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2024届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系列练习0131(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7489117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2024届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系列练习0131(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2024届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系列练习0131(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2024届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系列练习0131(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2024届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系列练习0131(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2024届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系列练习0131(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2024浙江浙南名校联盟联考一10)1285年,法王腓力四世即位,推行强硬的兼并政策以加强君主集权的统治。在扩张王权的过程中,为筹措经费,腓力四世开始向教会征税,从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为争取全国力量的支持,腓力四世()A.召开三级会议 B.研究日耳曼法 C.修建凡尔赛宫 D.推进宗教改革2.(2024广西柳州摸底12)12世纪的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了一些新变化。不少教士受君主委托著书立说,大力宣扬国王功德和高贵出身。随着罗马法的复兴,出现了新的法学和政治观念:认为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来自法理,而不是来自宗教性的仪式也就是说,来自血缘而

2、非教会。欧洲当时的这些变化()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适应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C.体现了世俗王权扩大的要求 D.表明君权高于教权局面形成3.(2024吉林一模13)该图为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的地图。关于该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巴尔干半岛为拜占庭帝国扩张的区域 B.非洲北部的部分为查士丁尼征服地区C.箭头所指范围为查士丁尼即位的范围 D.6世纪中期西班牙占据诸多欧洲领土4.(2024山西部分学校10月质检19)1011世纪,在阿拉伯帝国的设拉子地区,城居地主希望手里有更多的现钱,要求农民用货币交纳一部分地租,农民也愿意用货币交租。由此可以推知,设拉子地区()A.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B.

3、社会收入普遍增长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商品贸易活动频繁5.(2024湖南三湘名校10月联考16)15世纪后期,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不再参加临朝听政,国家常务决策交于“御前会议”,此会固定每周召开4次,每次78小时,参会大臣包括宰相在内共九人。苏丹若参会则在会议室旁的小隔间旁听,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这说明奥斯曼帝国()A.参考明朝内阁制的设计 B.遭遇权臣架空君权的危机C.为虚位君主制提供借鉴 D.强化君主控制朝政的能力6.(2024广东惠州调研二12)公元603年,摄政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公元604年,又制定“宪法十七条”

4、,强调“国无二君,民无两主”,号召贵族百官“以和为贵,以礼为本”。这些举措()A.反映了大化改新的政治意图 B.意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C.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 D.使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7.(2024河南平许济洛一模22)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后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往来,明治维新运动却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周边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造成这种不同是由于()A.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B.天皇对待改革的态度C.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加强 D.武士阶层地位的提高8.(2024浙江宁波一模11)古代非洲有一座沙漠城市,“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医生、法官、教士以

5、及其他有知识的人。国王用自己的钱给予他们款待。在这里,潜水员捞上来的北非伊斯兰教地区的手稿和书籍,能卖到比任何商品都高的价钱。”这座城市是()A.摩加迪沙 B.廷巴克图 C.巴格达 D.大津巴布韦9.(2024湖南部分学校9月联考12)20世纪上半期,经过对古代加纳首都遗址的多次挖掘,发现了大量铁器、各种农具、玻璃锤,以及77块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的彩石。这座古城约2.5平方公里,估计有3万居民。据此可知()A.阿拉伯文化被古今加纳人追捧 B.非洲与欧洲贸易历史悠久C.古代加纳汇聚了多种外来文明 D.中古时期加纳首都的繁荣10.(2024湖北高三8月起点考试11)玛雅人是美洲大陆上最早发明象

6、形文字的印第安人,其文字可跻身世界仅有的几种完整的古文字之列。玛雅人语言丰富,共有三万个词汇。其文字既表意,又表音,全由祭司垄断,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玛雅文明建构具有多元性特征 B.玛雅文化源于生活实践的积累C.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 D.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11.(2023河北高考7)16世纪早期,伊比利亚人来到南亚,把马尔代夫的海贝运回欧洲,然后再将其转运至西非,作为货币购买奴隶及其他商品。这一做法()A.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B.开创了亚非贸易网络C.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 D.助推了资本原始积累12.(2023海南高考11

7、)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13.(2023广东高考13)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A.资

8、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 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14.(2023浙江高考19)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列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黄热病的肆虐 B.工业企业的增加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 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15.(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

