(任答4点即可)背景: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发展;文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国家干预力度的变化。

29、(任答3点即可)【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中国古代从先秦上计律起,到清朝的六法考吏,考课之法一脉相承”,得出有法律依据形成制度化;依据材料“考课之后,根据政绩,增秩、迁官、赐爵或降俸、贬职、免官,违法犯罪者依法治罪”,得出奖惩结合;依据材料“晋律中规定了官员考核的内容包括:观风俗、协礼律、考度量、录囚徒理冤枉等”,得出考核严格;考课内容广泛;依据材料“唐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考课的具体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得出考核标准细化;依据材料“四善二十七最”,得出品德与政绩考察并重;依据材料“明代的统治者深知官员贪污腐败的危害,贪污者付有司治罪”,得出统治者重视官员考核;考课与惩贪相结合。(2)变化

30、:依据材料“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得出逐渐走向专业化;考核标准由通才到专才;依据材料“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以后,主张建立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得出注重对官员绩效考核;逐渐走向市场化;依据材料“并建立专门的执行局独立于各个部门,与政务官分开办公”,得出建立专门机构进行考核。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发展;文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国家干预力度的变化。20特点:考试中分设科目,公平竞争;注重社会教化;组织规范,选拔公正;考试内容逐渐丰富。解读:唐宋

31、科举制发展,总趋势是走向完备、成熟。唐朝承袭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分科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两宋的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放宽了对考生考试资格的限制,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文化教育和儒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详解】根据“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得出考试中分设科目,公平竞争;根据“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得出注重社会教化;根据“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得出组织规范,选拔公正;根据“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得出考试内容逐渐丰富。由此可知,唐宋科举制发展,总趋势是走向完备、成熟。唐朝承袭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分科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两宋的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放宽了对考生考试资格的限制,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文化教育和儒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第 5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