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理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课时教学过程(结合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或任务设计)时长活动/任务名称活动/任务设计5分钟课堂导入播放视频南水北调,引导学生边看视频边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意义。视频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自主学习1、跨区域调配原因 2、跨区域调配工程5分钟合作探究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运输。缅甸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据目前探测情况显示,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天然气储量。 材
2、料二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管道穿过缅甸多个邦后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原油管道最终延伸到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到达广西。中缅油气管道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是韩国、印度等国投资公司在缅甸印度洋大陆架开发的天然气田,目前我国石油公司也正与缅甸政府合作勘探海上、陆上气田。 材料三经过12年筹备建设,2017年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运输线路图”。(1)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 分析该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
3、对沿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 目前中缅油气管道已经全线贯通使用,分析该工程对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10分钟教师点拨【解析】 第 (1) 题 , 中缅之间由于地形复杂 , 需要穿越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等多处河流和翻越大山、高原、山地等 , 地表崎岖。除此以外 , 沿线地质复杂 , 断裂带密布 , 地震活动频繁 , 雨季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这些都给中缅管道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障碍。第 (2) 题 , 该管道工程建设会破坏表土 , 因此要考虑加重地质灾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等问题。第 (3) 题 , 结合资源调配对输出地及输入地的影响 , 分析其中的有利方面。 【
4、答案】 (1) 经过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边界,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穿越横断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区,沿线地形复杂、崎岖;穿过多条大江大河;沿途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雨季施工困难;沿线多热带雨林区,基础设施差,施工环境恶劣,闷热潮湿多蚊虫;跨越海峡,施工难度大;沿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答对4点) (2) 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破坏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答对2点) (3) 对缅甸:推动缅甸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缅甸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通过合作带动缅甸相关产业(石化工业)的发展,
5、满足缅甸国内对能源的需求;带动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民众经济收入;油气过境费将能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答对3点即可) 对我国西南地区:缩短油气输入我国西南的路径;缓解我国西南油气资源短缺局面;降低中国对煤炭的依赖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污染;带动相关化工产业发展,建设新兴石油炼化基地;带动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答对3点即可)10分钟典例示范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工业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
6、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答案】D 【解析】 选 D 。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 , 只能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 ,D 选项符合“节流”的原则 ,A 选项说法本身错误 ,B 选项不应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 , 东部煤少 ,C 选项不应是大规模进口。 2、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答案】B 【解析】 选 B 。甲线为黄河上游水电输送到华北地区 , 乙线为内蒙古、山西坑口火电输往华北地区 , 丙线为长江中上游水电输往华东地区 , 丁线为珠江上游水电和云贵火电输往华南地区。 5分钟课堂小结学生自行整理本节课知识框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