9、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16.(2023辽宁高考14)20世纪初,印度进口自行车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拥有了自行车,英国人便以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为由,逐渐放弃了自行车而改为汽车出行。这反映出英国人的()A.时尚引领意识 B.前瞻性科学思维C.保守主义思想 D.殖民者优越心理17.(2023北京高考14)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

10、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18.(2023山东高考12)下图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 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19.(2024四川雅安“零诊”19)“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的动机之一是在西班牙岛(海地岛)定居,建立商业殖民区。他把旧大陆的农具和牛马、小麦、葡萄及各种蔬菜种籽运进新大陆。新大陆的玉米、花生、土豆、橡胶也陆续传入旧大陆。”这导致的后果是

11、()A.建立了遍布美洲的殖民地 B.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为整体C.破坏了新大陆的生态系统 D.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激化20.(2024湖北武汉在重点中学10月联考13)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于同月向二位陛下呈上了关于印度地区和一个叫作大可汗的君主的奏书二位陛下即令臣率一支装备充足的船队前往印度各地,并令臣一改寻常的路径,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西。”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A.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 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C.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 D.地圆学说的正确性附: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据材料“为筹措经费全国力量的支持”可知,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

12、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故选A项;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腓力四世研究日耳曼法并不能争取全国力量的支持,排除B项;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建造于法国路易十四时期(16431715),是法国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排除C项;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通常指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大力宣扬国王功德和高贵出身

13、”、“认为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来自法理”、“而不是来自宗教性的仪式”等可知,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封建的世俗王权要求摆脱教会的束缚、扩大自身权力的要求,故选C项;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才产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欧洲社会宣扬王权和国王功德,是在教权高于王权背景下,王权已经高于教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因此非洲北部为查士丁尼征服地区,故选B项;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本身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不属于扩张得来的领土,排除A

14、项;箭头所指为拜占庭帝国的扩张路线,即向西扩张,不是查士丁尼继位时的范围,排除C项;6世纪中期西班牙并未占领欧洲,并且西班牙一部分被拜占庭帝国占领,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材料中“城居地主希望手里有更多的现钱”“农民也愿意用货币交租”,与纲要下册第4课所学阿拉伯帝国商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商品经济发达相合,故选D项;“阶级矛盾趋向缓和”不合题意,与材料未见地主、农民矛盾变化相悖,排除A项;“普遍增长”不合题意,与材料“希望手里有更多的现钱”相悖,排除B项;“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不合题意,与材料地主、农民的地租使用货币交纳无关,排除C项。5.【答案】D【解析】由材料“不再参加临朝听政”“在

15、会议室旁的小隔间旁听,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可知苏丹并不亲自参与朝政,但却可以通过小隔间监视大臣,通过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在场又不在场的氛围,从而强化对朝政的控制能力,故选D项;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可知最高决策权依然在苏丹手中,并未架空君权,排除B项;材料中苏丹可以通过小隔间监视大臣,加强了君主的实际权力,排除C项。6.【答案】B【解析】据材料“国无二君,民无两主”可知材料强调通过削弱贵族特权,强化君主集权,突出体现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故选B项;大化改新开始于公元646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规定官阶晋升不再

16、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可知圣德太子改革旨在遏制贵族特权,提高皇权权威,而且“宪法十七条”“以和为贵,以礼为本”说明改革揉合了儒、法等诸家思想,排除C项;12世纪末,日本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日本由此进入幕府政治时期,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两者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不同,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都受到统治者支持,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加强”是改革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武士阶层地位得到提高,与“明治维新”

17、无关,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据材料“沙漠城市有知识的人手稿和书籍”可知,这座城市位于沙漠地带,并且国王重视文化,这与廷巴克图的特征相符,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故选B项;摩加迪沙位于东非沿海地区,不是沙漠地区,排除A项;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位于西亚而不是非洲,排除C项;古代大津巴布韦的建立者是班图人,其所在的地区不属于沙漠地区,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题干“发现了大量铁器、各种农具、玻璃锤”、“77块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的彩石”、“这座古城约2.5平方公里,估计有3万居民”等内容可知,中古时期的加纳首都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繁荣,故选D

