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总结单元总结 (一)知识导图(一)知识导图 (二)能力导图(二)能力导图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一)知识要点(一)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 ,原名 ,字 ,浙江绍兴 人, 、 、 。代表作有小说集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和杂文集坟 热风 且介亭杂文等。 2. 再 塑 生 命 的 人 作 者 , 国 女 作 家 、 教 育 家 。 主 要 作 品 。 3.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 20 篇。东汉列为“七经” 之一,宋
2、代把它与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 。 【字音字形】 1.脑髓 ( ) 2.蝉蜕 ( ) 3.锡箔 ( ) 4.倜傥 ( )( ) 5.敛 ( ) 6.拗 过去( ) 7.秕 谷( ) 8.人声鼎 沸( ) 9.皂荚 树( ) 10.攒 成( ) 11.宿 儒( ) 12.书塾 ( ) 13.j( )上 14.确 zo( ) 15.m( )食 16.菜 q( ) 17.云 xio( ) 18.轻 ji( ) 19.jin( )赏 20.cun( )向 知能要点知能要点 21.ku( )甲 22.ln l( )( ) 23.东方 shu( ) 24.和 i( ) 25.星 xi( ) 26.
3、搓捻 ( ) 27.混 为一谈( ) 28.给 予( ) 29.感 ki( ) 30.ji( )然不同 31.花团 jn c( )( ) 32.zhn( )开 33.q( )盼 34.争 zh( ) 35.o m( )( ) 36.激 dng( ) 37.疲倦不 kn( ) 38.不求 shn( )解 39.小心 y y( )( ) 【词语理解】 1.铁如意,指挥 (洒脱;不拘束)。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3.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 )。 4.回想此前和此后 (界限分明,完全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5.以这种 (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
4、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 “别针”。 6.我 (形容忽然明白过来),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7.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文章主旨】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 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本文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 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2.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高 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海伦深切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欲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表达
5、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感激和敬爱之情。 3. 论语十二章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修身做人 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写作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多角度描写景物,寓情于景。 2.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3.用词准确, 生动传神。 再塑生命的人1.语言平淡,感情真挚。2.侧面描写,运用衬托。 论语十二章 1.论语以语录体为主。所选十二章中每章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 的言论,仅提出观点或做出结论,并没有进行详细论证。2.语言凝练,思想内容极其深刻。一些 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们生活中,如“温故知新” “三
6、十而立” 等。 【答案】 文学常识 1.鲁迅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2.海伦凯勒 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字音字形 1.su 2.tu 3.b 4.t tng 5.lin 6.o 7.b 8.dng 9.ji 10.cun 11.s 12.sh 13.系 14.凿 15.觅 16.畦 17.霄 18.捷 19.鉴 20.窜 21.盔 22.淋 漓 23.朔 24.蔼 25.宿 26.nin 27.hn 28.j 29.慨 30.截 31.锦 簇 32.绽 33.企 34.执 35.奥 秘 36.荡 37.堪 38.甚 词语理解 1.倜傥 2.
7、人声鼎沸 3.少有人来 4.截然不同 5.不求甚解 6.恍然大悟 7.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二)能力要点(二)能力要点 能力要点一:了解多姿多能力要点一: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能力详解】 这个单元围绕学习生活选取课文,展示了几则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讲述的是鲁迅少年时在私塾里随寿镜吾先生学习的故事, 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身 体严重残疾的海伦凯勒,在老师的帮助下怎样一点点地打开通往世界的道路。 论语十二 章是文言文,出自论语这部最重要的儒家典籍;这里所选的十二章,大部分讲述关于 学习和做人的
8、道理。学习生活是我们特别熟悉、感到亲近的内容。即便是他人的学习经历, 也可以给我, 我们带来共鸣。 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均为经典之作, 涉及范围甚广, 古今中外、 文言白话,可谓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写法各异,共同点在于所写主题均与学习相关,这里 将其编排在学习单元里,以便我们从中获得不同的关于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典例分析】 论语十二章主要讲述了哪些方面的道理?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技巧总结】 本文选录的十二章均为论语中的短章。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 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第二章“三省吾身”讲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讲个人修养,
9、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第四章“温故知新”讲 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讲学习态度,阐明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贤哉,回也”讲个人修养,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 考验。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第八章“饭疏食, 饮水” 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第九章“三人行”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强调无论何时何地, 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十章 “逝者如斯夫” 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第十一章“三军可夺帅也”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第十二章 “博学而笃志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
10、。 首先, 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例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 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 有重要的意义。其次, 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文化 的核心典籍之一。阅读论语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教学中,不仅应 当引导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阂,吸取其中的文化营养,而且应该鼓励他们对经典产生兴趣, 自主阅读。当然也要注意,不能像封建时代那样,将论语当作圣人之言、绝对真理来信 奉,要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独立思考,选择去取。 能力要点二: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能力要点二
11、: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能力详解】 就语文学习而言, 朗读与默读如 “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版)提出了非常明确的默读要求,初中生能“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 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 字”。因此,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三次默读学习。本单元是第一个 训练默读的单元, 重点在于养成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的习惯, 避免停顿, 保证阅读的完整性, 以便整体地感知文本的内容。在默读技巧方面,注意培养连贯阅读的能力,不要因为遇到生 字、生词、难句或不理解的地方就停下来。此外,在默读习惯方面,注意做到不出声,不动 唇,尽量做到不指