18、项;据题干“77块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的彩石”可知古代加纳首都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并不能扩大为“被古今加纳人追捧”,排除A项;对古代加纳首都遗址多次挖掘所出土的文物中,并没有“与欧洲贸易”的相关物品,排除B项;题干能够反映出古代阿拉伯文化对加纳首都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述及其他外来文明,排除C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最早发明语言丰富既表意,又表音”可知,玛雅文字词汇较多,这些文字用来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可知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故选D项;据材料“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用来”可知,体现的是玛雅文字的作用,玛雅文明的多元特征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

19、玛雅人语言丰富,共有三万个词汇”可知,体现了玛雅文字丰富,玛雅文化的来源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玛雅人最早发明象形文字”可知,说明文字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11.【答案】D【解析】据材料“转运至西非,作为货币购买奴隶及其他商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海贝作为货币在西非地区使用,能够促使大西洋黑奴贸易以及棕榈油贸易的繁荣兴旺,这有助于欧洲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在全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的新航路开辟已经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贸易网络在此已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排除B项;结合所

20、学知识可知,所谓价格革命是指大量金银流入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材料中仅涉及到海贝作为货币在西非使用,而不能得出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排除C项。12.【答案】C【解析】据材料“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大众化商品”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逐渐扩大,使可可豆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可可豆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扩大了巧克力的市场供应,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巧克力普及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只是扩大了可可豆的种植范围,无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的供应量,排除A项;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世界的贸易中心从

21、地中海东岸转向大西洋沿岸,材料并未具体体现可可豆种植范围的变化,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只是强化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可可豆的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改进无关,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据材料“过探险活动”“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可知欧洲人在海外探险的基础上开辟了新航路,将世界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同时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故选D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主要强调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与“控制海洋”“所有大陆”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从传统到现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材料无法充分体现,排除B项

22、;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14.【答案】C【解析】据材料“此前每次人口增长移动”可知,欧洲人口增长的同时食物降价,说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土豆、玉米等美洲新物种种植的普及,极大提高了食物的供应,故选C项;黄热病的肆虐,会带来人口的下降,而不是增加,排除A项;工业企业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食物的降价,如果食物种植跟不上,同样会涨价,排除B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据材料“渔村小苏杭”可知,体现了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

23、和城市繁荣的景象,这是因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世界贸易发展,中国手工业发达,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故选C项;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发展作用有限,排除A项;据材料“东南沿海某港口渔村”可知,展现的是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汉,兴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时期,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据材料“骑车会让人汗流汽车出行”可知,印度人拥有自行车后,英国人认为骑车会让人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于是放弃自行

24、车而改为汽车出行,显示出英国殖民者高人一等的优越心理,故选D项;时尚引领应从美学、艺术等视角入手,揭示出工业化潮流下的社会生活的进步趋势,排除A项;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汗流浃背和“不体面”不属于科学思维,排除B项;保守主义思想强调守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7.【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独立后的墨西哥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奉阿兹特克人为祖先,视末代皇帝为民族英雄,以此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增强民众的国家观念,故选B项;墨西哥独立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此时墨西哥已经独立,墨西哥独立后的做法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成

25、果,排除C项;“重建”说法错误,墨西哥独立后的做法意在用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来增强国家民族意识,排除D项。18.【答案】C【解析】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在该时期,不仅有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英国、法国等,据此可知,该地图说明此时期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故选C项;地图展示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被殖民,而不是其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大西洋三角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但是在地图中并没有显示欧洲的情况,排除B项;地图仅是展示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家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并没有述及其手段,排除D项。19.【答案】B【解析】据材料“运进新大陆传入旧大陆”可知,

26、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新旧大陆通过物种的交换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为整体,故选B项;据材料“在西班牙岛(海地岛)定居,建立商业殖民区”可知,哥伦布在美洲的殖民活动以海地岛为据点,“遍布美洲”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只强调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不涉及物种对新大陆生态系统的破坏,排除C项;据材料“旧大陆的农具.运进新大陆”可知,哥伦布的行为也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与殖民地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20.【答案】B【解析】据材料“令臣一改寻常的路径,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西”可知,哥伦布是奉命去寻找一条新的通往东方的道路,表明了其航行的动机,故选B项;传统商路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材料强调的是探索海上新的航路,排除A项;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指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是由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的,而不是哥伦布,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英语 > 高考专区 > 历年真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历史2024届高考世界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系列练习0131(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