12、读,不回读。本单元所选的三篇现代文,篇幅均比较长,文字优美,线索 清晰,适合默读学习的要求。 默读要求: (1)动眼不动嘴。所谓的动眼不动嘴是指在默读中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 回读,不要将默读变成“默朗读”。 (2)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笔记。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做笔记,在思考型的默读中 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3)有速度地默读。按照规定的速度进行,将本单元的“长文”尽量“读短”。除了 多多练习,坚持熟能生巧的原则外,还要学习一定的技巧。 (4)整体性地默读课文,在不回读的基础上,能够通过默读从整体上感知、把握和理 解全文。 【典例分析】 首先默读再塑生命的人 ,
13、要求基本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快速默读。读后复述“课 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然后开展朗读,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 细腻隽永的语言风格, 感知 “文章是怎样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现 “我” 这个人物的” 。 【技巧总结】 默读: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莎莉文老师是个富有爱心、耐心、慧心的出色的教育家。 初次见面,她就通过拥抱表达了对海伦凯勒的关爱。 “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 紧地抱在怀中。 ”她懂得儿童心理,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 布娃娃” 。一个布娃娃使海伦凯勒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 莎莉文老师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
14、海伦的教育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是从游戏入手的。 “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 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这样的方 式使海伦凯勒对拼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面对大发脾气、摔碎娃娃的“我” ,莎莉文老师极富耐心,把洋娃娃碎片扫到炉子边后, 便领着“我”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散步”让“我”从刚才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从 而赢得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 然后莎莉文老师把 “我” 带到了井房, 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在井房,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 另一只手上拼写 wa
15、ter 水 ,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盲聋哑人只有通过 触觉来感知事物,当水从主人公的手中流过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则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写着 “ water”这个词,时机抓得这么准确,教学方法也是这么的巧妙。正是莎莉文老师高超的 教育艺术开启了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 朗读:文章是怎样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我”这个人物的? 文章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海伦凯勒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由于生理缺陷, 海伦凯勒脾气古怪,动辄就大发雷霆文中也有描述:“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 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这种性格,即使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也时有表现:“我实在有 些不耐烦了,抓
16、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 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 ”这些都是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我” 的焦躁不安的心理反应。 文章还形象地展示了这一阶段的心灵历程:“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无从知 道海港已经临近。 ”这时她充满迷茫,心理非常脆弱。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 高、感情丰富的孩子。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 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 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 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17、 回到屋里, 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 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 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 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着事物,更是用心灵 体验着事物。 正是这些细致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认识了好学、坚毅、有极高悟性以及丰富情感的海 伦凯勒。 能力要点三: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能力要点三: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能力详解】 尝试结合课文的标题、 开头、 结尾和关键语句, 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了解文
18、章大意,这是阅读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要弄清文章讲了哪些人、事、物或观点, 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可以结合默读,我们在初步感知后,就要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 尾及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边读边做一些简单的标记。还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发现和积累一 些比较固定的格式,便于我们学会概括。简单的文章可以是对全文的概括,长的、比较难的 文章可以是对部分内容的概括。 【典例分析】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 想一想, 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 的? 2.文中说, 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乐园” 之 “乐” 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
19、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技巧总结】 1.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 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通过第 9 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承上启下的过渡, 把 “百 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2.“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听长妈妈讲美 女蛇故事的乐趣;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乐趣。 3.示例:“快乐” 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写了读书时偷跑进后花园折腊 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还写了被老师发现回书屋, “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 ,听老 师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 又有趁老师读书入迷,“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 “我是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一种成年人 再也没有的单纯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